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正值天下大亂,太平教叛軍從各地蜂擁而起。
各地官員,自顧不暇,李申的案子,也因此擱置下來。
後來,叛軍進攻徐四海所在的縣城。
縣令帶著城內守軍聞風而逃。
徐四海趁亂潛入衙門裏麵,毀掉李申殺人的卷宗。
李申因此得以回來,兩人和好如初,重新在一起生活。
叛軍到來之後,並沒有久留,在城中短暫休整了三天,補充糧草和士兵之後,便繼續出發,攻打下一座城池。
徐四海所在的縣城,成為一座無主之地,非常混亂。
王監生有個侄子,叫做王得仁,繼承了他的家產。
叛軍走後,他當即聚集起王監生生前所招攬的那幫無賴之徒,占山為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附近的百姓,深受其害。
得知李申回到徐家,像個沒事人一樣生活,王得仁非常生氣。
這些年來,他一直沒有忘記王家的血海深仇。
以前有官府在,他沒有辦法。
現在官府的人和叛軍都走了,他覺得自己報仇的機會來了。
於是,當天晚上,他便立即率領手下的盜匪,傾巢而出。
以報仇為名,攻打徐家。
徐四海和李申正好有事外出,家裏隻有妻子和仆人。
王得仁率領群盜,攻破了徐家大門。
在徐家,他們沒有找到徐四海和李申。
王得仁撲了一個空,很是氣憤,便將徐四海的妻子抓起來,連同徐家所有的財物和女仆都劫掠一空。
李申辦完事情先回來,見家裏一片狼藉,隻剩下一個仆人,不由嚇了一跳,連忙向那名仆人詢問緣由。
得知王得仁是衝著自己來的,李申心中既憤怒,又羞愧。
他立即派人送信給徐四海,同時找來一團麻繩,將其砍成幾十段,把短的交給仆人,長的自己拿著。
仆人不解,問他想要幹嘛。
李申說他想要救人。
仆人害怕,說他們隻有兩個人,還是等徐四海回來再說。
李申搖頭,表示等徐四海回來,已經太晚了。
徐夫人還在賊窩裏,要是不早點將人救出來,恐怕會遭遇不測,早點將人救出來,他才安心。
仆人內心不安,說強盜人多勢眾,隻憑他們兩個,根本就不可能救得出徐夫人,他這麽做,是在送死。
李申說,他也知道,這麽做非常危險。
但這是他欠徐家的,死又何足惜?
他讓仆人不要擔心,危險的事情他來做,他隻需把他吩咐的事情做好,絕不會有性命之危。
仆人半信半疑,但不敢違抗李申,隻能唯唯諾諾地答應下來。
王得仁的老巢,在一個半山腰的山村裏麵。
李申帶著那名仆人,來到山腳下,囑咐他趁著夜色,偷偷摸到村子後麵的山上,用火點燃麻繩,將其散掛在山上的荊棘叢中,然後立即返回。
仆人答應著去了。
見他離開,李申這才假扮成強盜的樣子。
隨後翻牆越院,摸進村內。
賊窩裏,守備鬆散。
強盜們三五成群,或聚在一起喝酒,或聚在一起賭博,場麵混亂,非常嘈雜。
沒有人注意到混入其中的李申。
李申找到了一個落單的強盜,向他逼問徐夫人關押的地方,得知她被關在王得仁住的院子裏麵。
王得仁想利用她做誘餌,引來徐四海和李申,所以沒有虐待她,隻是讓人好好看管著。
聽到強盜的話,李申這才鬆了口氣,接著問了王得仁的住處,而後將其敲暈,用繩子綁起來,藏在床底下。
出門時,李申忽然聽到,賊窩裏有人大喊了一聲,說東山上有火,強盜們一齊往東望去,果然在那裏看到了火光。
起初隻有一二點,而後越來越多,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
李申知道,這是那名仆人弄出來的動靜,便乘機大聲喊道,東山上有敵人來偷襲。
一聽到敵襲,所有人都慌了。
王得仁正在調教群妾,聽到下人來報,不由大吃一驚,急忙穿好衣服,率眾前去迎敵。
賊窩裏,很快亂做一團。
李申一邊喊著殺敵,一邊往後退去。
在一片混亂之中,他來到王得仁的住處。
但在門口,有兩個身材魁梧的強盜守衛著。
李申騙他們說,王得仁忘了帶佩刀,讓他來取。
兩個強盜聽了,急忙爭著去找。
李申見狀,當即砍出一刀,落在後麵那人身上。
那名強盜背後中刀,當即發出“啊”的一聲慘叫,倒在地上。
另外一個強盜聽到聲音,嚇了一跳,下意識地回頭望來,想要看看發生了什麽事情。
但還不待他看清楚,眼前便閃過一道森冷的刀光。
他還沒有反應過來,臉上便挨了一刀,半個頭直接沒了。
殺完兩名守衛,李申立即在院子裏搜尋。
找到周氏之後,帶著她從另外一個方向逃出了賊窩。
