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我成了女頻小說中的反派皇帝 作者:士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已重新上傳132章,後續章節會持續恢複!)
“失落?我又如何不失落?”這位武國的原太子很是苦澀的輕笑著道,“要知道……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那個寶座會是我的,盡管我一直以來都有所猜測,但那不是沒有得到證實嗎?可是,現如今……那個暗太子登基,以前的種種猜測全都一朝化為了現實,我又如何……唉,這些已經成為過去之事,不提也罷!”
聽得武國的原太子之言,朱景琰不再追問下去了。
反正,對於朱景琰而言,他要知道的事情已經差不多全都知曉了,剩下的事情,他也沒有再去探尋的心思了。
接下來……朱景琰要做的,就是該如何“利用”這位武國原太子身份做文章的事情了,對此,朱景琰表示,自己極為期待!
隻因為,朱景琰認為,現如今的這位武國原太子,完全可以作為他對付武國的一支“奇軍”!
這位武國的原太子,若是用好了,可不就是一支“奇軍”了嗎?
……
……
沒過一日的時間,麵對武國進攻的天玄國,直接發表檄文,表示,現如今端坐於武國皇都裏的武國皇帝,其身份存疑,可能並不是武國前任皇帝的兒子!
首先,眾所周知,武國的上一任皇帝隻有三個兒子,現如今突然冒出來的這個,鬼知道他是哪裏冒出來的啊?
其次,武國的原太子,未免遭受那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新任皇帝的迫害,現如今已經避難到天玄國了,正在請求天玄國助他出兵討伐叛逆!
最後,武國原太子呼籲所有忠誠於武國的忠貞之士,助他匡複武國河山,免得被宵小搶奪了武國正統!
這些從天玄國傳出的流言,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自然是不會相信的,畢竟,陛下托孤,他們可是都在場的。
但是,這樣的流言,卻架不住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相信啊——畢竟,武國太子武果,聲名在外,經常在京城百姓麵前高調亮相,因此,武國京師中,還是有普通百姓認得他的相貌的。
現如今的這位吳國皇帝,雖然也自稱武果,而且其麵容也和原來的那位太子有幾分相像,但是,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十分顯著的。
因此,武國的京城中,早就有百姓對這位武國新任皇帝的身份有所懷疑了。
現如今,從天玄國傳出的流言剛一進入武國境內,身處於武國京城內的百姓,第一時間就有點兒相信這些傳言了。
然後,借由武國京城百姓的口風,武國新任皇帝身份存疑的事情,很快就席卷了整個武國,乃至於蔓延向周邊的國家。
於是,在這股風潮下,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想著要如何聚集於真·太子的帳下效力了。
但是,話雖如此,當這些人考慮到武國原太子現如今身處於敵對國家天玄國的境內並且還得到了天玄國皇帝支持的時候,一些人又不由自主的開始心泛嘀咕了——好家夥……得到天玄國的支持?這究竟是太子殿下果真得到了天玄國的支持,還是被天玄國給挾持了啊?
總之,處於多種方麵的考慮,除了一些人死忠於太子並且在第一時間沒有被武國新任皇帝給清算的人,開始紛紛各顯神通的向遠在天玄國境內的武國太子身邊聚攏了過去。
但是,絕大部分的武國人,卻依舊持觀望態度,想要等情況再明了一些之後再有所行動。
就在天玄國和武國之中因為武國皇帝身份而鬥法的時候,周邊諸國,乃至於更遠地界裏的國家,全都持觀望態度來看待這兩國之間的矛盾。
……
……
和武國接壤的國家中,除了天玄國外,還有一個以民風彪悍著稱的“月國”!
此時,月國朝堂上,月國國君詢問堂下的諸多大臣道:“想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武國和天玄國之事,大家也都已經知曉了,現如今,大家暢所欲言,我月國能否在這一件事情上,得到相應的好處?比如說……順便劫掠下一部分的領土來?”
