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縣城裏幾家有名的茶樓,正當紅的說書先生們不約而同地說起了新本子。
哪怕地名、人名都被隱去,換成其他的名稱,在座聽說書的閑人,哪個不是耳根子很長的人精?早就聽出來,就是最近發生在道士阡村的事。
盡管此事幹係重大,朝廷卻一早定了性,絕了許多人無端揣測,少了許多是非。
現如今,這群人精聽著說書先生娓娓道來,盡管都是一臉且聽你吹的漠然。
可是,話本文筆著實新奇,不僅將吳家覆滅一事,前因後果抖摟地一幹二淨,讓人不禁後脊背發涼,暗地裏追思自家有沒有做過什麽有傷陰鷙的事,更讓在場的閑人遊手曉得天道好還,報應不爽的道理。
如是再三,吳家一族灰飛煙滅之事,通過說書先生的廣而告之,一度影響了民間的輿情,對吳家的同情憐憫也都統統沒了,鄙夷不屑有之,冷眼旁觀有之,漠不關心則占了大多數。
當然了,說書先生隻說了新話本上冊,特意留下偌大的空白,讓人不禁心生好奇,直到旬日過去後,他們才相約開始說起了下冊。
殊不知,這幾位說書先生引發的輿情反彈,早就引起衙門皂班(內務)的注意,正想發帖子,請他們幾位去衙門喝茶。
不料,下冊話本內容新鮮出爐,把小捕頭唐默誇地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看似中正平和,實質上是為他一人揚名立萬。
皂班兄弟一看這情況,就不好說什麽了,哪怕沒有刑名師爺唐棣的麵子,小捕頭唐默畢竟是自家人。
隻是,這茶樓耳口相傳的話本裏,著重提了都道院的道兵總攬收尾事宜,對縣衙三班六房隻有一筆帶過,這就有點尷尬了。
某天午間飯點過後,皂班領班親自去了一趟茶館,找見說完書後,去到自家包間的說書先生,準備說道說道。
不料,那人溫茶燙酒吃冷食,嘴裏還有一杆煙鬥,正在那裏吞雲吐霧,愜意低享受生活。
皂班領班聞者煙味,原本有些嫌棄,隻是煙氣入鼻,陡然間令人如嗅芝蘭,一道涼氣直衝天靈蓋,整個人精神一振、再振、三振,竟然愣怔當場。
“好家夥!真是好家夥!咱家在省城煙草局嚐過的貢品煙絲,也不如眼前這說書先生……此前從未聽說過湘陰新縣有如此極品,小捕頭為自己揚名,請托幾位說書先生,想必煙絲出在他身上,至少與其有關。”
皂班領班心裏一動,原本打算轉身就走,去找小捕頭唐默說道說道,隻是來都來了,不好扭頭就走,隻能表明身份,道出來意,放下一些“潤筆”,請說書先生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再說起新話本時,捎帶上縣衙裏的三班六房。
說書先生郭得祿既然收的下小捕頭唐默的錢,皂班領班的潤筆,自然也是拿的心安理得。
最近在茶館裏吃了幾鍋貢煙,已經引起幾個有錢闊佬的興趣,準備啟用小捕頭唐默給的煙絲,請這幾位同好享受一番,再來談談出貨的事。
他哪裏敢招惹皂班領班,自然是好言好語,送此人離開。
於是,小捕頭唐默在死水微瀾的縣城衙門,如水投石地下了一步好棋,至於掀起多大的波瀾,就要看事態的演化發展了。
事實上,唐默顯然是小瞧了自家紅貨的影響力,幾個有錢闊佬從說書先生郭得祿手裏請了小包“貢煙”回家後,得意地享受了一回,就被這其中的滋味,高昂的價錢嚇到了。
湘陰原本就有種植煙草自用的習俗,隻是加工工藝並不成熟,還在漫無目的的探索中,通過緩慢地試錯,不斷否決掉錯誤的方向。
直到,“貢煙”的出現,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路,為他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不得不說,有錢的闊佬就是任性,為了破解“貢煙”的工藝,硬是聯手從省城煙草局高價挖了一個退休的匠師來新縣。
這位經手過朝廷貢物的老匠師,親自嚐過“貢煙”後,才下定決心再次出山。
他用的是最笨的辦法,即窮舉法,來反向破解“貢煙”的加工工藝。
新縣幾位有錢闊佬單單是買煙的銀錢,就備足了一千兩,如此豐厚的誠意,足夠老匠師肆意揮霍了。
