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維爾為大廳中的眾人進行了一番有關巨構的基本介紹。
結合身後的全息影像和早已分發至大家桌前係統中的資料,西維爾用他那充滿威嚴的聲音將向大家說明了帝國執行巨構計劃的目的,以及巨構計劃對於帝國的意義。
雖然僅憑口述和三維圖像,不能完美的將這些星河中的建築奇觀宏偉和壯麗呈現出萬一。但僅憑這些,就已經讓這些屬於帝國高層的精英感受到難以言表的榮幸和自豪。
這些巨構是實現帝國偉大夢想所必須建設的偉大工程,而他們有幸能夠見證這樣的一個工程的實施,並親身加入其中。
西維爾所向台下眾人所展望的帝國未來,讓這些帝國精英有了一種以往從未有過的心理:
他們慶幸自己能夠生於這個偉大的時代,能夠生活在這個偉大的帝國,見證它的再次崛起。
或許當初在帝皇的領導下的人們,就是懷揣著這樣的心情,才能在短短兩百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起這樣一個龐大的人類帝國。
巨構還未在銀河中現世,就已經對如今的帝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種宏偉計劃的提出,使得帝國如今的凝聚力大大提高。
大家在西維爾的領導下,不再有勾心鬥角,一切為了帝國。他們考慮問題不再單單考慮自己,而是從整個帝國出發。
這一切其實早在巨構計劃提出之前就已經有了一絲苗頭,巨構計劃隻不過是加快了這些帝國高層心理狀態的改變。
歸根結底的原因隻有一個,希望。
西維爾的出現給了這些帝國官員希望。
就像當初大遠征時,每一個帝國子民都相信帝皇能夠帶領人類重現往日的輝煌。此時的帝國子民,則相信在西維爾的領導下,帝國不僅能夠重現輝煌,甚至還能更近一步。
他們知道,自己所擰緊的每一個螺絲,所處理的每一份公務,所殺死的每一個敵人,都會使得帝國變強一分。
單單這點,就足以讓那些曾經不停做著沒有任何人知道有任何意義的事情的帝國官員,將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在這個黑暗絕望的宇宙中,希望是最寶貴的東西。
而西維爾將他康慨的分給了每一名帝國子民。
通過巨構計劃的實施,西維爾在帝國中的威望再次猛漲,幾乎可以和帝國當初大遠征時的帝皇相媲美。
甚至可能西維爾此時在帝國中的統治力,比曾經的帝皇還要強大。
畢竟此時的西維爾身邊可沒有宰相、或是十幾個兒子,能夠稍微在地位上與他進行相對平等的交流。
帝國在西維爾的執掌下,朝著光明的未來不停地狂奔,沒有任何人能夠將韁繩從西維爾的手中搶去,也沒有任何人願意這樣做。
整個人類帝國齊心合力,勢要開創人類光榮曆史的新紀元。而巨構計劃,則是此時人類帝國的路途上的關鍵一步。
這些巨構建築物的建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種體現。
為了完成此等規模的建造項目,帝國必須首先對與巨型結構相關的工程學和物資儲備需求有基本的了解。
但好在通過長達百年的複興遠征,帝國目前已經擁有足夠的人員儲備和物資設施來建造它們。
隨著此時泰拉皇宮中的有關巨構的介紹結束,一條條命令從西維爾和內務部議會中下達到基礎的部門當中。
帝國的軍隊也為了巨構計劃進行了部分艦隊和軍團的調動,以確保沒有一個敵人能夠對帝國的重要工程產生影響。
通過帝國各個研究中心的計算,帝國在太陽係中選出了最適合建造這些巨構的位置。
無數的工程船開始運送大量物資向著太陽係前進,無數的艦隊時刻巡遊護衛工程順利實施,無數的帝國子民為巨構生產各種模塊化組建,帝國上下相互配合,共同建造著這一偉大的星河奇跡。
...
...
