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伍康與張丹參因意見不和,在房中大吵一架後不歡而散。兩人大吵的內容,一字不差的落入了躲在屋外的玄易耳中。
玄易看著伍康摔門而出的背影,臉上露出一抹邪笑。
“道長,怎麽了?”
正在此時,身後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本就做賊心虛的玄易,頓時被這道聲音嚇了一個激靈。
轉身一看,見來人是關壽亭,玄易連忙開口道:“沒,沒事,我正要回房準備東西,先走了!”
玄易不待關壽亭開口,快步朝自己房中走去,獨留關壽亭一人立在原地。
進屋之後的玄易,用門栓將門從內鎖上,隨即取出文房四寶,動筆在紙上寫下寥寥數字,隨後又將紙條卷起,放在衣袖之中,將文房四寶收好後,便出門而去。
…………
夜色昏黑,烏雲遮月。
夜幕的天空之中,時不時閃過幾道身影,發出令人感到不祥的叫聲。
小院內,一直白鴿從天空之中俯衝而下,直落到亭前一人手中。盧循將白鴿接在手中,伸手取下白鴿腿上的蠟丸。盧循將蠟丸打開,隻見裏麵藏著一卷密信。
盧循將紙條打開一看,頓時麵露喜色道:“看來那老道還是有些用處,這樣一來,大事可成!”
盧厚與盧顏見自家少主喜笑顏開,也不由好奇密信的內容,開口詢問為何如此大喜。
盧循將密信丟到石桌上,二人上前一看,隻見密信上寫著:“陶子輝等人,將於今夜夜襲縣衙,欲拚個魚死網破,伍康與張丹參已產內訌!望盧少主珍重!”
二人閱罷,連連拱手稱賀。盧循亦得意不已,大笑道:“我道太虛劍何等能耐,原來亦不過如此。當真是英雄遲暮,不堪大用!爾等速速下去準備,今夜本少主便將這群壞我好事的人,一網打盡!”
盧厚二人得了號令,當即開始著手準備,在府內布下陷阱以待眾人。
…………
客棧內,玄易在將密信送出後,也故作姿態的收拾一番,隻待約定的時間一到,便帶著老乞丐等人落入虎口。
序已三更,夜幕昏天。
一直在房中靜待老乞丐發出消息的玄易,上下眼皮止不住的打起架來。連打數個哈欠,玄易隻覺困乏無比。
玄易等的有些不耐煩,無奈之下,隻得頂著困意起身,打算去老乞丐房中詢問何時出發。
玄易揉了揉雙眼,拿著燭台才來到門前,還不待伸手開門,門忽然被人劇烈敲響。
“玄易道長,玄易道長,快開門,出大事了!”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敲門聲傳來的,還有張丹參的喊叫聲。
玄易連忙將門打開,隻見張丹參滿臉焦急的站在門口。
“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道長,不好了!陶前輩出事了,你快隨我過去。”
玄易一聽老乞丐出事,身形不由一愣,還不待開口細問,張丹參卻已轉身先行。
玄易見此,也隻得跟在張丹參身後,朝老乞丐的房間趕去。
緊跟在張丹參身後的玄易,大腦飛速運轉,心中在想:張丹參等人,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怎麽偏偏這個時候老乞丐出事了?難不成是盧循派人幹的?
一連串的問題在玄易腦海中閃過,不待玄易繼續思索,二人便已至老乞丐房前。
進入屋內,隻見吳明愁容滿麵的坐在桌前,而老乞丐則昏迷不醒的躺在床上。
“吳前輩,陶老前輩這是怎麽了?”
隻聽吳明歎息一聲道:“陶兄先前還與壽亭在屋內暢談,商量計劃的施舍。奈何,兩人說著說著,陶兄便昏迷過去……”
“陶前輩現在情況怎麽樣?為何會昏迷?”
吳明說到一半,聲音忽然哽住。玄易則繼續追問老乞丐的情況。
“陶兄人老體衰,恐怕大限將至……”
“前輩,難道沒有醫治的辦法嗎?”