徐四海第二天才回來,聽周氏和李申說了這件事情,當即氣得暴跳如雷,想要單槍匹馬,去將賊窩踏平。
見他拿著長槍出門,李申連忙追上去攔住他,讓他不要衝動。
他說,雖然他一個人將周氏救了出來,但這是使用聲東擊西之計,打了王得仁一個措手不及。
因為這件事情,他們一定會加強防備,再想對付他們,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必須得召集人手,才有成功的機會。
徐四海剛剛隻是在氣頭上,聽到李申的話,頓時冷靜下來。
於是,他們便一起出門,叫來縣裏有名的鄉紳,一起商量對策,徹底除掉王得仁這匹害群之馬。
來的人有很多,但大家都擔心,一旦打不過王得仁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強盜,事後會遭到報複,因此沒有人敢出頭。
見他們一個個都不想出力,隻想躲在背後享受勝利的果實,徐四海非常生氣,當即掀翻桌子,對著眾人破口大罵。
他說,王得仁一日不除,大家都別想過安寧的日子。
他們徐家反正已經被洗劫一空了,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失去的,大不了一走了之就是了。
但各大鄉紳家大業大,可經不起折騰。
如果他們願意將祖祖輩輩傳來的基業拱手讓人,就當他自作多情,多管閑事,大家都可以散了。
聽出徐四海話語中的威脅,眾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們知道,現在的徐四海,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為了心中的正義,義無反顧帶頭往前衝的愣頭青了。
要想白白占他的便宜,已經是老黃曆的事情了。
為了守住各自的家產,眾人隻好回去動員家裏的男丁,但人人都怕死,人人都不想讓別的人家占便宜。
原本約定好每家各派十人,湊一支一百人的隊伍,交給徐四海指揮,但到了最後,隻來了二十個人。
徐四海非常生氣,當著眾人的麵叫罵了一陣。
但有總比沒有強,而且如果不是心甘情願加入到討伐山賊的隊伍之中,到時候一開戰,他們就嚇得潰散逃跑,還會影響眾人的士氣,反而不利於整場戰局。
因此,徐四海雖然生氣,但還是忍住了,沒有再問他們要人。
為了掌握城內富人的動向和消息,王得仁在城裏安插了一個內奸,是他家的一個遠房親戚,叫王貴。
得知徐四海召集人手,準備上山攻打王得仁,王貴連忙偷偷出城,想要將這個消息告訴他。
王貴的妻子,在收拾屋子的時候,發現了他與王得仁來往的信件,這才知道,她的丈夫,竟然是山賊的內奸,和王得仁裏應外合,謀害了不少人。
而這其中,還包括她的娘家人。
見王貴為了錢,連自家人都出賣。
他的妻子非常氣憤,立即拿著信件去找徐四海。
得知這一消息,眾人全都非常著急。
因為他們隻有這麽幾個人,本來還想打王得仁一個猝不及防,沒想到現在竟然讓他知道了他們的謀劃,要是他加強了防備,想要攻上山去,隻怕比登天還難。
而要是王得仁傾巢而來,先下手為強,那就更加糟糕了。
人群裏,有不少人提議,立馬派人去把王貴追回來,這樣也許還有機會挽回。
但徐四海卻攔住了他們,不讓他們去。
眾人表示不解,徐四海便向他們解釋,王得仁狂妄自大,若是讓他知道,他們隻有二十個人,一定不會把他們放在眼裏。
他要的,就是讓他掉以輕心。
正所謂驕兵必敗,他們勝算本來不大,但現在,他有了更大的把握。
聽到他的解釋,眾人這才恍然大悟,但也更加擔心。
徐四海連忙安撫眾人,並且跟他們說,他當初潛入縣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武器庫,裏麵有十幾把弓弩和一些鋒利的刀劍,此外,還有兩門大炮。
有了這些裝備,不怕打不過王得仁。
一聽說有大炮,眾人都非常激動,士氣也因此變得振奮起來。
在徐四海的帶領下,眾人有說有笑,來到衙門。
武器庫藏在地下,太平教叛軍沒有發現。
徐四海也是機緣巧合,誤觸了機關,才知道武器庫的存在。
進入武器庫之後,徐四海讓人將武器全都搬出來。
而後將弓弩分下去,人手一把,教他們使用的方法。
為了以防萬一,每個人還隨身佩帶一把大刀。
這樣,就算不幸遭遇了,近戰的時候還能還手。
眾人武裝妥當之後,徐四海立即帶著他們出發,來到山賊巢穴的山腳下麵。
