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清脆的耳光下來, 被打的人愣了,打的人也怔住了,意識到自己在一時昏沉、心潮激湧下做了什麽的溫蘅,手僵在半空,望著被她打的那個人,在起初的驚怔後, 眸中聚湧起暗沉陰霾。
她慢慢地垂下手, 五指微蜷, 心中升起了決絕之念。
就這般一怒之下殺了她也好, 隻要別牽連她的父兄, 隻要死因他能誆得分明, 能讓她以溫家女、明郎妻的身份, 幹幹淨淨地走,於她,也算是解脫……
眼前發花的溫蘅, 強抑著昏沉難受, 等待著料想中的龍顏大怒, 但皇帝卻一直沒甚動靜, 眸中的陰霾聚了又散,最後捉住了她甩耳光的那隻手,慢慢貼到他自己麵上,輕道:“夫人,你手心這樣燙,是不是病了?”
他又要伸手探她額頭, 溫蘅向後避開,皇帝緊攬著她的腰,迫近前去,貼麵以額相抵,眸光隨之一沉,語意焦切:“病了怎麽不早說?!”
溫蘅看他絲毫不提方才那一耳光,不知他心中何意,卻也不想再探究,連月來無盡的乏累,像是在此刻全部湧積起來,壓垮了她,隻是倦怠,倦怠到無法控製心中的長期鬱憤,也不想控製,她微扯了扯唇角,無力一笑,“臣婦若就此病死,掩了這樁醜事,陛下您,就永是仁義賢明的君主,從此不必一邊心中有愧,一邊‘情難自抑’,這樣不是很好嗎?!”
她說話時帶著淡淡的嘲諷的笑,可眸光之灰暗無神,令皇帝感到心驚,他輕撫了下她的鬢發,低道:“別胡說,朕這就讓人傳太醫來……”
皇帝正要喚人,卻又聽她問道:“陛下可有曾經喜愛把玩的玩物?”
她之前從不主動問他的事,皇帝一怔,不解她為何突然問起這個,還沒回答,又聽她有氣無力地慢慢道:“刀劍、古玩、珍寶……想來這些玩物,陛下起先再喜歡把玩,再怎麽愛不釋手,到最後,都會興致減淡,將它們束之高閣,敢問陛下,臣婦何時能被‘束之高閣’?”
皇帝聽她自比為“玩物”,心中一震,忙道:“朕怎會將夫人視作玩物,朕待夫人之心,一片赤誠,半分不假,是真想與夫人長久一生……”
他急切剖陳心意的話語,還沒說完,就聽她輕嗤一聲,“……長久一生……”
她重複著他所說的這四個字,唇際笑意慢慢擴大,卻虛緲如煙,沒有半分真切,人也愈發虛軟無力,眸中幽火灼燒,臉色難看地像是隨時能昏過去,皇帝一手緊摟著她,揚聲急喚:“趙東林!!”
趙東林早在樓下聽到了那聲清脆的耳光響,就心中一凜,袖著手不住地往上打量,心中暗暗琢磨,這一耳光,究竟是聖上打了楚國夫人?還是楚國夫人打了聖上?
若是前者,聖上待楚國夫人如珠似寶,楚國夫人是如何忤逆犯上,才能將在她麵前各種溫柔小意的聖上,惹到氣急動手?
若是後者,那更不可能,放眼天下,誰人敢打當今聖上?!
趙東林正疑惑著,忽聽聖上傳喚,忙踩階上樓,心底的疑惑,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嗯……放眼天下,楚國夫人敢打當今聖上……
趙東林見楚國夫人麵色病態潮紅,毫無氣力,若無聖上緊摟著,像是隨時能如一縷輕煙,暈倒在地,而聖上,一手緊箍著楚國夫人的纖腰,一邊紅著半張臉,轉看過來道:“傳鄭軒。”
有了今夏紫宸宮南薰館那一遭,鄭太醫此次再見聖上與楚國夫人同處一室,心中也沒那麽驚訝了,隻是沉默地將薄帕擱在已昏睡榻上的楚國夫人手腕處,一邊凝神把脈,一邊暗看手裏拿著冰毛巾捂臉的聖上,就這麽坐在榻邊,凝望著昏睡中的楚國夫人,眸中關切,不加掩飾。
鄭太醫號完脈,朝聖上一拱手道:“夫人隻是夜裏受涼發熱,並無大礙……”
皇帝關心則亂,回想她方才情狀,怎是區區“並無大礙”,手捂著半邊臉問:“……隻是如此?”