太陽星域,太陽星區,太陽係。
水星。
水星是一個很小的、死氣沉沉的采礦世界,由於其軌道十分靠近太陽因此其環境十分惡劣。
或許在帝國成立以前,水星就已經在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礦物了。但除了帝國戰士對於帝皇的忠誠之外,任何事物都有窮盡,水星上的礦物資源也不例外。
身為最靠近泰拉的一個采礦世界,在帝國的複興遠征開始時,大量的采礦設備就被部署到了水星之上,通過大量開采礦物來滿足帝國那龐大的物資需求。
這些礦物的開采是如此的巨大,以至於在最近,水星上的自動化露天礦場向帝國報告,水星上能夠安全開采的礦物已經抵達極限。
再繼續開采下去,失去了大量體積的水星將會偏離自身軌道或是發生大規模的地表塌陷。
帝國已經將水星掏空了。
但對於正要建設行星計算複合體的帝國來說,這就是將前置工作給完成了。此時的水星是建設行星計算複合體的絕佳選擇。
大量的資源開始向著水星輸送,在水星的上空,一個巨大的建造基地開始建設。通過這個建築架,帝國終將把整個水星變成一台巨大的計算機,擁有巨大的處理能力。
而在行星計算複合體開始建造時,其他的巨構也已早已在帝國選好的位置開始建造。
不同於在行星上進行建造的行星計算複合體。其他的巨構都是在太空中進行,所以需要大量的工程船來進行施工。
尤其是戴森球。雖然戴森球僅僅隻有25%的完成度,但建造它需要的資源十分巨大,遠大於其他的巨構。
雖然大家都叫做巨構,但其他的幾個巨構隻能算作行星級,戴森球則是恒星級。而恒星和行星之間的差距十分巨大,但從體積來說,一個太陽的體積約等於128萬個泰拉。
所以想要想要建造一個25%完成度的戴森球也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並且建造戴森球所需要的工程船數量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些工程船每時每刻消耗的能源十分巨大,所以在水星、金星上,一些垂直發射井和電磁軌道彈射器被大量建造。相比於工程船來說,這些建築能夠省下大量的能源。
利用電磁軌道彈射器可以發射大量的太陽帆,形成戴森雲。而垂直發射井則可以發射裝載有戴森球組件的小型運載火箭到戴森球軌道上,形成節點與框架。
它們將是組建戴森球的重要建設力量。
而其他的三個巨構,則分別建立在了太陽係的木星、天王星、海王星附近。
即使經過人類長久的發展,此時的太陽係中早已遍布人類的探測器、軌道平台、空間站、防禦平台、人造衛、航空港等一係列人造設施。
巨構的體型也已經是銀河中數一數二的太空建築,但太陽係依舊有大量的空間足以容納這些人類的巨型造物。
隨著大量的運輸船隊從太陽星域的各地將建造巨構所需要的物資運輸至太陽係後,無數的工程船隊開始建造剩下三個巨構的基址。
這些建築平台空間站將作為未來裝配那些巨構的基礎。
在無數前來泰拉朝聖的船隊的注視下,數萬支工程船隊在太空中將巨構的框架一點一點建造出來,其進度之快肉眼可見。
彰顯出一派蓬勃發展的畫麵,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此時的太平星域的某些地方,則與生機勃勃的泰拉完全不同,呈現出的是一副殘破衰敗、頹垣敗壁的景象。
在遠征艦隊的指揮官克羅地亞收到來自攝政王西維爾消滅機械教叛徒的命令後,他立即組織了一支萬艦規模的艦隊,攜帶近十萬名星際戰士、數千萬的星界軍前往消滅那些帝國叛徒。
由於以往機械教的鑄造世界掌握著帝國的生產以及建造,對於帝國十分重要。所以大部分的鑄造世界都擁有很強大的防禦力量。
並且這些機械教擁有規模龐大的護教軍、大量戰爭機器,裝甲車輛,航空器,以及泰坦軍團。
為了能夠以壓倒性的優勢給這些叛徒施以他們應有的審判,克羅地亞組織起了一支那些鑄造世界絕對阻擋不了的艦隊出來。
數艘巡洋艦對於一個鑄造世界就有這十分巨大的威脅,而數十艘大型戰艦就能對任何一個鑄造世界施以毀滅性的打擊。如果那些海軍軍官們願意冒險將自己珍貴的戰艦暴露在敵軍防空陣列的致命火力之中的話。
而眼下的針對這些帝國叛徒所發起的審判遠征艦隊,不是數十艘,不是數百艘,而是足足萬艘。
雖然為了盡快將來自帝皇的審判給予那些叛徒,這支艦隊會分兵行動。但就算如此,每一個宣布從帝國獨立的鑄造世界上空,也將迎來至少百艘戰艦的問候。
而在西維爾的命令下,這些戰艦不必考慮那些鑄造世界上的科技或資源,不必抱有任何防止摧毀工廠、建築的想法。
他們所要考慮的隻有一個,如何才能給那些叛徒帶來絕望與死亡。
...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天早上看到的一係列恐怖的事。”
尹文斯,一名原機械教技術神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
“晴朗的天空中炮彈像是流星一樣墜落。原本平和的街道上布滿了如風暴般密集的激光火力。”
“街道在燃燒、建築在燃燒,熊熊大火照亮了天空。天空如覆蓋了一層厚厚的血一般黑裏透著紅。”
“萬機之神在上(劃掉)。”
“帝皇在上啊,整個星球的大氣層都在燃燒!”