上山的路隻有一條,徐四海讓人將兩門火炮分別藏在兩邊的林子裏,炮口對準山上,各派兩個可靠的人拿著火撚子提前埋伏著,一旦強盜下山,立馬點火放炮。
至於剩下的人,則在徐四海和李申的帶領下,佯裝進攻,將王得仁引出來。
見他們果然隻來了不到二十個人,王得仁一臉不屑,當即招呼所有手下,打開寨門衝了出來。
徐四海見狀,立馬帶著人撤退。
同時發出信號,讓那兩名火炮手開炮。
那兩名火炮手連忙點燃導火線,炮彈衝天而起,如同雷電轟鳴,聲勢浩大,落在山道上麵,炸出兩個大坑。
動靜鬧得不小,但一個山賊也沒有傷到。
不過,王得仁率領的,隻是一群烏合之眾。
看到火炮,還以為是官府的人來了,當即亂作一團,還沒有開始打,士氣便先潰散,個個爭先恐後,急著逃命,全無鬥誌。
第二輪火炮隨後落下,依舊是與原本瞄準的目標有所偏差,但因為山賊全都散開,目標反而一下子擴大,反而讓他們打中了不少人。
王得仁這邊,並不知道火炮的攻擊,都是隨機的。
見火炮的殺傷力如此之大,還以為真的是官府的人來了,心中再無戰意,立即騎馬逃跑。
他這一跑,沒有人指揮,場麵更加混亂。
徐四海等人見狀,當即使用弓弩,配合大炮,攻擊山賊。
山道上,倒下來的屍體越來越多。
這場戰鬥,最終以徐四海等人的勝利結束。
從此,徐四海名聲大振。
避亂逃難的人,都前來投奔他。
徐四海手底下,聚集的人馬越來越多。
到了最後,達到了千人之數。
而他,也儼然成了一縣之主。
在縣城裏,說一不二。
大事小事,全都需要聽取他的意見,才能執行。
徐四海喜歡這種手握大權的感覺,但他也知道,他不是朝廷委任的官員,一旦上麵派人過來,接管縣城,他便會失去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這對人馬。
他不想放棄自己苦心經營的這一切,更不想像其他人一樣,淪為亂世之中隨波逐流的平庸之輩!
他想要在將來有一番大作為,他想要建功立業,成為一個真正的大英雄!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李申,詢問他的意見。
李申其實也早就覺得齊皇荒淫無道,亂世不久之後就會到來,現在正是風雲際會,英雄輩出的時代。
兩人一拍即合,立即帶著隊伍造反。
但造反需要名義,不能說反就反。
於是,徐四海便謊稱自己是天帝之子,下凡替天行道,推翻齊皇的暴——政,解救人民於水火之中。
為了讓人信服,他還特地買來一條紅色鯉魚,在他的肚子裏塞進去一塊絹布,裏麵繡著他的身世。
隨後,他收買了一個釣魚翁,讓他假裝從河裏釣起來這條鯉魚,將這件事情傳播出去。
徐四海年輕的時候,就有豪俠之名,一身正氣。
現在,在他的有意推波助瀾之下,眾人越看越覺得他麵相不凡,很有可能真的是神仙降世。
這件事情很快傳開,徐四海得到了更多人的追隨。
他自稱為白帝,封李申為兵馬大元帥。
那二十個跟隨他攻打王得仁的壯士,則分別被他授予將軍的稱號,每個人賞了兩個奴婢做老婆。
徐四海一邊練兵,一邊加固城防,隔絕縣城與外界的聯係。
他要求每家每戶,必須出一名男丁,加入到軍隊當中。
有人反抗,他便立即將其殺掉。
死後將頭顱掛到城牆上,警示眾人。
城中之人,對他又敬畏,又害怕,反對的聲音,漸漸沒有了。
城防穩固之後,徐四海開始向每家每戶征糧。
但城中剛剛經曆過太平教叛軍的洗劫,還沒有恢複元氣,家裏隻剩一點口糧,勉強果腹,哪裏還有餘糧可供上繳。
征糧工作開展了一段時間,收上來的糧食非常少,根本就不夠軍隊征戰所需。
徐四海沒有辦法,隻好派出去幾股小部隊,美名其曰練兵,其實就是攻打那些小山村。
不殺人,隻要糧食。
但要了他們的糧食,與殺人並沒有什麽不同。
徐四海這麽做,引起了一部追隨他的人的不滿。
不少人趁著外出征糧的機會,偷偷逃走。
對於逃兵,徐四海采取零容忍的態度。
他們人雖然逃了,但他們的親朋好友,統統都被抓起來,斬首示眾。
徐四海的這一舉動,震懾了那些蠢蠢欲動的士兵。
隨著收繳來的糧食越來越多,徐四海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開始揮師北上。
隊伍出發之前,徐四海找來所有部將,眾人在一起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商討北伐大計。
