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恩自然交流的溝通技巧之下,簡單談論了幾句那為善良的醫生小姐多洛莉絲以後,話題被正式引到了乞馬雪山上。
“乞馬雪山上是有很多傳說的。我們這些雪山周邊的鎮子裏的人,一般都不會靠近那裏,因為我們都聽過關於那座雪山的故事。”
“而那個外鄉人留下來的紙條上,寫的那個溫馮伯爵的陵墓,就是那些傳說之一。”
關於雪山,艾蓮婆婆這樣起了個開頭。
多恩和薇薇安都安靜下來,默不作聲聽著她繼續講。
“我聽說過的故事是這樣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乞馬雪山的山腳下還是那個溫馮伯爵的領地。”
“據說,溫馮伯爵是個非常慘暴的領主。他非常喜歡剝皮這項刑罰,就是從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
“那時候的人們,私底下管他叫剝皮伯爵。”
“剝皮伯爵統治了他的領地很久,用他最喜歡的剝皮刑,殺死了領地上很多無辜的領民。”
“一直到某一天,一位流浪的巫師來到了乞馬雪山腳下,他看見了溫馮伯爵對無辜百姓施加剝皮刑的血腥場麵。”
“於是,巫師用自己的咒術,咒殺了剝皮伯爵。”
艾蓮婆婆所講的這個剝皮伯爵的故事,是她從自己的爺爺那裏聽來的。而她的爺爺,又是從爺爺的爺爺那裏聽來的……
這樣的口述故事流傳至今,最初的原貌版本估計早就不可考證了。
艾蓮婆婆還在繼續講:
“剝皮伯爵生前,在乞馬雪山的山腰上修建好了自己的陵墓地宮。據說,他的陵墓是修建於一處神奇的地宮遺跡上的。”
“地宮遺跡?”多恩總算是聽見了令他在意的關鍵詞,便用疑問的口吻複述了一遍。
“是的。”艾蓮婆婆點頭,“據說剝皮伯爵占據著一處神奇的地宮。地宮的大門每過兩年才會打開一次,一次隻開一個星期,進入地宮的人一次隻能攜帶一件地宮的寶物出來。”
多恩摸了摸下巴。
聽這描述,加上這運行規則,所謂地宮應該就是神之遺跡沒跑了。
而乞馬雪山上的神之遺跡自然就是【協奏森林】了。
從這個傳說故事來看,那個剝皮伯爵似乎是最早占據住【協奏森林】的一批人。
“關於那個地宮,還有什麽傳說嗎?”薇薇安在邊上這樣提問。
艾蓮婆婆:“好像說是在溫馮伯爵還活著的時候。某一年開始,地宮到了應該開啟的時間,卻沒有開啟。在此之後,那個地宮就沒有了任何動靜。”
“溫馮伯爵為此還非常生氣,將看守地宮守衛全都剝皮處死。之後,他甚至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在了地宮的遺址上麵。”
“我爺爺在向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說是因為剝皮伯爵壞事做盡,連地宮寶庫都不願意向他敞開了。”
民間流傳的故事,往往帶著最樸素的積極價值觀念,好人得道多助,壞人失道寡助。
這種價值觀,在溫馮伯爵的故事裏麵也有體現。
不過,聽這個故事的多恩並不會這樣去想,他在心裏考慮的是——
“溫馮伯爵占據的地宮,要真是神之遺跡的話。那麽某一天開始遺跡不開放的原因,應該隻有兩個,一是遺跡被某人打通了。二是遺跡內部出了什麽異常,譬如其中重要的角色擅自脫離了遺跡。”
如果【協奏森林】真是屬於薇薇安的遺跡。
那麽多恩本人更傾向於第二種猜想。
“不過,按照係統給我的信息來看,在故事裏沉寂不再開啟的【協奏森林】,今年似乎是會再次開啟?”
