如果星界軍和混沌戰士雙方展開的是近距離作戰,那麽星界軍大概率不會勝的如此輕鬆。
在近距離作戰中,不付出幾條人命,就想將這些被邪神加強過的混沌戰士殲滅,對於這些星界軍來說還是有些勉強。即使他們每個人都曾獨自擊殺過一名混沌星際戰士。
但好在星界軍們在足夠的戰鬥距離外,率先發現了這些敵人。利用自己的武器優勢,在無任何戰鬥減員的情況下將這五名混沌戰士全部消滅。
啊?你問什麽時候這些星界軍曾獨自擊殺過混沌星際戰士?
當然是在夢裏。
咳咳,把話說的更明白一點,是在虛擬空間的訓練中。
我們都知道,星界軍是從無數的行星防禦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精銳。雖然大部分確實是這樣的,但其實,也有一些人原先是平民,和自己星球的老鄉被帝國征召,直接組建成了星界軍兵團。還有一些星界軍由於損傷嚴重,不得已從當地的居民中招募士兵。
這些雖然也頂著星界軍的名頭,但戰鬥力也就和一般的行星防禦部隊相當。他們和一些行星防禦部隊的區別就在於名頭,以及他們並不是單獨駐守某一行星,而是在銀河中到處當炮灰罷了。
攝政王西維爾表示這怎麽可以!立馬開始著手進行軍事改革。
眼下這些複興遠征中星界軍乃是第一批進行改革的軍人。在太陽星域的複興遠征結束後,大規模的改革將立刻在帝國上下實行。
裝備方麵暫且不談,現在這些星界軍用的是以後的行星防禦部隊的東西。在改革以後還有更好的裝備等著他們,到時再進行介紹。
軍隊領導方麵的改革,之前已大致講過。這裏也不再過多贅述。
現在咱們主要說一下士兵的晉升和征召。
星界軍兵團(regiment)是星界軍部隊的主要單位。在一次征兵中,會從一個星球進行招募,然後組建為一個完整的兵團,擁有自己的指揮官、後勤和部隊骨幹。
該兵團的大多數人員,即使是非戰鬥人員,也將來自其創始星球。因此為了防止成建製的叛亂,分配給該團的政委始終是外來者。
組建完成後,該團會被運送至其目的地。在星際航行的過程中,這些新兵將接受訓練。隨後他們就可能直接被派駐進入戰區中心,也可能是駐軍或前哨任務。
星界軍兵團本質上是一個臨時單位。組建後,他們通常不會得到進一步的人員補充。考慮到運送相對較少的人員補充所涉及的成本、風險和時間滯後因素,這幾乎是不可行的。
因此,如果一名星界軍兵團在執行駐軍或前哨執勤任務,兵團可能會從駐紮地當地人口中進行招募。如果在戰鬥前線,兩個或兩個以上兵力不足的團可以合並在一起,以組建一個全員的兵團。
如果有星界軍兵團能夠生存足夠長的時間,在兵團中長大的兵團戰士們所生的孩子甚至將作為兵團新人員的補充。
但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在沒有增援的情況下,各團可能會發現自己在傷亡中逐漸消耗殆盡,直到在戰鬥中被徹底摧毀或被因為立下大功被允許長期駐紮於某星球。但前者比後者要更容易發生。
西維爾要對這種情況進行改革。
在以後,行星總督不再是軍政一手抓。行星防禦部隊將歸帝國直接管理。
軍務部會根據各個世界的具體情況,選擇征兵製或募兵製,對行星防禦部隊進行士兵招募。各個星球上所設立的軍事學院將會為這些行星防禦部隊提供軍事人才。
由於這些行星防禦部隊由帝國直接管理,所以他們將會有大致相同的訓練計劃,武器裝備。
在複興遠征結束後,帝國太陽星域的大多數星球都將處於一個相近且極高的科技水平上。不可能出現有的星球拿著棍棒,有的星球拿著勁弩,有的星球拿著火槍這種情況。
標準化、統一化、規範化。
這是西維爾為帝國帶來的最重要的改變之一。
軍事力量是國家強盛的重要利器,而軍事統一化的智慧將使帝國的軍事力量空前強大。為帝國的擴張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開啟帝國的輝煌篇章。
軍隊之所以稱為軍隊,也就意味著軍隊不是一群烏合之眾而是一支經過正規訓練的作戰隊伍。因此武器的統一化,兵團規模配置的統一化,軍事訓練的統一化,軍紀的統一化至關重要。
以後行星防禦部隊和星界軍之間的區別,將會更像普通士兵和特種士兵之間的區別。
如果有星界軍兵團急需人員補充,帝國隨時能征召各地星球的行星防禦部隊。而不必擔心由於文化不同、習俗不同、科技理解不同、裝備不同而產生的戰鬥力下降。