最終,他們一致決定,先不要和官兵硬碰硬,而是壯大隊伍,保存實力,在徐徐圖之。
他們一路尾隨太平教叛軍,跟在他們的屁股後麵撿漏。
在太平教攻占過的城池裏麵,不少人對他們恨之入骨,徐四海利用這股仇恨,將他們騙進自己的隊伍之中。
等到他們得知真相之後,已經上了賊船,隻好跟著他一起北上,沒有別的選擇。
就這樣,徐四海一路上不斷吸收新鮮血液,隊伍的人數,很快達到一萬人。
人數在增加的同時,糧草的補給卻跟不上。
徐四海沒有辦法,隻能提前改變計劃,開始進攻那些沒有被太平教攻打過的城市。
他們攻打的第一個縣城,叫昌平。
徐四海聽從李申的建議,先派出一小隊精銳,混入流民當中進城,讓他們將城門打開。
而後率領部眾攻進去,打了城中守衛一個措手不及。
徐四海首戰告捷,軍中士氣大增。
半個月之後,再次率領部隊,攻打一個叫做南皮的縣城。
因為昌平一夕之間被滅,南皮守將對徐四海心生畏懼。
徐四海的部隊還沒到,他便先帶著家眷和親信逃跑。
城中沒有了守將,士氣潰散,士兵也跑了一大半。
餘下的人馬,雖然竭力阻擋,但還是打不過徐四海的大軍。
半天還不到,南皮城就被攻下。
徐四海吸收了亂軍,軍隊人數達到一萬兩千。
接連打了兩場大戰,徐四海想要休整幾個月,好好整編一下人馬,但李申卻認為,眼下正是部隊士氣最旺盛的時候,應該趁著這個機會,再攻打幾座城池。
徐四海聽從了李申的建議,帶著部隊繼續出發,連續攻下三座小縣城,部隊人數達到了兩萬。
徐四海五戰五勝,信心大增,再加上手底下精兵強將無數,不再滿足於攻打這些小縣城,便召集群將,想要攻下昌樂縣這座大城,作為臨時的據點。
在場之人,全都信心滿滿,沒有一個反對的,隻有李申站出來,說軍隊人數太多,需要整合一下,不宜再發兵攻城。
徐四海正在興頭上,聽到李申這麽說,不由感到大為掃興。
但李申說得也有道理,他便答應攻下昌樂縣之後,再停下來整軍。
李申雖然不讚成,但徐四海畢竟是主君,決策權在他手上,而且他都這麽說了,他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好點頭答應。
昌樂城不比其他小城,城中擁有一千名正規的守備軍,還配備四門火炮,東西南北四個大門各一門。
徐四海的部隊人數雖然很多,但昌樂城守將占著地勢之利,據城死守。
徐四海派出多支部隊,從四個城門同時發起進攻,一連打了三天,非但沒能將其攻下,反而損失了將近一千人。
李申建議先將昌樂城圍住,圍而不攻,待城中糧草耗盡,士氣低迷,再派人進攻。
徐四海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因為他覺得自己手底下有很多士兵,很多都沒有經過正規訓練,隻是為了混口飯吃才跟著他打仗。
他不需要這些酒囊飯袋,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拿他們當炮灰,在消耗昌樂城守軍的同時,也有一個合理的借口,將他們處理掉,節約一些軍糧。
徐四海沒有告訴李申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因為這雖然是為了大局著想,但在心裏想和說出來是兩回事。
如果說出來,難免會讓李申覺得他是個冷血無情的人,讓他感到心寒。
但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作為這支部隊的統治者,他需要考慮更多的事情。
以他對李申的了解,他絕不會同意他這麽做。
所以,徐四海隻能裝糊塗,繼續派兵攻城。
最終,徐四海付出了三千人的代價,攻下了昌樂城。
因為這場戰役打得太久,死的人太多,昌樂城雖然成功攻了下來,但士氣大降。
為了鼓舞士兵,徐四海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允許他們在城中自由掃蕩三天三夜。
隻要不要對自己人動手,無論他們想做什麽,都隨便他們。
這一決定,讓一度低迷的士氣,瞬間變得振奮起來。
李申再次站出來,表示這麽做,和強盜沒有什麽兩樣。
他勸徐四海,得人心者,得天下。
他應該愛惜自己的名聲,不應該這麽放縱自己的軍隊。
徐四海認同他說的話,但他說這一戰死傷慘重,士兵們是人,不是戰鬥的機器,如果不做一點什麽事情,補償一下他們,讓他們嚐到打戰的好處,以後誰還會替他賣命……
