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紮爾站在艦橋上,看著全息圖所呈現出來的愈來愈多的泰倫生物艦船,他知道是時候離開了。
“所有人回到自己的戰艦,我們即將離開白鹿星係!”
雖然卡紮爾希望能給帝國的生物學家帶去更多的樣本,但再不離開,蟲巢艦隊的觸須就將延伸過來。
看著星空中遠處和眾多泰倫生物艦船戰鬥的帝國艦隊,以及在星球上空聚集了眾多泰倫生物的行星。
卡紮爾發誓,他必將歸來。
而那時,他將帶著足以摧毀泰倫生物的武器。
這些將人類視作食物的異形終將付出代價。
卡紮爾的命令在指揮頻道中傳達到了每一名艦長。
各個戰艦上的零點反應堆滿功率運行,從虛無的真空中攥取巨量能量,而這股能量通過網道和線路,供應給戰艦上所安裝的極其先進的脈衝引擎。
艦船尾部散發著絢爛色彩的尾焰膨脹起來的同時,帝國艦船的速度也在不斷攀升,很快就甩開了那些朝著他們靠近的泰倫生物戰艦。
】
然後駛向星係的邊緣,躍入超空間中消失不見。
而那些失去目標的生物戰艦,則揮舞著它們身後的觸須,調轉方向,繼續它們之前的工作。
一些繼續回收寶貴的生物質,而另一些則繼續同小行星帶中的的帝國士兵進行戰鬥。
這些小行星帶中的防禦設施,不像帝國行星上的堡壘一樣有著強大的虛空盾裝置,也不像帝國的戰艦那樣有著無與倫比的機動性。
但其上的帝國士兵們卻毅然決然的站在了這抗擊泰倫生物的第一戰線。
即使是現在,小行星帶中的一部分火炮陣列依舊在發揮它的作用,使得衝進星係內部的泰倫部隊的數量要低於預期。
......
......
長河星的上空,那些蟲巢艦隊所投放的孢子囊始終無法突破行星的防空火力。
如果是其他種族的艦船,早就該耗盡戰艦上所搭載的地麵部隊,無法繼續實施登陸進攻。
但這些漂浮在行星上空的生物戰艦,並不僅僅是組成泰倫蟲巢艦隊的活體宇宙飛船。它們也同樣是負責生產用於地麵入侵的不同種類的泰倫生物的生物工廠。
那些被行星火力摧毀,漂浮在行星軌道上的生物屍體,被依舊存活的生物艦船回收,孕育出更多的泰倫生物投向地表。
孢子空投囊會攜帶大量刀蟲和槍蟲落入地表,即便大多數會被軌道防禦係統攔截,但總有一些生物會幸運的穿過火力編製成的死亡之網,墜落到地表。
雖然這些幸運兒少的可憐,但是積少成多。
泰倫的生物戰艦幾乎將整個行星的天空都給遮蔽了起來,它們所投放的空投囊的數量當然也十分驚人。
在長時間的投放下,即使那些空投囊僥幸不被行星防禦係統摧毀的概率僅為萬分之一,落在行星表麵的刀蟲和槍蟲的數量也足以組成一支龐大的部隊。
當然,這些落下來的泰倫生物分散在整個行星的各地,並沒有聚在一起,目前對星球上的城市和堡壘來說根本沒有絲毫威脅。
一些向著城市和堡壘進攻的蟲群甚至被孔武有力的星際戰士利用靜滯立場給捕獲了起來,供長河星和帝國部隊中的異形生物學家、基因學家等學者進行研究。
雖然長河星位於帝國的疆域邊緣,星球類型更接近堡壘世界而非科研世界,各個城市中的研究環境和器材不如帝國專門建立的研究中心。
但是“不如”,並不代表著“不能”。
有著所捕獲的眾多實驗體,長河星上的學者們能夠對這支蟲巢艦隊中許多生物的生理學和心理學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和匯報。
這是人們首次得以對許多泰倫生物進行活體實驗,而實驗的結果令人震驚。
各種有關泰倫生物的研究和報告被傳回後方,供那些還未遭到泰倫入侵的帝國世界進行參考,做好更加有針對性的防備。
其中,諸如泰倫蟲族和基因竊取者的關係、泰倫生物的生命形式、泰倫生物與亞空間的聯係等一係列論文和報告,對於長河星上的戰鬥暫時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但是,其中的某些報告,使得人類對於一些泰倫生物的生理有了一些簡單的了解。
這無論是對普通的行星防禦部隊,還是對強大的星際戰士來說,都十分重要。
因為戰爭即將來臨。