“生老病死,季節交替,皆為常態,又豈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吳明歎息一聲,言語之中說不盡的惋惜;道不盡的無奈。
正在此時,關壽亭與伍康也來到房內。當伍康看到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老乞丐時,幾個健步便已至床前,不斷呼著“怪老頭”三字。
幾人見此,皆心酸不已,紛紛上前勸伍康冷靜。玄易則乘此機會,伸手在老乞丐手腕處探了一番,確定老乞丐脈象微弱後,懸著的心方才微微放下。
在伍康連聲呼喊下,昏迷不醒的老乞丐,好似聽到伍康的呼喊一般,五指緩緩顫動,雙眼竟漸漸睜開。眾人見此,都不由由悲轉歡。
老乞丐氣若遊絲,艱難的抬起手,嘴唇微動,卻聽不清其說的是什麽話。
伍康連忙附耳上前,方才稍微聽清老乞丐微弱的話語。
“臭,臭小子,你先讓他們出去,我,我有話要,要跟你單獨說……”
眾人也稍微聽清老乞丐的言語,紛紛退出屋外,將房門闔上,隻留伍康在屋內。
不一會,房門便被打開,焦急的伍康出現在眾人眼前。
“快,吳前輩,怪老頭他又昏過去了,吳前輩你快進來看看……”
吳明聞言連忙奔入屋內,檢查老乞丐的脈絡與氣息。
“前輩,情況怎麽樣?”
“陶兄隻是太累了……”吳明無奈搖頭道。
“吳前輩,怪老頭他,還有多長時間?”伍康言語之中,聽不出任何波瀾。
“照麵前情況,能撐過三天,已是極限……”
眾人沒有再開口說話,房中的氣氛寂靜而又壓抑。玄易朝桌上一撇,隻見桌上正擺著一個方形木盒。
木盒並未上鎖,但見木盒內裝放著兩本書,以及一個用藍布所包裹的東西,還有幾個小小瓷瓶。
玄易趁眾人不注意,伸長脖子朝木盒中看去,漸漸看清木盒中的書。但見書的最外麵,寫著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這幾個大字分別是《太虛劍法》與《太虛內經》,玄易恍然大悟,原來剛剛老乞丐之所以留下伍康,是在托孤啊!
想到這裏,玄易不由大喜。如果《太虛劍法》與《太虛內經》落到自己手中,那豈不是兩全其美?
玄易看著伍康摔門而出的背影,臉上露出一抹邪笑。
“道長,怎麽了?”
正在此時,身後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本就做賊心虛的玄易,頓時被這道聲音嚇了一個激靈。
轉身一看,見來人是關壽亭,玄易連忙開口道:“沒,沒事,我正要回房準備東西,先走了!”
玄易不待關壽亭開口,快步朝自己房中走去,獨留關壽亭一人立在原地。
進屋之後的玄易,用門栓將門從內鎖上,隨即取出文房四寶,動筆在紙上寫下寥寥數字,隨後又將紙條卷起,放在衣袖之中,將文房四寶收好後,便出門而去。
…………
夜色昏黑,烏雲遮月。
夜幕的天空之中,時不時閃過幾道身影,發出令人感到不祥的叫聲。
小院內,一直白鴿從天空之中俯衝而下,直落到亭前一人手中。盧循將白鴿接在手中,伸手取下白鴿腿上的蠟丸。盧循將蠟丸打開,隻見裏麵藏著一卷密信。
盧循將紙條打開一看,頓時麵露喜色道:“看來那老道還是有些用處,這樣一來,大事可成!”
盧厚與盧顏見自家少主喜笑顏開,也不由好奇密信的內容,開口詢問為何如此大喜。
盧循將密信丟到石桌上,二人上前一看,隻見密信上寫著:“陶子輝等人,將於今夜夜襲縣衙,欲拚個魚死網破,伍康與張丹參已產內訌!望盧少主珍重!”
二人閱罷,連連拱手稱賀。盧循亦得意不已,大笑道:“我道太虛劍何等能耐,原來亦不過如此。當真是英雄遲暮,不堪大用!爾等速速下去準備,今夜本少主便將這群壞我好事的人,一網打盡!”