除了緊急征召,在正常情況下,一名行星防禦部隊的士兵想要成為跨越星河為帝皇征戰的星界軍,也並沒有那麽困難。
他隻需要通過非常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就能成為一名預備星界軍。可以向自己想要加入的星界軍兵團提交申請。在星界軍兵團同意他的加入後,他就是一名正式的星界軍了。
一些特殊的星界軍兵團在這一過程還有其專屬的試煉或考驗,如果預備星界軍沒能通過,他的申請將被駁回。隻能尋找其他合適的星界軍兵團。
假如一名預備星界軍在五十年內都未能加入星界軍兵團,或許是沒提交申請,或者是沒有兵團願意接納。
那麽帝國會直接將其分配進一支兵團中,或者和其他的一些預備星界軍組建出一支新的星界軍兵團。
如果預備星界軍拒絕,他的預備星界軍頭銜將被剝奪,再無進入星界軍的機會。
但是這種情況應該極少會發生。當一名行星防禦部隊成員通過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後,他成為一名星界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就算進入不了一些要求嚴格的星界軍兵團,還有向聖臨十字軍這樣幾乎來者不拒的星界軍。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對帝皇和西維爾堅定的信仰。
但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中的其中一項,就是要擁有對帝皇和西維爾堅定的信仰。因此一名行星防禦部隊成員隻要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幾乎就可以為自己加入星界軍而歡呼了。
那麽這項讓行星防禦部隊成員一躍成為預備星界軍的“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到底都有那些內容呢?
首先,就是政委檢查士兵是否對於帝國忠誠。其次,就是隨軍牧師檢查士兵是否懷有對帝皇和西維爾的堅定信仰。這一過程會有靈能者在一旁全程檢測。
接下來就是各種體能基礎檢測項目,會有專門負責考核的軍官判斷其是否達標。這是基礎中的基礎。
然後,成為一名星界軍需要熟練掌握帝國的各種常用武器,包括各種槍械、手榴彈、小口徑火炮、反泰坦/重型載具武器。武器出現問題能夠快解決。
至於徒手格鬥、冷兵器格鬥更是要技藝超群。能夠駕駛大多數載具也是必要條件。熟練的排除載具故障,會使用各種機動載具上的設備這些都是基本要求。
而作為在銀河中各個星球戰鬥的人類帝國的精銳戰士,太空空降、識圖標圖、標準的環境生存法也必須要掌握。
以後的星界軍也將會執行各種各樣的戰術任務。偵察、滲透、諜報能力也將成為一名星界軍的基本功。
觀察潛伏、竊聽、捕捉俘虜、審訊俘虜、錄像等多種獲取情報的手段必須了解。某些兵團還要求士兵掌握密碼通信聯絡。
這些在軍事學院中都設有專門的科目,一名行星防禦部隊成員可以在軍事學院學些這些知識。假如任務繁重,也可以通過部隊中的虛擬設備,利用睡眠時間在虛擬空間中進行學習訓練。
每個星球的行星防禦部隊都會有相應的星界軍指標,如果一顆星球提供的星界軍數量不達標,部隊的高層將會受到處分。反之,則會得到嘉獎。
因此,行星防禦部隊的長官對於自己手下的士兵成為星界軍是大力支持的,將會提供各種便利,絕不會在這方麵進行阻撓。
帝國也絕不會給這些人弄虛作假的機會,星界軍的考核將會有審判官進行監督,確保每一名士兵都是真材實料。
而且,就算一名士兵通過了以上考核,他還不能算是一名預備星界軍。他隻能被稱作預備星界軍的預備。
想要成為預備星界軍,還有兩項最終考核。
這兩項考核都是在虛擬空間中完成,全程記錄備份,審判官監督,沒有絲毫可以徇私舞弊的空間。
吞噬
其一,乃是在雙方都無甲,手持動力劍的情況下擊殺一名普通星際戰士。
其二,乃是隨機模擬出一個場景。執行一個隨機任務。
可能是在叛軍據守的要塞中斬首敵方指揮官、也可能是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掩護重要人員撤離、還有可能是駕駛著轟炸機執行一次轟炸任務。或是進行情報竊取、殲滅敵方小隊、偵察敵方兵力、逃離敵方追捕等等...