“耳邊的轟鳴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才停下。當我聽不見任何轟炸的聲響後,還以為我是時候換一雙義體耳蝸了。”
“但很快我就收起了這個愚蠢的想法。耳邊的轟鳴再次響起,但這次並不是炮彈。”
“而是無數的登陸艇以及空投艙搭載著無數帝皇的死亡天使降臨。”
翻過一頁寫滿了文字的紙張,尹文斯正準備繼續記載他所目睹的一切時,一名研究員走了進來。
“尹文斯,今天的實驗馬上就要開始。快點穿好工作服前往實驗室。”
“好的!”
被打擾的尹文斯沒有一絲不滿,立馬將桌子上的日記本收起,向著實驗室的方向走去。
他將要去研究獸人,也就是此時正在和帝國交戰的綠皮。而他此時,則正位於帝國的太平星域遠征艦隊中的一艘戰艦上。
尹文斯原本就是機械教中一名基因士的手下,熱衷於探索生物的奧秘,渴望了解任何關於異形的生命和新陳代謝的秘密。
因此對於現在的生活,尹文斯其實十分的滿足。他十分慶幸自己當初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沒錯,尹文斯投降然後被俘虜了。
他和戰艦上那些被關在籠子裏的獸人一樣,都是帝國遠征艦隊的戰利品。
當帝國的星際戰士和龐大的星界軍部隊登陸上那些被轟炸了三天三夜的鑄造世界後,摧枯拉朽般的摧毀了其上的一切機械教防禦力量。
無論是護教軍、裝甲部隊、還是強大的泰坦軍團。在那些帝皇的英勇戰士麵前完全不堪一擊。
在意識到自己脫離帝國是一個怎樣愚蠢的決定後,那些鑄造世界上的機械教高層立即向星際戰士們投降。
而在西維爾的命令下,星際戰士們拒絕接受這些選擇叛亂的機械教高層的投降。
他們甚至不願意先假裝接受機械教高層投降,而是直接用手中的爆彈給予了這些叛徒們回複。
那些叛亂的鑄造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機械教的管理階層逃過處罰。
雖然由於機械教那錯綜複雜的體係,混亂無比的頭銜,讓人很難判斷出到底誰是管理層,但一旦星際戰士們對於眼前的機油老的地位產生懷疑,其上級隻會給他一個回複:是,所以,殺!