雖然帝國的防空火力依舊強大,但是,帝國的學者們發現,某些生殖型的基因竊取者、刀蟲、石像鬼和槍蟲具有繁殖能力。
沒錯,與大多數泰倫生物不同,這些幾種泰倫生物能夠獨立於蟲巢艦隊繁殖。
而就像古泰拉的某句話所說的那樣:當你看見一隻蟑螂的時候,就代表有成千上萬隻蟑螂在埋伏。
一隻刀蟲在降落之後,可以在地底產下數百顆卵。
雖然這些泰倫生物的壽命短的嚇人,不過每當前一代壽終正寢後,新生代就會接替上,繼續蹂躪這個世界。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此時進攻城市和堡壘的蟲群僅僅是一些僥幸逃過帝國防空火力的幸運兒,但是要不了多久,數量更多的,它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就將從地底爬出,湧向人類聚集地了。
目前尚不清楚泰倫武士、利卡特或是其它泰倫生物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
但僅僅是這些小型泰倫生物,就已經夠帝國士兵們頭痛了。
城市邊緣的防禦陣線上。
瓦德茲將軍用他瘦削的手指尖揉了揉眼睛,他已經三百多歲了。
雖然他在會議廳屏幕上反射出來的臉旁幾乎沒有任何皺紋,並且他的身體機能經過一些基因改造有所提升。但整天思考有關泰倫生物的事情,依舊使他渾身充滿了疲倦。
當得知這些泰倫生物能夠在星球上產卵繁育的時候,其實瓦德茲並沒有產生過多的驚訝。
隻要這些泰倫生物不是像獸人一樣在地裏長出來的就行。
如果泰倫生物有著如此數量,再加上獸人的生殖方式....
瓦德茲光是想想就覺的背後充滿冷汗。
不過,產卵繁育?
不是瓦德茲小瞧泰倫蟲族,這種繁育方式比起獸人來說可差遠了。
雖然泰倫生物的數量令人驚訝,但它們的繁殖能力、擴散能力,遠不如獸人。
白鹿星係的戰爭進行到這種地步,可以說,在白鹿星係中,任何數量的食物都不可能彌補泰倫們遭受的損失。
當他們登陸長河星時,它們肯定會挨餓。
即使最終白鹿星係失守,這支蟲巢艦隊的數量比起來時,也會減少許多。
而如果是獸人,它們攻占了白鹿星係後,星係中的諸多世界都將長滿獸人,即使是那些死亡世界也不例外。
瓦德茲在心裏把蟲族和獸人進行了一番比較。
泰倫蟲族進攻白鹿星係。
贏:吃掉一切,入不敷出,力量大減。
輸:力量大減,連一口熱乎的都吃不到。
獸人進攻白鹿星係。
贏:六個長滿獸人的世界。
輸:六個獸人層出不窮的世界。除非帝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清理獸人的生殖孢子。
這樣來看,泰倫蟲族的威脅似乎遠不如獸人。
雖然泰倫生物的數量驚人,似乎無窮無盡。但是,以目前帝國的武裝力量,泰倫蟲族想要吞噬任何一顆帝國世界,比起它們吞噬的,它們都要損失更多。
總的來說,泰倫生物總是越打越少的,不會像獸人一樣越打越多。
即使河係之外依舊有更多的泰倫蟲族在趕來,但瓦德茲相信,人類終將勝利。畢竟靠著戰艦的機動性,人類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即使所有的星球的都被吞噬,人類也可以像靈族一樣,製造方舟世界,遊蕩在星空。而泰倫蟲族根本就攆不上人類的戰艦。
當然,這是最壞的結果,沒有哪個帝國子民想看到這種事情的發生。
搖了搖頭,瓦德茲結束了自己在放鬆時刻的遐想,將注意力重新擊中到了此時的長河星戰場之上。
越來越多的泰倫生物艦船聚集在長河星的上空,越來越多的空頭囊從天空降落。
而這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泰倫生物降臨到了長河星的地表。
根據學者們的分析,很快長河星上的泰倫生物就足夠向著人類聚集地發起一次大規模的攻擊。
而瓦德茲將軍正是在為這次攻擊進行準備。
眾多炮兵團已經就位,裝甲集群也隨時可以出擊,星際戰士們更是可以在一分鍾之內趕到最激烈的戰場。
一切都已準備就緒,隻待蟲群的進攻。
............