月國因為民風彪悍的緣故,所以,朝堂之上,即便是月國的皇帝,開口之言也是極為直白的。
天玄國和武國之間的紛爭,民風彪悍的月國覺得自己有機可乘,所以,就想著跳出來分一杯羹,現如今,這些月國的實權人物正在商議著,要怎麽截取好處呢!
聽得月國皇帝此言,堂下的眾多大臣,瞬間就議論紛紛了起來。
有大臣認為,天玄國和武國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大家正好借機投入到這場戰爭之中分一杯羹,說不定,還能給他們撈上一大筆好處費呢!
但是,月國的朝堂之上,雖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一場千載難逢的機遇,但是,卻也有大臣表示,現階段,月國自給自足足矣,根本就沒有必要貿然闖入這場紛爭之中,倒不如先靜觀其變,然後趁勢而起……至於現階段出兵,憑借著月國的彪悍軍隊,固然能夠先行搶奪下來大片的沃土,但是,能不能守住卻是一個大問題,即便最後真能守住了,待得天玄國和武國的戰爭結束,到時候,還不知道到底會怎樣呢!
要知道,在武國和天玄國的另一邊,可是還有著龍霄帝國這一龐然大物存在著的。
即便武國最後真能打下整個天玄國來,到時候,武國肯定也吞不下整個天玄國來,因為,龍霄帝國肯定會介入到這一場戰爭中來的。
到時候,貿然出手的月國,盡管民風彪悍、軍隊戰鬥力強,但是,麵對騰出水來的天玄國和武國,無論是哪一個國家,都不是現階段的月國所能夠承受得了的,除非這兩國之一的某一個國家被另一方給打廢了,而他們又恰好站在了勝利者那一方,奪得了敗者手裏的土地,隻有那樣,才能先天立於不敗之地——但是,事後,卻還需防備那個戰勝國,免得不如敗者國的後塵!
所以,這一小部分官員,主張任由其雙方之間發生戰爭,等到事情明朗……亦或是即將明朗之前,他們月國再行出場。
隻不過,這一小部分的朝堂臣子之言,卻得不到其餘朝堂官員的認同!
他們認為,反正天玄國和武國之間再無轉圜餘地——武國想要進攻天玄國,天玄國這邊更狠,掌握了武國原太子的天玄國,竟然想要從根本上分裂武國,以至於,他們還“弄”出了一個原太子來!
這兩者之間,經此一事後,再無協同的可能,既如此,他們為何不能火中取栗一番,擴大領土、強大自身呢?
更何況,天玄國和武國之間的戰爭,肯定會伴隨著一方的戰敗而告終,到時候,戰勝國這邊,其勢力和國際地位肯定會得到長足的進步——但是,戰勝國伴隨著國力提升的同時,下一階段,卻是要麵對來自於龍霄帝國的敵視與敲打了!
龍霄帝國敲打戰勝國,肯定是不會親自下場的,那太掉份了,因此,在那等時候,龍霄帝國就需要能夠幫助他們遏製順帶著敲打一下戰勝國的國家了!
而在周邊的國家中,除了龍霄帝國以及涉及此戰的天玄國以及武國之外,就隻有他們月國以及夾在天玄國和龍霄帝國中間的柔國兩國了。
所以,龍霄帝國到時候需要扶持的,就將會在他們月國和柔國之間產生。
按理來講,龍霄帝國到時候選擇扶持國的時候,月國的幾率應該是遠遠小於和龍霄帝國毗鄰、便於龍霄帝國控製的柔國的,但奈何,常年夾在淩霄帝國和天玄國之間的柔國,實在是孱弱的可憐,若不是因為天玄國顧忌和龍霄帝國直接接壤,而龍霄帝國也為了能給自己的本土國家多一些緩衝、即便戰鬥也隻會發生在柔國境內而不是直接蔓延至龍霄帝國本土,柔國這才得以保存了下來,否則,柔國焉能有國祚傳下?