另外還有一些製備煙絲的開銷,又是幾千兩上下,完全是不計代價,壓上全副身家博一把的賭徒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個月的努力,老匠師都累得瘦脫形了,終於拿出成品,味道可以說距離“貢煙”隻有一步之遙,將真正的貢品遠遠地甩在身後。
“這一步,正是添香加料!不知道又要花多少銀錢了!這可不比尋常煙葉,香料的市價可是沒天沒地的,想要破解出真正的方子,沒有幾萬萬錢,恐怕連邊都摸不著。”
幾家苦苦支撐的闊佬,也覺得見好就收,反正他們的成品已經夠好了,必須得盡快收回成本才行。
於是,湘陰地界開始出現價高質好的極品煙絲,很是引起潛在老煙槍的興趣。
闊佬之間的交際,也是一個相當有力的圈子,大家都抽一鍋極品煙,你抽次一點的煙,自己都會覺得沒麵子。
沒幾個人願意被圈子排斥,同流合汙……或者說誌同道合,利益交換才是圈子成員站在一起的初衷。
這些人可都是有頭有臉的,湘陰商會的牌麵,察覺到其中的商機後,有人就出麵牽頭籌備私家煙草局了。
正如當年私家書局打敗公營書局的套路,有人出田地種煙草,有人負責晾曬,有人負責轉運,在那幾位掌握核心工藝的新縣豪商手裏這麽一轉。
最快下半年,私煙猶如私鹽,在湘陰地界泛濫開來。
味濃衝鼻的土煙、旱煙就此被一掃地光,反倒是水煙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日。
每天清晨,新縣有錢的大戶人家,熏爐裏燒著整張上品煙葉,家主人神清氣爽地醒過來。
青藍色的煙霧彌漫開來,下人家生子們趕緊吸兩口提提神,白白占了便宜不說,還能私下扣扣索索地藏起不少邊角料。
這般無毒無害的極品煙絲,哪怕心智不成熟的人,一天下來也能戒斷幾十次,根本不值一提。
於是,湘陰地界種植煙草,加工煙葉,切絲上市的整套流程,開始建立起來。
隻有真正懂行的人,才會通過幾個說書先生,小批量地吃下最頂級的“貢煙”,畢竟這是連京城裏的皇帝都嚐不到的“神仙葉”。
哪怕地名、人名都被隱去,換成其他的名稱,在座聽說書的閑人,哪個不是耳根子很長的人精?早就聽出來,就是最近發生在道士阡村的事。
盡管此事幹係重大,朝廷卻一早定了性,絕了許多人無端揣測,少了許多是非。
現如今,這群人精聽著說書先生娓娓道來,盡管都是一臉且聽你吹的漠然。
可是,話本文筆著實新奇,不僅將吳家覆滅一事,前因後果抖摟地一幹二淨,讓人不禁後脊背發涼,暗地裏追思自家有沒有做過什麽有傷陰鷙的事,更讓在場的閑人遊手曉得天道好還,報應不爽的道理。
如是再三,吳家一族灰飛煙滅之事,通過說書先生的廣而告之,一度影響了民間的輿情,對吳家的同情憐憫也都統統沒了,鄙夷不屑有之,冷眼旁觀有之,漠不關心則占了大多數。
當然了,說書先生隻說了新話本上冊,特意留下偌大的空白,讓人不禁心生好奇,直到旬日過去後,他們才相約開始說起了下冊。
殊不知,這幾位說書先生引發的輿情反彈,早就引起衙門皂班(內務)的注意,正想發帖子,請他們幾位去衙門喝茶。
不料,下冊話本內容新鮮出爐,把小捕頭唐默誇地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看似中正平和,實質上是為他一人揚名立萬。
皂班兄弟一看這情況,就不好說什麽了,哪怕沒有刑名師爺唐棣的麵子,小捕頭唐默畢竟是自家人。
隻是,這茶樓耳口相傳的話本裏,著重提了都道院的道兵總攬收尾事宜,對縣衙三班六房隻有一筆帶過,這就有點尷尬了。
某天午間飯點過後,皂班領班親自去了一趟茶館,找見說完書後,去到自家包間的說書先生,準備說道說道。
不料,那人溫茶燙酒吃冷食,嘴裏還有一杆煙鬥,正在那裏吞雲吐霧,愜意低享受生活。
皂班領班聞者煙味,原本有些嫌棄,隻是煙氣入鼻,陡然間令人如嗅芝蘭,一道涼氣直衝天靈蓋,整個人精神一振、再振、三振,竟然愣怔當場。
“好家夥!真是好家夥!咱家在省城煙草局嚐過的貢品煙絲,也不如眼前這說書先生……此前從未聽說過湘陰新縣有如此極品,小捕頭為自己揚名,請托幾位說書先生,想必煙絲出在他身上,至少與其有關。”