正如帝國學者所料,一段時間過後,泰倫蟲族如同洶湧的海浪襲擊過來。
站在防線高處的瓦德茲將軍看著占據了自己全部視野的蟲群,臉上毫無表情。
泰倫生物多嗎?多。
瓦德茲站在瞭望台上,俯視下方。連綿不斷、高低起伏的蟲海中有一些巨大的生物,它們身上的暗綠色外殼展現出泰倫生物的凶狠與殘暴,點綴著這由生物組成的“海洋”。
他眼前的海洋呈現一派暗綠色,無數道蟲族湧起的皺褶如凝固的浪濤,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地平線。
令人生畏。
但是這種情形瓦德茲早在幾百年前就看過了,隻不過當時的綠色要更明亮一些。
看著眼前的綠色汪洋,瓦德茲不僅不害怕,甚至有點想像當年一樣,坐在超重型坦克的指揮艙裏,帶領著自己的裝甲團向著綠色海洋發起衝鋒。
“嗬,沒想到我還會有有一天,懷念曾經和獸人戰鬥的日子。”
“那時候我才五十多歲,真是充滿青春的回憶啊。”
瓦德茲心中想道。
看著逐漸衝過來的蟲群,瓦德茲從遠處拉了一把椅子過來,接下來,就是看好戲的時候了。
............
這些聚集起來的泰倫生物,當它們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一直被長河星上的帝國部隊進行著監控。
眼下它們能夠聚集起來,也在帝國部隊的預料之中。
而之所以讓它們聚集,則是為了更好的消滅它們。
作為曾經和獸人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帝國,向帝國部隊發放的戰術手冊中建議:當麵對數量極為龐大的敵人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其進行高強度的轟炸。
為了更好的殲滅這些泰倫生物,長河星上的帝國部隊選擇給予這些泰倫生物時間聚集。
而現在,則是摧毀它們的時候。
城市和堡壘中早已布置好的火炮隨著命令的下達瞬間開火,向著泰倫蟲群發起了攻擊。
帝國軍隊利用絕對的火力優勢,高密度,不間斷的,發射數倍於足以覆蓋泰倫生物地區的炮彈,對其進行毀滅性的轟炸。
正如帝國的防空火力能夠直到現在,都讓泰倫無法順利進行登陸一樣。帝國的防禦火炮的攻擊強度足以消滅絕大部分的蟲群。
而那些在轟炸中僥幸未死,衝鋒到帝國防線之前的泰倫生物,則遭到了帝國部隊密集的激光攻擊。
密集的光彈從帝國士兵藏身的防禦設施射向前方的蟲群,成百上千的小型生物被密集的激光槍齊射撕成碎片,大型生物則倒在了激光炮和穿甲導彈的攻擊之下。
但泰倫從來不會因為同伴的倒下而對戰鬥感到膽怯,它們前仆後繼的衝向帝國部隊藏身的建築或陣線。
可它們的數量早已在帝國的火炮攻擊下給削弱到了一個極低的範圍。
帝國的裝甲載具和重型坦克開到了指定的緩衝區,鉕焰和重爆失交織的彈雨阻擋了小型生物的步伐,而更大一號的劊子手和武士不是被戰鬥加農炮的彈藥炸開,就是被激光炮洞穿。
手持磁軌狙擊步槍的狙擊手們躲在建築頂端的尖塔當中,每一次射擊都指向那些擁有厚重裝甲保護的巨大泰倫生物。
而在戰線的最前方,一眾身穿終結者戰甲、駕駛著無畏機甲的星際戰士早已等待多時。
他們用手中的動力武器和風暴盾狠狠地回擊那些過於靠近的泰倫。而後方高強度炮擊從未停下,不斷的削減著泰倫後續部隊的數量。
最終蟲巢意識隻能被迫承認了它的暫時失利,殘存的蟲群部隊很快被消滅了。
“所有人回到自己的戰艦,我們即將離開白鹿星係!”