鄭太醫實不知聖上與楚國夫人,到底關係如何,聖上臉上這一巴掌,又是怎麽來的,他麵對聖上狐疑的目光,期期艾艾道:“……夫人還有些……氣急攻心……伴之以內熱,故而比尋常發熱,稍稍重些……”
他邊說邊覷聖上神色,見聖上聽後沉默不語,眉宇間似若有所思。
皇帝心中想到了她說她身體有恙、極難有孕一事,想著要不要順便讓太醫開藥調養,但轉念一想,他一提懷孕,她就像燃著的爆竹,生氣得緊,別醒來之後,又因此事氣急攻心,氣出什麽病來,於是隻能暫壓下調養身體一事,隻對鄭太醫吩咐道:“下去煎藥吧。”
鄭太醫遵命離去,皇帝凝望著榻上蹙眉昏睡、形容憔悴的女子,想起今夏在紫宸宮時,他向病中的她表陳心意、如實說了春風滿月樓一事,她當時也是氣病交加,兜兜轉轉,四五個月過去,當時的他是求而不得,如今是得償所願了,而她,從寧死不從,到主動交易,兜兜轉轉到如今,好像心裏還是轉不過這個彎兒來……
皇帝自是知道她心底的隱忍不甘,但他原以為,這四五個月下來,他百般溫柔相待,處處設法討她歡心,應將她心底的隱忍不甘,衝淡了些,她待他,多多少少或也有些不同尋常的情愫在滋生,他原是如此想的,直到被今日那一巴掌給徹底扇醒。
皇帝回想她的那番激烈痛斥,回想她眸中如灼的幽火,分明是惱恨他到極點了,若非他是當朝天子、九五至尊,區區一耳光,怕是不能叫她停手,她原來厭他至此,原來他在她心裏,是那般卑劣不堪、一無是處……
皇帝知她是深愛明郎的,但也沒想到她反之厭惡他到這種地步,他回想這四五個月來的親密相處,於他如調蜜,於她大抵如上刑,可他待她種種,確實前所未有,扔燒禦賜之物,他都可不追究,連被這般掌摑,他也能生忍下去,她為何眼中,連他一丁半點的好,都看不到呢?……
皇帝想,她是眼裏心裏都已裝滿了明郎,所以就再也看不到別的了……如果,如果是他先一步認識了她,在她未為人婦之前,那現在,會是怎樣的光景……
散發的苦澀味道的藥湯,煎好送來,暫打斷了皇帝悵惘的思緒,他親手在她身後塞了軟枕,令她坐倚著,又親試藥溫,一勺勺吹舀著,送入她的口中,就像明郎摔馬那次,他喂她藥一樣。
侍立不遠處的趙東林,暗瞧著聖上右頰處的紅印,憂心忡忡,這楚國夫人看著嬌嬌柔柔的,下手也夠狠的,雖然聖上及時冷敷了被摑處,可這印子,一時半會也消不下去,這要被太後娘娘、皇後娘娘等瞧了去,那還了得?!
皇帝的心思,沒放在頰邊紅印處,而是全然放在手中的藥湯上,他慢慢喂完一碗,又令她含住了一枚入口即化的糯糖,拿帕子拭了拭她的唇,動作輕柔地令她躺下,正掖被子時,聽昏睡中的她,輕輕喚了一聲,“明郎……”
皇帝掖被的手頓住,鬼使神差地慢慢伏在她身前,誘哄般地輕輕道:“弘郎……”
她仍是低喚“明郎”,睡夢中亦是蹙眉不安,手無意識地摸尋著,像是要抓住些什麽,他緊握住她那隻手,她終於安定下來,好似尋到了慰藉,微蹙的眉眼舒展開,沉沉睡去。
僻靜的驚鴻樓內,皇帝人坐在榻邊,望著榻上女子,一顆心暗自浮沉,另一邊,剛從清平館出來的馮貴妃,心裏也是柔腸百結。
她在宜雲軒坐了小半個時辰後,再去清平館,禦駕並不在館中,問館中侍從,侍從道聖駕並未來此。
馮貴妃心中猜測,要麽是聖上臨時有事,改去了他處,要麽是聖上故意瞞她,至於為何要瞞她這個寵妃,那多半是因為聖上其實是要去見那個,在他肩背處留下抓痕的女子。
對於這撼動她獨寵地位的神秘女子,馮貴妃自是恨不得立將她糾查出來,可此事一旦暴露人前,她那令後宮豔羨不已、望塵莫及的“獨寵”,也就成了笑話,馮貴妃有心暗探到那女子到底是誰,詳查她與聖上的往來,她的性情來曆等等,而後暗中徐徐謀之,設法令這女子正如現下被聖上悄悄寵愛一般,失寵地亦無聲無息,隻當從沒有這個人,令聖上的心,再回轉到她這裏來。
但,聖上身邊插不進眼目,如何暗探此事,緩步穿行在梅林間的馮貴妃,正暗思此事時,忽然聽到一陣環佩叮當的清脆聲響,抬頭越過重重梅枝看去,見是容華公主急急地向前走著,仲冬天氣,雙頰都因急走熱出了紅暈。
馮貴妃笑著迎上前去,“地上雪跡濕滑,公主走這麽急,小心摔著。”
若換了尋常宮嬪,容華公主懶得搭理,但因馮貴妃是皇兄心尖上的人,容華公主不得不停下急行的腳步,含笑寒暄了一句,“貴妃娘娘是在此處賞梅嗎?”