也正是因為此,導致了柔國的國君早已做好了躺平的準備,至於說擴充軍備、訓練兵甲什麽的……柔國的國君可沒有這樣的雄心壯誌!
所以,在這樣的境況下,即便龍霄帝國想要扶持柔國對抗戰勝國,恐怕柔國也隻會成為一戳就破的紙老虎,根本就不足以震懾到天玄國和武國之間的戰勝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月國朝堂之上的大臣們普遍認為,到時候,龍霄帝國選擇遏製戰勝國的國家,隻有可能是他們的月國!
正是基於這樣的心思,所以,月國朝堂之上的國君以及大部分的君臣,都存了不管是誰,先搶一波的心思。
隻不過,朝堂之上那些認為無論是哪一國皆可搶的大臣們不在意那些少部分臣子的建議,身為月國國君的皇帝,卻不能真的做到完全無視。
更何況,這位月國的國君盡管認為這少部分的大臣實在是太過謹慎了一些,但是,這畢竟也代表了朝堂上一部分勢力的意見,所以,月國的國君認為,這麵子……多多少少還是要給他們一些的。
於是,沉吟了一番之後,月國的國君當即決定,直接出兵幫助武國進攻天玄國。
對此,月國的國君是這樣解釋的:“貿然參戰的確存在了許多變數,但是,卻也正因為此,我們才能再戰爭初期擷取到更多的利益,所以,我決定,與其如此,倒不如在開展初期,直接幫助某一國家對付另外一個國家,這樣一來,我們既能夠在戰爭初期得到大片的土地,更重要的是,若是此戰勝利,作為戰勝國盟國的我們,一時間,即便是戰勝國,肯定也隻會忙著消化從戰敗國那裏得來的好處,短時間內,根本就管不到我們月國!”
對於月國國君自信滿滿的說詞,有官員表示擔憂道:“戰勝國消耗從戰敗國那裏得來的好處,遲早會有消耗完的那一天,等到了那時,接下下需要迎接戰勝國兵鋒的,就將會是我們的月國了!”
對於這位臣子的擔憂,月國的國君卻顯得很是自信:“放心,等到了那時,我們早就和龍霄帝國內的實權人物牽扯上關係、乃至於是得到龍霄帝國遏製戰勝國擴張的相關支持了——在那等情況下,區區一個”小國家“的戰勝國,又有何道哉?”
“可若是我們不能得到龍霄帝國的支持……又當如何?”此刻,依舊有官員對此表示了擔憂。
“放心,即便我們得不到龍霄帝國的扶持,憑借著我們借助戰爭得到的紅利,國力肯定會得到長足的進步,再加上戰勝國“消化”從戰敗國那裏得到的好處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到時候,即便是麵對戰勝國,我們月國也將擁有足以應對任何危險的實力了!”對於月國的戰力,這位月國的國君很是自信。
望著依舊自信的月國國君,有月國大臣依舊覺得應當再謹慎一些,於是,他們再次鄭重的提醒著月國國君道:“陛下所言,的確不錯,但是,這一切的前提,卻需要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武國和天玄國的戰爭,最後一定會以武國的戰勝和天玄國的戰敗而告終,否則,我們幫助武國討伐天玄國,事後,我們一定會遭到天玄國的清算的!”
對於這些大臣的言詞,月國國君隻覺得可笑:“武國和天玄國,雖然單從國土麵積上考慮,肯定是天玄國更大,但是,從軍事戰力上來看,很明顯,是武國更勝一籌……不對,應該是很勝許多籌——武國的戰力都已經遠勝於天玄國了,現如今,又得到了我月國戰力的加持,武國如何能敗?若是這樣都能敗的話,那就太沒天理了!”
