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土安葬,一切安排妥當。這時熱河來給於大人超度的高僧坨坨進言道“皇上,於大人生前清廉,一生操勞未得享受,是否在這陵前為於大人建座戲樓,也讓於大人九泉之下不致太過寂寥”。皇上當場采納,於是在這八房莊的帽兒山下,蓋了一個戲樓,正對著於大人的陵寢。


    接著又加封於大人的長子太子太保。次子賞金千兩,賞地百頃。於大人本是清廉,沒什麽積蓄,這一下於家成了百裏之內最大的財主。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於大人的長子受封在京城做官,不到兩年因病而逝。次子拿了賞金賞地,在這小村莊裏不安分,時常跑去京城吃喝嫖賭,沒幾年,家產就敗送的差不多了。別說富過三代,看著情形,這一代都富不到頭啊。


    於大人在世時,這次子本性就頑劣,幸好於大人家規嚴厲,他倒是也沒做出什麽出格的事。隻是一方麵於得水兩袖清風,家財微薄,另一方麵,於得水不畏強權,政敵不少。這小兒子的婚事一直是個問題,官場上無人敢巴結,大戶人家又看不上這次子的秉性。一直拖了幾年,直到於大人去世前,才在鄉下給這小兒子說了一門親。


    這媳婦娘家姓高,在保定府下麵的一個小村莊裏。父親是乾隆十一年的秀才,那一年這高秀才已經40多。40多歲一直窮困潦倒,也沒人肯把閨女嫁給他。中了秀才,這才有媒人上門,當年就成了親,第二年便有了這姑娘,閨字采荷,此後再無子嗣。高秀才老來得女,對采荷是嬌慣的很,雖習得些文字,算是知書,卻不能達理。


    這高秀才自從中了秀才,於功名上便再無建樹,一直在村子裏做教書先生。心裏不安分,幾經鑽營,才搭上於大人的關係。於大人一來忙於政事,二來有點看不上這高秀才。就沒怎麽搭理過他。直到去世年幾年,二兒子的婚事成了心病,無奈之下才和這高秀才成了兒女親家。


    再說於高氏自打家裏受了皇上封賞,便覺得高人一等,整天在村子裏作威作福,連縣令都不放在眼裏。誰知嫁了個敗家仔,十來年工夫家裏敗送的眼看要光,要不是還剩下幾十畝山地收租過活,真都快揭不開鍋了。整天急的掉頭發,滿嘴起大泡。


    也是天不該絕,這一天村裏來了一個風水先生,於高氏像看見了救命稻草一般,請進家中,好吃好喝的伺候著。等先生吃好喝足,於高氏諂笑的上前道“先生一看仙風道骨,定是法力高深。不瞞您說,我家公公乃是當朝一品於得水於大人,本來受皇上封賞家境不錯,這幾年不知怎麽了,大伯在京城做官好好的就死了,我們家裏的又吃喝嫖賭,眼看這個家就敗落了。先生是高人,求先生指點指點。”


    風水先生歎了口氣,“想不到於大人的後人敗落到如此田地,也罷,我和於大人本是故交,當年受了他的大恩惠,就此還了吧。說吧,你是想大富大貴,還是想人丁興旺。”


    於高氏想了想,又諂笑著道“能不能人丁興旺,代代高官?”


    道人聽了,臉往下一拉,“貪得無厭!”


    “先生莫怒,我於家若能人丁興旺,代代高官,從此便將先生供起來伺候。先生選個風水寶地,我家雖已敗落,卻還有些餘威,給您蓋間道觀,保先生香火不斷。日後若能家道興盛,定為先生揚名立萬。”


    於高氏信誓旦旦的向先生保證,指天發誓,口吐蓮花。


    風水先生搖了搖頭“修真之人不圖名利,更何況我也隻是還故人的一筆舊債。答應你便是了。”


    “你求的是子孫滿堂,代代高官。我可以為你於家點出陰宅真穴正位,祖先葬下,保你百世子孫昌盛,十世高官厚祿。隻是這真穴一點,天機泄露,老天定會收了我這雙招子,以後怕也再吃不上這碗飯了。”


    “先生放心,有我於家在,定能讓先生衣食無憂。錦衣玉食,把您當老佛爺供起來。”


    “罷了。於得水呀於得水,你這人情我算是還了,一條命換一雙招子,老道不虧!”