馮貴妃看她額頭都熱沁出汗了,抽出袖中帕子,邊幫她擦邊問道:“閑來無事,隨意走走而已,公主這是要去哪兒啊?”
容華公主輕|喘著氣道:“去長春宮。”
“皇後娘娘人就在宮內,丟不了,公主走路慢些,若是不小心摔了,濕了衣裳事小,要是哪兒傷著了,太後娘娘可要著急了。”
容華公主急著去長春宮,也無暇和馮貴妃多說,隻笑道一聲:“多謝貴妃娘娘關心”,即繼續前行,急切的步伐,也沒有絲毫減緩。
馮貴妃望著容華公主遠去的背影,心道,若隻是去見皇後,何必如此焦急,又著意鮮妍打扮,衣裳妝容無一不精,想來,叫容華公主念念不忘的武安侯,此刻應正在長春宮內。
馮貴妃如是想著,又想到了武安侯的那位夫人,都說武安侯夫婦十分恩愛,形影不離,皇後娘娘既傳召武安侯,那位楚國夫人想必也在長春宮內,容華公主這一去,除了吃味兒,還能有什麽好果子吃呢,真是個癡心到憨蠻的姑娘……
馮貴妃想著楚國夫人,一直懸縈在她心中的今夏紫宸宮落水一事,又浮上她的心頭,楚國夫人撞她入水是真,在落水後試著救她也是真,真真假假,真心難辨,但楚國夫人是皇後娘娘那邊的人,是鐵一般的事實,她與她立場相悖,在那時一口咬定了她,但聖上卻著意維護皇後娘娘,認定楚國夫人並非有意為之,令闔宮不許再議……
到底是三載少年夫妻,聖上心中對皇後留有餘情……她該感歎,聖上長情嗎……若有一日,前朝平定,聖上也看膩了她,她失去聖寵,聖上是否也能對她留有餘情……
不……她不要那樣的餘情……她要將這份獨寵緊緊握在手中……馮貴妃暗定心思,猜測聖上現下或就在某處,與那女子私會,隻是皇宮壯闊,無處去尋,但雁過留痕,正如那肩背處的淺淺抓痕,令宮中耳目留意聖上日常去向,總能發現端倪,隻盼在聖上要予那女子名分之前,就能暗中將此事斬斷,了了這樁心頭大患。
長春宮中,皇後已勸解了弟弟許久,說來說去也都是“一家人,總不能一世分過”之類,但弟弟隻是不語,皇後最後也說倦了,想這夫妻倆,都一樣的倔脾氣,半個字也聽不進,有些著惱地捧起手邊茶盞問道:“民間有句話說,娶了媳婦兒忘了娘,你堂堂武安侯,難道真要搬離侯府一世,讓世人戳你一輩子脊梁骨不成?!”
“……母親與阿蘅水火不容”,沈湛低道,“事涉生死,這結怕是一世都解不開的,姐姐也不必再勸了。”
他索性將對春風滿月樓、貴妃落水、溫羨入獄三件事的猜測,和盤托出,皇後心中對貴妃落水一事,亦心存疑慮,猜測母親是否事涉其中,是否存了“一箭雙雕”之念,但另外兩件,尤其是春風滿月樓之事,她還是頭次聽聞。
雖知母親性情嚴烈,但若弟弟所言為實,母親對自己的兒媳,竟能做到這種地步,皇後感到心驚之餘,望著弟弟微低著頭的沉鬱模樣,心中甚是歎憐。
一個是有生養之恩的母親,一個是珍之愛之的妻子,弟弟這樣夾在中間,確實難辦……皇後歎了一聲,擱下茶盞輕道:“……也許你當初就不該請陛下賜婚,從了母親的心,老老實實娶容華為妻,這樣母親高興,太後高興,溫家也不必被卷進來,弟妹也不必來這京中受磋磨……”
沈湛隻是垂首不語,殿內正幽靜若海時,忽聽傳報聲隨著打簾聲清亮響起,“容華公主到!”