各地官員,自顧不暇,李申的案子,也因此擱置下來。
後來,叛軍進攻徐四海所在的縣城。
縣令帶著城內守軍聞風而逃。
徐四海趁亂潛入衙門裏麵,毀掉李申殺人的卷宗。
李申因此得以回來,兩人和好如初,重新在一起生活。
叛軍到來之後,並沒有久留,在城中短暫休整了三天,補充糧草和士兵之後,便繼續出發,攻打下一座城池。
徐四海所在的縣城,成為一座無主之地,非常混亂。
王監生有個侄子,叫做王得仁,繼承了他的家產。
叛軍走後,他當即聚集起王監生生前所招攬的那幫無賴之徒,占山為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附近的百姓,深受其害。
得知李申回到徐家,像個沒事人一樣生活,王得仁非常生氣。
這些年來,他一直沒有忘記王家的血海深仇。
以前有官府在,他沒有辦法。
現在官府的人和叛軍都走了,他覺得自己報仇的機會來了。
於是,當天晚上,他便立即率領手下的盜匪,傾巢而出。
以報仇為名,攻打徐家。
徐四海和李申正好有事外出,家裏隻有妻子和仆人。
王得仁率領群盜,攻破了徐家大門。
在徐家,他們沒有找到徐四海和李申。
王得仁撲了一個空,很是氣憤,便將徐四海的妻子抓起來,連同徐家所有的財物和女仆都劫掠一空。
李申辦完事情先回來,見家裏一片狼藉,隻剩下一個仆人,不由嚇了一跳,連忙向那名仆人詢問緣由。
得知王得仁是衝著自己來的,李申心中既憤怒,又羞愧。
他立即派人送信給徐四海,同時找來一團麻繩,將其砍成幾十段,把短的交給仆人,長的自己拿著。
仆人不解,問他想要幹嘛。
李申說他想要救人。
仆人害怕,說他們隻有兩個人,還是等徐四海回來再說。
李申搖頭,表示等徐四海回來,已經太晚了。
徐夫人還在賊窩裏,要是不早點將人救出來,恐怕會遭遇不測,早點將人救出來,他才安心。
仆人內心不安,說強盜人多勢眾,隻憑他們兩個,根本就不可能救得出徐夫人,他這麽做,是在送死。
李申說,他也知道,這麽做非常危險。
但這是他欠徐家的,死又何足惜?
他讓仆人不要擔心,危險的事情他來做,他隻需把他吩咐的事情做好,絕不會有性命之危。
仆人半信半疑,但不敢違抗李申,隻能唯唯諾諾地答應下來。
王得仁的老巢,在一個半山腰的山村裏麵。
李申帶著那名仆人,來到山腳下,囑咐他趁著夜色,偷偷摸到村子後麵的山上,用火點燃麻繩,將其散掛在山上的荊棘叢中,然後立即返回。
仆人答應著去了。
見他離開,李申這才假扮成強盜的樣子。
隨後翻牆越院,摸進村內。
賊窩裏,守備鬆散。
強盜們三五成群,或聚在一起喝酒,或聚在一起賭博,場麵混亂,非常嘈雜。
沒有人注意到混入其中的李申。
李申找到了一個落單的強盜,向他逼問徐夫人關押的地方,得知她被關在王得仁住的院子裏麵。
王得仁想利用她做誘餌,引來徐四海和李申,所以沒有虐待她,隻是讓人好好看管著。
聽到強盜的話,李申這才鬆了口氣,接著問了王得仁的住處,而後將其敲暈,用繩子綁起來,藏在床底下。
出門時,李申忽然聽到,賊窩裏有人大喊了一聲,說東山上有火,強盜們一齊往東望去,果然在那裏看到了火光。
起初隻有一二點,而後越來越多,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
李申知道,這是那名仆人弄出來的動靜,便乘機大聲喊道,東山上有敵人來偷襲。
一聽到敵襲,所有人都慌了。
王得仁正在調教群妾,聽到下人來報,不由大吃一驚,急忙穿好衣服,率眾前去迎敵。
賊窩裏,很快亂做一團。
李申一邊喊著殺敵,一邊往後退去。
在一片混亂之中,他來到王得仁的住處。
但在門口,有兩個身材魁梧的強盜守衛著。
李申騙他們說,王得仁忘了帶佩刀,讓他來取。
兩個強盜聽了,急忙爭著去找。
李申見狀,當即砍出一刀,落在後麵那人身上。
那名強盜背後中刀,當即發出“啊”的一聲慘叫,倒在地上。
另外一個強盜聽到聲音,嚇了一跳,下意識地回頭望來,想要看看發生了什麽事情。
但還不待他看清楚,眼前便閃過一道森冷的刀光。
他還沒有反應過來,臉上便挨了一刀,半個頭直接沒了。
殺完兩名守衛,李申立即在院子裏搜尋。
找到周氏之後,帶著她從另外一個方向逃出了賊窩。
徐四海第二天才回來,聽周氏和李申說了這件事情,當即氣得暴跳如雷,想要單槍匹馬,去將賊窩踏平。
見他拿著長槍出門,李申連忙追上去攔住他,讓他不要衝動。
