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殺龍之九子的計劃很是成功,人族與龍族耗費了將近五千年的時間,總算是將這龍之九子一一抓捕了。
這縛龍索果然神異非凡,金光閃閃之間隻見萬丈雷霆電擊放於龍之九子的鱗甲脊背之上。
那人類兵器絲毫紮不進的鱗甲,就這般輕易的皮開肉綻開來。
再加上接下來的九龍鎖陣更能使這龍之九子也難逃生天了。
首陽之銅鑄造的大鼎共有九個,正好與這龍之九子一一相對,這似乎是命運使然的原因。
睚眥脾氣是最為爆裂的,待龍之九子一一被綁上這龍族珍藏的縛龍柱上還有這抓捕他們的九龍鎖陣之時。
就已然明白這是龍族的計謀。
待良日吉時已到,
禹親自手持三香,
一香敬天,向蒼天祈禱。
一香禱地,向大地禱告。
一香祈萬靈。向萬靈吟誦。
首先是血祭。
血祭之法是太古時期三族所傳下來的祭天之術,其用之血肉為凶獸之血肉。
畢竟這凶獸是混沌破碎的肉體融合著混沌死去的怨念所生成,對著洪荒天地是一大害之物。
所以這樣的血祭也是天道所承認的正統祭祀之術之一。
將人族花費千百年時間所積蓄下來捕捉到的凶獸一一被抬上了祭台。
這些凶獸早已經用玄鐵和庚金神物所鑄造的籠子困住。
為了保持其在祭祀時還有著活性,日日用家畜的血肉喂養,所以抬上來的時候還是生龍活虎的狀態。
抬上了的凶獸是人族這千百年來精挑細選的。
從萬數的凶獸到百數的凶獸再到最後的這九隻凶獸。
三隻敬天,
三隻仰地,
三隻祀萬靈。
由禹這個主祭人來斬殺這九隻凶獸。
禹所持之物,是軒轅人皇當年征伐蚩尤之時聖人所煉製的佩劍。
這佩劍因在人皇軒轅的手中,故而被稱之為軒轅劍。
後來因為著軒轅是建造英靈殿的主要人物。
故而,這軒轅劍也承受了萬千人族信仰之類的滋潤,成為人族三件鎮壓氣運之神器之一。
這般帶著人族氣運的神劍,甚至是人族的神器來主持這場關於人族至關重要的祭祀是最為合理的配置了。
隻見禹手持軒轅神劍,九劍之下,九獸哀鳴。
給這肅穆的祭祀之景添了幾絲的雄壯之感。
風雲變色,雷霆聚集。
道的波動在緩慢地從祭台上空出現。
波動剛一出現,就被各大勢力所察覺。
如此,人族的這場祭祀就落在了洪荒世界百萬生靈的眼中了。
人族身為天地主角,故而人族的這場祭祀是真正的牽動了百族的人心。
他們想不到,人族為何祭祀?
畢竟如今人族三皇五帝在世,氣運鼎勝,實力強大。
天地主角之位穩坐,甚至連當年的巫妖兩族都趕不及如今人族的鼎盛。
道的波動逐漸的強大,人族的祭祀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染了九隻凶獸鮮血的寶劍似乎因著飲血而熠熠生輝。
金黃色的間麵之上,
刻著的是山川河流;
刻著耕織勞作;
刻著的是族生靈;
刻著的時百族生息!
無數的人族,正跪坐在祭台四周。
祭台呈圓形,
人族也呈圓形發散而出,
有最裏麵的九人,到最後的百萬之巨。
幾乎所有的人族都參與了這場祭祀!
呢喃的禱告之聲響起,使得整個祭祀變得愈發的神聖了起來。
道在上空中散發著越發強烈的波動之時。
人族開始了第二個步驟。
那就是火祭!
若說血祭是蒙昧之時的祭祀之法,那火祭就是文明祭祀的開端之首。
火在洪荒世界上,既可以指指太陽真火,也可以指燧人氏所發現的後天之火。
太陽真火,照耀世間萬物,給予諸天百族生命及希望。
人族之火,溫暖人族,給予人族安全和康健。
所以這火祭又為希望之祭,文明之祭。
隻見這熊熊燃燒的火焰從祭台中央升起。
這火不是法力凝聚的,不是打火石所打出來的,不是草木所引燃的。
這是人族的文明之火
信仰之火!