容華公主自是為沈湛而來,盡管沈湛成親已有一年,她仍癡心未改,太後娘娘看在眼裏,心中憂慮,平素拘她在宮中,不許她私自出宮去找沈湛,容華公主平日見不到明郎表哥,今日聽說皇後娘娘召武安侯夫婦入宮赴宴,歡喜異常,精心妝扮而來,來後見那溫氏並不在長春宮中,更是高興,上前就挽拉住沈湛的手道:“明郎表哥,跟我走吧。”
沈湛自然急忙縮手,如儀向容華公主行道:“微臣該回工部了……”
容華公主也不惱他這樣避嫌的態度,背著手笑道:“母後平日常念叨著表哥,表哥卻有好久沒去向母後請安了,今日得閑入宮,若還不去陪母後說說話,是不是該罰?”
這是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容華公主也自然不是想領明郎表哥去見母後,而是另有私心,隻是一旁皇後聞言笑道:“公主說的是,既然人在宮中,那就去向太後娘娘問安吧,姐姐與你同去”,輕飄飄一句話,倒將容華公主原來的心思,給攪亂了。
這廂容華公主一邊因不能與表哥獨處而悶悶不樂,一邊看著表哥又覺歡喜,皇後在旁隻當瞧不見,陪著弟弟與公主,同往慈寧宮去,那邊皇帝以為,沈湛被皇後留下說話,也說不了多久,此刻大抵已經離開皇宮,回到皇城工部了,卻不知,正如他派人“截”了夫人的離宮路般,沈湛也被他那妹妹,“截”在宮中。
仲冬淡薄的日光透灑室內,纖塵輕舞,光影寸移,溫蘅睜眼醒來時,羽睫剛動了動,就見那張熟悉的臉湊近前來,頰邊還手捂著塊冰毛巾,一雙漆亮的眸子,緊盯著她看。
溫蘅怔愣片刻,忽地意識到自己的手緊抓著他的手,忙如燙火般鬆開,皇帝不動聲色地收回那條已經僵到發麻的手臂,關切問道:“夫人感覺好些了嗎?”
他輕問了這一句,就見她剛睜開的眼,又闔上了,皇帝無奈地坐在榻邊,手捂著臉,凝看了她好一陣兒,歎了一聲,問道:“夫人今日可罵盡興了?”
她閉著眼道:“陛下是要治罪嗎?臣婦今日忤逆犯上,罪當處死,隻請陛下給臣婦一個體麵的死法,讓臣婦作為溫家女、明郎妻,幹幹淨淨地下葬。”
皇帝卻以指腹,輕拂了拂她蒼白的臉頰道:“夫人想多了,朕隻是想說,夫人若沒罵盡興,養養精神,起來再罵就是。”
她聞言睜開雙眸,眸光澄泠若雪地映著她,慢慢地吐出兩個字,“不敢。”
皇帝心道耳光都甩了,還有什麽不敢,他又歎了聲道:“朕是說真的,夫人心裏有話就說,有火就發,不要悶在心裏,憋出病來。”
……縱是將心底話都說出,縱是將他罵個狗血噴頭,這位大梁天子,聽歸聽,還是隻會按他的心意,做他想做的事……
溫蘅與他糾纏許久,也算是了解他某方麵的性情了,她也曾想過,能否在這滔天皇權下,掙出一條路來,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無法離開京城的她,縱是攀附到他的生母——太後娘娘那裏,縱是她當初真成了太後的義女,依他這般不仁不義,怕也不在乎這虛名,仍會在人後見不得光的地方,暗中苟且,若她如今不是明郎之妻,無所顧忌的他,行事更是會隨心所欲……
皇帝看她眉眼冷凝,不知在想些什麽,隻一句話不說,又湊近前去,握著她的手,鄭重道:“朕對夫人,絕不是褻玩之心,夫人莫再自貶……”
不待他說完,她即問道:“不是玩物,那是什麽呢?”
皇帝真心道:“是朕愛慕難舍之人。”
溫蘅望著身前男子自顧動情的神色,心道,這個人,根本不懂得,愛為何物……
她倦怠地問:“陛下看重明郎嗎?”
