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凡描述的片段中,傲來國的子民是有多可憐呢?


    就相當於——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被一群麻匪給劫了!


    雖然原著中的孫悟空為了省麻煩,直接搶奪,確實不怎麽地道,但是好歹沒弄出什麽人命。


    可王凡版西遊,裏麵描述,是孫悟空直接帶著猴子猴孫們去搶奪,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而且那些傷亡,大多都是猴子們造成。


    且他描述中的孫悟空,是這樣的:「猴群躁動,動搶西奪,南爭北搜,弄得整個國城人心惶惶,更有不少孱弱老幼,命喪黃泉。猴王見此,嗬嗬冷笑,隻言道:‘當時爾等食猴腦,如今報應遭身,也是天數。」


    這表現,一股悍匪般的野性,讓人難以喜歡起來。


    唐三麵露微笑,繼續說道:「我們接下去看看,我們的原版猴王,對比王凡自己改寫的西遊,究竟還有什麽不同。」


    兩女也是好奇。.ν.


    雖然早已經知道結果,但閱讀文字,聽唐三講解,卻是別有一番風味。


    好似,那西遊的位麵,那一隻活潑的猴子,就在眼前。


    「好好,快講,三哥。」


    寧榮榮撒嬌,朱竹清擺手,俱是有些欲罷不能。


    唐三也是欣然同意,全當打發時間。


    何況,這也是一種修行。


    「話說猴王帶著兵器分發給小猴子後,就開始和附近的七十二洞的妖王建交,成為了附近有名的妖王,但是呢,孫悟空對混世魔王的寶刀不滿意。」


    「隨後,那四隻猴子,也就是通臂猿猴和赤尻馬猴,一起提議去東海取寶貝。」


    「其實,他們知道,也可以理解。畢竟水簾洞的鐵板橋下的水流,通向東海,難免會有什麽魚蝦過來,告知了猴群這樣的消息。而那四隻猴子特別聰明些,將這個消息記住了。」


    「或許,就是這麽簡單的事情,僅此而已。」


    不過,王凡所寫的西遊,卻是添加了這麽一段:「四猴眼珠子一轉溜,心中暗喜,向猴王那般說道······」


    看樣子,是要一條陰謀論走到底了。


    「孫悟空到達東海,一番客氣之後,麵對龍王要給他一把大捍刀,孫悟空是這麽說道:‘老孫不會使刀,乞另賜一件。」說完,唐三問兩女,道:「你們知道,孫悟空為什麽這麽說?」


    寧榮榮沉思,朱竹清蹙眉。


    百思不得其解。


    孫悟空為什麽會說自己不會用刀?


    明明之前還用刀砍了混世魔王,使得很是精通。


    隻是可能因為重量問題,不趁手罷了。


    寧榮榮想了想,覺得孫悟空應該是一個精明的人,試探著說道:「是因為他已經有一把從混世魔王那裏搶來的刀,所以不需要老龍王再給他一把了?」


    唐三點頭,道:「沒錯,便是如此。」


    「不過,王凡卻是將這一段改成了:【悟空桀驁道:「老孫不會用刀!」】,語氣生硬,有一種斬釘截鐵的味道在裏麵。」


    兩女點頭,確實如此。


    那王凡版的西遊,孫悟空好像有些「憤世嫉俗」的「坦蕩」。


    倒是沒有了原著中孫悟空的古靈精怪。


    當然,唐三知道的更多的是,在本源西遊界形成之前,還有一個曾經的本源,那裏麵的孫悟空,主武器便是菩薩給他的一把戒刀,輔助武器才是一根可以變大變小的「生金棍」。


    或許在那個無量之前的諸天,孫悟空不會使刀,便是「大逆不道」。


    哪有孫悟空不會耍刀的?


    成何體統?!


    本源西遊,便是從中誕生,孫悟空,用刀,自然是使用的慣溜的。


    隻是,讓唐三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如今無量諸天中,存在的本源西遊世界,是如何幹碎原先的那個西遊本源的?


    讓棍子成為了主武器,連帶著諸天所有衍生的猴子,好似都必須使用棍子,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猴子。


    否則,便是有種不順眼的感覺。


    ······


    斬去這些雜念,唐三繼續訴說著不同,講解著本源西遊的故事。


    「再接著,去龍宮取如意金箍棒的時候,王凡指名道姓,那如意金箍棒是‘定海神針,然而,原著中,東海龍王對如意金箍棒的稱呼,是‘天河定底神珍鐵。」


    「而且,兩者對其的描述也是略有不同。」


    「王凡版的,是:一根棍子通體金燦,兩頭有箍,重三萬六千斤,換做如意金箍棒;而西遊原文,則是:原來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乃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喚做「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斤。」


    「或許,王凡是想要體現孫悟空的力氣大,將重量改成了三萬六千斤。」


    「但是,一萬三斤,這個數字可不是隨便取的。」


    寧榮榮道:「一合為九;三六相加,也是九。」


    九,代表極致。


    那王凡如此修改,看上去倒是有理有據。


    隻是,在三哥看來,一萬三,好像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唐三沒有直接明說,隻是說道:「榮榮,朱竹清,你們仔細想想,如今的你們,一日之間的呼吸,是多少次?」


    「呼吸?」


    兩女已是創世神,已經不被環境所限製。


    唐三說的呼吸,肯定不是那普通人那般的呼吸,而是更深層次的——律動!


