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商頌·殷武》雲:“命於下國,封建厥福”。


    ——————


    汾湖之畔,


    姒伯陽一身黑袍,腰間配帶照膽劍,周匝一眾大將,默然而立。


    忽——忽——忽——


    左右二十萬甲兵列陣,猶如銅牆鐵壁,其間旌旗招展,鋪天蓋地,夾雜風聲,獵獵作響,


    這是吳越大戰後的第五日,姒伯陽整合大軍之後,並沒有就這麽退軍。而是率軍駐紮在汾湖之畔,等待吳國的後續反應。


    畢竟,吳國這次可是損失慘重,不僅水路十二萬大軍,盡數被姒伯陽殲滅。還有一位吳伯親子,以及一位地祇大將戰死。


    這噩耗傳回吳國國都,吳國的反應可想而知。雖不至於立刻爆發第二次吳越之戰,但也絕不會毫無動靜,沒有一點反應。


    正因如此,姒伯陽在大勝之後,麾下大軍回返呼聲,越來越高的時候,依舊在汾湖之畔,強自停留了五日。


    “吳越合流,霸業之基!”


    姒伯陽手掌按著佩劍,眺望汾湖對岸,幽幽道:“不知,我會稽男兒,何時才能一雪先輩之恥,跨過汾湖,滅掉吳國。”


    吳越不能共存!


    隻有滅掉吳國,越國才能更進一步,擁有與三苗、曲國等諸侯一爭的力量。


    而吳國也是如此,隻有滅了會稽氏族,實現吳越合一,才能具備稱霸揚州的根基。


    正是吳越合流,對三苗、曲國的威脅太大。在古越分崩離析的三萬年間,三苗、曲國都默契的壓製吳國。


    讓吳國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會稽氏族分分合合,最多插手幹預氏族首領承繼,而無力趁勢揮兵,直取會稽氏族。


    若非如此,以會稽氏族的實力,吳國隻許一支偏師,就能橫掃會稽之地。也不會有姒伯陽橫空出世,帶領會稽氏族崛起。


    隻可惜,三苗、曲國這兩大諸侯,是不會允許吳國吞並越國,成為競爭對手的。


    然而天子將老,亂世將至,九州霸主們明爭暗鬥,鉗製了三苗、曲國兩大諸侯的大部分精力。兩大諸侯再無力限製吳越。


    這個時候,正是吳越爭伐,互相吞並的最佳時機。


    錯過了這個時機,等到時勢穩定,三苗、曲國兩大諸侯的精力,再度投注到吳越。


    介時,無論是越國滅吳,還是吳國吞越,都要麵對三苗、曲國兩大諸侯,可能的幹涉。


    姒伯陽眺望遠方,眸中似有一抹清光,呢喃道:“滅吳啊!”


    甘籍沉聲,道:“上君,滅吳之日,不遠矣。”


    “吳國日衰,而我會稽,卻如日方中,猶有上升的朝氣。”


    “隻待我等同心,必能滅吳,完成曆代先人夢寐以求的功業。”


    姒伯陽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若要滅吳,隻是喊口號是不行的。需要咱們身體力行,一點點的尋找時機,方能成事。”


    “看著吧……用不了二十年,我就能跨過汾湖,打入吳都,滅了他吳國社稷,毀了他姬姓廟堂。”


    就在姒伯陽躊躇滿誌,對於自家未來功業,滿懷期待的時候。


    轟隆隆!!


    汾湖對岸的天驟然一‘變’,一道驚雷劃破蒼穹,重重的擊在汾湖水浪之上。


    姒伯陽心頭一動,抬頭望天。


    轟隆隆——


    在這一道驚雷之後,天色陰沉沉,其間烏雲滾滾,帶著道道雷霆,似萬馬奔騰,一聲聲炸響,震的人心驚肉跳。


    “來了,”


    眼見天色有異,甘籍眉頭一皺,正要出手驅散烏雲,卻被姒伯陽伸手攔住。姒伯陽輕聲一笑,道:“我就說,他一定會來。”


    甘籍詫異的看著甘籍,道:“上君……”


    姒伯陽輕輕一笑,若有所指,道:“吳國的人,來了,”


    ——————


    此時,一隊儀駕,停於汾湖岸邊。


    這隊車駕,隻有五百餘人。伴著車駕左右的,都是身著青衫,麵白無須的仆從。


    “姒伯陽……”


