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曾頭市風起(一)
水滸:開局迎娶扈三娘 作者:癡客而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東腹地,淩州西南方向,有一處村坊,三麵高崗相圍,正麵引著一汪野水。門樓雄壯,深藏寨柵,周遭綠柳森森,遍布玄機。
村坊主人喚作曾弄,年過五旬,女真族人,年輕時入宋地做人參買賣,聚得萬貫家財。曾弄此人血液裏流淌著黑山白水間女真人彪悍的血脈,膂力過人,城府深沉,又匯聚一幫流落宋地的同族中人,收買官府,霸住村坊,改名曾頭市。
經過數十年發展,曾頭市如今也是山東地界名列前茅的豪強,曾弄膝下五子,乃是:曾塗、曾密、曾索、曾魁、曾升,個個武藝高強;前幾年又請得兩個豪傑:史文恭、蘇定,做曾頭市正副教頭,風頭一時無兩,官府也不敢輕易招惹。
曾頭市地麵方圓數百裏,人口眾多,軍馬過萬,紮下五個大寨,聲勢浩大,無人敢正眼瞧它。
此時曾頭市的門樓前,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鐵籠子裝在車上運入曾頭市,那籠子內是十餘隻鷹隼掙紮撲騰著,發出陣陣嘶鳴。
後方又有一輛囚車,一身材高大的醜麵漢子被拘禁在其中,這漢子生得闊臉方腮,眼鮮耳大,穿一領茶褐衫,頭頂的萬字頭巾淩亂的散著,細細看去,這醜麵漢子此刻嘴角滲血,眉頭緊鎖,卻是用一雙淩厲的雙眼,死死的盯著一旁騎著高頭大馬的青年。
“你這醜漢倒是條漢子,死到臨頭了卻還敢如此瞧你曾魁爺爺,不怕爺爺剜了你的雙眼。”曾家四子曾魁騎著青鬢馬,揚起手中的點鋼槍隔著囚車的圍欄對準醜漢,哂笑的說道。
醜漢心中雖焦急,麵容上卻渾然不懼,隻喝罵道:“今日你曾頭市如此做派,搶我鷹隼,又殺我隨從,仇深是海,隻這筆血債,我獨龍崗早晚與你清算。”
這醜漢不是別人,乃是獨龍崗李家莊莊主,撲天雕李應的心腹之人,喚作鬼臉兒——杜興。
自祝彪與扈青娥大婚後,杜興便領著一幫人前往北地與遼東,替繡衣使尋找通信鷹隼。如今半年過去,杜興已讓手下陸續送回獨龍崗幾波鷹隼,此次乃是杜興在遼地一個大型部落,花重金買下的數量最大、質量最高的一批鷹隼,親自押運回獨龍崗。
杜興心思靈巧,步步為營,自遼地一路南下,為了避免被人看著打主意,途中用黑布蒙著關著猛禽的籠子,白日裏尋小道走避開人煙,夜裏才回到大路上,隻杜興如此謹慎,卻還是在路過曾頭市時,被這曾頭市的教師史文恭看出了破綻。
那史文恭瞧著這十餘隻猛禽,心知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上的,一番試探後,得知杜興乃是獨龍崗之人,便也不願巧取豪奪,隻言買幾隻鷹隼,杜興為避免節外生枝,也同意出售兩隻與史文恭。二人本已經說好,哪知曉此時曾家四子曾魁半路殺出,不由分說便將杜興一幹隨行之人殺了個幹淨,便是此時杜興的性命,也是史文恭為了避免局勢徹底惡化攔下的。
曾魁聞得杜興言語,一臉的不屑一顧,隻昂著那顆高傲的頭顱,放肆的說道:“哈哈,某曾魁的大好頭顱在此,你且讓那勞什子泰山君來取,別人怕了你獨龍崗,某曾頭市卻不將你等放在眼裏,聽說那祝彪娶了個貌美如花的娘子,他不來還好,若來了某便將其一槍戳個透透得,再嚐嚐他娘子的味道。”
聽得這些汙言穢語,杜興怒發衝冠,直氣的滿麵漲紅,渾身顫抖,隻一雙眼死死的盯著曾魁,若眼神能殺人,此刻曾魁怕已被千刀萬剮。
那隊伍的最後方,隨著兩條身材碩大的男子,為首的一位乃是曾頭市都教師——史文恭,身高九尺,麵色微白,三綹須髯,膀闊腰圓,約三十六七年紀;為次的乃是曾頭市副教師——蘇定,身長八尺六七,麵色青黃,絡腮胡須。