而那些機械教的低級人員,無論如何,其終究背叛過帝國。所以,等待他們的將是帝國刑罰世界數百年的勞作生涯。
那麽,身為機械教的尹文斯是怎麽逃過這項處罰的呢?帝國可不會因為他那一點可憐的生物知識就赦免他的罪行。
答桉很簡單,尹文斯當了一名帶路黨。
在持續了三天的轟炸後,僥幸未死的尹文斯見到乘坐空投艙降落的星際戰士後,立刻表示:星際戰士大人,thisway.那些可惡的帝國叛徒就在這邊。
帝國部隊能夠如此快速的將鑄造世界上的機械教高層打到絕望,這些帶路黨的功勞不可忽視。他們在星際戰士對於鑄造世界進行審判時,表現良好,戴罪立功。
所以帝國給予了他們一個悔過的機會。
82中文網
結合身後的全息影像和早已分發至大家桌前係統中的資料,西維爾用他那充滿威嚴的聲音將向大家說明了帝國執行巨構計劃的目的,以及巨構計劃對於帝國的意義。
雖然僅憑口述和三維圖像,不能完美的將這些星河中的建築奇觀宏偉和壯麗呈現出萬一。但僅憑這些,就已經讓這些屬於帝國高層的精英感受到難以言表的榮幸和自豪。
這些巨構是實現帝國偉大夢想所必須建設的偉大工程,而他們有幸能夠見證這樣的一個工程的實施,並親身加入其中。
西維爾所向台下眾人所展望的帝國未來,讓這些帝國精英有了一種以往從未有過的心理:
他們慶幸自己能夠生於這個偉大的時代,能夠生活在這個偉大的帝國,見證它的再次崛起。
或許當初在帝皇的領導下的人們,就是懷揣著這樣的心情,才能在短短兩百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起這樣一個龐大的人類帝國。
巨構還未在銀河中現世,就已經對如今的帝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種宏偉計劃的提出,使得帝國如今的凝聚力大大提高。
大家在西維爾的領導下,不再有勾心鬥角,一切為了帝國。他們考慮問題不再單單考慮自己,而是從整個帝國出發。
這一切其實早在巨構計劃提出之前就已經有了一絲苗頭,巨構計劃隻不過是加快了這些帝國高層心理狀態的改變。
歸根結底的原因隻有一個,希望。
西維爾的出現給了這些帝國官員希望。
就像當初大遠征時,每一個帝國子民都相信帝皇能夠帶領人類重現往日的輝煌。此時的帝國子民,則相信在西維爾的領導下,帝國不僅能夠重現輝煌,甚至還能更近一步。
他們知道,自己所擰緊的每一個螺絲,所處理的每一份公務,所殺死的每一個敵人,都會使得帝國變強一分。
單單這點,就足以讓那些曾經不停做著沒有任何人知道有任何意義的事情的帝國官員,將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在這個黑暗絕望的宇宙中,希望是最寶貴的東西。
而西維爾將他康慨的分給了每一名帝國子民。
通過巨構計劃的實施,西維爾在帝國中的威望再次猛漲,幾乎可以和帝國當初大遠征時的帝皇相媲美。
甚至可能西維爾此時在帝國中的統治力,比曾經的帝皇還要強大。
畢竟此時的西維爾身邊可沒有宰相、或是十幾個兒子,能夠稍微在地位上與他進行相對平等的交流。
帝國在西維爾的執掌下,朝著光明的未來不停地狂奔,沒有任何人能夠將韁繩從西維爾的手中搶去,也沒有任何人願意這樣做。
整個人類帝國齊心合力,勢要開創人類光榮曆史的新紀元。而巨構計劃,則是此時人類帝國的路途上的關鍵一步。
這些巨構建築物的建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種體現。
為了完成此等規模的建造項目,帝國必須首先對與巨型結構相關的工程學和物資儲備需求有基本的了解。
但好在通過長達百年的複興遠征,帝國目前已經擁有足夠的人員儲備和物資設施來建造它們。
隨著此時泰拉皇宮中的有關巨構的介紹結束,一條條命令從西維爾和內務部議會中下達到基礎的部門當中。
帝國的軍隊也為了巨構計劃進行了部分艦隊和軍團的調動,以確保沒有一個敵人能夠對帝國的重要工程產生影響。
通過帝國各個研究中心的計算,帝國在太陽係中選出了最適合建造這些巨構的位置。
無數的工程船開始運送大量物資向著太陽係前進,無數的艦隊時刻巡遊護衛工程順利實施,無數的帝國子民為巨構生產各種模塊化組建,帝國上下相互配合,共同建造著這一偉大的星河奇跡。
...
...
