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輪回,因果相繼。朝見生離,晚逢死別。世間事,如秋風枯草,衰敗之下,繁盛待藏。
老方丈將前因後果說清,方望樓哪還吃的下豹肉,屋後尋了塊地,挖坑將豹子葬了。
豹子葬下,那邊屋子裏孩子降生,是個大胖小子。隻是這孩子生下來,小嘴張著不哭,穩婆忙朝著後背就拍。一巴掌下去,孩子口中吐出一塊鮮紅的玉石,繼而震天的哭聲才響徹山穀。
眾人都嘖嘖稱奇,紛紛傳看這塊血紅的玉石。隻見這塊玉石有銅錢大小,通體血紅,晶瑩剔透。老方丈將玉石捧在手心,終感一絲安慰。
此時,方望樓抱過嬰兒,請方丈賜名。世外高人到此,恰逢小兒降生,賜名賜福,也是難得的機會。證空接過嬰兒抱在懷中,望著懷中嬰兒漸漸安然入睡,嘴角眉宇間竟有一絲滿足。證空看在眼裏,滿是慈悲。思索一陣說出兩個字“方報”,這孩子算是有了名字。
原本正在屋裏屋外追逐打鬧的方山、水方,見到小弟弟被抱了出來,也安靜下來,翹著腳,伸著腦袋想要看看這個小家夥。誰知兩人剛一露頭,原本睡的安然的小嬰兒一哆嗦,放聲哭了起來,哭聲震天動地,把小哥倆下壞了。
證空無奈的搖了搖頭,穩婆接過嬰兒轉身去了裏屋,送回去安哄。方望樓正沉浸在老來得子的喜悅中,搓著雙手,滿地的亂轉,老方丈卻悄悄將他拉到屋外無人處。
“施主可知為何這嬰兒降生,口含血玉?”
方望樓見老方丈如此避人問話,心中不免有些慌。搖了搖頭,沒有作聲。
“我那豹子如何死的,想必施主是清楚的吧。”
老方丈此話一出,方望山腦袋頓時“嗡”的一聲,瞬間懵住了。
難道這嬰兒是那豹子轉世?
也算天道有情,豹子守山生死輪回竟隻在這方寸之間。見到這顆血紅的玉石,證空就已經明白這豹子已入輪回,投胎到了這方家。隻是再世輪回,這守山早已不是守山,更不是那隻豹子了。這因果循環,善惡相報,就算證空是得道高僧也看不透了。
“老衲雖習佛法,這紅塵種種也終不能看透。隻是這口含血玉,怕是不妙,如今萬全之策,怕是要施主自己做些取舍了。”
方望樓心裏盤算半天,幾次想說服自己一切都隻是巧合,奈何這事還真經不起推敲。尤其那顆血紅的玉石,天底下哪有孩子生下來含著石頭的。更何況,那隻豹子就是吞下燒的火紅的石頭死的。方望樓給豹子開膛破肚時親眼見到那塊石頭,形狀可不是和那血玉一模一樣。
今生相見,必有相欠,若無相欠,怎會相見。
這孩子降生到方家,是福是禍還真說不清。山豹子好好的被兩兄弟活活用石蛋蛋燙死,那傳出十幾裏地的哀嚎現在還在耳邊回蕩。轉眼間,人家轉世成了你的小兒子,還含著血玉出生,來幹嘛的?