是一個考驗士兵綜合能力的重要考核。
當一名士兵完成者最後的兩個任務,並加入了一支星界軍兵團後,他就可以為自己的星界軍身份而自豪了。
星界軍——從所有人類士兵中遴選而出的帝國的精英士兵。他們被訓練成了無情的殺戮機器,並且對帝國有著近乎狂熱的忠誠。
有人可能疑惑,一名士兵擊殺一名星際戰士,這真的可能嗎?
當然可能,雙方都持有致命的武器,星際戰士的肉體也不可能完全無視動力劍的傷害。因此,理論上來說,人類士兵的勝利概率並不為零。當然,這是一個極低的概率。
可考核的目的不就在此嗎?
隻有那些最、最、最精銳的士兵,才能、才配成為一名星界軍。
西維爾招募星界軍不是讓他們當炮灰的,而是讓他們成為維護帝國的中堅力量,成為帝國痛擊敵人的強硬鐵拳。
如果到時候招不到那麽多星界軍該怎麽辦?
這大可不必擔心。這種考核可不是西維爾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這種將要在全帝國推廣的命令是經過大量分析和計算的。
雖然通過概率很低,但經過模擬,以帝國目前的人口基數,能夠通過星界軍考核的人不會在少數。
而且帝國現在人口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在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太陽星域,人口增長的速度提高了十倍不止。以至於複興遠征為帝國改造了許多星球,為帝國開拓了許多新的殖民地來安置增長的人口。
這些複興遠征中的星界軍也是第一批進行改革的士兵。當他們加入複興遠征艦隊中後,他們就從星界軍變成了預備星界軍。
但好在,經過近百年的虛擬空間學習,模擬訓練。他們全部都完成了簡單的星界軍考核,重新得到了自己星界軍的身份。
在成為了星界軍後,他們的訓練任務變得更加多樣化,更加艱難。還增加了許多和自己兵團戰友的共同的大規模演練作戰。
隻為了不負帝皇和聖子的期望,擔負起保衛帝國的重任。
這樣精銳的星界軍,在具有裝備優勢的情況下,在占盡先機的情況下,在人數優勢下,無傷擊殺五名混沌星際戰士不是什麽值得令人震驚的事情。
他們在虛擬空間中麵對過的,比混沌戰士強大的敵人多的是,比這艱難的情況更是數不勝數。
在星界軍和混沌戰士雙方一輪火力攻擊後,戰術小隊的小隊長看著遠方倒地不起的五名混沌戰士,沒有冒然靠近。而是通過戰術麵甲內的通訊設施聯係位於高處的狙擊手。
“砰”
“砰”
“砰”
又是三聲槍響,小隊狙擊手將倒地的,之前沒被自己爆頭的三名混沌戰士的腦袋打爆。防止複活。
這時,小隊隊長才命令自己的小隊成員靠近檢查,確定混沌戰士是否真正死亡。然後才是搜索情報、尋找戰利品。
任何情況下都應小心謹慎,不然可能會付出血的代價。這是這些星界軍在無數次模擬作戰中領悟到的真理。
當小心的仔細檢查後,確定這些混沌戰士完全死亡後。小隊長暫時放下心來,讓幾名士兵繼續進行警戒。狙擊手繼續掩護隊友。然後和幾名士兵開始在這些混沌戰士中進行檢查和戰利品收集。
看著渾身上下不少洞口的混沌戰士,小隊長利落的撥出自己的動力短刀,開始對其進行戰利品的收集。
在近距離作戰中,不付出幾條人命,就想將這些被邪神加強過的混沌戰士殲滅,對於這些星界軍來說還是有些勉強。即使他們每個人都曾獨自擊殺過一名混沌星際戰士。
但好在星界軍們在足夠的戰鬥距離外,率先發現了這些敵人。利用自己的武器優勢,在無任何戰鬥減員的情況下將這五名混沌戰士全部消滅。
啊?你問什麽時候這些星界軍曾獨自擊殺過混沌星際戰士?
