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以往的每一次超度一樣,當陳正道的殘魂逐漸消失、當屍變的老者重新躺下,裴文德的腦海中隨即開始閃過兩人生前的走馬燈。


    隻是,也不清楚是不是陳正道修成了元神的緣故。


    裴文德的主要超度對象明明是屍變的老者,腦海中率先開始的卻是陳正道的走馬燈畫麵。


    作為欽天監的緝妖師,他這一生經曆的戰鬥無數,而其中令其印象深刻的同樣很多。


    而這其中,又以陳正道故意保留下來的、與禍鬥的最後一戰的最為清晰,清晰到就連某些戰鬥的細節和習慣都一清二楚。


    陳正道是出生於長安的官宦之家,但自幼就被家裏的人送去終南山學道。


    奈何他拜師道觀並非什麽有名的大觀,因此無論是香火還是修行之法,都屬於鍾南山道家各派係中的末流。


    所以在“狂僧亂道事件”中,他所屬的道觀是第一批被欽天監收編的道觀之一,他師父也因道藏的外流、活生生被氣死了。


    從那時候開始,陳正道就對引發這次事件的狂僧——靈祐抱有濃濃的敵意。


    隻可惜,尚且年幼的陳正道甚至都沒能引起靈祐注意,就得知對方竊取了敬宗皇帝的“長生藥引”,從此消失在了這片神州大地之上。


    然後先後經曆了敬宗、文宗兩任皇帝,欽天監逐漸崛起,直至被現任皇帝扶持至巔峰狀態。


    陳正道原以為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找到靈祐了,誰曾想這次居然偶然在潭州發現了他的蹤跡。


    隻可惜,陳正道的“仇恨”也就到此為止。


    被禍鬥殺死的他悲哀的發現,別說是繼續尋找那位傳說中的狂僧了。


    自己甚至需要借助他弟子的身軀,才能夠勉強苟延殘喘、保持自己最後的一縷殘魂。


    【這本就是我一廂情願的仇恨,自當隨著我的死亡而消失……】


    陳正道消失的最後一刻,留給裴文德的就隻有這麽一句無奈且悲涼的警告。


    【但是李罡與我不同,他是‘重玄道’的嫡傳弟子,是被國師趙歸真看重的‘天罡劍’傳人,他絕對不能死在潭州。】


    …………………………………………………………………………………………………………


    “嘶!”


    在小青蛇的注視下,度化完陳正道最後一縷元神殘魂的裴文德豁然睜開雙眼。


    然後隻見裴文德腦後的那道菩提佛光驟然輪轉,一抹純正的元神之力被迅速投入其中,成為菩提佛光持續壯大的“柴薪”。


    ——萬法歸一,菩提證道!


    這才是菩提佛光的本質,一種比任何妖魔之法都還有霸道的煌煌大道。


    念頭、願力、功德、覺悟、智慧、神通、秘法、乃至於被其超度的亡魂信念……


    凡是構成“裴文德”這一存在的基礎,都能夠被視為菩提佛光的柴薪。


    因為菩提佛光的本質就是裴文德,是他在靈性世界中的顯化,是能夠隨著他一同成長、進化的本命神通。


    理論上來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種菩提佛光,就像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一樣。


    當陳正道留下的元神之力被裴文德繼承之後,其對應的菩提佛光也發生了某種前所未有的變化。


    洶!


    恍惚間,裴文德覺得自己所持的菩提佛光更加的得心應手,就好像真的變成了自己靈魂的一部分延伸。


    裴文德不清楚這種變化是好還是壞,但他能夠感受到自己正在進行某種蛻變。


    “天行健,君子以不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在附近眾人詫異的眼神中,原本正在誦念心經的裴文德,口中突然蹦出了一句周易。


    緊接著,裴文德腦後那道菩提佛光竟然有了實質化的傾向。


    隱約間,小青蛇似乎還能從中聽到一陣陣宛如梵音般的嚀喃之聲。


    ——以凡人之身,承載眾生意誌!


    此時此刻,裴文德隻感覺自己那種與生俱來的感知力變得更加強大了。


    而作為這種強大的最明顯證明,當裴文德開始重新誦念起往生咒的時候,老者生前的走馬燈畫麵亦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楚。


    或者更確切的說,裴文德現在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旁觀被超度者的走馬燈畫麵,反而更像是在主動翻閱死者生前的記憶。


    盡管還談不上巨細無遺,但裴文德卻能夠通過對菩提佛光的另類應用,有用目的性的檢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與記憶。


    就像現在這樣……


    直接越過老者生前的種種繁瑣畫麵,裴文德很快就大概了解了老者的生平事跡,以及對方為什麽會和禍鬥勾結在一起的原因。


    老者姓武名帆倉,字克己,是武家三兄弟中年紀最小的老幺。


    由於家中已經有了繼承家業的老大,考取功名的老二,所以他在年輕時便參加了當時剛剛建立的神策軍。


    在參加了大大小小近百場戰役之後,憑戰功晉升的老者最後放棄了加官進爵,而是選擇卸甲歸田回到自己的家鄉。


    如果僅僅隻是看這生平事跡的話,老者的一生除了參與各種對抗藩鎮、平叛外族的戰爭之外,似乎並沒有什麽十分亮眼的事跡。


    自然就更不可能與禍鬥這種曾經禍亂長安的大妖扯上聯係。


    然而,這一切的變化都得從一年前的“滅佛令”開始說起。


    身為曾經的朝堂人士,老者就算退伍之後也依舊保持著自己的人脈關係,對朝堂動向的了解遠不是平頭百姓可以比擬的。


    所以早在一年前,老者就了解到當今聖上打算執行“滅佛令”,重新整頓僧侶的籍貫度牒、把掛靠在寺廟的田畝耕地重新收歸國有。


    作為一個崇佛信佛之人、又是景繁鎮數一數二的鄉紳豪門,老者肯定也少不了在寺廟掛靠了相當數量的田畝耕地。


    老者畢竟是年紀大了,對這些身外之物倒沒什麽太多的掛念。


    相反,如果當今聖上真有魄力整頓這混亂的寺廟情況,在他看來倒算是件難得的好事。


    最起碼,這能夠大大緩解大唐如今這大廈將傾的趨勢,再給大唐續上幾年國運。


    奈何,武家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麽想的,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和老者視錢財如糞土。


    —推薦票——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蛇之法海佛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懶人zero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懶人zero並收藏青蛇之法海佛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