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


    東閣之內,姒伯陽端坐木席上,雙目微閉猶如假寐。上陽仲等一幹重臣分坐左右,神容凝重聽著中行堰的上報。


    中行堰正襟危坐,在眾所矚目下,道:“自月餘之前,我山陰氏招撫南蠻,開倉救濟,以至各個散部爭先依附。”


    “時至今日,不過四十餘日光景,就有三十七個蠻部,近五萬南蠻野人歸化山陰氏,成為咱山陰氏的百姓丁口。”


    “這,五萬丁口,竟有五萬丁口?”聽到歸化蠻人之眾,饒是上陽仲等人早有心理準備,仍然被中行堰嚇了一跳。


    這可是五萬丁口,幾乎等同於山陰氏推行變法革新前,整個氏族城邑的總人口。


    就是變法革新後,山陰氏上下一心,曆經十載辛勤耕耘,也隻是在老山陰五萬丁口的基礎上,又增加五萬丁口。


    眾人都不敢相信,這些南蠻散部的歸化,竟然給山陰氏帶來如此多的人口,這至少讓山陰氏省下三五年的發展。


    中行堰拱手上拜,道:“主君,臣不敢疏漏,數次清點戶籍,確實有五萬丁口,隻多不少。”


    上陽仲麵露喜色,笑道:“有這些丁口,無論是開墾田土,還是擴充軍備,咱山陰都有很大的餘地。”


    姒梓滿語氣冷淡,道:“增加人口是好事,可是一下湧入這麽多的人,有利也有弊。咱不能隻見利,卻不見弊。”


    上陽仲若有所思,點了點頭道:“怎講?”


    姒梓滿環顧周圍,道:“利者,可謂是說之不盡,梓滿就不在這班門弄斧,咱要說的就是這弊,其弊不可忽視。”


    姒伯陽緩緩睜開眼睛,瞳孔泛著一抹紫暈,向姒梓滿躬身一禮,道:“叔父,伯陽年少,有何弊端,請您指正。”


    姒梓滿鄭重道:“臣不僅是姒姓宗親,更是主君的輔弼之臣,為主君查缺補漏,正是梓滿職責所在。”


    上陽仲麵露不豫,道:“姒梓滿,不知你這弊在何處。不妨說說,讓大夥兒品評一二。”


    姒梓滿眼見上陽仲神色有異,不動聲色道:“這隻是梓滿一家之言,說的不對,還請大家夥不要見笑。”


    東閣內的氣氛登時一緩,眾臣哈哈一笑,道:“不敢,”


    姒梓滿肅聲道:“各位,你們都知道,那些蠻部頭領之所以歸化山陰氏,不可能每個人都心甘情願的。”


    “若非咱山陰氏日益壯大,以至這些蠻部處境日益艱難。而且前一段時間南蠻遭災在前,嚴白虎依附山陰在後。”


    “這群蠻部頭領為了生存,不得不投入山陰,獲取一點喘息之機。他們所謂的依附,是咱們用大批錢糧換來得。”


    姒伯陽眯了眯眼,道:“我在日前,已經通告給予他們爵位封賞,我想這些軍功爵位,應該能起到一些效果。”


    姒梓滿語氣一頓,道:“雖有爵位,但咱們對各頭領掌控極不牢靠。這些頭領歸附,隻是空另其名,不得其實。”


    “各部野人入城以後,大都各行其是,與其說是歸附山陰氏,不如說是衝著咱四大倉內二百餘萬石粟米來的。”


    “咱們要白養五萬多張嘴,這一個個都等著救濟,每時每刻都要消耗大筆錢糧,這些都是咱山陰氏的老底子。”


    姒伯陽歎道:“如此說來,五萬不事生產的散部野人,咱們也確實不能白養。你們都說說,咱立個章程出來。”


    姒梓滿一句話點破了眾蠻來投下的隱憂,這群蠻部頭領對各部野人們的影響力,在短時間之內是難以被抹除的。


    現在山陰氏耗費如山似海的錢糧,養這五萬多張嘴。萬一在南蠻那麵災情緩解後,這些蠻部頭領反複怎麽辦。


    雖然山陰氏不怕這些蠻部頭領動歪心思,他們要真敢反複無常。山陰氏就能順理成章的出手,將這群頭領捏死。


    可是捏死這一群蠻部頭領之後,讓以後歸附的人該如何想。他們不會想這些人作死,隻會去想姒伯陽卸磨殺驢。


    中行堰眸光開闔,道:“主君,這些丁口的安置,可不能輕忽大意,一個不好就會釀成大亂。”


    “以臣想來,首先要將這些歸化蠻人的居所全都打散,在同一街巷內,同一部族之人不能超過一定數量。”


    “把這些蠻部拆分,削弱頭領的權威。一兩年內收效甚微,可是等三四年後,就能將蠻部頭領的影響壓到最低。”


    鐵騫思慮過後,道:“主君,這五萬張嘴可不能白養,咱耗費二百萬石粟米,更不能連一點聲響都聽不到。”


    “咱們可以用這五萬丁口修整城邑,沒有什麽修的也不要緊,咱們拆完再修,修完再拆,就是不能讓他們閑著。”


    “讓這些丁口每日忙的不知東西南北,如此一直的忙碌下去,那些頭領就算有再大的影響力,又能有什麽用。”


    在中行堰、鐵騫先後進言後,東閣中的一眾家臣們,亦紛紛向上進言,都是盡可能的限製各部頭領的影響力度。


    雖然山陰氏不會虧待這些蠻部頭領,對這些蠻部頭領也是要收為己用的。但是如何用這群頭領,還要思量一下。


    畢竟,各部頭領對野人們的影響確實不小,要是放著不管,不加以限製,幾百幾千年後就是一個個大姓的雛形。


    如今的山陰氏,為了鏟除大姓之害,已經流了多少血。以姒伯陽為首的山陰氏高層,可不會允許再有這個苗頭。


    “好吧,”


    姒伯陽聽著眾人一個個進言,不時點點頭。這些家臣們依自身角度,在極短時間內,就完成了一個大致的框架。


    “列位說的都很全麵,那就按列位說的,擬一個章程出來。暫時就用這個章程,管理這五萬歸化丁口。”


    “不過,你們都給我記住,這章程最主要是遏製蠻部頭領們的肆意妄為,卻不是欺壓任何野人的借口。”


    “無論是蠻部野人,還是老山陰人,你們都要一視同仁。不要讓我知道老山陰人作威作福,與歸化野人生隙。”


    “山陰氏單靠那五萬老山陰人,隻能一輩子困在這山溝裏。咱們需要人口,隻有人口夠多才能走出會稽大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庭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鳴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鳴鴻並收藏黃庭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