當然是在夢裏。
咳咳,把話說的更明白一點,是在虛擬空間的訓練中。
我們都知道,星界軍是從無數的行星防禦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精銳。雖然大部分確實是這樣的,但其實,也有一些人原先是平民,和自己星球的老鄉被帝國征召,直接組建成了星界軍兵團。還有一些星界軍由於損傷嚴重,不得已從當地的居民中招募士兵。
這些雖然也頂著星界軍的名頭,但戰鬥力也就和一般的行星防禦部隊相當。他們和一些行星防禦部隊的區別就在於名頭,以及他們並不是單獨駐守某一行星,而是在銀河中到處當炮灰罷了。
攝政王西維爾表示這怎麽可以!立馬開始著手進行軍事改革。
眼下這些複興遠征中星界軍乃是第一批進行改革的軍人。在太陽星域的複興遠征結束後,大規模的改革將立刻在帝國上下實行。
裝備方麵暫且不談,現在這些星界軍用的是以後的行星防禦部隊的東西。在改革以後還有更好的裝備等著他們,到時再進行介紹。
軍隊領導方麵的改革,之前已大致講過。這裏也不再過多贅述。
現在咱們主要說一下士兵的晉升和征召。
星界軍兵團(regiment)是星界軍部隊的主要單位。在一次征兵中,會從一個星球進行招募,然後組建為一個完整的兵團,擁有自己的指揮官、後勤和部隊骨幹。
該兵團的大多數人員,即使是非戰鬥人員,也將來自其創始星球。因此為了防止成建製的叛亂,分配給該團的政委始終是外來者。
組建完成後,該團會被運送至其目的地。在星際航行的過程中,這些新兵將接受訓練。隨後他們就可能直接被派駐進入戰區中心,也可能是駐軍或前哨任務。
星界軍兵團本質上是一個臨時單位。組建後,他們通常不會得到進一步的人員補充。考慮到運送相對較少的人員補充所涉及的成本、風險和時間滯後因素,這幾乎是不可行的。
因此,如果一名星界軍兵團在執行駐軍或前哨執勤任務,兵團可能會從駐紮地當地人口中進行招募。如果在戰鬥前線,兩個或兩個以上兵力不足的團可以合並在一起,以組建一個全員的兵團。
如果有星界軍兵團能夠生存足夠長的時間,在兵團中長大的兵團戰士們所生的孩子甚至將作為兵團新人員的補充。
但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在沒有增援的情況下,各團可能會發現自己在傷亡中逐漸消耗殆盡,直到在戰鬥中被徹底摧毀或被因為立下大功被允許長期駐紮於某星球。但前者比後者要更容易發生。
西維爾要對這種情況進行改革。
在以後,行星總督不再是軍政一手抓。行星防禦部隊將歸帝國直接管理。
軍務部會根據各個世界的具體情況,選擇征兵製或募兵製,對行星防禦部隊進行士兵招募。各個星球上所設立的軍事學院將會為這些行星防禦部隊提供軍事人才。
由於這些行星防禦部隊由帝國直接管理,所以他們將會有大致相同的訓練計劃,武器裝備。
在複興遠征結束後,帝國太陽星域的大多數星球都將處於一個相近且極高的科技水平上。不可能出現有的星球拿著棍棒,有的星球拿著勁弩,有的星球拿著火槍這種情況。
標準化、統一化、規範化。
這是西維爾為帝國帶來的最重要的改變之一。
軍事力量是國家強盛的重要利器,而軍事統一化的智慧將使帝國的軍事力量空前強大。為帝國的擴張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開啟帝國的輝煌篇章。
軍隊之所以稱為軍隊,也就意味著軍隊不是一群烏合之眾而是一支經過正規訓練的作戰隊伍。因此武器的統一化,兵團規模配置的統一化,軍事訓練的統一化,軍紀的統一化至關重要。
以後行星防禦部隊和星界軍之間的區別,將會更像普通士兵和特種士兵之間的區別。
如果有星界軍兵團急需人員補充,帝國隨時能征召各地星球的行星防禦部隊。而不必擔心由於文化不同、習俗不同、科技理解不同、裝備不同而產生的戰鬥力下降。
除了緊急征召,在正常情況下,一名行星防禦部隊的士兵想要成為跨越星河為帝皇征戰的星界軍,也並沒有那麽困難。
