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瀟一路過渭水,洛水,從蒲津渡鐵浮橋過黃河,就來到河中府。十幾天的路程,除了必要的吃飯、住店等時間,蕭瀟基本上在昏睡中度過,本想趁機多了解了解這個時代的風土人情,多打聽些時事政局的消息,但坐車必睡覺的老毛病一犯,天塌下來她也沒心情理會了。昏昏沉沉中想,其實在睡覺這點上,她和師父的確有師徒緣分,隻不過山裏那段日子,她被壓迫的沒有機會表現而已。
河中府在望的時候,馬車停了下來。車夫說就送到這裏為止,天還早,他想趕回頭路,好早點回去見老婆孩子。蕭瀟想不出什麽理由反對,而這些天睡的骨頭都酥了,也需要走動走動,所以二話沒說跳下車。站在路邊看馬車漸行漸遠,連車輪揚起的塵土都看不見了,才懶懶歎口氣,把包袱甩上肩膀,施施然向城門走去。
人要學會享受孤獨,好像是羽說過的。蕭瀟哼著一支已經忘記歌詞的曲子,走兩步跳一步,毫不在意路人側目,指指點點。誰在乎,誰在乎呢?人生下來,總有一天要離家,總有一天要一個人走,再熱鬧非凡,再繁華錦簇,也不過一個人的孤獨。家人,已不可見。師父,我們相忘於江湖吧。
一年前河中節度使李守貞造反,樞密使郭威奉命討伐,大約十天前攻破河中府,李守貞全家自焚。蕭瀟走在河中府的街道,想著零星聽來的這些消息,心情有些壓抑,又聽說圍城期間曾經發生過吃人充當軍糧的事,更是心寒。在師父身邊待著,看他日日逍遙,幾乎就忘了自己身處曆史上有名的混亂時期。
五代十國,她沒有專門看過這個時期的史書,隻知道一些零散的故事,有個很模糊的印象,兵災連年,皇帝輪流做。似乎從來沒有真正意識到,改朝換代的背後,是多少血淋淋的生命。
蕭瀟用力搖搖腦袋,把這些陰影遠遠拋開,就當看立體電影吧,反正她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學的東西一多半沒有用處,她能改變什麽呢?不如不想。想法子找到方羽,和他一起回華山找師父,她記得師父很長壽,逍遙到老,跟著他準沒錯。
把包袱抱在胸前,方羽的畫像就在裏麵,緊緊擁抱著,心慢慢溫暖起來,也不再那麽彷徨,羽,就算全世界我都可以忘記,至少還有你值得我去珍惜。
師父沒有說他的老朋友是誰,但此時的河中府,要見當然是見郭威,陳摶曾經多次拒絕過皇帝的召見,拿他的名刺見郭威,郭威應該感到有麵子才對,如果史書的記載可信。郭威一個手握重兵,過幾年就會代漢稱帝的人,幫她找方羽應該不是件難事。小小感念一下師父,蕭瀟大步踏上打秋風的路途。
郭威住在前任節度使李守貞的官邸,燒焦的殘垣斷壁已經休整一新,但門楣上一抹焦黑似乎還在提醒著十天前那場大火。名刺遞上去,一個值守士兵進去通報,其他三個還標竿一樣站在那裏,警惕地注視著周圍一切,蕭瀟自然也在監視中,她也不以為意,整整衣袍,正正襆頭,來回踱幾步,負手抬眼看府門前那麵迎風招展的大旗,絳紅底色,深藍滾邊,中央一個鬥大的郭字,墨黑的顏色,凝重而肅殺。
