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文士一邊走在袁追雁身前帶著路,一邊回頭說道:“在下姓賀,複字羽箏,天星派弟子,不知閣下師從何處,尊姓大名呀?”
聞言,袁追雁搖了搖頭,笑著回道:“不敢,不敢,在下姓袁名追雁,不過是山野散修一個。賀道友客氣了。”
說自己是微末道行,不能入袁追雁的法眼,不過是賀羽箏在自謙罷了。看破朝霧峰的障眼法,那可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行的。
一聽這話,賀羽箏隻當袁追雁不願如實告知自己他師從何門,因此,才說自己是山野散修。可話又說回來,二人隻是初次相見,即便是有些心眼也是很正常的。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嘛。尤其是,袁追雁臉上還戴著一副麵具,明顯是不想有人認出他。所以,在賀羽箏的心裏,他對此並不在意,對袁追雁還是很客氣。
賀羽箏笑道:“原來是袁道友,幸會,幸會。不知今日,袁道友是怎會想起要到我這朝霧峰上看看的呢?”
聞言,袁追雁歉聲說道:“在下隻是聽說,這朝霧峰每到日出之時就會有雲霧環繞,甚是奇特。因此,這才想來見識見識。卻不知,是道友在此修行,魯莽衝撞之處,還望賀道友海涵。”
聽了這番話,賀羽箏搖頭苦笑道:“唉,袁道友說的哪裏話。我等山上修士向來不好幹涉凡俗塵世,在朝霧峰布下這障眼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可我沒想到,這雲霧竟還成了奇觀。真是慚愧呀。”
二人正說話間,已經來到了朝霧峰一處平頂前。
放眼望去,隻見那平頂上,有數十位修士圍坐一片,像是正舉行著小型集會一般。
賀羽箏伸手一指袁追雁,朗聲為眾修士介紹道:“各位道友,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袁追雁,袁道友。適逢良辰,我等能得一聚,這是不小的緣分呐。”
接著,袁追雁舉手施禮,歉聲說道:“不知眾位道友在此集會,在下冒然打擾,罪過,罪過。無禮之處,還請眾位道友包涵。”
話音剛落,遠處一位修士起身,言語不善地對袁追雁問道:“就是你識破了賀道友的迷陣嗎?”
袁追雁點頭回道:“隻是僥幸而已。”
可聽袁追雁這麽一說,那修士卻皺眉說道:“破陣了就是破陣了,有什麽僥幸不僥幸的。你這人說話虛偽圓滑,也太不爽利了。還戴著一副麵具,可是沒臉見人嗎?”
聽了這話,賀羽箏一臉無奈地說道:“哎,秦道友,你說話不要這麽衝嘛。再怎麽說,袁道友也是上門的客人,能不能客氣點兒。”
這位秦道友語氣不變地說道:“這有什麽,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
看樣子,賀羽箏是拿他一點沒辦法也沒有的。轉過身,他對袁追雁輕聲說道:“秦道友一直就是這副脾氣,袁道友不要往心裏去。”
袁追雁道:“怎麽會,都是在下的不是。隻因一時興起,闖上朝霧峰,打攪了眾位道友。對此,在下甚是過意不去。那在下就先告辭了。改天,我一定向眾位道友賠罪。”
聽了袁追雁的這番話,賀羽箏開口挽留道:“都是誤會,袁道友,請聽我說兩句。”
可賀羽箏的話沒說完,就又有一人大聲喊道:“且慢,你想來就來,想走便走,如此隨意,當這兒是什麽地方?”
隻見一位修士站起身,指著袁追雁,對在場修士說道:“眾位同道,此人冒然闖山,動機不明,應當好好盤問一番。”
看了那修士一眼,袁追雁突然說了一句:“你是不是認識我?”