    第二天,風水先生便一個人上了帽兒山。站在山頂放眼望去,漫山蒼翠,鬱鬱蔥蔥。群山環繞,如龍蛇飛舞。


    風水先生盤腿坐在山頭,從懷中掏出羅盤至於胸前,雙目微閉,凝神施法。羅盤先是無風自動,繼而天地人三盤自行向著不同方向轉了起來。片刻過後,風水先生睜開雙眼,眼神中透出神光,似兩盞明燈,舉目而望,萬裏山川盡在眼前。


    八百裏秦川南斷秦嶺,地接昆侖,東抵太行,太行山劍指北鬥,至京城,為燕山所截,橫亙東西。此象如神伏九州,枕塞北踏昆侖,麵東而臥,長白山恰在額中,黑龍江橫貫雙目,龍脈至此交匯而出,才有白山黑水成就滿清300年江山之說。


    此時風水先生眼中,地氣如滾滾洪流自南向北,奔騰不息。至此,地氣繞著帽兒山兜轉回旋,再向東北而去。同時源源溢出,滋養京畿。


    地氣兜轉之中,卻被這山下的戲樓所阻,如同激流中的一塊巨石,水流至此,受阻滯澀難行。更狠毒的是,戲樓兩側各樹立八杆大旗,成環形將地氣阻開,這樣戲樓北麵至於大人陵寢前都成了真空地帶,地氣不至,靈氣不達。難怪後人衰敗不興。


    “好刁鑽的法陣,好惡毒的心思。”風水先生不住怒道。


    再說這帽兒山的地形,主峰坐落在一座平緩的土山之上,帽兒山整座山峰一體,就是一塊巨石,拔地而起,巍然聳立。南麵是潮水河衝擊的平原,東、北、西三麵分別有三條山脈。山脊線從遠至近,蜿蜒向下,到了帽兒山腳下戛然而止,如三龍飲水。龍頭處有兩三米高,怪石嶙峋,如巨獸呲牙咧嘴。這陰宅真穴正位便在這龍頭上百步之處,自西向東三條龍,分別是福、祿、壽。祖先葬於西山真穴,後世子孫財源旺盛;葬於北山,子孫代代高官;葬於東山,子孫人丁興旺。


    若隻求一樣,隨便一個有點道行的風水先生都能做到,隻是地眼真穴找的不那麽精確,三代兩代以後就難保了。可是這於高氏所求是人丁興旺,代代高官,這三條地脈就都不能用了。


    這天成的寶地還是在帽兒山上。帽兒山左帽翅下東北五步之地,地氣充盈,陰陽協調。白天得東升紫氣,夜晚有月華籠罩。更受得北鬥七君護持,紫薇星君關照。如此天成真穴,後人不發達都難。


    風水先生定好真穴,不忘下山施法拔了戲樓下的十六杆大旗,大旗拔起來才看到,這每杆旗下竟然有一根一尺多長的銅釘。


    自古風水先生給人尋龍點穴,從不告訴主家真穴正位,往往都要在正位上稍留偏差。一來能精準找到正位需要法力深厚,要憑真本事才行,很多江湖術士想找也找不準。二來便是點中正位就是泄露天機,必受天懲,無非五弊三缺,壽元大減。


    於家如何動遷祖墳不說,隻這風水先生沒幾日便害了一場大病,再起床時已雙目失明,成了瞎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方外法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心皈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心皈依並收藏方外法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