忽然府門大開,一隊士兵魚貫而出,流水般分成兩列,快速而嚴整,更沒有半點雜聲,蕭瀟頭皮發麻,這陣勢,實在太大了些。嘴角擠出一抹笑容,腿卻是有些發軟,喉嚨有點發幹。沒關係,立體電影而已,蕭瀟一邊給自己打氣,一邊定睛向稍後從府門出來的那些人望去。
陽光側照過來,有些晃眼,蕭瀟眯起眼,想仔細瞧瞧苦孩子出身,卻最終登上帝位的郭威到底什麽模樣,忽然愣住,心中一陣悸動,是他?真的是他嗎?中間站立的那個人,氣質沉斂,身形削瘦挺拔,一身青色戰袍毫不張揚,卻讓喧囂的陽光也變的沉寂。
無邊的失落彌漫開來,她很快就看清那不是羽,相貌不同,年齡也要大上幾歲,大概有二十七八。
蕭瀟垂眸,把慘然的笑意隱藏。羽,以前分隔兩地,說起彼此在街頭校園看錯對方身影,都是大笑,以後找到你,也會為方才的錯認大笑吧。好想你,可是那個人不是你。
柴榮看著來客,微微有些恍惚,來者年紀很輕,容貌清秀,白袍鬆鬆地裹在身上,有點男生女相,失之柔弱,但他負手靜立,有種不動聲色的悲憫,拈花微笑的出塵,抬眼望來,眼中亮光一閃,卻很快黯淡,連天地也染上他眼底那抹淺淡卻滄桑的隱痛,這些,遠遠超出了他的年齡。好奇怪的一個人。卻又似乎在哪裏見過。從來沒有聽說扶搖子陳摶收過弟子,但莫名地他願意相信他。
“弟子蕭瀟,奉師命特來拜會郭公。”蕭瀟上前一步,拱手行禮。不知道禮節對不對,不知道客套話應景不應景,不過她現在的身份就是草野之人,大概不會有人會和她較真吧,孫悟空見玉帝也隻唱諾而已。
柴榮緊走幾步下了台階,拱手回禮道:“在下柴榮。裏麵請。”
柴榮!蕭瀟瞪大眼睛,郭威義子,趙匡胤義兄,文治武功、英年早逝的後周皇帝。雄心壯誌要收複幽雲十六州,卻在勝利在望時不幸病逝,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連她一個小女子也想為之一哭,為幽雲十六州,為他難酬的壯誌。
方羽總是含笑聽她講古,從春秋戰國到明末清初,看她得意處眉飛色舞,悲憤處慷慨激昂,講到可能是帥哥的人物就格外興奮些,歎幾聲“自古英雄如美人,人間不許見白頭”。多少悲歡離合、世事滄桑隨她的口水一齊濺出,化做方羽耳中塵埃。
柴榮,也給羽講過的,記得那是一個雪天,兩人在操場上走,當她講完,羽望著遠方白雪皚皚,歎息一聲:“這世事……”她隻望著他,愛煞他那一刻寂寞的神情,和他未盡的歎息。
蕭瀟被前擁後護迎到客廳,柴榮擺手讓無關的人退下,周圍忽然清淨不少。客廳很寬敞,正麵一扇猛虎下山的屏風,屏風前一套高腿的黑漆桌椅,朱紅色的柱子,青灰色的帷幕,牆兩邊高低不一的家具擺放有序,間或放著一些書籍、瓷器。
兩人分主賓坐了,蕭瀟想著來意,微微有些忐忑,對她的迎接倒是挺隆重,但郭威為什麽還不出現,柴榮雖然是未來的皇帝,可是現在她打秋風的對象是郭威,正角不登場,她該怎麽開口呢?