聞言,那修士掃了他一眼,冷哼一聲道:“哼,我怎麽會認識你。”
袁追雁轉身對賀羽箏施禮說道:“看來,這位道友不太歡迎我。我想,我還是先離開為好。”
可這時,那修士又大聲喊道:“你不準走。”
此話一出,有不少人都扭頭向他看去,不知他這是什麽意思。
隻聽那修士接著說道:“此刻,藥爐已到了關鍵之時,不容有失。更何況,這人來路不明,說不定是另有目的。”
聽他一說,袁追雁這才注意到,在眾多修士環繞圍坐的中心石塊上,擺著一座半尺來高的深褐色銅爐。
日出之時,那四周升騰而上的天地靈氣被這座銅爐吸引,匯聚在銅爐附近,被爐口不斷收納,這銅爐上竟顯現出一層寶光來。
原來,他們之所以會選擇在天地陰陽交替之際,修行的大好之時,不去吐納煉氣,反而聚集在這朝霧峰上,是為了煉藥啊。
這一次,自己還真是打攪了他們的好事。
袁追雁抱著胳膊問道:“不知這位道友想要在下如何去做?”
那修士盯著他冷聲說道:“先由我等出手,封住你全身的經脈,再用縛龍鏈鎖住你的手腳。待到藥爐一開,再還你自由。”
還不等袁追雁開口,賀羽箏已是鐵青著臉,對那修士說道:“李道長,你這話說得有些過分了吧。”
秦姓修士也直接罵道:“李道長,你這法子也太狠毒了吧。”
李道長皺眉說道:“我狠毒?各位,你們就好好想想吧。螢木山最後落得了一個什麽樣的下場?我想,這不用我說,你們應該明白吧。”
一聽這話,在場修士都啞然不語,低下了頭。
秦姓修士不同意道:“兩碼事,一碼歸一碼,你這話太過牽強了。”
環視一眼後,李道長輕蔑地說道:“既然,你們都不想當這個惡人,那這事兒索性就由我來做好了。”
聞言,賀羽箏冷聲說道:“李道長,難不成,你還想在這兒動手?”
李道長搖頭道:“不是我非要動手,隻是大家都想求個心安罷了。”
聽他這麽一說,賀羽箏剛想開口,可袁追雁搶在了他的前頭。
“我剛到荊州,遇見的人不算多。至於,我得罪的人,那就更少了。原本,我隻是來朝霧峰碰碰運氣,沒報多大期望。可現在看來,我的運氣顯然不錯,隻找了兩處地方,就碰上你了。李道長,敢問閣下叫什麽名字,何門何派呀?”
聞言,袁追雁搖了搖頭,笑著回道:“不敢,不敢,在下姓袁名追雁,不過是山野散修一個。賀道友客氣了。”
說自己是微末道行,不能入袁追雁的法眼,不過是賀羽箏在自謙罷了。看破朝霧峰的障眼法,那可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行的。
一聽這話,賀羽箏隻當袁追雁不願如實告知自己他師從何門,因此,才說自己是山野散修。可話又說回來,二人隻是初次相見,即便是有些心眼也是很正常的。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嘛。尤其是,袁追雁臉上還戴著一副麵具,明顯是不想有人認出他。所以,在賀羽箏的心裏,他對此並不在意,對袁追雁還是很客氣。
賀羽箏笑道:“原來是袁道友,幸會,幸會。不知今日,袁道友是怎會想起要到我這朝霧峰上看看的呢?”
聞言,袁追雁歉聲說道:“在下隻是聽說,這朝霧峰每到日出之時就會有雲霧環繞,甚是奇特。因此,這才想來見識見識。卻不知,是道友在此修行,魯莽衝撞之處,還望賀道友海涵。”
聽了這番話,賀羽箏搖頭苦笑道:“唉,袁道友說的哪裏話。我等山上修士向來不好幹涉凡俗塵世,在朝霧峰布下這障眼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可我沒想到,這雲霧竟還成了奇觀。真是慚愧呀。”
二人正說話間,已經來到了朝霧峰一處平頂前。
放眼望去,隻見那平頂上,有數十位修士圍坐一片,像是正舉行著小型集會一般。
賀羽箏伸手一指袁追雁,朗聲為眾修士介紹道:“各位道友,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袁追雁,袁道友。適逢良辰,我等能得一聚,這是不小的緣分呐。”
接著,袁追雁舉手施禮,歉聲說道:“不知眾位道友在此集會,在下冒然打擾,罪過,罪過。無禮之處,還請眾位道友包涵。”
話音剛落,遠處一位修士起身,言語不善地對袁追雁問道:“就是你識破了賀道友的迷陣嗎?”