太陽星域,太陽星區,太陽係。
水星。
水星是一個很小的、死氣沉沉的采礦世界,由於其軌道十分靠近太陽因此其環境十分惡劣。
或許在帝國成立以前,水星就已經在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礦物了。但除了帝國戰士對於帝皇的忠誠之外,任何事物都有窮盡,水星上的礦物資源也不例外。
身為最靠近泰拉的一個采礦世界,在帝國的複興遠征開始時,大量的采礦設備就被部署到了水星之上,通過大量開采礦物來滿足帝國那龐大的物資需求。
這些礦物的開采是如此的巨大,以至於在最近,水星上的自動化露天礦場向帝國報告,水星上能夠安全開采的礦物已經抵達極限。
再繼續開采下去,失去了大量體積的水星將會偏離自身軌道或是發生大規模的地表塌陷。
帝國已經將水星掏空了。
但對於正要建設行星計算複合體的帝國來說,這就是將前置工作給完成了。此時的水星是建設行星計算複合體的絕佳選擇。
大量的資源開始向著水星輸送,在水星的上空,一個巨大的建造基地開始建設。通過這個建築架,帝國終將把整個水星變成一台巨大的計算機,擁有巨大的處理能力。
而在行星計算複合體開始建造時,其他的巨構也已早已在帝國選好的位置開始建造。
不同於在行星上進行建造的行星計算複合體。其他的巨構都是在太空中進行,所以需要大量的工程船來進行施工。
尤其是戴森球。雖然戴森球僅僅隻有25%的完成度,但建造它需要的資源十分巨大,遠大於其他的巨構。
雖然大家都叫做巨構,但其他的幾個巨構隻能算作行星級,戴森球則是恒星級。而恒星和行星之間的差距十分巨大,但從體積來說,一個太陽的體積約等於128萬個泰拉。
所以想要想要建造一個25%完成度的戴森球也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並且建造戴森球所需要的工程船數量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些工程船每時每刻消耗的能源十分巨大,所以在水星、金星上,一些垂直發射井和電磁軌道彈射器被大量建造。相比於工程船來說,這些建築能夠省下大量的能源。
利用電磁軌道彈射器可以發射大量的太陽帆,形成戴森雲。而垂直發射井則可以發射裝載有戴森球組件的小型運載火箭到戴森球軌道上,形成節點與框架。
它們將是組建戴森球的重要建設力量。
而其他的三個巨構,則分別建立在了太陽係的木星、天王星、海王星附近。
即使經過人類長久的發展,此時的太陽係中早已遍布人類的探測器、軌道平台、空間站、防禦平台、人造衛、航空港等一係列人造設施。
巨構的體型也已經是銀河中數一數二的太空建築,但太陽係依舊有大量的空間足以容納這些人類的巨型造物。
隨著大量的運輸船隊從太陽星域的各地將建造巨構所需要的物資運輸至太陽係後,無數的工程船隊開始建造剩下三個巨構的基址。
這些建築平台空間站將作為未來裝配那些巨構的基礎。
在無數前來泰拉朝聖的船隊的注視下,數萬支工程船隊在太空中將巨構的框架一點一點建造出來,其進度之快肉眼可見。
彰顯出一派蓬勃發展的畫麵,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此時的太平星域的某些地方,則與生機勃勃的泰拉完全不同,呈現出的是一副殘破衰敗、頹垣敗壁的景象。
在遠征艦隊的指揮官克羅地亞收到來自攝政王西維爾消滅機械教叛徒的命令後,他立即組織了一支萬艦規模的艦隊,攜帶近十萬名星際戰士、數千萬的星界軍前往消滅那些帝國叛徒。
由於以往機械教的鑄造世界掌握著帝國的生產以及建造,對於帝國十分重要。所以大部分的鑄造世界都擁有很強大的防禦力量。
並且這些機械教擁有規模龐大的護教軍、大量戰爭機器,裝甲車輛,航空器,以及泰坦軍團。
為了能夠以壓倒性的優勢給這些叛徒施以他們應有的審判,克羅地亞組織起了一支那些鑄造世界絕對阻擋不了的艦隊出來。
數艘巡洋艦對於一個鑄造世界就有這十分巨大的威脅,而數十艘大型戰艦就能對任何一個鑄造世界施以毀滅性的打擊。如果那些海軍軍官們願意冒險將自己珍貴的戰艦暴露在敵軍防空陣列的致命火力之中的話。
而眼下的針對這些帝國叛徒所發起的審判遠征艦隊,不是數十艘,不是數百艘,而是足足萬艘。
雖然為了盡快將來自帝皇的審判給予那些叛徒,這支艦隊會分兵行動。但就算如此,每一個宣布從帝國獨立的鑄造世界上空,也將迎來至少百艘戰艦的問候。
而在西維爾的命令下,這些戰艦不必考慮那些鑄造世界上的科技或資源,不必抱有任何防止摧毀工廠、建築的想法。
他們所要考慮的隻有一個,如何才能給那些叛徒帶來絕望與死亡。
...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天早上看到的一係列恐怖的事。”
尹文斯,一名原機械教技術神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
“晴朗的天空中炮彈像是流星一樣墜落。原本平和的街道上布滿了如風暴般密集的激光火力。”
“街道在燃燒、建築在燃燒,熊熊大火照亮了天空。天空如覆蓋了一層厚厚的血一般黑裏透著紅。”
“萬機之神在上(劃掉)。”
“帝皇在上啊,整個星球的大氣層都在燃燒!”