有人上來奉茶,蕭瀟心不在焉端起茶碗,看到碗底細碎的茶末,手不由得頓一下,這個時代的人喝茶總要把茶末也喝掉,可是她嫌茶末梗喉嚨,在華山時每次喝茶都留茶底,師父眉眼中全是譏諷,笑她不懂風雅,蕭瀟連眉毛都不動一根,照舊我行我素,再大的風雅也不值得難為自己。隻是現在是做客,公然留個茶底不太禮貌,還是客隨主便的好。
抬眼看柴榮怎麽個喝茶法,卻見他的碗還在桌上。與他視線相交,隻覺得他的目光並不鋒芒畢露,但溫和中透著冷銳,仿佛可以穿透一切虛妄,看到人內心深處的一絲一縷。蕭瀟微微一笑和他對視,心中不以為然,看吧看吧,腦細胞一死一大堆。難道郭威比師父還神,知道她來打秋風,所以自己不出麵,派個人來打發她?太小家子氣了。
卻見柴榮的眼漸漸變回溫和內斂,說道:“蕭郎,尊師閑雲野鶴,自在逍遙讓人傾慕。勞他記掛舊友,也勞你遠來河中。可惜義父重病在床,不能親自迎接你。”
蕭瀟手微微一顫,郭威生病了?她在街上沒有打聽到。看情形病情很重?蕭郎這個稱呼,實在有些別扭。從此蕭郎是路人,多不吉利。她穿男裝是為了方便,可不是為成什麽路人。
暗中嘀咕幾句,聽柴榮繼續說道:“5天前他突然倒地,一直昏迷不醒。河中府的大夫都找來看過,沒有人知道是什麽病,也不敢胡亂用藥。”停頓一下,“世人都說尊師不但道術通神,醫術也極高明。” 往下卻不再說,隻靜靜望著她。
蕭瀟聽出他的求懇之意,心裏一虛,低頭避開他的目光,手捧茶碗發呆。這不是為難她嗎?師父醫術高明,可她連半吊子也算不上,沒有一點臨床經驗。粗略想想,能引起昏迷不醒的病有幾十種,各個係統、各種類型的病都有,一來她診斷不了,二來就算知道是什麽病也不會用藥。河中府各路名醫都診斷不了的病,她能有什麽辦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能帶來麻煩的事少沾為妙。
可是柴榮沒有懇求,也沒有強求,倒讓蕭瀟覺得徹底袖手有些過意不去,記得郭威當了幾年皇帝後才死,這次的病就算凶險,大約也不會有生命危險,她見機行事就是。心一橫,把茶碗放回桌上,抬頭正色道:“師父的醫術我連皮毛都沒有學到,但是既然知道郭公生病,總不能袖手旁觀。我去看看。請帶路。”
柴榮大喜,扶搖子醫術雖然高明,卻是個有名的事事不關心的人,和郭威其實也並沒有什麽太深的交情,隻擔心他的弟子也學他用天意不可違來推脫,不料這柔弱少年雖然有些為難,卻答應的幹脆利落。不由得多看他兩眼,覺得他容貌雖然柔弱,但眉宇間頗有凜凜英氣,心中好感加深兩分。
蕭瀟在路上向柴榮了解一下郭威的發病情況,相關病史,和家族史,沒有發現什麽異常,郭威受過很多次戰傷,但這次顯然不是舊傷發作,平日裏身體強健,沒有隱疾,家族中也沒有人發生過類似的情況。至於其他醫生的診斷就多了,肝火上升,外感風邪,腎氣不足,痰熱毒盛,陽亢血瘀,如此等等,沒有一個重樣的,也難為柴榮都還記得。
河中府在望的時候,馬車停了下來。車夫說就送到這裏為止,天還早,他想趕回頭路,好早點回去見老婆孩子。蕭瀟想不出什麽理由反對,而這些天睡的骨頭都酥了,也需要走動走動,所以二話沒說跳下車。站在路邊看馬車漸行漸遠,連車輪揚起的塵土都看不見了,才懶懶歎口氣,把包袱甩上肩膀,施施然向城門走去。
人要學會享受孤獨,好像是羽說過的。蕭瀟哼著一支已經忘記歌詞的曲子,走兩步跳一步,毫不在意路人側目,指指點點。誰在乎,誰在乎呢?人生下來,總有一天要離家,總有一天要一個人走,再熱鬧非凡,再繁華錦簇,也不過一個人的孤獨。家人,已不可見。師父,我們相忘於江湖吧。
一年前河中節度使李守貞造反,樞密使郭威奉命討伐,大約十天前攻破河中府,李守貞全家自焚。蕭瀟走在河中府的街道,想著零星聽來的這些消息,心情有些壓抑,又聽說圍城期間曾經發生過吃人充當軍糧的事,更是心寒。在師父身邊待著,看他日日逍遙,幾乎就忘了自己身處曆史上有名的混亂時期。
五代十國,她沒有專門看過這個時期的史書,隻知道一些零散的故事,有個很模糊的印象,兵災連年,皇帝輪流做。似乎從來沒有真正意識到,改朝換代的背後,是多少血淋淋的生命。