他隻需要通過非常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就能成為一名預備星界軍。可以向自己想要加入的星界軍兵團提交申請。在星界軍兵團同意他的加入後,他就是一名正式的星界軍了。
一些特殊的星界軍兵團在這一過程還有其專屬的試煉或考驗,如果預備星界軍沒能通過,他的申請將被駁回。隻能尋找其他合適的星界軍兵團。
假如一名預備星界軍在五十年內都未能加入星界軍兵團,或許是沒提交申請,或者是沒有兵團願意接納。
那麽帝國會直接將其分配進一支兵團中,或者和其他的一些預備星界軍組建出一支新的星界軍兵團。
如果預備星界軍拒絕,他的預備星界軍頭銜將被剝奪,再無進入星界軍的機會。
但是這種情況應該極少會發生。當一名行星防禦部隊成員通過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後,他成為一名星界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就算進入不了一些要求嚴格的星界軍兵團,還有向聖臨十字軍這樣幾乎來者不拒的星界軍。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對帝皇和西維爾堅定的信仰。
但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中的其中一項,就是要擁有對帝皇和西維爾堅定的信仰。因此一名行星防禦部隊成員隻要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幾乎就可以為自己加入星界軍而歡呼了。
那麽這項讓行星防禦部隊成員一躍成為預備星界軍的“簡單的常規星界軍考核”到底都有那些內容呢?
首先,就是政委檢查士兵是否對於帝國忠誠。其次,就是隨軍牧師檢查士兵是否懷有對帝皇和西維爾的堅定信仰。這一過程會有靈能者在一旁全程檢測。
接下來就是各種體能基礎檢測項目,會有專門負責考核的軍官判斷其是否達標。這是基礎中的基礎。
然後,成為一名星界軍需要熟練掌握帝國的各種常用武器,包括各種槍械、手榴彈、小口徑火炮、反泰坦/重型載具武器。武器出現問題能夠快解決。
至於徒手格鬥、冷兵器格鬥更是要技藝超群。能夠駕駛大多數載具也是必要條件。熟練的排除載具故障,會使用各種機動載具上的設備這些都是基本要求。
而作為在銀河中各個星球戰鬥的人類帝國的精銳戰士,太空空降、識圖標圖、標準的環境生存法也必須要掌握。
以後的星界軍也將會執行各種各樣的戰術任務。偵察、滲透、諜報能力也將成為一名星界軍的基本功。
觀察潛伏、竊聽、捕捉俘虜、審訊俘虜、錄像等多種獲取情報的手段必須了解。某些兵團還要求士兵掌握密碼通信聯絡。
這些在軍事學院中都設有專門的科目,一名行星防禦部隊成員可以在軍事學院學些這些知識。假如任務繁重,也可以通過部隊中的虛擬設備,利用睡眠時間在虛擬空間中進行學習訓練。
每個星球的行星防禦部隊都會有相應的星界軍指標,如果一顆星球提供的星界軍數量不達標,部隊的高層將會受到處分。反之,則會得到嘉獎。
因此,行星防禦部隊的長官對於自己手下的士兵成為星界軍是大力支持的,將會提供各種便利,絕不會在這方麵進行阻撓。
帝國也絕不會給這些人弄虛作假的機會,星界軍的考核將會有審判官進行監督,確保每一名士兵都是真材實料。
而且,就算一名士兵通過了以上考核,他還不能算是一名預備星界軍。他隻能被稱作預備星界軍的預備。
想要成為預備星界軍,還有兩項最終考核。
這兩項考核都是在虛擬空間中完成,全程記錄備份,審判官監督,沒有絲毫可以徇私舞弊的空間。
吞噬
其一,乃是在雙方都無甲,手持動力劍的情況下擊殺一名普通星際戰士。
其二,乃是隨機模擬出一個場景。執行一個隨機任務。
可能是在叛軍據守的要塞中斬首敵方指揮官、也可能是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掩護重要人員撤離、還有可能是駕駛著轟炸機執行一次轟炸任務。或是進行情報竊取、殲滅敵方小隊、偵察敵方兵力、逃離敵方追捕等等...