他說,雖然他一個人將周氏救了出來,但這是使用聲東擊西之計,打了王得仁一個措手不及。
因為這件事情,他們一定會加強防備,再想對付他們,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必須得召集人手,才有成功的機會。
徐四海剛剛隻是在氣頭上,聽到李申的話,頓時冷靜下來。
於是,他們便一起出門,叫來縣裏有名的鄉紳,一起商量對策,徹底除掉王得仁這匹害群之馬。
來的人有很多,但大家都擔心,一旦打不過王得仁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強盜,事後會遭到報複,因此沒有人敢出頭。
見他們一個個都不想出力,隻想躲在背後享受勝利的果實,徐四海非常生氣,當即掀翻桌子,對著眾人破口大罵。
他說,王得仁一日不除,大家都別想過安寧的日子。
他們徐家反正已經被洗劫一空了,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失去的,大不了一走了之就是了。
但各大鄉紳家大業大,可經不起折騰。
如果他們願意將祖祖輩輩傳來的基業拱手讓人,就當他自作多情,多管閑事,大家都可以散了。
聽出徐四海話語中的威脅,眾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們知道,現在的徐四海,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為了心中的正義,義無反顧帶頭往前衝的愣頭青了。
要想白白占他的便宜,已經是老黃曆的事情了。
為了守住各自的家產,眾人隻好回去動員家裏的男丁,但人人都怕死,人人都不想讓別的人家占便宜。
原本約定好每家各派十人,湊一支一百人的隊伍,交給徐四海指揮,但到了最後,隻來了二十個人。
徐四海非常生氣,當著眾人的麵叫罵了一陣。
但有總比沒有強,而且如果不是心甘情願加入到討伐山賊的隊伍之中,到時候一開戰,他們就嚇得潰散逃跑,還會影響眾人的士氣,反而不利於整場戰局。
因此,徐四海雖然生氣,但還是忍住了,沒有再問他們要人。
為了掌握城內富人的動向和消息,王得仁在城裏安插了一個內奸,是他家的一個遠房親戚,叫王貴。
得知徐四海召集人手,準備上山攻打王得仁,王貴連忙偷偷出城,想要將這個消息告訴他。
王貴的妻子,在收拾屋子的時候,發現了他與王得仁來往的信件,這才知道,她的丈夫,竟然是山賊的內奸,和王得仁裏應外合,謀害了不少人。
而這其中,還包括她的娘家人。
見王貴為了錢,連自家人都出賣。
他的妻子非常氣憤,立即拿著信件去找徐四海。
得知這一消息,眾人全都非常著急。
因為他們隻有這麽幾個人,本來還想打王得仁一個猝不及防,沒想到現在竟然讓他知道了他們的謀劃,要是他加強了防備,想要攻上山去,隻怕比登天還難。
而要是王得仁傾巢而來,先下手為強,那就更加糟糕了。
人群裏,有不少人提議,立馬派人去把王貴追回來,這樣也許還有機會挽回。
但徐四海卻攔住了他們,不讓他們去。
眾人表示不解,徐四海便向他們解釋,王得仁狂妄自大,若是讓他知道,他們隻有二十個人,一定不會把他們放在眼裏。
他要的,就是讓他掉以輕心。
正所謂驕兵必敗,他們勝算本來不大,但現在,他有了更大的把握。
聽到他的解釋,眾人這才恍然大悟,但也更加擔心。
徐四海連忙安撫眾人,並且跟他們說,他當初潛入縣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武器庫,裏麵有十幾把弓弩和一些鋒利的刀劍,此外,還有兩門大炮。
有了這些裝備,不怕打不過王得仁。
一聽說有大炮,眾人都非常激動,士氣也因此變得振奮起來。
在徐四海的帶領下,眾人有說有笑,來到衙門。
武器庫藏在地下,太平教叛軍沒有發現。
徐四海也是機緣巧合,誤觸了機關,才知道武器庫的存在。
進入武器庫之後,徐四海讓人將武器全都搬出來。
而後將弓弩分下去,人手一把,教他們使用的方法。
為了以防萬一,每個人還隨身佩帶一把大刀。
這樣,就算不幸遭遇了,近戰的時候還能還手。
眾人武裝妥當之後,徐四海立即帶著他們出發,來到山賊巢穴的山腳下麵。
上山的路隻有一條,徐四海讓人將兩門火炮分別藏在兩邊的林子裏,炮口對準山上,各派兩個可靠的人拿著火撚子提前埋伏著,一旦強盜下山,立馬點火放炮。