聽了老方丈的話,方望樓怕了,也慌了。自己取舍?如何取舍?難道把這新生的嬰兒掐死不成?方望樓狠不下這個心,畢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啊!更何況這也是自己的親骨肉,哪怕隻看了一眼,抱了一下。
噗通一聲,方望樓跪在了證空麵前。
“法師!求求你,救救這個孩子吧。”
證空扶起方望樓,沉思半晌道:
“當下隻能先將他們兄弟分開,十年為限,或可知福禍。貧僧有兩個方案:一者,我將嬰兒帶回山中撫養,視其秉性如何。以佛法感化,嚴加管教,必不會生出禍亂。此者最為穩妥。二者,我將你兩個大兒帶回山中,無論根基如何,我必親自照看,習些自保之法。他日若真的兄弟反目,也不至涉及生死。此外,我要將血石和豹皮帶回,佛法護持,消其業力。”
方望樓終是鬆了口氣,總算還能接受。隻是如何取舍,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思索整晚,又和妻子趙秀娟好生商量,方望樓才算下定決心,讓老方丈帶走方山方水。
考慮到嬰兒剛剛出生,決不能讓外人抱走,就算方望樓答應,方望樓的老婆也死不會同意。剛剛出生就要離開父母,天下為人父母者,哪一個會願意。
雖然送走方山方水也是萬萬不舍,奈何這因果如何誰也不敢說,方望樓不敢冒險。另外方山方水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現在政策好了,已經接到鄉裏的通知,開春就要去幾十裏外的鎮上學校上學,來回太遠,隻能在學校寄宿。送走他們倆,就當是送去上學了。老方丈也同意兄弟兩個住在山裏,安排他們去黑石崖小學上學。每日可由弟子接送,護其周全。
天一亮,證空帶著兩個哭哭啼啼的小家夥上路了。方望樓偷偷跟再後麵,一直送到潮水河邊,將豹皮和血玉交給證空才一步一回頭的離開。
進了山,方山方水開始還有些局促,還沒到靜心潭,兩個人孩童的天性就顯露出來,有說有笑。一會指著懸崖上的蒼鬆驚叫,一會跑到溪邊的冰上打鬧。
到了天水潭邊,幾個洞天的人早得到山門弟子的通報,聚集到此。出山幾個月,證空回山沒帶著山豹,卻是帶回兩個孩童,所有人都想一問究竟。
此時的證空懷裏抱著方山,後背背著方水。兩個小家夥一路走來,幾十裏山路早走累了,興頭一過,到了三山鬥扣就睡著了。
門下弟子接過證空懷裏的方山,背後的方水卻被一向冷漠的至若接了過去。眾人到了八寶洞內堂,證空將才前因後果一一講清。當眾宣布收方山方水為關門弟子,此後再不收徒。
此時至若抱著熟睡的方水站出來道“方丈,我見這孩子甚是喜歡,方丈能否割愛,我想收這方水為徒。天行宗一直未正式收徒,門下冷清。無論根器如何,這孩子與我有緣,我想收下。你們八寶洞不能一下獨占兩個吧。”說完也不等證空回話,冷冷的抱著方水轉身走了。
證空哪能沒有小心思,白撿的兩個小徒弟,雖無意害死守山,卻是天性純良,聰明伶俐,否則也不會拿烤熟的土豆喂豹子。隻是這素有冷麵師太之稱的至若根本就不跟你商量,證空也是無奈,隻能笑笑看著至若遠去。
證空那邊自是安排弟子如何照顧方山起居,八寶洞本就香火旺盛,不愁錢財給方山置辦一切吃穿用度。方山在八寶洞如何暫且不說。
且說至若帶著方水回天行宗,過天水潭直接向東,沒進朝陽洞,而是回了清風洞。跟著回來的外門弟子也不敢問,隻得回朝陽洞將事情經過告知躺在床上的和光。和光聽完,臉上一絲痛苦閃現,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一直在床前照顧的至柔看出和光所想,安慰道“我那師妹,向來麵冷心善。她能替我們天行宗收下方水,說明心裏已經早已不記恨你了,隻是一時還在賭氣,你也不要難過了,過幾日我去勸勸她,到時候帶方水來見你。”