    她們現在的境界、修為,雖然自成一體,但還是要與外界的虛空相互勾連,輪轉能量。


    這,便是維度之間律動。


    「一萬三次!」x2


    兩女異口同聲,麵麵相覷,有些不可思議。


    兩人的呼吸律動,竟然是一樣的數字?


    「三哥,你?」


    「少主,你?」


    兩女欲問又止,有些不可置信。


    唐三點點頭,道:「沒錯,我的呼吸,與虛空的一吸一呼之數,一日之內,律動也是一萬三次。」


    「一萬三的呼吸次數,乃是得道之人,一天內的呼吸,乃是一個定數。」


    「所有得道之人,皆是如此。」


    「或多、或少,皆是未得到者,隻能在芸芸眾生之中,苦苦掙紮。」


    話說如此,那那些未得道的凡塵智慧生靈,也並不見得全部在掙紮,有不少樂在其中呢。


    「三哥,能詳細說說如意金箍棒的奇特嗎?」


    兩女俱是對所謂的如意金箍棒有所好奇,對那本源的西遊位麵,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唐三微笑,翻開了《西遊記》的第七,道:「這裏,有一段關於金箍棒的讚詩:棒是九轉镔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煆。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中間星鬥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花紋密布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名號靈陽棒一條,深藏海藏人難見。成形變化要飛騰,飄霞光現。」


    「由此可以得知金箍棒全身完整的相貌,其中,【九轉】二字,代表著極致。」


    「丹藥,你們都知道吧。」


    「以鬥氣大陸為例,有一品到九品的丹藥,且因為提煉藥材的精純度不同,最後得到的丹藥,上邊也有紋路之分。」


    「這樣理解,那麽九轉,就是九紋,便是極致。」


    「而金箍棒,便是西遊世界中,太上老君親手在八卦爐中,提煉九轉而來。而且,【如意金箍棒字,可不是孫悟空刻上去的,而是棒身上本來就擁有的。」


    「老君打造如意金箍棒,本身就是用來當做武器用的,隻不過是借給了大禹,拿去當定子而已。」


    到此,寧榮榮又有疑問了:「定子?」


    雖然見多識廣,但還是有著不明白的地方。


    定子,這個詞匯,她可是第一次聽說。


    朱竹清也是如此。


    不過兩人身為創世神,自然可以翻看各種知識。


    疑惑剛起,一念之間,便是得到了答案。


    所謂定子,雖然是測量水深的工具,但並不是尺子,而是重物。


    在她們的體內宇宙之中,某些低等的文明,在測量水深的時候,會在繩子上綁上一塊重物,拋進河中,讓石頭沉底。


    然後,通過測量繩子的長度,來大概估計水深。


    為了測量的準確度,重量必須要達標。


    聯想到西遊記中的大禹治水,恐怕大禹便是看中了金箍棒的重量,至於金箍棒可以變長變短的功能。


    大禹可能拿得動金箍棒,不過大概率卻並不能讓其認主。


    因此,金箍棒才會留在東海中吧。


    因為,大禹沒有辦法拿回來。


    龍宮內曾經幫助大禹治水的龍族,也沒有人拿得動,所以就一直留在了東海中。


    兩女將自己的猜測說出來,唐三也是會心一笑,道:「不錯,原著中雖然沒有明說,但通過各種旁白,以及龍王對這塊神珍鐵的態度,可能在沒有遇到孫悟空這個明主之前,除了老君,所有人都注意不到這件寶貝吧。」


    畢竟,金箍棒在遇到孫悟空之前,隻是一塊重量很大的神鐵,平日裏都不突出。


    隻有在孫悟空來的幾天內,才霞光豔豔,瑞氣騰騰。


    眾觀整個西遊原著,隻有金箍棒有這樣的特性。


    其他的神兵,隻要拿得動,會使用,便可以任意使用。


    隻有金箍棒,識得主人。


    主人在的時候,霞光豔豔,瑞氣騰騰。


    主人不在,就不發光,誰都不搭理。


    為您提供大神燁之心道的《萬界始於鬥羅》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六百九十六章西遊解析(四)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界始於鬥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燁之心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燁之心道並收藏萬界始於鬥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