多恩在心裏將已掌握的信息,和艾蓮婆婆那聽來的故事做比對,試圖推理還原出更多有價值的線索。
而薇薇安則是主動又默契地替他將想問的問題,全都問出了口。
這也沒辦法,妖精小姐太了解多恩了。
薇薇安:“所以,那個溫馮伯爵被流浪的術士咒殺了以後,就埋葬在地宮遺跡的陵墓裏是嗎?不過,婆婆。關於溫馮伯爵的陵墓,那個永生的秘密又是什麽?就是那個外鄉人的紙上寫的。”
“呃……”艾蓮婆婆搖頭,“我也不知道那個外鄉人是那裏聽來這樣的傳言,導致自己送了命。反正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剝皮伯爵的陵墓裏麵有什麽永生的秘密。”
“而且要是剝皮真的有什麽永生的辦法的話,也不會躺在陵墓裏麵了吧?”
嗯。
這位小村落老婦人,著實是講出了一句極其令人信服,有理有據的話來。
薇薇安先是乖巧點了頭,然後和多恩交換了一下眼神,才再次開口:
“最後,那個外鄉人為什麽會變成石頭呢?婆婆你和那位凡登先生,好像對此很了解的樣子。”
艾蓮婆婆煞有其事地壓低嗓音開口:
“這個,這個是剝皮伯爵的詛咒。但凡靠近他安眠陵墓的活人,都會被剝去皮膚,然後用岩石替代覆蓋到身上,就像那個外鄉人一樣!”
“大概在六七年前吧,我們村裏有一個年紀小的獵人,不聽老人們的勸告,執意跑上雪山上狩獵,之後就一直沒有回來。”
“好幾天後,大家才再雪山腳下發現他的屍體。他的身體已經被土黃色的石塊蓋滿,那些石頭就像是他的皮膚一樣,牢牢長在他身上。”
艾蓮婆婆所知道的,關於乞馬雪山的故事和傳說就是這些,已經全都講給了薇薇安和多恩聽。
末了,這位挺熱心的老婦人還認真地對著這對初來乍到的小年輕叮囑:
“老婆子我知道的事情可都告訴你們了。那種雪山真的很危險,你們可千萬不要到那邊去。不然的話,很可能就會和那個外鄉人一樣的下場。”
多恩同薇薇安對視了一眼。
薇薇安:“放心吧,婆婆。我們、我們,不會的。”
妖精小姐講這話的時候,略微顯得有點底氣不足。
許久沒開口的多恩便補充道:“嗯,我們和那個外鄉人不一樣的。”
“乞馬雪山上是有很多傳說的。我們這些雪山周邊的鎮子裏的人,一般都不會靠近那裏,因為我們都聽過關於那座雪山的故事。”
“而那個外鄉人留下來的紙條上,寫的那個溫馮伯爵的陵墓,就是那些傳說之一。”
關於雪山,艾蓮婆婆這樣起了個開頭。
多恩和薇薇安都安靜下來,默不作聲聽著她繼續講。
“我聽說過的故事是這樣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乞馬雪山的山腳下還是那個溫馮伯爵的領地。”
“據說,溫馮伯爵是個非常慘暴的領主。他非常喜歡剝皮這項刑罰,就是從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
“那時候的人們,私底下管他叫剝皮伯爵。”
“剝皮伯爵統治了他的領地很久,用他最喜歡的剝皮刑,殺死了領地上很多無辜的領民。”
“一直到某一天,一位流浪的巫師來到了乞馬雪山腳下,他看見了溫馮伯爵對無辜百姓施加剝皮刑的血腥場麵。”
“於是,巫師用自己的咒術,咒殺了剝皮伯爵。”
艾蓮婆婆所講的這個剝皮伯爵的故事,是她從自己的爺爺那裏聽來的。而她的爺爺,又是從爺爺的爺爺那裏聽來的……
這樣的口述故事流傳至今,最初的原貌版本估計早就不可考證了。
艾蓮婆婆還在繼續講:
“剝皮伯爵生前,在乞馬雪山的山腰上修建好了自己的陵墓地宮。據說,他的陵墓是修建於一處神奇的地宮遺跡上的。”
“地宮遺跡?”多恩總算是聽見了令他在意的關鍵詞,便用疑問的口吻複述了一遍。
“是的。”艾蓮婆婆點頭,“據說剝皮伯爵占據著一處神奇的地宮。地宮的大門每過兩年才會打開一次,一次隻開一個星期,進入地宮的人一次隻能攜帶一件地宮的寶物出來。”