袁追雁點頭回道:“隻是僥幸而已。”
可聽袁追雁這麽一說,那修士卻皺眉說道:“破陣了就是破陣了,有什麽僥幸不僥幸的。你這人說話虛偽圓滑,也太不爽利了。還戴著一副麵具,可是沒臉見人嗎?”
聽了這話,賀羽箏一臉無奈地說道:“哎,秦道友,你說話不要這麽衝嘛。再怎麽說,袁道友也是上門的客人,能不能客氣點兒。”
這位秦道友語氣不變地說道:“這有什麽,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
看樣子,賀羽箏是拿他一點沒辦法也沒有的。轉過身,他對袁追雁輕聲說道:“秦道友一直就是這副脾氣,袁道友不要往心裏去。”
袁追雁道:“怎麽會,都是在下的不是。隻因一時興起,闖上朝霧峰,打攪了眾位道友。對此,在下甚是過意不去。那在下就先告辭了。改天,我一定向眾位道友賠罪。”
聽了袁追雁的這番話,賀羽箏開口挽留道:“都是誤會,袁道友,請聽我說兩句。”
可賀羽箏的話沒說完,就又有一人大聲喊道:“且慢,你想來就來,想走便走,如此隨意,當這兒是什麽地方?”
隻見一位修士站起身,指著袁追雁,對在場修士說道:“眾位同道,此人冒然闖山,動機不明,應當好好盤問一番。”
看了那修士一眼,袁追雁突然說了一句:“你是不是認識我?”
聞言,那修士掃了他一眼,冷哼一聲道:“哼,我怎麽會認識你。”
袁追雁轉身對賀羽箏施禮說道:“看來,這位道友不太歡迎我。我想,我還是先離開為好。”
可這時,那修士又大聲喊道:“你不準走。”
此話一出,有不少人都扭頭向他看去,不知他這是什麽意思。
隻聽那修士接著說道:“此刻,藥爐已到了關鍵之時,不容有失。更何況,這人來路不明,說不定是另有目的。”
聽他一說,袁追雁這才注意到,在眾多修士環繞圍坐的中心石塊上,擺著一座半尺來高的深褐色銅爐。
日出之時,那四周升騰而上的天地靈氣被這座銅爐吸引,匯聚在銅爐附近,被爐口不斷收納,這銅爐上竟顯現出一層寶光來。
原來,他們之所以會選擇在天地陰陽交替之際,修行的大好之時,不去吐納煉氣,反而聚集在這朝霧峰上,是為了煉藥啊。
這一次,自己還真是打攪了他們的好事。
袁追雁抱著胳膊問道:“不知這位道友想要在下如何去做?”
那修士盯著他冷聲說道:“先由我等出手,封住你全身的經脈,再用縛龍鏈鎖住你的手腳。待到藥爐一開,再還你自由。”
還不等袁追雁開口,賀羽箏已是鐵青著臉,對那修士說道:“李道長,你這話說得有些過分了吧。”
秦姓修士也直接罵道:“李道長,你這法子也太狠毒了吧。”
李道長皺眉說道:“我狠毒?各位,你們就好好想想吧。螢木山最後落得了一個什麽樣的下場?我想,這不用我說,你們應該明白吧。”
一聽這話,在場修士都啞然不語,低下了頭。
秦姓修士不同意道:“兩碼事,一碼歸一碼,你這話太過牽強了。”
環視一眼後,李道長輕蔑地說道:“既然,你們都不想當這個惡人,那這事兒索性就由我來做好了。”
聞言,賀羽箏冷聲說道:“李道長,難不成,你還想在這兒動手?”
李道長搖頭道:“不是我非要動手,隻是大家都想求個心安罷了。”
聽他這麽一說,賀羽箏剛想開口,可袁追雁搶在了他的前頭。
“我剛到荊州,遇見的人不算多。至於,我得罪的人,那就更少了。原本,我隻是來朝霧峰碰碰運氣,沒報多大期望。可現在看來,我的運氣顯然不錯,隻找了兩處地方,就碰上你了。李道長,敢問閣下叫什麽名字,何門何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