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擔心一個人安危的,莫過於他的父母,尋常人家丟了孩子,還會苦苦尋找,夜不能寐,更何況皇上唯一的皇子丟失。”
“可是皇上您,竟然直接給了臣三日之期,甚至臣提出要先去天帝山請人,皇上也立刻同意了。”
“如果說皇上一開始就沒有對臣報以希望的話,臣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麽連皇衛、京兆府也是給了三天期限呢?”
“聽起來,好像皇上篤定了,皇子不會在這三日之內出事。”
“而且臣這次回來的時候留意了一下,出了這麽大的事,可是影都城裏還是一切照舊,既沒有官府挨家挨戶查人,也沒有滿城張貼告示。”
“隻是著了其他三部暗查,看起來倒好像不想把這事搞得太大了。”
隨著黎九溪的陳述,皇上的臉色越來越沉,慢慢的沒有了任何表情,眼神不怒不喜的看向黎九溪,淡淡問道:“那你覺得這是為何?”
皇上沒有反駁自己的話,黎九溪知道自己已經抓到重點,而且抓對了,目光灼灼的回道:“因為皇上收到了綁匪的威脅信息。”
“綁匪?”皇上似乎對這個詞很趕興趣,現在丟的是堂堂皇子,黎九溪居然用了這麽一個民間的詞匯。
但黎九溪並不認為這個詞有什麽問題。
“不錯。拋開皇上和皇子的身份,目前的情況,完全可以看做一通綁架案,一般綁架案有兩種動因,要麽複仇、要麽勒索。”
“現在已知的是,皇子無恙,所以我斷定,綁架皇子的人是為了勒索。”黎九溪停下來看著皇上的臉色,皇上眼睛沒有看他,而是定格在書案一角,微微出神。
沒有反駁、沒有否定。這樣的反應,黎九溪知道自己的推論是正確的,心下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自信的繼續說道:“綁架富商可以謀財,綁架官員可以借勢,現在對方費盡心機綁架大微國的皇子,皇上,臣大膽推測,對方難道是要謀國不成?”
皇上的眼睛終於動了,目光淩厲轉向黎九溪的麵上,忽然冷哼了一聲:“你當真,是那個為了煙花女子與境王大打出手的黎九溪?”
額……
黎九溪被對方這個跳躍性的問題問的愣了一下,許是做賊心虛,心裏竟然有一瞬間有種被揭穿的擔憂。
但好在皇上下一句話隨之而來,“哼,果然傳言未必可信,黎家的後人又怎麽會是那樣的草包呢。”
呼……
黎九溪心裏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原來隻是感歎,不過你還真想錯了,黎家原來那個真的就是個草包。
皇上點了點頭,算是肯定了黎九溪的推論,“我還以為最先發現的會是吳問,他消息靈通,跟朕也親近,不過官場多年,終究失了初心。
這樣也好,你無權無勢,也沒有那許多心思,反而可信。”
聽著皇上疲憊的語氣,黎九溪心裏頗有些感慨,都說做皇上最爽,豈不知做了皇上要顧忌的反而最多。各方勢力要壓製均衡,身邊的人各個甜言蜜語,卻沒一個是真心。
就拿皇子丟了這事吧,皇上肯定是急,但是朝野裏的各方勢力,卻說不定誰心懷鬼胎,巴不得皇子永遠回不來呢,誰可信、誰能信,皇上心裏都得掂量來、掂量去。
隻有自己所在的鎮妖司,空有品級,卻基本不參與朝政,此時反倒成了清流。
皇上深吸了一口氣,從桌麵的八寶格裏拽出了一遝紙出來,扔在書案上,對黎九溪道:“既然你都猜到了,就看看吧。”
看來這就是綁匪留下的信息了,黎九溪兩步走過去,也不管什麽君臣禮儀,直接拿起來展開觀看。
第一張是一張絹帕,上麵不知道用什麽寫的,淡紅色的字體。
“渠州九城換太子,三日為期。”
看來這便是太子失蹤當日皇上收到的信息,雖然黎九溪不是很了解大微國情,但是一眼便看明白了,這人想要大微國的城池,九城……還挺貪心。
接下來是一張普通的宣紙,上麵的字跡略顯稚嫩,依然是淡紅色的字體,寫了一個故事:東城馬市,劉大牙在寡婦鄒氏房內過夜,辰時方起,欲行好事,忽聽房外有李氏婆娘呼嗬,責鄒氏往自家門前潑髒水,乃是羞辱。
劉大牙急從後窗出,慌亂中掉落靸鞋。
雖然半文半白,但是黎九溪立刻就看明白了,說劉大牙和寡婦偷晴,結果被鄰居給打斷了,跑的時候鞋掉了。
可是這算什麽?難道皇上除了監聽百官,還有聽百姓牆根的習慣?