雖然卡紮爾希望能給帝國的生物學家帶去更多的樣本,但再不離開,蟲巢艦隊的觸須就將延伸過來。
看著星空中遠處和眾多泰倫生物艦船戰鬥的帝國艦隊,以及在星球上空聚集了眾多泰倫生物的行星。
卡紮爾發誓,他必將歸來。
而那時,他將帶著足以摧毀泰倫生物的武器。
這些將人類視作食物的異形終將付出代價。
卡紮爾的命令在指揮頻道中傳達到了每一名艦長。
各個戰艦上的零點反應堆滿功率運行,從虛無的真空中攥取巨量能量,而這股能量通過網道和線路,供應給戰艦上所安裝的極其先進的脈衝引擎。
艦船尾部散發著絢爛色彩的尾焰膨脹起來的同時,帝國艦船的速度也在不斷攀升,很快就甩開了那些朝著他們靠近的泰倫生物戰艦。
】
然後駛向星係的邊緣,躍入超空間中消失不見。
而那些失去目標的生物戰艦,則揮舞著它們身後的觸須,調轉方向,繼續它們之前的工作。
一些繼續回收寶貴的生物質,而另一些則繼續同小行星帶中的的帝國士兵進行戰鬥。
這些小行星帶中的防禦設施,不像帝國行星上的堡壘一樣有著強大的虛空盾裝置,也不像帝國的戰艦那樣有著無與倫比的機動性。
但其上的帝國士兵們卻毅然決然的站在了這抗擊泰倫生物的第一戰線。
即使是現在,小行星帶中的一部分火炮陣列依舊在發揮它的作用,使得衝進星係內部的泰倫部隊的數量要低於預期。
......
......
長河星的上空,那些蟲巢艦隊所投放的孢子囊始終無法突破行星的防空火力。
如果是其他種族的艦船,早就該耗盡戰艦上所搭載的地麵部隊,無法繼續實施登陸進攻。
但這些漂浮在行星上空的生物戰艦,並不僅僅是組成泰倫蟲巢艦隊的活體宇宙飛船。它們也同樣是負責生產用於地麵入侵的不同種類的泰倫生物的生物工廠。
那些被行星火力摧毀,漂浮在行星軌道上的生物屍體,被依舊存活的生物艦船回收,孕育出更多的泰倫生物投向地表。
孢子空投囊會攜帶大量刀蟲和槍蟲落入地表,即便大多數會被軌道防禦係統攔截,但總有一些生物會幸運的穿過火力編製成的死亡之網,墜落到地表。
雖然這些幸運兒少的可憐,但是積少成多。
泰倫的生物戰艦幾乎將整個行星的天空都給遮蔽了起來,它們所投放的空投囊的數量當然也十分驚人。
在長時間的投放下,即使那些空投囊僥幸不被行星防禦係統摧毀的概率僅為萬分之一,落在行星表麵的刀蟲和槍蟲的數量也足以組成一支龐大的部隊。
當然,這些落下來的泰倫生物分散在整個行星的各地,並沒有聚在一起,目前對星球上的城市和堡壘來說根本沒有絲毫威脅。
一些向著城市和堡壘進攻的蟲群甚至被孔武有力的星際戰士利用靜滯立場給捕獲了起來,供長河星和帝國部隊中的異形生物學家、基因學家等學者進行研究。
雖然長河星位於帝國的疆域邊緣,星球類型更接近堡壘世界而非科研世界,各個城市中的研究環境和器材不如帝國專門建立的研究中心。
但是“不如”,並不代表著“不能”。
有著所捕獲的眾多實驗體,長河星上的學者們能夠對這支蟲巢艦隊中許多生物的生理學和心理學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和匯報。
這是人們首次得以對許多泰倫生物進行活體實驗,而實驗的結果令人震驚。
各種有關泰倫生物的研究和報告被傳回後方,供那些還未遭到泰倫入侵的帝國世界進行參考,做好更加有針對性的防備。
其中,諸如泰倫蟲族和基因竊取者的關係、泰倫生物的生命形式、泰倫生物與亞空間的聯係等一係列論文和報告,對於長河星上的戰鬥暫時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但是,其中的某些報告,使得人類對於一些泰倫生物的生理有了一些簡單的了解。
這無論是對普通的行星防禦部隊,還是對強大的星際戰士來說,都十分重要。
因為戰爭即將來臨。
雖然帝國的防空火力依舊強大,但是,帝國的學者們發現,某些生殖型的基因竊取者、刀蟲、石像鬼和槍蟲具有繁殖能力。
沒錯,與大多數泰倫生物不同,這些幾種泰倫生物能夠獨立於蟲巢艦隊繁殖。