盧厚二人得了號令,當即開始著手準備,在府內布下陷阱以待眾人。
…………
客棧內,玄易在將密信送出後,也故作姿態的收拾一番,隻待約定的時間一到,便帶著老乞丐等人落入虎口。
序已三更,夜幕昏天。
一直在房中靜待老乞丐發出消息的玄易,上下眼皮止不住的打起架來。連打數個哈欠,玄易隻覺困乏無比。
玄易等的有些不耐煩,無奈之下,隻得頂著困意起身,打算去老乞丐房中詢問何時出發。
玄易揉了揉雙眼,拿著燭台才來到門前,還不待伸手開門,門忽然被人劇烈敲響。
“玄易道長,玄易道長,快開門,出大事了!”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敲門聲傳來的,還有張丹參的喊叫聲。
玄易連忙將門打開,隻見張丹參滿臉焦急的站在門口。
“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道長,不好了!陶前輩出事了,你快隨我過去。”
玄易一聽老乞丐出事,身形不由一愣,還不待開口細問,張丹參卻已轉身先行。
玄易見此,也隻得跟在張丹參身後,朝老乞丐的房間趕去。
緊跟在張丹參身後的玄易,大腦飛速運轉,心中在想:張丹參等人,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怎麽偏偏這個時候老乞丐出事了?難不成是盧循派人幹的?
一連串的問題在玄易腦海中閃過,不待玄易繼續思索,二人便已至老乞丐房前。
進入屋內,隻見吳明愁容滿麵的坐在桌前,而老乞丐則昏迷不醒的躺在床上。
“吳前輩,陶老前輩這是怎麽了?”
隻聽吳明歎息一聲道:“陶兄先前還與壽亭在屋內暢談,商量計劃的施舍。奈何,兩人說著說著,陶兄便昏迷過去……”
“陶前輩現在情況怎麽樣?為何會昏迷?”
吳明說到一半,聲音忽然哽住。玄易則繼續追問老乞丐的情況。
“陶兄人老體衰,恐怕大限將至……”
“前輩,難道沒有醫治的辦法嗎?”
“生老病死,季節交替,皆為常態,又豈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吳明歎息一聲,言語之中說不盡的惋惜;道不盡的無奈。
正在此時,關壽亭與伍康也來到房內。當伍康看到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老乞丐時,幾個健步便已至床前,不斷呼著“怪老頭”三字。
幾人見此,皆心酸不已,紛紛上前勸伍康冷靜。玄易則乘此機會,伸手在老乞丐手腕處探了一番,確定老乞丐脈象微弱後,懸著的心方才微微放下。
在伍康連聲呼喊下,昏迷不醒的老乞丐,好似聽到伍康的呼喊一般,五指緩緩顫動,雙眼竟漸漸睜開。眾人見此,都不由由悲轉歡。
老乞丐氣若遊絲,艱難的抬起手,嘴唇微動,卻聽不清其說的是什麽話。
伍康連忙附耳上前,方才稍微聽清老乞丐微弱的話語。
“臭,臭小子,你先讓他們出去,我,我有話要,要跟你單獨說……”
眾人也稍微聽清老乞丐的言語,紛紛退出屋外,將房門闔上,隻留伍康在屋內。
不一會,房門便被打開,焦急的伍康出現在眾人眼前。
“快,吳前輩,怪老頭他又昏過去了,吳前輩你快進來看看……”
吳明聞言連忙奔入屋內,檢查老乞丐的脈絡與氣息。
“前輩,情況怎麽樣?”
“陶兄隻是太累了……”吳明無奈搖頭道。
“吳前輩,怪老頭他,還有多長時間?”伍康言語之中,聽不出任何波瀾。
“照麵前情況,能撐過三天,已是極限……”
眾人沒有再開口說話,房中的氣氛寂靜而又壓抑。玄易朝桌上一撇,隻見桌上正擺著一個方形木盒。
木盒並未上鎖,但見木盒內裝放著兩本書,以及一個用藍布所包裹的東西,還有幾個小小瓷瓶。
玄易趁眾人不注意,伸長脖子朝木盒中看去,漸漸看清木盒中的書。但見書的最外麵,寫著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這幾個大字分別是《太虛劍法》與《太虛內經》,玄易恍然大悟,原來剛剛老乞丐之所以留下伍康,是在托孤啊!
想到這裏,玄易不由大喜。如果《太虛劍法》與《太虛內經》落到自己手中,那豈不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