多恩摸了摸下巴。
聽這描述,加上這運行規則,所謂地宮應該就是神之遺跡沒跑了。
而乞馬雪山上的神之遺跡自然就是【協奏森林】了。
從這個傳說故事來看,那個剝皮伯爵似乎是最早占據住【協奏森林】的一批人。
“關於那個地宮,還有什麽傳說嗎?”薇薇安在邊上這樣提問。
艾蓮婆婆:“好像說是在溫馮伯爵還活著的時候。某一年開始,地宮到了應該開啟的時間,卻沒有開啟。在此之後,那個地宮就沒有了任何動靜。”
“溫馮伯爵為此還非常生氣,將看守地宮守衛全都剝皮處死。之後,他甚至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在了地宮的遺址上麵。”
“我爺爺在向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說是因為剝皮伯爵壞事做盡,連地宮寶庫都不願意向他敞開了。”
民間流傳的故事,往往帶著最樸素的積極價值觀念,好人得道多助,壞人失道寡助。
這種價值觀,在溫馮伯爵的故事裏麵也有體現。
不過,聽這個故事的多恩並不會這樣去想,他在心裏考慮的是——
“溫馮伯爵占據的地宮,要真是神之遺跡的話。那麽某一天開始遺跡不開放的原因,應該隻有兩個,一是遺跡被某人打通了。二是遺跡內部出了什麽異常,譬如其中重要的角色擅自脫離了遺跡。”
如果【協奏森林】真是屬於薇薇安的遺跡。
那麽多恩本人更傾向於第二種猜想。
“不過,按照係統給我的信息來看,在故事裏沉寂不再開啟的【協奏森林】,今年似乎是會再次開啟?”
多恩在心裏將已掌握的信息,和艾蓮婆婆那聽來的故事做比對,試圖推理還原出更多有價值的線索。
而薇薇安則是主動又默契地替他將想問的問題,全都問出了口。
這也沒辦法,妖精小姐太了解多恩了。
薇薇安:“所以,那個溫馮伯爵被流浪的術士咒殺了以後,就埋葬在地宮遺跡的陵墓裏是嗎?不過,婆婆。關於溫馮伯爵的陵墓,那個永生的秘密又是什麽?就是那個外鄉人的紙上寫的。”
“呃……”艾蓮婆婆搖頭,“我也不知道那個外鄉人是那裏聽來這樣的傳言,導致自己送了命。反正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剝皮伯爵的陵墓裏麵有什麽永生的秘密。”
“而且要是剝皮真的有什麽永生的辦法的話,也不會躺在陵墓裏麵了吧?”
嗯。
這位小村落老婦人,著實是講出了一句極其令人信服,有理有據的話來。
薇薇安先是乖巧點了頭,然後和多恩交換了一下眼神,才再次開口:
“最後,那個外鄉人為什麽會變成石頭呢?婆婆你和那位凡登先生,好像對此很了解的樣子。”
艾蓮婆婆煞有其事地壓低嗓音開口:
“這個,這個是剝皮伯爵的詛咒。但凡靠近他安眠陵墓的活人,都會被剝去皮膚,然後用岩石替代覆蓋到身上,就像那個外鄉人一樣!”
“大概在六七年前吧,我們村裏有一個年紀小的獵人,不聽老人們的勸告,執意跑上雪山上狩獵,之後就一直沒有回來。”
“好幾天後,大家才再雪山腳下發現他的屍體。他的身體已經被土黃色的石塊蓋滿,那些石頭就像是他的皮膚一樣,牢牢長在他身上。”
艾蓮婆婆所知道的,關於乞馬雪山的故事和傳說就是這些,已經全都講給了薇薇安和多恩聽。
末了,這位挺熱心的老婦人還認真地對著這對初來乍到的小年輕叮囑:
“老婆子我知道的事情可都告訴你們了。那種雪山真的很危險,你們可千萬不要到那邊去。不然的話,很可能就會和那個外鄉人一樣的下場。”
多恩同薇薇安對視了一眼。
薇薇安:“放心吧,婆婆。我們、我們,不會的。”
妖精小姐講這話的時候,略微顯得有點底氣不足。
許久沒開口的多恩便補充道:“嗯,我們和那個外鄉人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