“耳邊的轟鳴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才停下。當我聽不見任何轟炸的聲響後,還以為我是時候換一雙義體耳蝸了。”
“但很快我就收起了這個愚蠢的想法。耳邊的轟鳴再次響起,但這次並不是炮彈。”
“而是無數的登陸艇以及空投艙搭載著無數帝皇的死亡天使降臨。”
翻過一頁寫滿了文字的紙張,尹文斯正準備繼續記載他所目睹的一切時,一名研究員走了進來。
“尹文斯,今天的實驗馬上就要開始。快點穿好工作服前往實驗室。”
“好的!”
被打擾的尹文斯沒有一絲不滿,立馬將桌子上的日記本收起,向著實驗室的方向走去。
他將要去研究獸人,也就是此時正在和帝國交戰的綠皮。而他此時,則正位於帝國的太平星域遠征艦隊中的一艘戰艦上。
尹文斯原本就是機械教中一名基因士的手下,熱衷於探索生物的奧秘,渴望了解任何關於異形的生命和新陳代謝的秘密。
因此對於現在的生活,尹文斯其實十分的滿足。他十分慶幸自己當初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沒錯,尹文斯投降然後被俘虜了。
他和戰艦上那些被關在籠子裏的獸人一樣,都是帝國遠征艦隊的戰利品。
當帝國的星際戰士和龐大的星界軍部隊登陸上那些被轟炸了三天三夜的鑄造世界後,摧枯拉朽般的摧毀了其上的一切機械教防禦力量。
無論是護教軍、裝甲部隊、還是強大的泰坦軍團。在那些帝皇的英勇戰士麵前完全不堪一擊。
在意識到自己脫離帝國是一個怎樣愚蠢的決定後,那些鑄造世界上的機械教高層立即向星際戰士們投降。
而在西維爾的命令下,星際戰士們拒絕接受這些選擇叛亂的機械教高層的投降。
他們甚至不願意先假裝接受機械教高層投降,而是直接用手中的爆彈給予了這些叛徒們回複。
那些叛亂的鑄造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機械教的管理階層逃過處罰。
雖然由於機械教那錯綜複雜的體係,混亂無比的頭銜,讓人很難判斷出到底誰是管理層,但一旦星際戰士們對於眼前的機油老的地位產生懷疑,其上級隻會給他一個回複:是,所以,殺!
而那些機械教的低級人員,無論如何,其終究背叛過帝國。所以,等待他們的將是帝國刑罰世界數百年的勞作生涯。
那麽,身為機械教的尹文斯是怎麽逃過這項處罰的呢?帝國可不會因為他那一點可憐的生物知識就赦免他的罪行。
答桉很簡單,尹文斯當了一名帶路黨。
在持續了三天的轟炸後,僥幸未死的尹文斯見到乘坐空投艙降落的星際戰士後,立刻表示:星際戰士大人,thisway.那些可惡的帝國叛徒就在這邊。
帝國部隊能夠如此快速的將鑄造世界上的機械教高層打到絕望,這些帶路黨的功勞不可忽視。他們在星際戰士對於鑄造世界進行審判時,表現良好,戴罪立功。
所以帝國給予了他們一個悔過的機會。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