希望之火!
這火焰裏麵凝聚的是萬千人族的信念,故而越燃越旺,越燒越烈。
信仰之火衝天而起宛如一條火龍直上雲霄。
紫色的雷雲逐漸地被這火龍渲染成明亮的金紅之色。
金紅色的天空,火紅色的大地,萬族的欣舞,似乎都在這一刻融為了一體。
這無盡的火焰猶如流星一般,又落入到了大地之上。
卻並無眾生所想的那樣帶來災難,而是給予生機一片。
看似毀滅的火焰,其實是生機的希望。
祭台正中間紅色的火焰,隨著祭祀節奏,舞拍的變動變得逐漸呈現金黃之色。
這火焰上承太陽真火,下接幽冥地火。
最後化為了九條神龍環繞著龍之九子。
龍之九子那堅不可摧的鱗甲猶如春雪遇初陽一般消退下來。
龐大的血肉軀體逐漸因著被火焰烘烤著,化成了一顆顆紅色的圓形圓丹,其上的紋路正是龍之九子的形象。
祭祀並未結束,
第三祭,魂祭!
魂祭乃是洪荒世界諸天百族,至今為止還在使用的祭祀之法。
這祭祀之法是當年後土娘娘成聖之時傳給洪荒眾生的。
祭祀的不是別的,正是逝去的靈魂。
生與死的交匯是奇跡的展現,是對過往生命的尊敬,也是對未來生命的希望。
逝去的是時間,是過往,是靈魂;未來得到的是希望,是拚搏,是未知。
人族不正是如此嗎?
從微末之初百族瞧不起的弱小後天種族到如今的天地主角之位,出了。
三皇五帝的鼎盛致使諸天百族如今都要避其鋒芒。
這一場魂祭即使祭祀過去人族弱小的經曆,也是祭祀人族未來強大的希望。
魂祭所用之祭物就是這龍之九子的靈魂。
這龍之九子的靈魂是含有祖龍血脈的靈魂,用此來祭祀,可謂是真正的莊重敬畏。
軒轅人皇在世之時,曾發明鍾鼓之樂,後經曆了五帝的完善後。
人族自有一套獨特的鼓樂禮儀。
鍾磬聲陣陣,鼓聲壓錘錘,號角慕天命,悲琴銜金戈。
又有貞潔的處女和純潔男童圍繞祭台跳著魂祭之舞。
魂歸來兮,魂祭來兮,輪回兮,回祭兮……
這時天幕之上出現了道道為人族發展所犧牲的人族虛影。
無數的英靈從英靈殿中飛出,在天空之上跳著魂祭之舞。
與地麵之上跳著魂祭之舞的處女和男童相互映襯著。
上方是人族的過往,下麵是人族的希望。
魂祭禮成!
一祭血祭,
二祭火祭,
三祭魂祭,
四祭則為生靈之祭!
五方奇物,陰陽奇珍七件寶物,按照不同的方位擺放在祭台之上。
天地類屬陰陽,萬物生靈分屬陰陽,所以這陰陽奇珍代表的是萬物生靈。
又因為五行輪轉,天地萬生逃不過五行之命數,故而生靈之祭用了庚金,甲木等先天奇物。
為了這場祭祀人族同樣準備了五種份屬五行的後天靈根。
五大後天靈根剛一擺放,就聽禹嘴裏發出冥冥的祭音。
緊接著五大後天靈根就仿若被隱形火焰焚燒一般,隻留下五色光華於祭台之上,又光華匯聚中央呈陰陽之象,獻於位於祭台正上空的道。
宮,商,角,羽,徽。
五音奏響,一首類屬五行的大五行曲在祭壇之上響起。
金琴,木鼓,火鍾,水簫,土缽,分別奏著五音。
這聲音傳遞極遠,聲聞數千個小世界的距離。
五祭為地祭。
九龍之魂就在此時與肉身所化的圓丹融為一體,熠熠生輝,光華灼世。
鐺!
鐺!!
鐺!!!
三聲鍾響,萬千磬鳴!