蕭瀟用力搖搖腦袋,把這些陰影遠遠拋開,就當看立體電影吧,反正她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學的東西一多半沒有用處,她能改變什麽呢?不如不想。想法子找到方羽,和他一起回華山找師父,她記得師父很長壽,逍遙到老,跟著他準沒錯。
把包袱抱在胸前,方羽的畫像就在裏麵,緊緊擁抱著,心慢慢溫暖起來,也不再那麽彷徨,羽,就算全世界我都可以忘記,至少還有你值得我去珍惜。
師父沒有說他的老朋友是誰,但此時的河中府,要見當然是見郭威,陳摶曾經多次拒絕過皇帝的召見,拿他的名刺見郭威,郭威應該感到有麵子才對,如果史書的記載可信。郭威一個手握重兵,過幾年就會代漢稱帝的人,幫她找方羽應該不是件難事。小小感念一下師父,蕭瀟大步踏上打秋風的路途。
郭威住在前任節度使李守貞的官邸,燒焦的殘垣斷壁已經休整一新,但門楣上一抹焦黑似乎還在提醒著十天前那場大火。名刺遞上去,一個值守士兵進去通報,其他三個還標竿一樣站在那裏,警惕地注視著周圍一切,蕭瀟自然也在監視中,她也不以為意,整整衣袍,正正襆頭,來回踱幾步,負手抬眼看府門前那麵迎風招展的大旗,絳紅底色,深藍滾邊,中央一個鬥大的郭字,墨黑的顏色,凝重而肅殺。
忽然府門大開,一隊士兵魚貫而出,流水般分成兩列,快速而嚴整,更沒有半點雜聲,蕭瀟頭皮發麻,這陣勢,實在太大了些。嘴角擠出一抹笑容,腿卻是有些發軟,喉嚨有點發幹。沒關係,立體電影而已,蕭瀟一邊給自己打氣,一邊定睛向稍後從府門出來的那些人望去。
陽光側照過來,有些晃眼,蕭瀟眯起眼,想仔細瞧瞧苦孩子出身,卻最終登上帝位的郭威到底什麽模樣,忽然愣住,心中一陣悸動,是他?真的是他嗎?中間站立的那個人,氣質沉斂,身形削瘦挺拔,一身青色戰袍毫不張揚,卻讓喧囂的陽光也變的沉寂。
無邊的失落彌漫開來,她很快就看清那不是羽,相貌不同,年齡也要大上幾歲,大概有二十七八。
蕭瀟垂眸,把慘然的笑意隱藏。羽,以前分隔兩地,說起彼此在街頭校園看錯對方身影,都是大笑,以後找到你,也會為方才的錯認大笑吧。好想你,可是那個人不是你。
柴榮看著來客,微微有些恍惚,來者年紀很輕,容貌清秀,白袍鬆鬆地裹在身上,有點男生女相,失之柔弱,但他負手靜立,有種不動聲色的悲憫,拈花微笑的出塵,抬眼望來,眼中亮光一閃,卻很快黯淡,連天地也染上他眼底那抹淺淡卻滄桑的隱痛,這些,遠遠超出了他的年齡。好奇怪的一個人。卻又似乎在哪裏見過。從來沒有聽說扶搖子陳摶收過弟子,但莫名地他願意相信他。
“弟子蕭瀟,奉師命特來拜會郭公。”蕭瀟上前一步,拱手行禮。不知道禮節對不對,不知道客套話應景不應景,不過她現在的身份就是草野之人,大概不會有人會和她較真吧,孫悟空見玉帝也隻唱諾而已。
柴榮緊走幾步下了台階,拱手回禮道:“在下柴榮。裏麵請。”
柴榮!蕭瀟瞪大眼睛,郭威義子,趙匡胤義兄,文治武功、英年早逝的後周皇帝。雄心壯誌要收複幽雲十六州,卻在勝利在望時不幸病逝,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連她一個小女子也想為之一哭,為幽雲十六州,為他難酬的壯誌。
方羽總是含笑聽她講古,從春秋戰國到明末清初,看她得意處眉飛色舞,悲憤處慷慨激昂,講到可能是帥哥的人物就格外興奮些,歎幾聲“自古英雄如美人,人間不許見白頭”。多少悲歡離合、世事滄桑隨她的口水一齊濺出,化做方羽耳中塵埃。
柴榮,也給羽講過的,記得那是一個雪天,兩人在操場上走,當她講完,羽望著遠方白雪皚皚,歎息一聲:“這世事……”她隻望著他,愛煞他那一刻寂寞的神情,和他未盡的歎息。
蕭瀟被前擁後護迎到客廳,柴榮擺手讓無關的人退下,周圍忽然清淨不少。客廳很寬敞,正麵一扇猛虎下山的屏風,屏風前一套高腿的黑漆桌椅,朱紅色的柱子,青灰色的帷幕,牆兩邊高低不一的家具擺放有序,間或放著一些書籍、瓷器。
兩人分主賓坐了,蕭瀟想著來意,微微有些忐忑,對她的迎接倒是挺隆重,但郭威為什麽還不出現,柴榮雖然是未來的皇帝,可是現在她打秋風的對象是郭威,正角不登場,她該怎麽開口呢?