耐著性子繼續往下翻,下麵一張還是同樣一張紙、淡紅色的字體、稚嫩的筆跡,寫了另一個家常裏短的小事,同樣是早晨發生的。
正要發問,忽然心中豁然,一共兩張紙條,紙上描述的事情都是當日晨時發生的。
黎九溪抬頭看向皇上:“這是皇子寫的?”
皇上微微點了點頭:“幼子筆跡最難模仿,斷不會錯。”
“所以這些綁匪每天讓皇子寫一件今天早晨發生在北京城內的事情,向你證明皇子還活著。”
這道理就跟後世讓被綁架者拿著當天的報紙拍照一個道理。
皇上無奈的點了點頭,“所有涉事之人,皇衛都逐一查問,但是到現在,並無線索。”
黎九溪點點頭,“既然他們敢把這個信息給你,自然是確定萬全才會給你。”
皇上苦澀的一笑:“他們要抓皇子,不知道偷偷謀劃了多久,如今短短三天想要破他們多年謀劃,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這兩天查到的東西越多,朕的心就越涼,外麵的朝臣、宮裏的太監,甚至是朕身邊跟了幾十年伺候的人,朕都不敢信了。”
皇上拿起麵前一張皇子寫的紙條,揚了揚。
“這東西,每天下朝就悄無聲息的就出現在朕的書案之上,大殿內外,皆是高手,可是這樣,他們依然能把這東西送進來,是不是在跟朕說,他們想取走朕的腦袋也是輕而易舉啊?”
“罷了。”皇上頹然的撐著額頭,搖了搖頭說道:“既然你都已經猜到了,便不要再查了,朕也不怪你。“
”今天朝堂上,朕側麵問了渠州那邊的事,渠州偏遠,又多是山地,無所稅獲,每年賑災倒是要花不少銀子,食之無肉棄之可惜,不過雞肋罷了。”
聽話聽音,皇上竟然已經做了獻城的打算了。
“可是皇上您,竟然直接給了臣三日之期,甚至臣提出要先去天帝山請人,皇上也立刻同意了。”
“如果說皇上一開始就沒有對臣報以希望的話,臣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麽連皇衛、京兆府也是給了三天期限呢?”
“聽起來,好像皇上篤定了,皇子不會在這三日之內出事。”
“而且臣這次回來的時候留意了一下,出了這麽大的事,可是影都城裏還是一切照舊,既沒有官府挨家挨戶查人,也沒有滿城張貼告示。”
“隻是著了其他三部暗查,看起來倒好像不想把這事搞得太大了。”
隨著黎九溪的陳述,皇上的臉色越來越沉,慢慢的沒有了任何表情,眼神不怒不喜的看向黎九溪,淡淡問道:“那你覺得這是為何?”
皇上沒有反駁自己的話,黎九溪知道自己已經抓到重點,而且抓對了,目光灼灼的回道:“因為皇上收到了綁匪的威脅信息。”
“綁匪?”皇上似乎對這個詞很趕興趣,現在丟的是堂堂皇子,黎九溪居然用了這麽一個民間的詞匯。
但黎九溪並不認為這個詞有什麽問題。
“不錯。拋開皇上和皇子的身份,目前的情況,完全可以看做一通綁架案,一般綁架案有兩種動因,要麽複仇、要麽勒索。”
“現在已知的是,皇子無恙,所以我斷定,綁架皇子的人是為了勒索。”黎九溪停下來看著皇上的臉色,皇上眼睛沒有看他,而是定格在書案一角,微微出神。
沒有反駁、沒有否定。這樣的反應,黎九溪知道自己的推論是正確的,心下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自信的繼續說道:“綁架富商可以謀財,綁架官員可以借勢,現在對方費盡心機綁架大微國的皇子,皇上,臣大膽推測,對方難道是要謀國不成?”
皇上的眼睛終於動了,目光淩厲轉向黎九溪的麵上,忽然冷哼了一聲:“你當真,是那個為了煙花女子與境王大打出手的黎九溪?”