是一個考驗士兵綜合能力的重要考核。
當一名士兵完成者最後的兩個任務,並加入了一支星界軍兵團後,他就可以為自己的星界軍身份而自豪了。
星界軍——從所有人類士兵中遴選而出的帝國的精英士兵。他們被訓練成了無情的殺戮機器,並且對帝國有著近乎狂熱的忠誠。
有人可能疑惑,一名士兵擊殺一名星際戰士,這真的可能嗎?
當然可能,雙方都持有致命的武器,星際戰士的肉體也不可能完全無視動力劍的傷害。因此,理論上來說,人類士兵的勝利概率並不為零。當然,這是一個極低的概率。
可考核的目的不就在此嗎?
隻有那些最、最、最精銳的士兵,才能、才配成為一名星界軍。
西維爾招募星界軍不是讓他們當炮灰的,而是讓他們成為維護帝國的中堅力量,成為帝國痛擊敵人的強硬鐵拳。
如果到時候招不到那麽多星界軍該怎麽辦?
這大可不必擔心。這種考核可不是西維爾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這種將要在全帝國推廣的命令是經過大量分析和計算的。
雖然通過概率很低,但經過模擬,以帝國目前的人口基數,能夠通過星界軍考核的人不會在少數。
而且帝國現在人口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在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太陽星域,人口增長的速度提高了十倍不止。以至於複興遠征為帝國改造了許多星球,為帝國開拓了許多新的殖民地來安置增長的人口。
這些複興遠征中的星界軍也是第一批進行改革的士兵。當他們加入複興遠征艦隊中後,他們就從星界軍變成了預備星界軍。
但好在,經過近百年的虛擬空間學習,模擬訓練。他們全部都完成了簡單的星界軍考核,重新得到了自己星界軍的身份。
在成為了星界軍後,他們的訓練任務變得更加多樣化,更加艱難。還增加了許多和自己兵團戰友的共同的大規模演練作戰。
隻為了不負帝皇和聖子的期望,擔負起保衛帝國的重任。
這樣精銳的星界軍,在具有裝備優勢的情況下,在占盡先機的情況下,在人數優勢下,無傷擊殺五名混沌星際戰士不是什麽值得令人震驚的事情。
他們在虛擬空間中麵對過的,比混沌戰士強大的敵人多的是,比這艱難的情況更是數不勝數。
在星界軍和混沌戰士雙方一輪火力攻擊後,戰術小隊的小隊長看著遠方倒地不起的五名混沌戰士,沒有冒然靠近。而是通過戰術麵甲內的通訊設施聯係位於高處的狙擊手。
“砰”
“砰”
“砰”
又是三聲槍響,小隊狙擊手將倒地的,之前沒被自己爆頭的三名混沌戰士的腦袋打爆。防止複活。
這時,小隊隊長才命令自己的小隊成員靠近檢查,確定混沌戰士是否真正死亡。然後才是搜索情報、尋找戰利品。
任何情況下都應小心謹慎,不然可能會付出血的代價。這是這些星界軍在無數次模擬作戰中領悟到的真理。
當小心的仔細檢查後,確定這些混沌戰士完全死亡後。小隊長暫時放下心來,讓幾名士兵繼續進行警戒。狙擊手繼續掩護隊友。然後和幾名士兵開始在這些混沌戰士中進行檢查和戰利品收集。
看著渾身上下不少洞口的混沌戰士,小隊長利落的撥出自己的動力短刀,開始對其進行戰利品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