皇帝道:“當然。”
她用力抽出自己的手,撐著榻沿,慢慢坐起,“明郎已起疑心,陛下若還想在人前做個好君主、好兄長,就此停手吧。”
作者有話要說: 二合一的一章,補了昨天的過千加更,感謝地雷營養液~~
dio家的小麵包扔了1個手榴彈
qq寶寶扔了1個地雷
讀者“蘋果精”,灌溉營養液+3
讀者“花穠”,灌溉營養液+2
她慢慢地垂下手, 五指微蜷, 心中升起了決絕之念。
就這般一怒之下殺了她也好, 隻要別牽連她的父兄, 隻要死因他能誆得分明, 能讓她以溫家女、明郎妻的身份, 幹幹淨淨地走,於她,也算是解脫……
眼前發花的溫蘅, 強抑著昏沉難受, 等待著料想中的龍顏大怒, 但皇帝卻一直沒甚動靜, 眸中的陰霾聚了又散,最後捉住了她甩耳光的那隻手,慢慢貼到他自己麵上,輕道:“夫人,你手心這樣燙,是不是病了?”
他又要伸手探她額頭, 溫蘅向後避開,皇帝緊攬著她的腰,迫近前去,貼麵以額相抵,眸光隨之一沉,語意焦切:“病了怎麽不早說?!”
溫蘅看他絲毫不提方才那一耳光,不知他心中何意,卻也不想再探究,連月來無盡的乏累,像是在此刻全部湧積起來,壓垮了她,隻是倦怠,倦怠到無法控製心中的長期鬱憤,也不想控製,她微扯了扯唇角,無力一笑,“臣婦若就此病死,掩了這樁醜事,陛下您,就永是仁義賢明的君主,從此不必一邊心中有愧,一邊‘情難自抑’,這樣不是很好嗎?!”
她說話時帶著淡淡的嘲諷的笑,可眸光之灰暗無神,令皇帝感到心驚,他輕撫了下她的鬢發,低道:“別胡說,朕這就讓人傳太醫來……”
皇帝正要喚人,卻又聽她問道:“陛下可有曾經喜愛把玩的玩物?”
她之前從不主動問他的事,皇帝一怔,不解她為何突然問起這個,還沒回答,又聽她有氣無力地慢慢道:“刀劍、古玩、珍寶……想來這些玩物,陛下起先再喜歡把玩,再怎麽愛不釋手,到最後,都會興致減淡,將它們束之高閣,敢問陛下,臣婦何時能被‘束之高閣’?”
皇帝聽她自比為“玩物”,心中一震,忙道:“朕怎會將夫人視作玩物,朕待夫人之心,一片赤誠,半分不假,是真想與夫人長久一生……”
他急切剖陳心意的話語,還沒說完,就聽她輕嗤一聲,“……長久一生……”
她重複著他所說的這四個字,唇際笑意慢慢擴大,卻虛緲如煙,沒有半分真切,人也愈發虛軟無力,眸中幽火灼燒,臉色難看地像是隨時能昏過去,皇帝一手緊摟著她,揚聲急喚:“趙東林!!”
趙東林早在樓下聽到了那聲清脆的耳光響,就心中一凜,袖著手不住地往上打量,心中暗暗琢磨,這一耳光,究竟是聖上打了楚國夫人?還是楚國夫人打了聖上?
若是前者,聖上待楚國夫人如珠似寶,楚國夫人是如何忤逆犯上,才能將在她麵前各種溫柔小意的聖上,惹到氣急動手?
若是後者,那更不可能,放眼天下,誰人敢打當今聖上?!
趙東林正疑惑著,忽聽聖上傳喚,忙踩階上樓,心底的疑惑,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嗯……放眼天下,楚國夫人敢打當今聖上……
趙東林見楚國夫人麵色病態潮紅,毫無氣力,若無聖上緊摟著,像是隨時能如一縷輕煙,暈倒在地,而聖上,一手緊箍著楚國夫人的纖腰,一邊紅著半張臉,轉看過來道:“傳鄭軒。”
有了今夏紫宸宮南薰館那一遭,鄭太醫此次再見聖上與楚國夫人同處一室,心中也沒那麽驚訝了,隻是沉默地將薄帕擱在已昏睡榻上的楚國夫人手腕處,一邊凝神把脈,一邊暗看手裏拿著冰毛巾捂臉的聖上,就這麽坐在榻邊,凝望著昏睡中的楚國夫人,眸中關切,不加掩飾。
鄭太醫號完脈,朝聖上一拱手道:“夫人隻是夜裏受涼發熱,並無大礙……”
皇帝關心則亂,回想她方才情狀,怎是區區“並無大礙”,手捂著半邊臉問:“……隻是如此?”
