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祭統》曰:“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


    ————


    朔日,辰時!


    “嗚!嗚!嗚!”


    一個個袒胸露乳,膀圓腰粗的漢子,用力鼓起腮幫,吹響牛皮號角。雄渾厚重的號角聲,回響於山陰氏上空。


    “嗚!嗚!嗚!”


    姒姓石祠內氣氛沉肅,眾位身著灰黑祭服的姒姓宗親,筆直立於石祠前的石階上,其後站著各家各姓的族親。


    “踏,踏,踏,”


    一隊隊儀仗兵身披重甲,銅戈上係著一截黑布。十人一橫,五人一縱,列陣於石祠四周,猶如一麵麵銅牆鐵壁。


    就在這四麵鐵壁銅牆外,成千上萬黔首百姓,已然聚於姒姓石祠的周匝,靜靜地等待姒伯陽亮相於石祠之前。


    祭祀之事最為莊嚴,在這‘告朔’祭祀之上,任是列國諸侯,還是大國上卿,無論身份高低,都不敢逾越半步。


    自從魯國的某代國君,因為沒親到祖廟告祭,隻是殺頭羊敷衍了事。以至物議沸騰,有了‘告朔餼羊’的典故。


    當時在位的天子大怒,硬生生削去魯國三千裏封土,作為他怠慢祖靈的懲戒,自此列國再無‘告朔餼羊’之事。


    咣當咣當聲接連的響起,一扇扇石門被推開。姒伯陽身著玄黑色祭服,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步步邁入石祠中。


    “謔!謔!謔!”


    牛皮號角吹響,一個個身材魁梧的漢子,側視著姒伯陽的身影。伴隨著他的步伐,陳列四方的儀仗兵齊聲喝彩。


    經過中行堰精心籌備,這場‘告朔’異常宏大。作為姒伯陽坐穩大位後,首次‘告朔’祭祀,對姒伯陽意義非凡。


    “這,將是我姒伯陽,正式宣告執掌山陰的一日。”


    迎著眾人且敬且畏的目光,姒伯陽一隻手按著掩日劍柄,一手捧著山陰印信,緩緩踏上石階。


    這一日,注定牽動山陰氏五萬百姓的心,姒伯陽一步步踏過石階,左右的姒姓宗親與各家家長,無不躬身行禮。


    《雲門》、《鳳鳥天翟》、《擊石拊石,百獸率舞》之樂奏響,始於上古人祖的祭祀樂舞,盤桓與莊嚴石祠間。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古老的會稽山歌,回蕩在石祠之中,眾位姒姓宗親們麵帶肅容,與各姓族老們一起,唱著這一首古拙的《彈歌》。


    這是會稽一帶最為古老的歌謠,彰顯著會稽人族中,古善射者們的英姿,被一代代善射者爭相傳唱經久不衰。


    在渾厚古拙的歌聲中,姒伯陽緩步走上石祠,一扇扇石門被推開,石祠之中一排排燭台矗立,燭光照在他臉上。


    他不緊不慢的邁過回廊中的門檻,瞥了一眼三麵廊壁上的神話圖騰,一臉正色的看著青煙繚繞的香案。


    香爐青煙嫋嫋,拂動一塊塊神主牌。一絲絲靈光遊弋,在神主牌位上乍現,一縷縷青煙纏繞在一眾神主牌上。


    這些神主牌位,以昭穆之製,供奉於石祠中。


    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為昭,子居右為穆。


    二世為昭,三世為穆;先世為昭,後世為穆;長為昭,幼為穆;嫡為昭,庶為穆,世代傳承,井然有序。


    姒伯陽看著眼前靈光遊弋的神主牌,這些神主牌的祖靈,都是生前威望極高,死後一靈不昧,得以陰世尊榮。


    他眸光泛著清光,隻見香案供奉的神主牌上,一絲絲香火願力流入冥土陰世,沉浮於一座法域之間。


    “祖靈庇佑,代代相傳,興盛不衰,姒姓永昌,”


    姒伯陽麵向香案上,那一座若隱若現的法域虛影,臉上神色漠然,點燃三支紫檀,煙氣帶著一點紫意繚繞不休。


    “姒姓永昌!!”


    耳邊回音悠長,姒伯陽徐徐從袖中,取出一卷玄黑色絲帛。在玄黑色的絲帛上,一點點明光搖拽,極為的神異。


    “嗚呼,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攤開玄黑絲帛,姒伯陽徐徐念誦,聲音平仄波瀾不驚。


    石祠中刮起陣陣香風,卷起懸掛的簾幔,拂動一片燭火,燭淚劈啪作響。在燭光的映襯下,整個石祠愈發莊重。


    姒伯陽所念的,是古人王伊耆氏所作的《蠟辭》,乃是祭祀祝文之中,極為重要的一段開篇。


    昔伊耆始蠟,以祭八神。伊耆氏的《蠟辭》之篇,是開人道祭祀先河之作。


    “……草木歸其澤!!”


    就在姒伯陽念誦祝文時,禱告之詞的回音,在石祠經久不散。立於石祠門外,石階下的宗親們,皆伏身跪拜。


    姒伯陽麵色淡漠,不疾不徐誦讀著全篇祝文。他辭藻並不華麗,在曆代先人神主牌前,講述他上位後種種作為。


    香案上的靈光若明若暗,隨著姒伯陽的誦讀,冥土陰世中的法域,似乎也有氣象孕育。


    這是神話與傳說交織的世界,祖先們的力量跨越生死,甚至是時空的界限,聆聽著這位後輩小子的壯誌雄心。


    姒伯陽毫不遮掩他的年少氣盛,哪怕祖先們可以從冥土,看到陽世的演變。可陰陽相隔,任何祖靈都難加幹涉。


    就在姒伯陽誦讀祝文時,香案上擺放的一盤盤金黃色的凶獸血肉,流溢著飽滿圓潤的黃金油脂,絲絲靈光在油脂上閃爍著。


    這些祭品,是中行堰孤身闖入會稽深山,費了不少心力,以神魂級數的實力,壓服這幾頭凶獸,並將之帶回山陰氏圈養。


    專門為了在‘告朔之禮’進行時,可以在活著的凶獸身上,硬生生的挖出來。以三牲之禮供奉先人,取悅於祖靈。


    當然,因為其手段過於殘忍,致使供奉的每一塊金黃血肉上,都包含著凶獸臨死前,最為猙獰扭曲的怨念。


    隻是這些怨念,在山陰氏石祠中,經受曆代先人的香火氣息一衝。頃刻就被衝的煙消雲散,隻留下眾多飽含黃金油脂的凶獸肉。


    姒伯陽神色平靜,在古老樸實的歌謠中,按著既定的順序祭祀,身影在香爐青煙中,顯得越發的高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庭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鳴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鳴鴻並收藏黃庭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