“兄長,此次這四公子犯下如此行徑,獨龍崗那裏怕是難以善了呀。”蘇定麵露擔憂,長歎了口氣道。
史文恭此時也是眉頭緊蹙,麵色鬱鬱,心中思緒萬千,這個與盧俊義、杜壆並駕齊驅的絕世高手,如今也是萬般無奈。
與那曾魁年輕氣盛不同,史文恭心知這曾頭市雖是聲勢浩大,實則龍蛇混雜,遍地窟窿,此時與那兵強馬壯的獨龍崗對上,勝算渺茫。
史文恭亦是長歎一口氣,道:“此事卻是因我而起,如今落得這般田地,卻是悔之晚矣,若是那獨龍崗前來興師問罪,史某隻得死命向前,也算報了那曾太公知遇之恩。”
蘇定聞言,也不知該說些什麽,隻心中義氣,應和道:“兄長怎麽說,某便怎麽做,水裏火裏,某都陪著兄長一起走。”
史文恭隻笑了笑,不再言語,朝著前方囚車中的杜興看去,雖未與那名傳天下的泰山君蒙麵,但從他手下此人行事,便能管中窺豹,連其手下一個負責販賣行商的頭目都如此了得,可想而知其人有多棘手。
待一行車隊進了曾頭市,杜興瞧著那門樓下站著一位身長一丈,腰闊數圍的馬夫頭,瞳孔微微收縮,心中猛的想起,此人去歲他曾見過,當時這人與崗上的時遷兄弟一起正要去尋公子,因這人長相奇特,是以杜興印象深刻。片刻後,杜興心下大定,那鼓上蚤是做什麽的,杜興聽主人李應說起過,多少知道一些,如今見著了這人,那今日之事,公子那裏便很快就能知道了。
仿佛為了印證杜興所想,那馬夫頭微微昂首,不著痕跡的朝著杜興眨了眨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夜幕降臨,曾頭市緩緩的安靜下來,除了偶爾的巡邏隊,曾頭市內便少有人影。月上中天,點點繁星點綴夜空,曾頭市外蛙聲遍地,陣陣蟬鳴,那緊閉的莊門緩緩打開一道一人寬的縫隙,一道身影牽著一匹馬緩緩的走出。
那馬口銜枚,蹄上裹了厚布,一人一馬未發出半點聲音,撿著隱蔽之處,快步繞行,待走了數裏,出了曾頭市範圍,那道一丈長的身影飛身上馬,朝著鄆州方向星夜奔馳而去。
……
村坊主人喚作曾弄,年過五旬,女真族人,年輕時入宋地做人參買賣,聚得萬貫家財。曾弄此人血液裏流淌著黑山白水間女真人彪悍的血脈,膂力過人,城府深沉,又匯聚一幫流落宋地的同族中人,收買官府,霸住村坊,改名曾頭市。
經過數十年發展,曾頭市如今也是山東地界名列前茅的豪強,曾弄膝下五子,乃是:曾塗、曾密、曾索、曾魁、曾升,個個武藝高強;前幾年又請得兩個豪傑:史文恭、蘇定,做曾頭市正副教頭,風頭一時無兩,官府也不敢輕易招惹。
曾頭市地麵方圓數百裏,人口眾多,軍馬過萬,紮下五個大寨,聲勢浩大,無人敢正眼瞧它。
此時曾頭市的門樓前,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鐵籠子裝在車上運入曾頭市,那籠子內是十餘隻鷹隼掙紮撲騰著,發出陣陣嘶鳴。
後方又有一輛囚車,一身材高大的醜麵漢子被拘禁在其中,這漢子生得闊臉方腮,眼鮮耳大,穿一領茶褐衫,頭頂的萬字頭巾淩亂的散著,細細看去,這醜麵漢子此刻嘴角滲血,眉頭緊鎖,卻是用一雙淩厲的雙眼,死死的盯著一旁騎著高頭大馬的青年。
“你這醜漢倒是條漢子,死到臨頭了卻還敢如此瞧你曾魁爺爺,不怕爺爺剜了你的雙眼。”曾家四子曾魁騎著青鬢馬,揚起手中的點鋼槍隔著囚車的圍欄對準醜漢,哂笑的說道。
醜漢心中雖焦急,麵容上卻渾然不懼,隻喝罵道:“今日你曾頭市如此做派,搶我鷹隼,又殺我隨從,仇深是海,隻這筆血債,我獨龍崗早晚與你清算。”
這醜漢不是別人,乃是獨龍崗李家莊莊主,撲天雕李應的心腹之人,喚作鬼臉兒——杜興。
