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真是不好意思。幾位道友,裏麵兒請。”小夥計陪笑道。


    在這個時候來煮水樓吃飯的,正是方朔、傅辛轅和韓疏蘊以及梅家兄妹。隻有曜川因為東海盟暫時找不著人,就自己提著劍出去了。


    “小二哥,先來一鍋鯉湯鴛鴦燴,切一盤紅鱸魚片,再來一壺酒,一壺茶。”梅言煥又開口說道。


    “好嘞,幾位道友,請稍等,酒菜馬上就到。”小夥計勤快回道。


    眼看著四周到處都是空座,傅辛轅不禁感歎道:“唉,煮水樓什麽時候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了。此情此景真是千載難縫啊。”


    方朔輕笑道:“遇上了那麽大的事,除了我們幾個,還有誰能有心思去吃上一頓好的呢?隻是我沒想到,這消息竟傳得如此之快。”


    “為了應對來犯之敵,盟裏的兄弟都忙著呢,我們還是別給他們添麻煩了。想來想去,也隻有這個地方才適合我們了。”梅言煥說道。


    “既然放出一些消息,也應該來煮水樓看看。”梅依青接著道。


    “有些消息,傳上半年,都出不了一座小鎮。可有些消息,會一傳十,十傳百,隻需一盞茶的功夫,便可天下皆知。再說了,就算消息知道得再慢,看到旁人行為舉止異常,也會立時醒悟。”韓疏蘊道。


    “憑煮水樓的紅火,如果一天不開張,那得虧多少啊。對了,梅兄,你說,煮水樓不會向東海盟去要賬吧?”方朔扭頭朝梅言煥問道。


    “煮水樓家大業大,就算是十天半月得不開張,那也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再說了,就算是要賬,那也要不到我東海盟的頭上來。方兄多慮了。”梅言煥笑道。


    就在他們說話的這會兒功夫,酒菜已經備齊,端上了桌。


    小夥計麻溜地招呼道:“各位,酒菜齊了,還要什麽盡管吩咐。”


    方朔笑著謝道:“有勞小哥兒了,多謝。”


    “這位道友您客氣,各位請,在下告退。”小夥計說完轉身離開。


    吃了幾口鮮嫩的火晶紅鱸,喝了杯清香解膩的熱茶,方朔覺得整個人都開始變得迷糊了。與北方的菜色不同,南方的煮水樓少了一股濃烈,多了一份輕柔。但總的來說,不管是北方菜還是南方菜,都是人間至味,正應了一句詩:淡妝濃抹總相宜。


    想起在青州東海莊時,呂道長請自己嚐過幾道小菜,還問自己是願意就此沉溺紅塵還是堅定道心繼續修行。方朔便向梅言煥問起他:“梅兄,呂道長的傷勢怎麽樣了?”


    “這二十多天來,我一直都在養傷,並不知曉呂前輩的情況。依青,呂前輩的事,還是你說吧。”梅言煥搖頭道。


    梅依青麵色一暗,輕聲說道:“當日,呂道長一邊逆轉著東海莊的大陣,一邊還要對付申靖宇,所以虧損了不少的壽元。在方兄走後,呂前輩就辭別了我們,雲遊修養去了。”


    聽完梅依青的話,方朔低頭道:“原來是這樣。不過,呂前輩喜愛雲遊四方,離開了東海盟可得自在逍遙,興許他反倒高興。”


    說到這裏,梅言煥拋出話題道:“對了,方兄,那位曜川道友,今日孤身外出,去尋覓賊人蹤跡,可要我們相助啊?”


    傅辛轅擺著手應道:“不用,不用,他應付得了。咱們要是去了,他反而會覺得有些礙手礙腳的。”


    “那也該小心些才是。如今,我在名,敵在暗,更何況,他們狡詐歹毒且心狠手辣,還是多點謹慎為好。”梅言煥擔憂道。


    “無妨,他煞氣重著呢,能鎮得住。”傅辛轅氣定神閑地說道。


    今日不但煮水樓裏十分冷清,就連外頭的湖上也是鮮有竹筏往來。


    曜川離了方朔等人,便向東海盟借了一條竹筏,行在了湖麵上。


    他此番下山,隻為一件事而來,那便是替師報仇。東海盟一時間找不到人,他可不願就這麽幹等著。再者,報仇是一個人的事,他不會什麽事都要靠東海盟去做。就比如說,找人。


    九環島水域寬廣,要想藏匿蹤跡,自然是潛入水下最佳。


    那日乘船,順水向東,也是水下之人跟了他們一路。


    隻是,這難就難在九環島的水域太過寬廣,就算真要在水下找,茫茫大水,也不知該從何處開始著手。即便是恰巧搜尋到了水下藏匿之人,可一旦那人借水逃去,也難以追蹤。


    此時皓日當空,整片水麵上隻有曜川一人一筏在。


    當然,他大可以直接動手,用劍訣封住一小片湖水,逼迫水下藏匿之人出來。但是此法過於粗糙,不但會傷到水下的魚蝦活物,而且吃力不討好,又極其依靠運氣。


    他思來想去,始終找不到一個好辦法,氣得正出神。


    “小哥兒,小哥兒,醒醒,快醒醒。”


    不知過了多久,這突如其來的叫喊聲,讓曜川一下子回過神來。


    眼前,一位披著布衣長袍,抽著旱煙的老人家,正看著他。


    曜川躬身施禮,輕聲問道:“老人家,您可是在叫我?”


    “是呀,小哥兒,老朽懇請你高抬貴手,原諒則個。老朽我知道,小哥兒一定不是普通人。這九環島的買賣做不成,老朽家可就過不上日子了。今天冒著禁捕來這裏,老朽也是沒辦法呀。請小哥兒放過老朽的這些黑哥兒吧。”那老人躬身對曜川說道。


    “老人家快快請起,小輩哪裏能承受這樣的大禮。”曜川連忙道。


    原來是曜川站在竹筏上,抱劍行水,無篙自動,頗有仙人之象。隻因他正出神發愣,周遭的劍氣與殺氣四溢。


    那老人為了一家生計,帶著自家養的魚鷹到九環島捕魚。可那幾頭魚鷹受曜川的劍氣與殺氣所懾,全都縮成一團,瑟瑟發抖。老人察覺到幾頭魚鷹的異象,加上他年歲不小,略知修行事跡。便知是曜川所為。老人以為是自己犯了禁令,曜川在懲罰他,便央求曜川原諒。


    曜川一看,果然,在那位老人船上的短柱上,幾頭黑色魚鷹都縮著脖頸,低著腦袋,顫抖驚恐著。


    他趕緊把手裏的長劍收到了身後,對著幾頭魚鷹一揮衣袖,散出些輕微的靈氣,把他們安撫下來。


    那老人家一看自己的魚鷹都恢複了精神,趕緊對曜川躬身謝道:“多謝小哥兒高抬貴手,多謝小哥兒高抬貴手。”


    曜川虛手一抬,扶起了老人,又從水裏翻手招上來幾條火晶紅鱸,送到老人的船上,他歉聲道:“老人家,再過一兩日,您就可以到九環島捕魚了。但今天不行,您快回去吧。”


    老人家趕緊點頭應聲道:“好嘞,好嘞,老朽這就回去。這次真是多謝小哥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經書鑒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飛遇李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飛遇李逵並收藏明經書鑒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