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大榭,議事堂,


    姒伯陽端坐上首主位,三輔四姓們列席入座,一眾宗老家臣席地而坐,堂舍氣氛極為沉凝,像極了一個火藥桶。


    山陰氏的高位者們,一個個捧著謄寫的《中行書》,一時相顧無言。實在是上麵的內容,讓這些人如坐針氈。


    對於眾位宗老家臣的態度,姒伯陽與三輔臣並不意外。《中行書》上的革新之策,對這些宗老家臣可不友好。


    這些人在看到《中行書》後,沒有立即對中行堰群起而攻之,乃至於拔劍相向,已是他們相當的克製了。


    中行堰眼瞼微垂,迎著眾人或審視,或敵意的目光,神色淡定從容,拱手道:“列位,我作的《中行書》如何?”


    “《中行書》耕戰三篇,廢井田開阡陌,土地私有;軍功封爵,確立晉升體製;分家分戶,禁令百姓同居一室。”


    他淡淡道:“這耕戰三篇,是我觀山陰之境況,查察過往之弊病。因地製宜,因時而改,因人而異,有感而發。”


    “這……”


    姒伯陽坐在上首,將堂舍中眾人神情收入眼中,除了三輔臣安之若素,以四姓為首的家臣們,臉色都很是難看。


    孔胥率先發難,厲聲道:“中行,我等敬你是輔臣,是先君遺命的顧命之臣,往日也沒有惡了你的地方。”


    他死死攥著布帛,道:“可是,我看你的《中行書》,與其說是為山陰圖強,還不如說是專門為我等家臣而作。”


    謝赭冷笑道:“中行堰,不要以為我等不知,你安的是什麽心。”


    “哼,廢井田,軍功爵,分戶令,這就是三把刀,刀刀紮在我們幾家族人的身上,讓我們幾家人流血又流淚。”


    謝赭怒視中行堰,道:“廢井田?”


    “井田製自神虞開辟,就被天下人遵從,是九州列國通行的成法,這你也敢廢?”


    “還有軍功爵,你這是對我等的侮辱,我等幾家為山陰氏流了多少血,幾十代人的前赴後繼,才有今時成就。”


    “如今身居高位,那是因為我等本就有著功勳。幾十代人的流血犧牲,難道還不如你一個軍功爵,可笑,可笑。‘


    “還有,你所說的分家分戶,禁令百姓同居。你說的百姓,又是誰?可是我們幾家老族?”


    謝赭惡狠狠的看著中行堰,道:“我看你分明就是刻意針對,說不定是我老族族人眾多,礙了你中行堰的眼。”


    “住口!”


    中行堰起身,嚴辭道:“謝赭,你不要含血噴人,我中行堰和你們幾家有何仇何怨,值得中行堰這麽大費周章?”


    “以你那點微薄修行,打死你有甚難的?我中行堰性情如何,在坐有誰不知,我要看你不順眼,你活不到今日。”


    “你,”謝赭聞言大怒,可是見中行堰目露凶光,再一想到這一位的睚眥必報,心頭頓時一冷,腦海猛地一空。


    中行堰跋扈張揚是出了名的,山陰氏除了姒重象以外,沒人能壓得住他的狂性,就連姒梓滿這個宗長也不行。


    因此,謝赭就是知道中行堰,未必敢在議事堂行凶,可是真要被中行堰打死,中行堰身為輔臣也不可能陪命。


    中行堰道:“哼,我中行堰行事,有一說一,有二是二,從不針對任何人。”


    “在坐的列位都知道,我中行堰名聲不好,為人器量狹小,可我幾時有因私廢公之舉?”


    他斷然擺手,道:“沒有,一次都沒有。這不僅是我中行堰,行得正坐得端,還是因為我要回報先君的知遇。”


    “列位,列位啊,請撇開無稽的偏見,認真研讀一次《中行書》三策,我的《中行書》真的有針對在坐列位嗎?”


    “庸人安於世故,學人溺於所學。若守此心態,今日猶在上古之時也。”


    “世生變,變生強,強則進。治世之道,賢勇者創法立製,庸碌者因循守舊。創新者生,守舊者亡。”


    “就拿井田製來說,井田製雖為神虞的成法,廣為九州諸侯所用。可是井田製,實為奴隸製,它不適用山陰。”


    “列位,此時的山陰,奴隸幾何,丁口幾何,耕田又幾何?咱們坐擁山陰,耕田何其多,但卻缺乏開墾的百姓。”


    “為何就不能將奴隸轉為丁口,山陰氏要想圖強,就不能隻靠本來人口,它需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器量。”


    “同理,軍功爵與分戶令,也是為了壯大山陰氏。軍功爵是為分清賞罰,唯有功過分明,才能讓甲士甘於用命。”


    “而分戶令是為了挖掘人力,擴大山陰氏的兵源。讓耕者有其田,加大力度開墾荒地,盡可能夯實倉廩的儲備。”


    中行堰質問道:“列位,你們看我說的三策,可有刻薄薄待你們的地方?”


    “……”


    四姓中人對中行堰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說辭,是一個標點符號都不信,但他們沒法反駁,隻得對中行堰報以冷眼。


    山陰氏到底不是一個國家,它隻是一座石邑,轄有五六萬丁口而已。


    對山陰人來說,所謂的祖宗成法看似重要,又不那麽重要。


    會稽一帶瀕臨南蠻之地,受到南蠻風氣影響,他們或許對祖靈有著敬畏,卻也不會有太多墨守陳規的想法。


    隻要對他們有益,他們就不介意拿來用。南蠻人的價值觀,就是這麽赤裸裸的,說是天性趨利也不為過。


    姒伯陽目光掃過堂舍內的眾人,道:“我認為,《中行書》值得一試。”


    冷淡的看了一眼其他人,上陽仲、姒梓滿異口同聲,道:“我也認為,革新之策,值得一試!”


    “……”議事堂中陷入一陣沉默中,眼看姒伯陽與輔臣們的表態,眾位家臣麵麵相覷,不少人暗暗咽了口唾沫。


    山陰氏的天,要變了!


    在姒伯陽這位首領,與上陽仲、中行堰、姒梓滿等最高武力者達成一致後,這事也就成了一多半。


    孔、謝、虞等家臣的反對聲潮,在這四位麵前還欠缺幾分底氣。他們四人擰成一股後,就是山陰氏的大勢所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庭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鳴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鳴鴻並收藏黃庭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