    鍾石下了車駕,默默侍立一旁。姬諸樊站在青銅戰車上,手掌摩挲的腰間的吳刀,目光冰冷的看向對岸。


    在得到前線兵敗的噩耗後,整個吳都都沸騰了。朝野上下,暗流湧動,醞釀著滔天怒火,一旦爆發,必要石破天驚。


    十二萬兵甲的折損,再加上吳伯公子、地祇級大將的戰死。在揚州地界上,吳國何時吃過這麽大的虧。


    就連三苗、曲國等大諸侯,在吳國勢強的時候,都會對其退讓幾分。


    區區的會稽氏族,竟敢對抗吳國大軍,還讓吳國大敗虧輸,損折大將,這口氣吳國上下都忍不了。


    其中,最不能忍的,就是吳國國君姬諸樊,殺子之仇,不共戴天,若是連這都能忍,他就不是姬諸樊了。


    所以,在吳國輿情將起的時候,姬諸樊這位國君,不去坐鎮國都,平息輿情,反而親自帶人駕臨汾湖一帶。


    姬諸樊倒要看看,讓他輸的這麽慘,連親子、愛將的性命,都一起輸掉的姒伯陽,到底有著怎麽樣的風采。


    隻是,身為一國之君,與吳國疆域氣數相連。一舉一動,都備受天地關注,氣機演化之間,自有異象生出。


    姬諸樊還沒到汾湖之畔,他的氣機勾連異象,浩浩蕩蕩,倒是先在汾湖一帶顯化了出來,似有萬千雷霆交織,經久不息。


    而這還隻是一國之君,行走在國土之上,天命顯化的氣象。


    若是天子出行,更是了不得。萬神拱衛,萬靈依附,前有風伯清塵,後有雨師灑道,至尊至貴,不可想象。


    可以說,人道天子之尊貴,不亞於天帝神王!


    望著對岸旌旗連天,兵煞蒸騰,玄黑甲士無邊無沿的景象。姬諸樊低聲道:“這,就是會稽氏族的軍容?”


    “依我所見,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就是不用我吳國的那幾支戰師,隻遣一支偏師輕裝簡行,一樣能將之擊潰。”


    這是看到會稽氏族軍容後,有感而發。


    會稽氏族終究是沒落了幾萬載,往昔古越之時的無敵之師,早就隨著時光的流逝,成為了一堆堆枯骨。


    此時的會稽氏族,不能說沒有繼承先人的遺澤。隻是他們繼承的遺澤,在這幾萬年時光中,都消耗掉了不少。


    以至於現在能有幾千精兵,就能稱得上一方大族,倘若能有上萬精兵,在會稽地界都能雄霸一方了。


    若不是出了姒伯陽這個異數,憑著他強橫的神通法力,生生扭轉了敗局。就憑會稽氏族的實力,拿什麽來抵擋吳國大軍。


    就那二十萬甲兵,看著是很唬人。可是二十萬甲兵中,有多少是精銳之師,又有多少是戰力孱弱的輔兵。


    最主要的是,吳國坐擁鎮國精銳,隻需一萬鎮國精銳,再由一員上將率領,就能把這二十萬甲兵,裏裏外外清理一遍。


    有時候,人多,不代表勢就大。


    “嗬嗬,就是這樣一群烏合之眾,竟然讓我折損一員大將。”


    姬諸樊冷冷道:“屠奉……說什麽也不能讓其白死,寡人誓報此仇。”


    說罷,姬諸樊反手抽刀,吳刀出鞘,這口傳世級數的神兵,流溢著絲絲寒光。


    “上君,不宜動刀啊!“


    見姬諸樊抽刀,鍾石連忙上前,低聲道:“上君憤懣,我等理解,可是傳世神兵威勢驚天動地,一旦出刀,動靜不小。”


    “萬一,引來會稽氏族的高手,就麻煩了。上君乃是諸侯之尊,身負一國大運,可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您若有閃失,吳國的天,可就塌了。”