鄭太醫實不知聖上與楚國夫人,到底關係如何,聖上臉上這一巴掌,又是怎麽來的,他麵對聖上狐疑的目光,期期艾艾道:“……夫人還有些……氣急攻心……伴之以內熱,故而比尋常發熱,稍稍重些……”
他邊說邊覷聖上神色,見聖上聽後沉默不語,眉宇間似若有所思。
皇帝心中想到了她說她身體有恙、極難有孕一事,想著要不要順便讓太醫開藥調養,但轉念一想,他一提懷孕,她就像燃著的爆竹,生氣得緊,別醒來之後,又因此事氣急攻心,氣出什麽病來,於是隻能暫壓下調養身體一事,隻對鄭太醫吩咐道:“下去煎藥吧。”
鄭太醫遵命離去,皇帝凝望著榻上蹙眉昏睡、形容憔悴的女子,想起今夏在紫宸宮時,他向病中的她表陳心意、如實說了春風滿月樓一事,她當時也是氣病交加,兜兜轉轉,四五個月過去,當時的他是求而不得,如今是得償所願了,而她,從寧死不從,到主動交易,兜兜轉轉到如今,好像心裏還是轉不過這個彎兒來……
皇帝自是知道她心底的隱忍不甘,但他原以為,這四五個月下來,他百般溫柔相待,處處設法討她歡心,應將她心底的隱忍不甘,衝淡了些,她待他,多多少少或也有些不同尋常的情愫在滋生,他原是如此想的,直到被今日那一巴掌給徹底扇醒。
皇帝回想她的那番激烈痛斥,回想她眸中如灼的幽火,分明是惱恨他到極點了,若非他是當朝天子、九五至尊,區區一耳光,怕是不能叫她停手,她原來厭他至此,原來他在她心裏,是那般卑劣不堪、一無是處……
皇帝知她是深愛明郎的,但也沒想到她反之厭惡他到這種地步,他回想這四五個月來的親密相處,於他如調蜜,於她大抵如上刑,可他待她種種,確實前所未有,扔燒禦賜之物,他都可不追究,連被這般掌摑,他也能生忍下去,她為何眼中,連他一丁半點的好,都看不到呢?……
皇帝想,她是眼裏心裏都已裝滿了明郎,所以就再也看不到別的了……如果,如果是他先一步認識了她,在她未為人婦之前,那現在,會是怎樣的光景……
散發的苦澀味道的藥湯,煎好送來,暫打斷了皇帝悵惘的思緒,他親手在她身後塞了軟枕,令她坐倚著,又親試藥溫,一勺勺吹舀著,送入她的口中,就像明郎摔馬那次,他喂她藥一樣。
侍立不遠處的趙東林,暗瞧著聖上右頰處的紅印,憂心忡忡,這楚國夫人看著嬌嬌柔柔的,下手也夠狠的,雖然聖上及時冷敷了被摑處,可這印子,一時半會也消不下去,這要被太後娘娘、皇後娘娘等瞧了去,那還了得?!
皇帝的心思,沒放在頰邊紅印處,而是全然放在手中的藥湯上,他慢慢喂完一碗,又令她含住了一枚入口即化的糯糖,拿帕子拭了拭她的唇,動作輕柔地令她躺下,正掖被子時,聽昏睡中的她,輕輕喚了一聲,“明郎……”
皇帝掖被的手頓住,鬼使神差地慢慢伏在她身前,誘哄般地輕輕道:“弘郎……”
她仍是低喚“明郎”,睡夢中亦是蹙眉不安,手無意識地摸尋著,像是要抓住些什麽,他緊握住她那隻手,她終於安定下來,好似尋到了慰藉,微蹙的眉眼舒展開,沉沉睡去。
僻靜的驚鴻樓內,皇帝人坐在榻邊,望著榻上女子,一顆心暗自浮沉,另一邊,剛從清平館出來的馮貴妃,心裏也是柔腸百結。
她在宜雲軒坐了小半個時辰後,再去清平館,禦駕並不在館中,問館中侍從,侍從道聖駕並未來此。
馮貴妃心中猜測,要麽是聖上臨時有事,改去了他處,要麽是聖上故意瞞她,至於為何要瞞她這個寵妃,那多半是因為聖上其實是要去見那個,在他肩背處留下抓痕的女子。
對於這撼動她獨寵地位的神秘女子,馮貴妃自是恨不得立將她糾查出來,可此事一旦暴露人前,她那令後宮豔羨不已、望塵莫及的“獨寵”,也就成了笑話,馮貴妃有心暗探到那女子到底是誰,詳查她與聖上的往來,她的性情來曆等等,而後暗中徐徐謀之,設法令這女子正如現下被聖上悄悄寵愛一般,失寵地亦無聲無息,隻當從沒有這個人,令聖上的心,再回轉到她這裏來。
但,聖上身邊插不進眼目,如何暗探此事,緩步穿行在梅林間的馮貴妃,正暗思此事時,忽然聽到一陣環佩叮當的清脆聲響,抬頭越過重重梅枝看去,見是容華公主急急地向前走著,仲冬天氣,雙頰都因急走熱出了紅暈。
馮貴妃笑著迎上前去,“地上雪跡濕滑,公主走這麽急,小心摔著。”
若換了尋常宮嬪,容華公主懶得搭理,但因馮貴妃是皇兄心尖上的人,容華公主不得不停下急行的腳步,含笑寒暄了一句,“貴妃娘娘是在此處賞梅嗎?”