而就像古泰拉的某句話所說的那樣:當你看見一隻蟑螂的時候,就代表有成千上萬隻蟑螂在埋伏。
一隻刀蟲在降落之後,可以在地底產下數百顆卵。
雖然這些泰倫生物的壽命短的嚇人,不過每當前一代壽終正寢後,新生代就會接替上,繼續蹂躪這個世界。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此時進攻城市和堡壘的蟲群僅僅是一些僥幸逃過帝國防空火力的幸運兒,但是要不了多久,數量更多的,它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就將從地底爬出,湧向人類聚集地了。
目前尚不清楚泰倫武士、利卡特或是其它泰倫生物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
但僅僅是這些小型泰倫生物,就已經夠帝國士兵們頭痛了。
城市邊緣的防禦陣線上。
瓦德茲將軍用他瘦削的手指尖揉了揉眼睛,他已經三百多歲了。
雖然他在會議廳屏幕上反射出來的臉旁幾乎沒有任何皺紋,並且他的身體機能經過一些基因改造有所提升。但整天思考有關泰倫生物的事情,依舊使他渾身充滿了疲倦。
當得知這些泰倫生物能夠在星球上產卵繁育的時候,其實瓦德茲並沒有產生過多的驚訝。
隻要這些泰倫生物不是像獸人一樣在地裏長出來的就行。
如果泰倫生物有著如此數量,再加上獸人的生殖方式....
瓦德茲光是想想就覺的背後充滿冷汗。
不過,產卵繁育?
不是瓦德茲小瞧泰倫蟲族,這種繁育方式比起獸人來說可差遠了。
雖然泰倫生物的數量令人驚訝,但它們的繁殖能力、擴散能力,遠不如獸人。
白鹿星係的戰爭進行到這種地步,可以說,在白鹿星係中,任何數量的食物都不可能彌補泰倫們遭受的損失。
當他們登陸長河星時,它們肯定會挨餓。
即使最終白鹿星係失守,這支蟲巢艦隊的數量比起來時,也會減少許多。
而如果是獸人,它們攻占了白鹿星係後,星係中的諸多世界都將長滿獸人,即使是那些死亡世界也不例外。
瓦德茲在心裏把蟲族和獸人進行了一番比較。
泰倫蟲族進攻白鹿星係。
贏:吃掉一切,入不敷出,力量大減。
輸:力量大減,連一口熱乎的都吃不到。
獸人進攻白鹿星係。
贏:六個長滿獸人的世界。
輸:六個獸人層出不窮的世界。除非帝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清理獸人的生殖孢子。
這樣來看,泰倫蟲族的威脅似乎遠不如獸人。
雖然泰倫生物的數量驚人,似乎無窮無盡。但是,以目前帝國的武裝力量,泰倫蟲族想要吞噬任何一顆帝國世界,比起它們吞噬的,它們都要損失更多。
總的來說,泰倫生物總是越打越少的,不會像獸人一樣越打越多。
即使河係之外依舊有更多的泰倫蟲族在趕來,但瓦德茲相信,人類終將勝利。畢竟靠著戰艦的機動性,人類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即使所有的星球的都被吞噬,人類也可以像靈族一樣,製造方舟世界,遊蕩在星空。而泰倫蟲族根本就攆不上人類的戰艦。
當然,這是最壞的結果,沒有哪個帝國子民想看到這種事情的發生。
搖了搖頭,瓦德茲結束了自己在放鬆時刻的遐想,將注意力重新擊中到了此時的長河星戰場之上。
越來越多的泰倫生物艦船聚集在長河星的上空,越來越多的空頭囊從天空降落。
而這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泰倫生物降臨到了長河星的地表。
根據學者們的分析,很快長河星上的泰倫生物就足夠向著人類聚集地發起一次大規模的攻擊。
而瓦德茲將軍正是在為這次攻擊進行準備。
眾多炮兵團已經就位,裝甲集群也隨時可以出擊,星際戰士們更是可以在一分鍾之內趕到最激烈的戰場。
一切都已準備就緒,隻待蟲群的進攻。
............