“此戰……武國必勝!和武國聯手的我們月國,必勝!瓜分天玄國……勢在必行!”最後,月國的國君對此定下了此戰受助一方為武國的總基調。
“陛下不可輕視天玄國啊,要知道,天玄國內,可是還有統禦邊軍的‘薑軍神’的,陛下……”即便是到了此刻,月國的朝堂上依舊有大臣覺得月國皇帝應當三思而後行。
“失落?我又如何不失落?”這位武國的原太子很是苦澀的輕笑著道,“要知道……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那個寶座會是我的,盡管我一直以來都有所猜測,但那不是沒有得到證實嗎?可是,現如今……那個暗太子登基,以前的種種猜測全都一朝化為了現實,我又如何……唉,這些已經成為過去之事,不提也罷!”
聽得武國的原太子之言,朱景琰不再追問下去了。
反正,對於朱景琰而言,他要知道的事情已經差不多全都知曉了,剩下的事情,他也沒有再去探尋的心思了。
接下來……朱景琰要做的,就是該如何“利用”這位武國原太子身份做文章的事情了,對此,朱景琰表示,自己極為期待!
隻因為,朱景琰認為,現如今的這位武國原太子,完全可以作為他對付武國的一支“奇軍”!
這位武國的原太子,若是用好了,可不就是一支“奇軍”了嗎?
……
……
沒過一日的時間,麵對武國進攻的天玄國,直接發表檄文,表示,現如今端坐於武國皇都裏的武國皇帝,其身份存疑,可能並不是武國前任皇帝的兒子!
首先,眾所周知,武國的上一任皇帝隻有三個兒子,現如今突然冒出來的這個,鬼知道他是哪裏冒出來的啊?
其次,武國的原太子,未免遭受那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新任皇帝的迫害,現如今已經避難到天玄國了,正在請求天玄國助他出兵討伐叛逆!
最後,武國原太子呼籲所有忠誠於武國的忠貞之士,助他匡複武國河山,免得被宵小搶奪了武國正統!
這些從天玄國傳出的流言,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自然是不會相信的,畢竟,陛下托孤,他們可是都在場的。
但是,這樣的流言,卻架不住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相信啊——畢竟,武國太子武果,聲名在外,經常在京城百姓麵前高調亮相,因此,武國京師中,還是有普通百姓認得他的相貌的。
現如今的這位吳國皇帝,雖然也自稱武果,而且其麵容也和原來的那位太子有幾分相像,但是,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十分顯著的。
因此,武國的京城中,早就有百姓對這位武國新任皇帝的身份有所懷疑了。
現如今,從天玄國傳出的流言剛一進入武國境內,身處於武國京城內的百姓,第一時間就有點兒相信這些傳言了。
然後,借由武國京城百姓的口風,武國新任皇帝身份存疑的事情,很快就席卷了整個武國,乃至於蔓延向周邊的國家。
於是,在這股風潮下,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想著要如何聚集於真·太子的帳下效力了。
但是,話雖如此,當這些人考慮到武國原太子現如今身處於敵對國家天玄國的境內並且還得到了天玄國皇帝支持的時候,一些人又不由自主的開始心泛嘀咕了——好家夥……得到天玄國的支持?這究竟是太子殿下果真得到了天玄國的支持,還是被天玄國給挾持了啊?
總之,處於多種方麵的考慮,除了一些人死忠於太子並且在第一時間沒有被武國新任皇帝給清算的人,開始紛紛各顯神通的向遠在天玄國境內的武國太子身邊聚攏了過去。
但是,絕大部分的武國人,卻依舊持觀望態度,想要等情況再明了一些之後再有所行動。
就在天玄國和武國之中因為武國皇帝身份而鬥法的時候,周邊諸國,乃至於更遠地界裏的國家,全都持觀望態度來看待這兩國之間的矛盾。
……
……
和武國接壤的國家中,除了天玄國外,還有一個以民風彪悍著稱的“月國”!
此時,月國朝堂上,月國國君詢問堂下的諸多大臣道:“想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武國和天玄國之事,大家也都已經知曉了,現如今,大家暢所欲言,我月國能否在這一件事情上,得到相應的好處?比如說……順便劫掠下一部分的領土來?”