馮貴妃看她額頭都熱沁出汗了,抽出袖中帕子,邊幫她擦邊問道:“閑來無事,隨意走走而已,公主這是要去哪兒啊?”
容華公主輕|喘著氣道:“去長春宮。”
“皇後娘娘人就在宮內,丟不了,公主走路慢些,若是不小心摔了,濕了衣裳事小,要是哪兒傷著了,太後娘娘可要著急了。”
容華公主急著去長春宮,也無暇和馮貴妃多說,隻笑道一聲:“多謝貴妃娘娘關心”,即繼續前行,急切的步伐,也沒有絲毫減緩。
馮貴妃望著容華公主遠去的背影,心道,若隻是去見皇後,何必如此焦急,又著意鮮妍打扮,衣裳妝容無一不精,想來,叫容華公主念念不忘的武安侯,此刻應正在長春宮內。
馮貴妃如是想著,又想到了武安侯的那位夫人,都說武安侯夫婦十分恩愛,形影不離,皇後娘娘既傳召武安侯,那位楚國夫人想必也在長春宮內,容華公主這一去,除了吃味兒,還能有什麽好果子吃呢,真是個癡心到憨蠻的姑娘……
馮貴妃想著楚國夫人,一直懸縈在她心中的今夏紫宸宮落水一事,又浮上她的心頭,楚國夫人撞她入水是真,在落水後試著救她也是真,真真假假,真心難辨,但楚國夫人是皇後娘娘那邊的人,是鐵一般的事實,她與她立場相悖,在那時一口咬定了她,但聖上卻著意維護皇後娘娘,認定楚國夫人並非有意為之,令闔宮不許再議……
到底是三載少年夫妻,聖上心中對皇後留有餘情……她該感歎,聖上長情嗎……若有一日,前朝平定,聖上也看膩了她,她失去聖寵,聖上是否也能對她留有餘情……
不……她不要那樣的餘情……她要將這份獨寵緊緊握在手中……馮貴妃暗定心思,猜測聖上現下或就在某處,與那女子私會,隻是皇宮壯闊,無處去尋,但雁過留痕,正如那肩背處的淺淺抓痕,令宮中耳目留意聖上日常去向,總能發現端倪,隻盼在聖上要予那女子名分之前,就能暗中將此事斬斷,了了這樁心頭大患。
長春宮中,皇後已勸解了弟弟許久,說來說去也都是“一家人,總不能一世分過”之類,但弟弟隻是不語,皇後最後也說倦了,想這夫妻倆,都一樣的倔脾氣,半個字也聽不進,有些著惱地捧起手邊茶盞問道:“民間有句話說,娶了媳婦兒忘了娘,你堂堂武安侯,難道真要搬離侯府一世,讓世人戳你一輩子脊梁骨不成?!”
“……母親與阿蘅水火不容”,沈湛低道,“事涉生死,這結怕是一世都解不開的,姐姐也不必再勸了。”
他索性將對春風滿月樓、貴妃落水、溫羨入獄三件事的猜測,和盤托出,皇後心中對貴妃落水一事,亦心存疑慮,猜測母親是否事涉其中,是否存了“一箭雙雕”之念,但另外兩件,尤其是春風滿月樓之事,她還是頭次聽聞。
雖知母親性情嚴烈,但若弟弟所言為實,母親對自己的兒媳,竟能做到這種地步,皇後感到心驚之餘,望著弟弟微低著頭的沉鬱模樣,心中甚是歎憐。
一個是有生養之恩的母親,一個是珍之愛之的妻子,弟弟這樣夾在中間,確實難辦……皇後歎了一聲,擱下茶盞輕道:“……也許你當初就不該請陛下賜婚,從了母親的心,老老實實娶容華為妻,這樣母親高興,太後高興,溫家也不必被卷進來,弟妹也不必來這京中受磋磨……”
沈湛隻是垂首不語,殿內正幽靜若海時,忽聽傳報聲隨著打簾聲清亮響起,“容華公主到!”