正如帝國學者所料,一段時間過後,泰倫蟲族如同洶湧的海浪襲擊過來。
站在防線高處的瓦德茲將軍看著占據了自己全部視野的蟲群,臉上毫無表情。
泰倫生物多嗎?多。
瓦德茲站在瞭望台上,俯視下方。連綿不斷、高低起伏的蟲海中有一些巨大的生物,它們身上的暗綠色外殼展現出泰倫生物的凶狠與殘暴,點綴著這由生物組成的“海洋”。
他眼前的海洋呈現一派暗綠色,無數道蟲族湧起的皺褶如凝固的浪濤,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地平線。
令人生畏。
但是這種情形瓦德茲早在幾百年前就看過了,隻不過當時的綠色要更明亮一些。
看著眼前的綠色汪洋,瓦德茲不僅不害怕,甚至有點想像當年一樣,坐在超重型坦克的指揮艙裏,帶領著自己的裝甲團向著綠色海洋發起衝鋒。
“嗬,沒想到我還會有有一天,懷念曾經和獸人戰鬥的日子。”
“那時候我才五十多歲,真是充滿青春的回憶啊。”
瓦德茲心中想道。
看著逐漸衝過來的蟲群,瓦德茲從遠處拉了一把椅子過來,接下來,就是看好戲的時候了。
............
這些聚集起來的泰倫生物,當它們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一直被長河星上的帝國部隊進行著監控。
眼下它們能夠聚集起來,也在帝國部隊的預料之中。
而之所以讓它們聚集,則是為了更好的消滅它們。
作為曾經和獸人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帝國,向帝國部隊發放的戰術手冊中建議:當麵對數量極為龐大的敵人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其進行高強度的轟炸。
為了更好的殲滅這些泰倫生物,長河星上的帝國部隊選擇給予這些泰倫生物時間聚集。
而現在,則是摧毀它們的時候。
城市和堡壘中早已布置好的火炮隨著命令的下達瞬間開火,向著泰倫蟲群發起了攻擊。
帝國軍隊利用絕對的火力優勢,高密度,不間斷的,發射數倍於足以覆蓋泰倫生物地區的炮彈,對其進行毀滅性的轟炸。
正如帝國的防空火力能夠直到現在,都讓泰倫無法順利進行登陸一樣。帝國的防禦火炮的攻擊強度足以消滅絕大部分的蟲群。
而那些在轟炸中僥幸未死,衝鋒到帝國防線之前的泰倫生物,則遭到了帝國部隊密集的激光攻擊。
密集的光彈從帝國士兵藏身的防禦設施射向前方的蟲群,成百上千的小型生物被密集的激光槍齊射撕成碎片,大型生物則倒在了激光炮和穿甲導彈的攻擊之下。
但泰倫從來不會因為同伴的倒下而對戰鬥感到膽怯,它們前仆後繼的衝向帝國部隊藏身的建築或陣線。
可它們的數量早已在帝國的火炮攻擊下給削弱到了一個極低的範圍。
帝國的裝甲載具和重型坦克開到了指定的緩衝區,鉕焰和重爆失交織的彈雨阻擋了小型生物的步伐,而更大一號的劊子手和武士不是被戰鬥加農炮的彈藥炸開,就是被激光炮洞穿。
手持磁軌狙擊步槍的狙擊手們躲在建築頂端的尖塔當中,每一次射擊都指向那些擁有厚重裝甲保護的巨大泰倫生物。
而在戰線的最前方,一眾身穿終結者戰甲、駕駛著無畏機甲的星際戰士早已等待多時。
他們用手中的動力武器和風暴盾狠狠地回擊那些過於靠近的泰倫。而後方高強度炮擊從未停下,不斷的削減著泰倫後續部隊的數量。
最終蟲巢意識隻能被迫承認了它的暫時失利,殘存的蟲群部隊很快被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