有人上來奉茶,蕭瀟心不在焉端起茶碗,看到碗底細碎的茶末,手不由得頓一下,這個時代的人喝茶總要把茶末也喝掉,可是她嫌茶末梗喉嚨,在華山時每次喝茶都留茶底,師父眉眼中全是譏諷,笑她不懂風雅,蕭瀟連眉毛都不動一根,照舊我行我素,再大的風雅也不值得難為自己。隻是現在是做客,公然留個茶底不太禮貌,還是客隨主便的好。
抬眼看柴榮怎麽個喝茶法,卻見他的碗還在桌上。與他視線相交,隻覺得他的目光並不鋒芒畢露,但溫和中透著冷銳,仿佛可以穿透一切虛妄,看到人內心深處的一絲一縷。蕭瀟微微一笑和他對視,心中不以為然,看吧看吧,腦細胞一死一大堆。難道郭威比師父還神,知道她來打秋風,所以自己不出麵,派個人來打發她?太小家子氣了。
卻見柴榮的眼漸漸變回溫和內斂,說道:“蕭郎,尊師閑雲野鶴,自在逍遙讓人傾慕。勞他記掛舊友,也勞你遠來河中。可惜義父重病在床,不能親自迎接你。”
蕭瀟手微微一顫,郭威生病了?她在街上沒有打聽到。看情形病情很重?蕭郎這個稱呼,實在有些別扭。從此蕭郎是路人,多不吉利。她穿男裝是為了方便,可不是為成什麽路人。
暗中嘀咕幾句,聽柴榮繼續說道:“5天前他突然倒地,一直昏迷不醒。河中府的大夫都找來看過,沒有人知道是什麽病,也不敢胡亂用藥。”停頓一下,“世人都說尊師不但道術通神,醫術也極高明。” 往下卻不再說,隻靜靜望著她。
蕭瀟聽出他的求懇之意,心裏一虛,低頭避開他的目光,手捧茶碗發呆。這不是為難她嗎?師父醫術高明,可她連半吊子也算不上,沒有一點臨床經驗。粗略想想,能引起昏迷不醒的病有幾十種,各個係統、各種類型的病都有,一來她診斷不了,二來就算知道是什麽病也不會用藥。河中府各路名醫都診斷不了的病,她能有什麽辦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能帶來麻煩的事少沾為妙。
可是柴榮沒有懇求,也沒有強求,倒讓蕭瀟覺得徹底袖手有些過意不去,記得郭威當了幾年皇帝後才死,這次的病就算凶險,大約也不會有生命危險,她見機行事就是。心一橫,把茶碗放回桌上,抬頭正色道:“師父的醫術我連皮毛都沒有學到,但是既然知道郭公生病,總不能袖手旁觀。我去看看。請帶路。”
柴榮大喜,扶搖子醫術雖然高明,卻是個有名的事事不關心的人,和郭威其實也並沒有什麽太深的交情,隻擔心他的弟子也學他用天意不可違來推脫,不料這柔弱少年雖然有些為難,卻答應的幹脆利落。不由得多看他兩眼,覺得他容貌雖然柔弱,但眉宇間頗有凜凜英氣,心中好感加深兩分。
蕭瀟在路上向柴榮了解一下郭威的發病情況,相關病史,和家族史,沒有發現什麽異常,郭威受過很多次戰傷,但這次顯然不是舊傷發作,平日裏身體強健,沒有隱疾,家族中也沒有人發生過類似的情況。至於其他醫生的診斷就多了,肝火上升,外感風邪,腎氣不足,痰熱毒盛,陽亢血瘀,如此等等,沒有一個重樣的,也難為柴榮都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