    鍾石擔心姬諸樊一時怒火上頭,不管不顧的驚動會稽氏高手。雖然他們的車駕,正處於吳國境內,可那也不太保險。


    姬諸樊說會稽氏族的兵甲不強,可那隻是相對來說。二十萬甲擺開陣勢,一般的可不敢攖其鋒芒。


    尤其是吳國得到準確消息,會稽氏族共主姒伯陽,已經證就天神業位,是一尊天神級數的強人。


    若是姬諸樊露了行藏,引得姒伯陽出手,與姬諸樊大戰。鍾石也不知道,姬諸樊能否擊敗姒伯陽。


    但不管能否擊敗,姬諸樊勝算多寡,鍾石都不敢讓姬諸樊試試。


    刀在刀鞘,尚未拔出之時,才是最有震懾力度的。


    刀一出鞘,就必須要分個勝負。可是無論是勝是負,吳國都無法從中獲得足夠的利益。


    剛剛經曆過一場吳越大戰的吳國,除非是不管三苗等大諸侯的威脅,將防備這些大諸侯的兵力,用在對付會稽氏族之上。


    不然以吳國當前,可以調動的力量來看,冒然發動第二次吳越大戰,隻是自取其辱。


    不僅不能畢功於一役,還會折損吳國的士氣。


    當然,鍾石或許一時想的沒有那麽多,主要是不想讓姬諸樊冒險。隻要姬諸樊不以身涉險,一切就都好說。


    姬諸樊瞥了一眼滿臉緊張的鍾石,嗤笑了一聲,道:“放心,我不會出手的,對麵可是有二十萬甲,還有一位大高手坐鎮。”


    “寡人出手,就是以吳刀,攜帶國運之勢,也未必能討到什麽便宜。既然如此,何必強行出頭,讓人看了笑話?”


    ——————


    ——————


    此時的會稽氏族,不能說沒有繼承先人的遺澤。隻是他們繼承的遺澤,在這幾萬年時光中,都消耗掉了不少。


    以至於現在能有幾千精兵,就能稱得上一方大族,倘若能有上萬精兵,在會稽地界都能雄霸一方了。


    若不是出了姒伯陽這個異數,憑著他強橫的神通法力,生生扭轉了敗局。就憑會稽氏族的實力,拿什麽來抵擋吳國大軍。


    就那二十萬甲兵,看著是很唬人。可是二十萬甲兵中,有多少是精銳之師,又有多少是戰力孱弱的輔兵。


    最主要的是,吳國坐擁鎮國精銳,隻需一萬鎮國精銳,再由一員上將率領,就能把這二十萬甲兵,裏裏外外清理一遍。


    有時候,人多,不代表勢就大。


    “嗬嗬,就是這樣一群烏合之眾,竟然讓我折損一員大將。”


    姬諸樊冷冷道:“屠奉……說什麽也不能讓其白死,寡人誓報此仇。”


    說罷,姬諸樊反手抽刀,吳刀出鞘,這口傳世級數的神兵,流溢著絲絲寒光。


    “上君,不宜動刀啊!“


    見姬諸樊抽刀,鍾石連忙上前,低聲道:“上君憤懣,我等理解,可是傳世神兵威勢驚天動地,一旦出刀,動靜不小。”


    “萬一,引來會稽氏族的高手,就麻煩了。上君乃是諸侯之尊,身負一國大運,可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您若有閃失,吳國的天,可就塌了。”


    鍾石擔心姬諸樊一時怒火上頭,不管不顧的驚動會稽氏高手。雖然他們的車駕,正處於吳國境內,可那也不太保險。


    姬諸樊說會稽氏族的兵甲不強,可那隻是相對來說。二十萬甲擺開陣勢,一般的可不敢攖其鋒芒。


    尤其是吳國得到準確消息,會稽氏族共主姒伯陽,已經證就天神業位,是一尊天神級數的強人。


    若是姬諸樊露了行藏,引得姒伯陽出手,與姬諸樊大戰。鍾石也不知道,姬諸樊能否擊敗姒伯陽。


    但不管能否擊敗,姬諸樊勝算多寡,鍾石都不敢讓姬諸樊試試。


    刀在刀鞘,尚未拔出之時,才是最有震懾力度的。


    刀一出鞘,就必須要分個勝負。可是無論是勝是負,吳國都無法從中獲得足夠的利益。


    剛剛經曆過一場吳越大戰的吳國,除非是不管三苗等大諸侯的威脅,將防備這些大諸侯的兵力,用在對付會稽氏族之上。


    不然以吳國當前,可以調動的力量來看,冒然發動第二次吳越大戰,隻是自取其辱。


    不僅不能畢功於一役,還會折損吳國的士氣。


    當然,鍾石或許一時想的沒有那麽多,主要是不想讓姬諸樊冒險。隻要姬諸樊不以身涉險,一切就都好說。


    姬諸樊瞥了一眼滿臉緊張的鍾石,嗤笑了一聲,道:“放心,我不會出手的,對麵可是有二十萬甲,還有一位大高手坐鎮。”


    “寡人出手,就是以吳刀,攜帶國運之勢,也未必能討到什麽便宜。既然如此,何必強行出頭,讓人看了笑話?”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庭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鳴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鳴鴻並收藏黃庭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