額……
黎九溪被對方這個跳躍性的問題問的愣了一下,許是做賊心虛,心裏竟然有一瞬間有種被揭穿的擔憂。
但好在皇上下一句話隨之而來,“哼,果然傳言未必可信,黎家的後人又怎麽會是那樣的草包呢。”
呼……
黎九溪心裏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原來隻是感歎,不過你還真想錯了,黎家原來那個真的就是個草包。
皇上點了點頭,算是肯定了黎九溪的推論,“我還以為最先發現的會是吳問,他消息靈通,跟朕也親近,不過官場多年,終究失了初心。
這樣也好,你無權無勢,也沒有那許多心思,反而可信。”
聽著皇上疲憊的語氣,黎九溪心裏頗有些感慨,都說做皇上最爽,豈不知做了皇上要顧忌的反而最多。各方勢力要壓製均衡,身邊的人各個甜言蜜語,卻沒一個是真心。
就拿皇子丟了這事吧,皇上肯定是急,但是朝野裏的各方勢力,卻說不定誰心懷鬼胎,巴不得皇子永遠回不來呢,誰可信、誰能信,皇上心裏都得掂量來、掂量去。
隻有自己所在的鎮妖司,空有品級,卻基本不參與朝政,此時反倒成了清流。
皇上深吸了一口氣,從桌麵的八寶格裏拽出了一遝紙出來,扔在書案上,對黎九溪道:“既然你都猜到了,就看看吧。”
看來這就是綁匪留下的信息了,黎九溪兩步走過去,也不管什麽君臣禮儀,直接拿起來展開觀看。
第一張是一張絹帕,上麵不知道用什麽寫的,淡紅色的字體。
“渠州九城換太子,三日為期。”
看來這便是太子失蹤當日皇上收到的信息,雖然黎九溪不是很了解大微國情,但是一眼便看明白了,這人想要大微國的城池,九城……還挺貪心。
接下來是一張普通的宣紙,上麵的字跡略顯稚嫩,依然是淡紅色的字體,寫了一個故事:東城馬市,劉大牙在寡婦鄒氏房內過夜,辰時方起,欲行好事,忽聽房外有李氏婆娘呼嗬,責鄒氏往自家門前潑髒水,乃是羞辱。
劉大牙急從後窗出,慌亂中掉落靸鞋。
雖然半文半白,但是黎九溪立刻就看明白了,說劉大牙和寡婦偷晴,結果被鄰居給打斷了,跑的時候鞋掉了。
可是這算什麽?難道皇上除了監聽百官,還有聽百姓牆根的習慣?
耐著性子繼續往下翻,下麵一張還是同樣一張紙、淡紅色的字體、稚嫩的筆跡,寫了另一個家常裏短的小事,同樣是早晨發生的。
正要發問,忽然心中豁然,一共兩張紙條,紙上描述的事情都是當日晨時發生的。
黎九溪抬頭看向皇上:“這是皇子寫的?”
皇上微微點了點頭:“幼子筆跡最難模仿,斷不會錯。”
“所以這些綁匪每天讓皇子寫一件今天早晨發生在北京城內的事情,向你證明皇子還活著。”
這道理就跟後世讓被綁架者拿著當天的報紙拍照一個道理。
皇上無奈的點了點頭,“所有涉事之人,皇衛都逐一查問,但是到現在,並無線索。”
黎九溪點點頭,“既然他們敢把這個信息給你,自然是確定萬全才會給你。”
皇上苦澀的一笑:“他們要抓皇子,不知道偷偷謀劃了多久,如今短短三天想要破他們多年謀劃,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這兩天查到的東西越多,朕的心就越涼,外麵的朝臣、宮裏的太監,甚至是朕身邊跟了幾十年伺候的人,朕都不敢信了。”
皇上拿起麵前一張皇子寫的紙條,揚了揚。
“這東西,每天下朝就悄無聲息的就出現在朕的書案之上,大殿內外,皆是高手,可是這樣,他們依然能把這東西送進來,是不是在跟朕說,他們想取走朕的腦袋也是輕而易舉啊?”
“罷了。”皇上頹然的撐著額頭,搖了搖頭說道:“既然你都已經猜到了,便不要再查了,朕也不怪你。“
”今天朝堂上,朕側麵問了渠州那邊的事,渠州偏遠,又多是山地,無所稅獲,每年賑災倒是要花不少銀子,食之無肉棄之可惜,不過雞肋罷了。”
聽話聽音,皇上竟然已經做了獻城的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