無數的人族大吼,舞著戰舞。
禹手中此時拿著的正是九天息壤。
當年女媧娘娘在不周山底用乾坤鼎,九天息壤與三光神水為原料創造出了人族。
因此人族聖物之中,九天息壤是極為珍貴的存在。
九天息壤份屬土行,是大地凝結的精華。
無盡的九天息壤從禹的手中拋出,伴隨著祭祀的手勢,息壤在虛空之中變化出無數的山脈。
無數的山脈又匯合在一起,凝聚成一方世界。
這世界誰都不會陌生,因為那是洪荒世界!
那是人族所在洪荒世界的版圖之相!
九天息壤所化的山脈緩緩而降之時,隻見那大地之上隆隆作響,無數的龍脈從大地內部飛出,將九天息壤所化的山脈頂起,向著天穹之上飛去。
萬龍圍繞著息壤所化成的山脈。
息壤也逐漸的融入龍脈之中,使得龍脈越發的光華耀眼,無盡的龍吟之聲不絕於耳。
萬龍甩動著龍尾,擺動著自己的軀體,口銜的龍珠傾吐而出,萬千龍珠融匯一體,灼灼光華於世間。
六祭則為天祭。
其所用祭祀之物自然不會是凡物,而是主祭人的鮮血。
祭祀者需誠心敬意,用主祭人誠心之血獻祭蒼天,可謂是最珍貴的祭祀的禮物。
之所以很多的祭祀省略天祭,是因為天祭所需要的是主祭人整個人所有的鮮血。
也因此天祭之人需犧牲全部,甚至是靈魂都會被祭祀而逝去。
如今人族之中,禹是聲望最高的,若是堯退位了,禹當然會成為下一任人族王者的不二之選了。
但那又如何?
無論是人族的帝君也好,還是現在的主祭人也罷,不都是為了人族,那又有什麽區別呢?
為人族而犧牲,雖死無悔!
禹隻感覺身體內的鮮血正在不斷的流逝著,祭台上石磚所雕刻的圖案逐漸被禹的鮮血所浸染。
金紅色的血液猶如燦陽一般,隨著祭台之上越發耀眼光華的,則是禹越發蒼白的麵孔了。
意識的逐漸模糊,卻影響不了禹堅定地發出祭祀之音的音節。
一道以六翅金蠶所吐出的蠶絲編織而成的絲帛被人族先賢拿到了祭台之上。
禹強撐著自身越發虛弱的身體,拿起絲帛開始誦讀了起來。
崇天景命,人族自上古時微末崛起。
憐天之幸,獲聖之喜,頑強拚搏。
故今日登天地主角之位,然妖族肆虐、凶邪並起,人族生靈飽受摧殘。
故今日之祭祀!
祭天!
祀地!
以龍之九子血肉為神韻,以首陽之銅所煉之鼎為器。
成人族守護之神九州鼎!
鼎有九,故化人族之地為九州,分別為:
豫州!
冀州!
荊州!
兗州!
青州!
徐州!
揚州!
梁洲!
雍州!
無數的紛亂地分布在人族領地的龍脈全部飛舞而出,分別圍繞著九鼎盤旋著。
九鼎之名,就在禹念誦祭文之後,道就在其鼎身上形成無數的道文,這些道文的出現越發使得首陽之銅所鑄的九鼎愈發的古老神秘。
道的氣息越發濃鬱。
龍脈所化的神龍也爭相進入到鼎中,融入鼎內。
隨著龍脈的不斷進入,青銅鼎上散發著耀眼青光,甚至將人族的天空都染成了一片青色。
隨著青光而濃鬱越發耀眼的大鼎突然大地之上拔地而起衝天而去。
飛向了人族九個方位,整個人族的領地也都被九鼎所庇護。
九鼎落下的九個地方,在九鼎落下之時迅速地長出了九大山峰,這九大山峰的最高處都齊齊地指向了人族的英靈殿。
這屏障剛一成立,萬千青光就從山峰之上掃向了整個人族領地。
在人族領地上,曾經虐殺擄掠過人族生命的凶邪妖魔盡皆在這青光之下煙消雲滅。
這青光在滅殺凶邪妖魔的時候十分厲害,但照在人族生靈身上卻不同,是那般的溫柔。
無數因妖邪而受傷的人族,在青光之下迅速地恢複著。
囚牛、睚眥、贔屭、狴犴、蚣蝮、螭吻、狻猊、貔貅等龍之九子的虛影出現在九州之上,成了九州的守護神。
就算龍之九子再怎麽不承認龍族的身份,但其父就是祖龍,他們的身體內含著的是祖龍的血脈。
所以龍之九子也是屬於龍族的,故而龍族與人族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了。
人族領地也因為九州鼎鑄造的成功,變得更加的安全和興盛。
因著九州鼎是禹所主持創造,鑄造九州鼎的祭祀也是禹為主祭人。
故無數屬於人族的信仰之力滋補治愈著禹空虧的身體,使得禹的道行不退而進,再上可一層樓。
治人族之洪水!