至於剩下的人,則在徐四海和李申的帶領下,佯裝進攻,將王得仁引出來。
見他們果然隻來了不到二十個人,王得仁一臉不屑,當即招呼所有手下,打開寨門衝了出來。
徐四海見狀,立馬帶著人撤退。
同時發出信號,讓那兩名火炮手開炮。
那兩名火炮手連忙點燃導火線,炮彈衝天而起,如同雷電轟鳴,聲勢浩大,落在山道上麵,炸出兩個大坑。
動靜鬧得不小,但一個山賊也沒有傷到。
不過,王得仁率領的,隻是一群烏合之眾。
看到火炮,還以為是官府的人來了,當即亂作一團,還沒有開始打,士氣便先潰散,個個爭先恐後,急著逃命,全無鬥誌。
第二輪火炮隨後落下,依舊是與原本瞄準的目標有所偏差,但因為山賊全都散開,目標反而一下子擴大,反而讓他們打中了不少人。
王得仁這邊,並不知道火炮的攻擊,都是隨機的。
見火炮的殺傷力如此之大,還以為真的是官府的人來了,心中再無戰意,立即騎馬逃跑。
他這一跑,沒有人指揮,場麵更加混亂。
徐四海等人見狀,當即使用弓弩,配合大炮,攻擊山賊。
山道上,倒下來的屍體越來越多。
這場戰鬥,最終以徐四海等人的勝利結束。
從此,徐四海名聲大振。
避亂逃難的人,都前來投奔他。
徐四海手底下,聚集的人馬越來越多。
到了最後,達到了千人之數。
而他,也儼然成了一縣之主。
在縣城裏,說一不二。
大事小事,全都需要聽取他的意見,才能執行。
徐四海喜歡這種手握大權的感覺,但他也知道,他不是朝廷委任的官員,一旦上麵派人過來,接管縣城,他便會失去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這對人馬。
他不想放棄自己苦心經營的這一切,更不想像其他人一樣,淪為亂世之中隨波逐流的平庸之輩!
他想要在將來有一番大作為,他想要建功立業,成為一個真正的大英雄!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李申,詢問他的意見。
李申其實也早就覺得齊皇荒淫無道,亂世不久之後就會到來,現在正是風雲際會,英雄輩出的時代。
兩人一拍即合,立即帶著隊伍造反。
但造反需要名義,不能說反就反。
於是,徐四海便謊稱自己是天帝之子,下凡替天行道,推翻齊皇的暴——政,解救人民於水火之中。
為了讓人信服,他還特地買來一條紅色鯉魚,在他的肚子裏塞進去一塊絹布,裏麵繡著他的身世。
隨後,他收買了一個釣魚翁,讓他假裝從河裏釣起來這條鯉魚,將這件事情傳播出去。
徐四海年輕的時候,就有豪俠之名,一身正氣。
現在,在他的有意推波助瀾之下,眾人越看越覺得他麵相不凡,很有可能真的是神仙降世。
這件事情很快傳開,徐四海得到了更多人的追隨。
他自稱為白帝,封李申為兵馬大元帥。
那二十個跟隨他攻打王得仁的壯士,則分別被他授予將軍的稱號,每個人賞了兩個奴婢做老婆。
徐四海一邊練兵,一邊加固城防,隔絕縣城與外界的聯係。
他要求每家每戶,必須出一名男丁,加入到軍隊當中。
有人反抗,他便立即將其殺掉。
死後將頭顱掛到城牆上,警示眾人。
城中之人,對他又敬畏,又害怕,反對的聲音,漸漸沒有了。
城防穩固之後,徐四海開始向每家每戶征糧。
但城中剛剛經曆過太平教叛軍的洗劫,還沒有恢複元氣,家裏隻剩一點口糧,勉強果腹,哪裏還有餘糧可供上繳。
征糧工作開展了一段時間,收上來的糧食非常少,根本就不夠軍隊征戰所需。
徐四海沒有辦法,隻好派出去幾股小部隊,美名其曰練兵,其實就是攻打那些小山村。
不殺人,隻要糧食。
但要了他們的糧食,與殺人並沒有什麽不同。
徐四海這麽做,引起了一部追隨他的人的不滿。
不少人趁著外出征糧的機會,偷偷逃走。
對於逃兵,徐四海采取零容忍的態度。
他們人雖然逃了,但他們的親朋好友,統統都被抓起來,斬首示眾。
徐四海的這一舉動,震懾了那些蠢蠢欲動的士兵。
隨著收繳來的糧食越來越多,徐四海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開始揮師北上。
隊伍出發之前,徐四海找來所有部將,眾人在一起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商討北伐大計。
最終,他們一致決定,先不要和官兵硬碰硬,而是壯大隊伍,保存實力,在徐徐圖之。
他們一路尾隨太平教叛軍,跟在他們的屁股後麵撿漏。