月國因為民風彪悍的緣故,所以,朝堂之上,即便是月國的皇帝,開口之言也是極為直白的。
天玄國和武國之間的紛爭,民風彪悍的月國覺得自己有機可乘,所以,就想著跳出來分一杯羹,現如今,這些月國的實權人物正在商議著,要怎麽截取好處呢!
聽得月國皇帝此言,堂下的眾多大臣,瞬間就議論紛紛了起來。
有大臣認為,天玄國和武國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大家正好借機投入到這場戰爭之中分一杯羹,說不定,還能給他們撈上一大筆好處費呢!
但是,月國的朝堂之上,雖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一場千載難逢的機遇,但是,卻也有大臣表示,現階段,月國自給自足足矣,根本就沒有必要貿然闖入這場紛爭之中,倒不如先靜觀其變,然後趁勢而起……至於現階段出兵,憑借著月國的彪悍軍隊,固然能夠先行搶奪下來大片的沃土,但是,能不能守住卻是一個大問題,即便最後真能守住了,待得天玄國和武國的戰爭結束,到時候,還不知道到底會怎樣呢!
要知道,在武國和天玄國的另一邊,可是還有著龍霄帝國這一龐然大物存在著的。
即便武國最後真能打下整個天玄國來,到時候,武國肯定也吞不下整個天玄國來,因為,龍霄帝國肯定會介入到這一場戰爭中來的。
到時候,貿然出手的月國,盡管民風彪悍、軍隊戰鬥力強,但是,麵對騰出水來的天玄國和武國,無論是哪一個國家,都不是現階段的月國所能夠承受得了的,除非這兩國之一的某一個國家被另一方給打廢了,而他們又恰好站在了勝利者那一方,奪得了敗者手裏的土地,隻有那樣,才能先天立於不敗之地——但是,事後,卻還需防備那個戰勝國,免得不如敗者國的後塵!
所以,這一小部分官員,主張任由其雙方之間發生戰爭,等到事情明朗……亦或是即將明朗之前,他們月國再行出場。
隻不過,這一小部分的朝堂臣子之言,卻得不到其餘朝堂官員的認同!
他們認為,反正天玄國和武國之間再無轉圜餘地——武國想要進攻天玄國,天玄國這邊更狠,掌握了武國原太子的天玄國,竟然想要從根本上分裂武國,以至於,他們還“弄”出了一個原太子來!
這兩者之間,經此一事後,再無協同的可能,既如此,他們為何不能火中取栗一番,擴大領土、強大自身呢?
更何況,天玄國和武國之間的戰爭,肯定會伴隨著一方的戰敗而告終,到時候,戰勝國這邊,其勢力和國際地位肯定會得到長足的進步——但是,戰勝國伴隨著國力提升的同時,下一階段,卻是要麵對來自於龍霄帝國的敵視與敲打了!
龍霄帝國敲打戰勝國,肯定是不會親自下場的,那太掉份了,因此,在那等時候,龍霄帝國就需要能夠幫助他們遏製順帶著敲打一下戰勝國的國家了!
而在周邊的國家中,除了龍霄帝國以及涉及此戰的天玄國以及武國之外,就隻有他們月國以及夾在天玄國和龍霄帝國中間的柔國兩國了。
所以,龍霄帝國到時候需要扶持的,就將會在他們月國和柔國之間產生。
按理來講,龍霄帝國到時候選擇扶持國的時候,月國的幾率應該是遠遠小於和龍霄帝國毗鄰、便於龍霄帝國控製的柔國的,但奈何,常年夾在淩霄帝國和天玄國之間的柔國,實在是孱弱的可憐,若不是因為天玄國顧忌和龍霄帝國直接接壤,而龍霄帝國也為了能給自己的本土國家多一些緩衝、即便戰鬥也隻會發生在柔國境內而不是直接蔓延至龍霄帝國本土,柔國這才得以保存了下來,否則,柔國焉能有國祚傳下?
也正是因為此,導致了柔國的國君早已做好了躺平的準備,至於說擴充軍備、訓練兵甲什麽的……柔國的國君可沒有這樣的雄心壯誌!