此時的小仙鶴清影正獨自坐在雙仙洞垂淚。清影自師父飛升後,性格漸漸變的孤僻。好不容易守山出關,清影尊著師父先前所托,要照顧守山,算是心中有一絲慰藉。
時間久了,也隻有和守山在一起時才能真正開心起來。每每抱著守山入睡,都能感到格外安心。到後來,守山替她扛了天劫,清影就在心中認定守山靈智尚在,遍尋天下靈藥,固執的想幫守山恢複靈智,再續修行。也盼著守山能修行大成,和自己一樣跨過玄牝,化形為人。
她不知道這是怎樣一份感情,是一份朦朧的寄托,還是心中的一點奢望,她說不清,但是實在是難以割舍。不想師兄一時衝動,最後造成守山身死,還被扒皮剔骨,清影覺得如萬箭穿心般難受。
她想恨和光,可是想到和光失去雙腿躺在床上,怎麽也恨不起來。於是她又開始恨自己,恨自己沒能保護好守山,恨自己沒能完成師父所托,恨自己當初為什麽要帶那蟾皮回山。
清影靠著原身是飛禽,天生有飛天之能,幾個月間每天都飛出去幾百裏尋找守山,今天聽說守山已死,獨自悄然回了雙仙洞,從白天一直坐到一彎新月從東方升起。
第二天,雙仙洞一片死寂。此後,白雲洞天再沒人見過小仙鶴清影的影子。
老方丈將前因後果說清,方望樓哪還吃的下豹肉,屋後尋了塊地,挖坑將豹子葬了。
豹子葬下,那邊屋子裏孩子降生,是個大胖小子。隻是這孩子生下來,小嘴張著不哭,穩婆忙朝著後背就拍。一巴掌下去,孩子口中吐出一塊鮮紅的玉石,繼而震天的哭聲才響徹山穀。
眾人都嘖嘖稱奇,紛紛傳看這塊血紅的玉石。隻見這塊玉石有銅錢大小,通體血紅,晶瑩剔透。老方丈將玉石捧在手心,終感一絲安慰。
此時,方望樓抱過嬰兒,請方丈賜名。世外高人到此,恰逢小兒降生,賜名賜福,也是難得的機會。證空接過嬰兒抱在懷中,望著懷中嬰兒漸漸安然入睡,嘴角眉宇間竟有一絲滿足。證空看在眼裏,滿是慈悲。思索一陣說出兩個字“方報”,這孩子算是有了名字。
原本正在屋裏屋外追逐打鬧的方山、水方,見到小弟弟被抱了出來,也安靜下來,翹著腳,伸著腦袋想要看看這個小家夥。誰知兩人剛一露頭,原本睡的安然的小嬰兒一哆嗦,放聲哭了起來,哭聲震天動地,把小哥倆下壞了。
證空無奈的搖了搖頭,穩婆接過嬰兒轉身去了裏屋,送回去安哄。方望樓正沉浸在老來得子的喜悅中,搓著雙手,滿地的亂轉,老方丈卻悄悄將他拉到屋外無人處。
“施主可知為何這嬰兒降生,口含血玉?”
方望樓見老方丈如此避人問話,心中不免有些慌。搖了搖頭,沒有作聲。
“我那豹子如何死的,想必施主是清楚的吧。”
老方丈此話一出,方望山腦袋頓時“嗡”的一聲,瞬間懵住了。
難道這嬰兒是那豹子轉世?
也算天道有情,豹子守山生死輪回竟隻在這方寸之間。見到這顆血紅的玉石,證空就已經明白這豹子已入輪回,投胎到了這方家。隻是再世輪回,這守山早已不是守山,更不是那隻豹子了。這因果循環,善惡相報,就算證空是得道高僧也看不透了。
“老衲雖習佛法,這紅塵種種也終不能看透。隻是這口含血玉,怕是不妙,如今萬全之策,怕是要施主自己做些取舍了。”
方望樓心裏盤算半天,幾次想說服自己一切都隻是巧合,奈何這事還真經不起推敲。尤其那顆血紅的玉石,天底下哪有孩子生下來含著石頭的。更何況,那隻豹子就是吞下燒的火紅的石頭死的。方望樓給豹子開膛破肚時親眼見到那塊石頭,形狀可不是和那血玉一模一樣。
今生相見,必有相欠,若無相欠,怎會相見。
這孩子降生到方家,是福是禍還真說不清。山豹子好好的被兩兄弟活活用石蛋蛋燙死,那傳出十幾裏地的哀嚎現在還在耳邊回蕩。轉眼間,人家轉世成了你的小兒子,還含著血玉出生,來幹嘛的?