皂班領班心裏一動,原本打算轉身就走,去找小捕頭唐默說道說道,隻是來都來了,不好扭頭就走,隻能表明身份,道出來意,放下一些“潤筆”,請說書先生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再說起新話本時,捎帶上縣衙裏的三班六房。
說書先生郭得祿既然收的下小捕頭唐默的錢,皂班領班的潤筆,自然也是拿的心安理得。
最近在茶館裏吃了幾鍋貢煙,已經引起幾個有錢闊佬的興趣,準備啟用小捕頭唐默給的煙絲,請這幾位同好享受一番,再來談談出貨的事。
他哪裏敢招惹皂班領班,自然是好言好語,送此人離開。
於是,小捕頭唐默在死水微瀾的縣城衙門,如水投石地下了一步好棋,至於掀起多大的波瀾,就要看事態的演化發展了。
事實上,唐默顯然是小瞧了自家紅貨的影響力,幾個有錢闊佬從說書先生郭得祿手裏請了小包“貢煙”回家後,得意地享受了一回,就被這其中的滋味,高昂的價錢嚇到了。
湘陰原本就有種植煙草自用的習俗,隻是加工工藝並不成熟,還在漫無目的的探索中,通過緩慢地試錯,不斷否決掉錯誤的方向。
直到,“貢煙”的出現,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路,為他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不得不說,有錢的闊佬就是任性,為了破解“貢煙”的工藝,硬是聯手從省城煙草局高價挖了一個退休的匠師來新縣。
這位經手過朝廷貢物的老匠師,親自嚐過“貢煙”後,才下定決心再次出山。
他用的是最笨的辦法,即窮舉法,來反向破解“貢煙”的加工工藝。
新縣幾位有錢闊佬單單是買煙的銀錢,就備足了一千兩,如此豐厚的誠意,足夠老匠師肆意揮霍了。
另外還有一些製備煙絲的開銷,又是幾千兩上下,完全是不計代價,壓上全副身家博一把的賭徒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個月的努力,老匠師都累得瘦脫形了,終於拿出成品,味道可以說距離“貢煙”隻有一步之遙,將真正的貢品遠遠地甩在身後。
“這一步,正是添香加料!不知道又要花多少銀錢了!這可不比尋常煙葉,香料的市價可是沒天沒地的,想要破解出真正的方子,沒有幾萬萬錢,恐怕連邊都摸不著。”
幾家苦苦支撐的闊佬,也覺得見好就收,反正他們的成品已經夠好了,必須得盡快收回成本才行。
於是,湘陰地界開始出現價高質好的極品煙絲,很是引起潛在老煙槍的興趣。
闊佬之間的交際,也是一個相當有力的圈子,大家都抽一鍋極品煙,你抽次一點的煙,自己都會覺得沒麵子。
沒幾個人願意被圈子排斥,同流合汙……或者說誌同道合,利益交換才是圈子成員站在一起的初衷。
這些人可都是有頭有臉的,湘陰商會的牌麵,察覺到其中的商機後,有人就出麵牽頭籌備私家煙草局了。
正如當年私家書局打敗公營書局的套路,有人出田地種煙草,有人負責晾曬,有人負責轉運,在那幾位掌握核心工藝的新縣豪商手裏這麽一轉。
最快下半年,私煙猶如私鹽,在湘陰地界泛濫開來。
味濃衝鼻的土煙、旱煙就此被一掃地光,反倒是水煙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日。
每天清晨,新縣有錢的大戶人家,熏爐裏燒著整張上品煙葉,家主人神清氣爽地醒過來。
青藍色的煙霧彌漫開來,下人家生子們趕緊吸兩口提提神,白白占了便宜不說,還能私下扣扣索索地藏起不少邊角料。
這般無毒無害的極品煙絲,哪怕心智不成熟的人,一天下來也能戒斷幾十次,根本不值一提。
於是,湘陰地界種植煙草,加工煙葉,切絲上市的整套流程,開始建立起來。
隻有真正懂行的人,才會通過幾個說書先生,小批量地吃下最頂級的“貢煙”,畢竟這是連京城裏的皇帝都嚐不到的“神仙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