自祝彪與扈青娥大婚後,杜興便領著一幫人前往北地與遼東,替繡衣使尋找通信鷹隼。如今半年過去,杜興已讓手下陸續送回獨龍崗幾波鷹隼,此次乃是杜興在遼地一個大型部落,花重金買下的數量最大、質量最高的一批鷹隼,親自押運回獨龍崗。
杜興心思靈巧,步步為營,自遼地一路南下,為了避免被人看著打主意,途中用黑布蒙著關著猛禽的籠子,白日裏尋小道走避開人煙,夜裏才回到大路上,隻杜興如此謹慎,卻還是在路過曾頭市時,被這曾頭市的教師史文恭看出了破綻。
那史文恭瞧著這十餘隻猛禽,心知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上的,一番試探後,得知杜興乃是獨龍崗之人,便也不願巧取豪奪,隻言買幾隻鷹隼,杜興為避免節外生枝,也同意出售兩隻與史文恭。二人本已經說好,哪知曉此時曾家四子曾魁半路殺出,不由分說便將杜興一幹隨行之人殺了個幹淨,便是此時杜興的性命,也是史文恭為了避免局勢徹底惡化攔下的。
曾魁聞得杜興言語,一臉的不屑一顧,隻昂著那顆高傲的頭顱,放肆的說道:“哈哈,某曾魁的大好頭顱在此,你且讓那勞什子泰山君來取,別人怕了你獨龍崗,某曾頭市卻不將你等放在眼裏,聽說那祝彪娶了個貌美如花的娘子,他不來還好,若來了某便將其一槍戳個透透得,再嚐嚐他娘子的味道。”
聽得這些汙言穢語,杜興怒發衝冠,直氣的滿麵漲紅,渾身顫抖,隻一雙眼死死的盯著曾魁,若眼神能殺人,此刻曾魁怕已被千刀萬剮。
那隊伍的最後方,隨著兩條身材碩大的男子,為首的一位乃是曾頭市都教師——史文恭,身高九尺,麵色微白,三綹須髯,膀闊腰圓,約三十六七年紀;為次的乃是曾頭市副教師——蘇定,身長八尺六七,麵色青黃,絡腮胡須。
“兄長,此次這四公子犯下如此行徑,獨龍崗那裏怕是難以善了呀。”蘇定麵露擔憂,長歎了口氣道。
史文恭此時也是眉頭緊蹙,麵色鬱鬱,心中思緒萬千,這個與盧俊義、杜壆並駕齊驅的絕世高手,如今也是萬般無奈。
與那曾魁年輕氣盛不同,史文恭心知這曾頭市雖是聲勢浩大,實則龍蛇混雜,遍地窟窿,此時與那兵強馬壯的獨龍崗對上,勝算渺茫。
史文恭亦是長歎一口氣,道:“此事卻是因我而起,如今落得這般田地,卻是悔之晚矣,若是那獨龍崗前來興師問罪,史某隻得死命向前,也算報了那曾太公知遇之恩。”
蘇定聞言,也不知該說些什麽,隻心中義氣,應和道:“兄長怎麽說,某便怎麽做,水裏火裏,某都陪著兄長一起走。”
史文恭隻笑了笑,不再言語,朝著前方囚車中的杜興看去,雖未與那名傳天下的泰山君蒙麵,但從他手下此人行事,便能管中窺豹,連其手下一個負責販賣行商的頭目都如此了得,可想而知其人有多棘手。
待一行車隊進了曾頭市,杜興瞧著那門樓下站著一位身長一丈,腰闊數圍的馬夫頭,瞳孔微微收縮,心中猛的想起,此人去歲他曾見過,當時這人與崗上的時遷兄弟一起正要去尋公子,因這人長相奇特,是以杜興印象深刻。片刻後,杜興心下大定,那鼓上蚤是做什麽的,杜興聽主人李應說起過,多少知道一些,如今見著了這人,那今日之事,公子那裏便很快就能知道了。
仿佛為了印證杜興所想,那馬夫頭微微昂首,不著痕跡的朝著杜興眨了眨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夜幕降臨,曾頭市緩緩的安靜下來,除了偶爾的巡邏隊,曾頭市內便少有人影。月上中天,點點繁星點綴夜空,曾頭市外蛙聲遍地,陣陣蟬鳴,那緊閉的莊門緩緩打開一道一人寬的縫隙,一道身影牽著一匹馬緩緩的走出。
那馬口銜枚,蹄上裹了厚布,一人一馬未發出半點聲音,撿著隱蔽之處,快步繞行,待走了數裏,出了曾頭市範圍,那道一丈長的身影飛身上馬,朝著鄆州方向星夜奔馳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