在太平教攻占過的城池裏麵,不少人對他們恨之入骨,徐四海利用這股仇恨,將他們騙進自己的隊伍之中。
等到他們得知真相之後,已經上了賊船,隻好跟著他一起北上,沒有別的選擇。
就這樣,徐四海一路上不斷吸收新鮮血液,隊伍的人數,很快達到一萬人。
人數在增加的同時,糧草的補給卻跟不上。
徐四海沒有辦法,隻能提前改變計劃,開始進攻那些沒有被太平教攻打過的城市。
他們攻打的第一個縣城,叫昌平。
徐四海聽從李申的建議,先派出一小隊精銳,混入流民當中進城,讓他們將城門打開。
而後率領部眾攻進去,打了城中守衛一個措手不及。
徐四海首戰告捷,軍中士氣大增。
半個月之後,再次率領部隊,攻打一個叫做南皮的縣城。
因為昌平一夕之間被滅,南皮守將對徐四海心生畏懼。
徐四海的部隊還沒到,他便先帶著家眷和親信逃跑。
城中沒有了守將,士氣潰散,士兵也跑了一大半。
餘下的人馬,雖然竭力阻擋,但還是打不過徐四海的大軍。
半天還不到,南皮城就被攻下。
徐四海吸收了亂軍,軍隊人數達到一萬兩千。
接連打了兩場大戰,徐四海想要休整幾個月,好好整編一下人馬,但李申卻認為,眼下正是部隊士氣最旺盛的時候,應該趁著這個機會,再攻打幾座城池。
徐四海聽從了李申的建議,帶著部隊繼續出發,連續攻下三座小縣城,部隊人數達到了兩萬。
徐四海五戰五勝,信心大增,再加上手底下精兵強將無數,不再滿足於攻打這些小縣城,便召集群將,想要攻下昌樂縣這座大城,作為臨時的據點。
在場之人,全都信心滿滿,沒有一個反對的,隻有李申站出來,說軍隊人數太多,需要整合一下,不宜再發兵攻城。
徐四海正在興頭上,聽到李申這麽說,不由感到大為掃興。
但李申說得也有道理,他便答應攻下昌樂縣之後,再停下來整軍。
李申雖然不讚成,但徐四海畢竟是主君,決策權在他手上,而且他都這麽說了,他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好點頭答應。
昌樂城不比其他小城,城中擁有一千名正規的守備軍,還配備四門火炮,東西南北四個大門各一門。
徐四海的部隊人數雖然很多,但昌樂城守將占著地勢之利,據城死守。
徐四海派出多支部隊,從四個城門同時發起進攻,一連打了三天,非但沒能將其攻下,反而損失了將近一千人。
李申建議先將昌樂城圍住,圍而不攻,待城中糧草耗盡,士氣低迷,再派人進攻。
徐四海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因為他覺得自己手底下有很多士兵,很多都沒有經過正規訓練,隻是為了混口飯吃才跟著他打仗。
他不需要這些酒囊飯袋,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拿他們當炮灰,在消耗昌樂城守軍的同時,也有一個合理的借口,將他們處理掉,節約一些軍糧。
徐四海沒有告訴李申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因為這雖然是為了大局著想,但在心裏想和說出來是兩回事。
如果說出來,難免會讓李申覺得他是個冷血無情的人,讓他感到心寒。
但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作為這支部隊的統治者,他需要考慮更多的事情。
以他對李申的了解,他絕不會同意他這麽做。
所以,徐四海隻能裝糊塗,繼續派兵攻城。
最終,徐四海付出了三千人的代價,攻下了昌樂城。
因為這場戰役打得太久,死的人太多,昌樂城雖然成功攻了下來,但士氣大降。
為了鼓舞士兵,徐四海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允許他們在城中自由掃蕩三天三夜。
隻要不要對自己人動手,無論他們想做什麽,都隨便他們。
這一決定,讓一度低迷的士氣,瞬間變得振奮起來。
李申再次站出來,表示這麽做,和強盜沒有什麽兩樣。
他勸徐四海,得人心者,得天下。
他應該愛惜自己的名聲,不應該這麽放縱自己的軍隊。
徐四海認同他說的話,但他說這一戰死傷慘重,士兵們是人,不是戰鬥的機器,如果不做一點什麽事情,補償一下他們,讓他們嚐到打戰的好處,以後誰還會替他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