聽了老方丈的話,方望樓怕了,也慌了。自己取舍?如何取舍?難道把這新生的嬰兒掐死不成?方望樓狠不下這個心,畢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啊!更何況這也是自己的親骨肉,哪怕隻看了一眼,抱了一下。
噗通一聲,方望樓跪在了證空麵前。
“法師!求求你,救救這個孩子吧。”
證空扶起方望樓,沉思半晌道:
“當下隻能先將他們兄弟分開,十年為限,或可知福禍。貧僧有兩個方案:一者,我將嬰兒帶回山中撫養,視其秉性如何。以佛法感化,嚴加管教,必不會生出禍亂。此者最為穩妥。二者,我將你兩個大兒帶回山中,無論根基如何,我必親自照看,習些自保之法。他日若真的兄弟反目,也不至涉及生死。此外,我要將血石和豹皮帶回,佛法護持,消其業力。”
方望樓終是鬆了口氣,總算還能接受。隻是如何取舍,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思索整晚,又和妻子趙秀娟好生商量,方望樓才算下定決心,讓老方丈帶走方山方水。
考慮到嬰兒剛剛出生,決不能讓外人抱走,就算方望樓答應,方望樓的老婆也死不會同意。剛剛出生就要離開父母,天下為人父母者,哪一個會願意。
雖然送走方山方水也是萬萬不舍,奈何這因果如何誰也不敢說,方望樓不敢冒險。另外方山方水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現在政策好了,已經接到鄉裏的通知,開春就要去幾十裏外的鎮上學校上學,來回太遠,隻能在學校寄宿。送走他們倆,就當是送去上學了。老方丈也同意兄弟兩個住在山裏,安排他們去黑石崖小學上學。每日可由弟子接送,護其周全。
天一亮,證空帶著兩個哭哭啼啼的小家夥上路了。方望樓偷偷跟再後麵,一直送到潮水河邊,將豹皮和血玉交給證空才一步一回頭的離開。
進了山,方山方水開始還有些局促,還沒到靜心潭,兩個人孩童的天性就顯露出來,有說有笑。一會指著懸崖上的蒼鬆驚叫,一會跑到溪邊的冰上打鬧。
到了天水潭邊,幾個洞天的人早得到山門弟子的通報,聚集到此。出山幾個月,證空回山沒帶著山豹,卻是帶回兩個孩童,所有人都想一問究竟。
此時的證空懷裏抱著方山,後背背著方水。兩個小家夥一路走來,幾十裏山路早走累了,興頭一過,到了三山鬥扣就睡著了。
門下弟子接過證空懷裏的方山,背後的方水卻被一向冷漠的至若接了過去。眾人到了八寶洞內堂,證空將才前因後果一一講清。當眾宣布收方山方水為關門弟子,此後再不收徒。
此時至若抱著熟睡的方水站出來道“方丈,我見這孩子甚是喜歡,方丈能否割愛,我想收這方水為徒。天行宗一直未正式收徒,門下冷清。無論根器如何,這孩子與我有緣,我想收下。你們八寶洞不能一下獨占兩個吧。”說完也不等證空回話,冷冷的抱著方水轉身走了。
證空哪能沒有小心思,白撿的兩個小徒弟,雖無意害死守山,卻是天性純良,聰明伶俐,否則也不會拿烤熟的土豆喂豹子。隻是這素有冷麵師太之稱的至若根本就不跟你商量,證空也是無奈,隻能笑笑看著至若遠去。
證空那邊自是安排弟子如何照顧方山起居,八寶洞本就香火旺盛,不愁錢財給方山置辦一切吃穿用度。方山在八寶洞如何暫且不說。
且說至若帶著方水回天行宗,過天水潭直接向東,沒進朝陽洞,而是回了清風洞。跟著回來的外門弟子也不敢問,隻得回朝陽洞將事情經過告知躺在床上的和光。和光聽完,臉上一絲痛苦閃現,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一直在床前照顧的至柔看出和光所想,安慰道“我那師妹,向來麵冷心善。她能替我們天行宗收下方水,說明心裏已經早已不記恨你了,隻是一時還在賭氣,你也不要難過了,過幾日我去勸勸她,到時候帶方水來見你。”
此時的小仙鶴清影正獨自坐在雙仙洞垂淚。清影自師父飛升後,性格漸漸變的孤僻。好不容易守山出關,清影尊著師父先前所托,要照顧守山,算是心中有一絲慰藉。
時間久了,也隻有和守山在一起時才能真正開心起來。每每抱著守山入睡,都能感到格外安心。到後來,守山替她扛了天劫,清影就在心中認定守山靈智尚在,遍尋天下靈藥,固執的想幫守山恢複靈智,再續修行。也盼著守山能修行大成,和自己一樣跨過玄牝,化形為人。
她不知道這是怎樣一份感情,是一份朦朧的寄托,還是心中的一點奢望,她說不清,但是實在是難以割舍。不想師兄一時衝動,最後造成守山身死,還被扒皮剔骨,清影覺得如萬箭穿心般難受。
她想恨和光,可是想到和光失去雙腿躺在床上,怎麽也恨不起來。於是她又開始恨自己,恨自己沒能保護好守山,恨自己沒能完成師父所托,恨自己當初為什麽要帶那蟾皮回山。
清影靠著原身是飛禽,天生有飛天之能,幾個月間每天都飛出去幾百裏尋找守山,今天聽說守山已死,獨自悄然回了雙仙洞,從白天一直坐到一彎新月從東方升起。
第二天,雙仙洞一片死寂。此後,白雲洞天再沒人見過小仙鶴清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