所以,在這樣的境況下,即便龍霄帝國想要扶持柔國對抗戰勝國,恐怕柔國也隻會成為一戳就破的紙老虎,根本就不足以震懾到天玄國和武國之間的戰勝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月國朝堂之上的大臣們普遍認為,到時候,龍霄帝國選擇遏製戰勝國的國家,隻有可能是他們的月國!
正是基於這樣的心思,所以,月國朝堂之上的國君以及大部分的君臣,都存了不管是誰,先搶一波的心思。
隻不過,朝堂之上那些認為無論是哪一國皆可搶的大臣們不在意那些少部分臣子的建議,身為月國國君的皇帝,卻不能真的做到完全無視。
更何況,這位月國的國君盡管認為這少部分的大臣實在是太過謹慎了一些,但是,這畢竟也代表了朝堂上一部分勢力的意見,所以,月國的國君認為,這麵子……多多少少還是要給他們一些的。
於是,沉吟了一番之後,月國的國君當即決定,直接出兵幫助武國進攻天玄國。
對此,月國的國君是這樣解釋的:“貿然參戰的確存在了許多變數,但是,卻也正因為此,我們才能再戰爭初期擷取到更多的利益,所以,我決定,與其如此,倒不如在開展初期,直接幫助某一國家對付另外一個國家,這樣一來,我們既能夠在戰爭初期得到大片的土地,更重要的是,若是此戰勝利,作為戰勝國盟國的我們,一時間,即便是戰勝國,肯定也隻會忙著消化從戰敗國那裏得來的好處,短時間內,根本就管不到我們月國!”
對於月國國君自信滿滿的說詞,有官員表示擔憂道:“戰勝國消耗從戰敗國那裏得來的好處,遲早會有消耗完的那一天,等到了那時,接下下需要迎接戰勝國兵鋒的,就將會是我們的月國了!”
對於這位臣子的擔憂,月國的國君卻顯得很是自信:“放心,等到了那時,我們早就和龍霄帝國內的實權人物牽扯上關係、乃至於是得到龍霄帝國遏製戰勝國擴張的相關支持了——在那等情況下,區區一個”小國家“的戰勝國,又有何道哉?”
“可若是我們不能得到龍霄帝國的支持……又當如何?”此刻,依舊有官員對此表示了擔憂。
“放心,即便我們得不到龍霄帝國的扶持,憑借著我們借助戰爭得到的紅利,國力肯定會得到長足的進步,再加上戰勝國“消化”從戰敗國那裏得到的好處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到時候,即便是麵對戰勝國,我們月國也將擁有足以應對任何危險的實力了!”對於月國的戰力,這位月國的國君很是自信。
望著依舊自信的月國國君,有月國大臣依舊覺得應當再謹慎一些,於是,他們再次鄭重的提醒著月國國君道:“陛下所言,的確不錯,但是,這一切的前提,卻需要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武國和天玄國的戰爭,最後一定會以武國的戰勝和天玄國的戰敗而告終,否則,我們幫助武國討伐天玄國,事後,我們一定會遭到天玄國的清算的!”
對於這些大臣的言詞,月國國君隻覺得可笑:“武國和天玄國,雖然單從國土麵積上考慮,肯定是天玄國更大,但是,從軍事戰力上來看,很明顯,是武國更勝一籌……不對,應該是很勝許多籌——武國的戰力都已經遠勝於天玄國了,現如今,又得到了我月國戰力的加持,武國如何能敗?若是這樣都能敗的話,那就太沒天理了!”
“此戰……武國必勝!和武國聯手的我們月國,必勝!瓜分天玄國……勢在必行!”最後,月國的國君對此定下了此戰受助一方為武國的總基調。
“陛下不可輕視天玄國啊,要知道,天玄國內,可是還有統禦邊軍的‘薑軍神’的,陛下……”即便是到了此刻,月國的朝堂上依舊有大臣覺得月國皇帝應當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