容華公主自是為沈湛而來,盡管沈湛成親已有一年,她仍癡心未改,太後娘娘看在眼裏,心中憂慮,平素拘她在宮中,不許她私自出宮去找沈湛,容華公主平日見不到明郎表哥,今日聽說皇後娘娘召武安侯夫婦入宮赴宴,歡喜異常,精心妝扮而來,來後見那溫氏並不在長春宮中,更是高興,上前就挽拉住沈湛的手道:“明郎表哥,跟我走吧。”
沈湛自然急忙縮手,如儀向容華公主行道:“微臣該回工部了……”
容華公主也不惱他這樣避嫌的態度,背著手笑道:“母後平日常念叨著表哥,表哥卻有好久沒去向母後請安了,今日得閑入宮,若還不去陪母後說說話,是不是該罰?”
這是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容華公主也自然不是想領明郎表哥去見母後,而是另有私心,隻是一旁皇後聞言笑道:“公主說的是,既然人在宮中,那就去向太後娘娘問安吧,姐姐與你同去”,輕飄飄一句話,倒將容華公主原來的心思,給攪亂了。
這廂容華公主一邊因不能與表哥獨處而悶悶不樂,一邊看著表哥又覺歡喜,皇後在旁隻當瞧不見,陪著弟弟與公主,同往慈寧宮去,那邊皇帝以為,沈湛被皇後留下說話,也說不了多久,此刻大抵已經離開皇宮,回到皇城工部了,卻不知,正如他派人“截”了夫人的離宮路般,沈湛也被他那妹妹,“截”在宮中。
仲冬淡薄的日光透灑室內,纖塵輕舞,光影寸移,溫蘅睜眼醒來時,羽睫剛動了動,就見那張熟悉的臉湊近前來,頰邊還手捂著塊冰毛巾,一雙漆亮的眸子,緊盯著她看。
溫蘅怔愣片刻,忽地意識到自己的手緊抓著他的手,忙如燙火般鬆開,皇帝不動聲色地收回那條已經僵到發麻的手臂,關切問道:“夫人感覺好些了嗎?”
他輕問了這一句,就見她剛睜開的眼,又闔上了,皇帝無奈地坐在榻邊,手捂著臉,凝看了她好一陣兒,歎了一聲,問道:“夫人今日可罵盡興了?”
她閉著眼道:“陛下是要治罪嗎?臣婦今日忤逆犯上,罪當處死,隻請陛下給臣婦一個體麵的死法,讓臣婦作為溫家女、明郎妻,幹幹淨淨地下葬。”
皇帝卻以指腹,輕拂了拂她蒼白的臉頰道:“夫人想多了,朕隻是想說,夫人若沒罵盡興,養養精神,起來再罵就是。”
她聞言睜開雙眸,眸光澄泠若雪地映著她,慢慢地吐出兩個字,“不敢。”
皇帝心道耳光都甩了,還有什麽不敢,他又歎了聲道:“朕是說真的,夫人心裏有話就說,有火就發,不要悶在心裏,憋出病來。”
……縱是將心底話都說出,縱是將他罵個狗血噴頭,這位大梁天子,聽歸聽,還是隻會按他的心意,做他想做的事……
溫蘅與他糾纏許久,也算是了解他某方麵的性情了,她也曾想過,能否在這滔天皇權下,掙出一條路來,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無法離開京城的她,縱是攀附到他的生母——太後娘娘那裏,縱是她當初真成了太後的義女,依他這般不仁不義,怕也不在乎這虛名,仍會在人後見不得光的地方,暗中苟且,若她如今不是明郎之妻,無所顧忌的他,行事更是會隨心所欲……
皇帝看她眉眼冷凝,不知在想些什麽,隻一句話不說,又湊近前去,握著她的手,鄭重道:“朕對夫人,絕不是褻玩之心,夫人莫再自貶……”
不待他說完,她即問道:“不是玩物,那是什麽呢?”
皇帝真心道:“是朕愛慕難舍之人。”
溫蘅望著身前男子自顧動情的神色,心道,這個人,根本不懂得,愛為何物……
她倦怠地問:“陛下看重明郎嗎?”
皇帝道:“當然。”
她用力抽出自己的手,撐著榻沿,慢慢坐起,“明郎已起疑心,陛下若還想在人前做個好君主、好兄長,就此停手吧。”
作者有話要說: 二合一的一章,補了昨天的過千加更,感謝地雷營養液~~
dio家的小麵包扔了1個手榴彈
qq寶寶扔了1個地雷
讀者“蘋果精”,灌溉營養液+3
讀者“花穠”,灌溉營養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