鑄九州之神鼎!
待禹恢複之後,堯正式傳位於禹。
禹成為了人族的五帝的第五位帝君,是為禹帝!
格格黨
這縛龍索果然神異非凡,金光閃閃之間隻見萬丈雷霆電擊放於龍之九子的鱗甲脊背之上。
那人類兵器絲毫紮不進的鱗甲,就這般輕易的皮開肉綻開來。
再加上接下來的九龍鎖陣更能使這龍之九子也難逃生天了。
首陽之銅鑄造的大鼎共有九個,正好與這龍之九子一一相對,這似乎是命運使然的原因。
睚眥脾氣是最為爆裂的,待龍之九子一一被綁上這龍族珍藏的縛龍柱上還有這抓捕他們的九龍鎖陣之時。
就已然明白這是龍族的計謀。
待良日吉時已到,
禹親自手持三香,
一香敬天,向蒼天祈禱。
一香禱地,向大地禱告。
一香祈萬靈。向萬靈吟誦。
首先是血祭。
血祭之法是太古時期三族所傳下來的祭天之術,其用之血肉為凶獸之血肉。
畢竟這凶獸是混沌破碎的肉體融合著混沌死去的怨念所生成,對著洪荒天地是一大害之物。
所以這樣的血祭也是天道所承認的正統祭祀之術之一。
將人族花費千百年時間所積蓄下來捕捉到的凶獸一一被抬上了祭台。
這些凶獸早已經用玄鐵和庚金神物所鑄造的籠子困住。
為了保持其在祭祀時還有著活性,日日用家畜的血肉喂養,所以抬上來的時候還是生龍活虎的狀態。
抬上了的凶獸是人族這千百年來精挑細選的。
從萬數的凶獸到百數的凶獸再到最後的這九隻凶獸。
三隻敬天,
三隻仰地,
三隻祀萬靈。
由禹這個主祭人來斬殺這九隻凶獸。
禹所持之物,是軒轅人皇當年征伐蚩尤之時聖人所煉製的佩劍。
這佩劍因在人皇軒轅的手中,故而被稱之為軒轅劍。
後來因為著軒轅是建造英靈殿的主要人物。
故而,這軒轅劍也承受了萬千人族信仰之類的滋潤,成為人族三件鎮壓氣運之神器之一。
這般帶著人族氣運的神劍,甚至是人族的神器來主持這場關於人族至關重要的祭祀是最為合理的配置了。
隻見禹手持軒轅神劍,九劍之下,九獸哀鳴。
給這肅穆的祭祀之景添了幾絲的雄壯之感。
風雲變色,雷霆聚集。
道的波動在緩慢地從祭台上空出現。
波動剛一出現,就被各大勢力所察覺。
如此,人族的這場祭祀就落在了洪荒世界百萬生靈的眼中了。
人族身為天地主角,故而人族的這場祭祀是真正的牽動了百族的人心。
他們想不到,人族為何祭祀?
畢竟如今人族三皇五帝在世,氣運鼎勝,實力強大。
天地主角之位穩坐,甚至連當年的巫妖兩族都趕不及如今人族的鼎盛。
道的波動逐漸的強大,人族的祭祀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染了九隻凶獸鮮血的寶劍似乎因著飲血而熠熠生輝。
金黃色的間麵之上,
刻著的是山川河流;
刻著耕織勞作;
刻著的是族生靈;
刻著的時百族生息!
無數的人族,正跪坐在祭台四周。
祭台呈圓形,
人族也呈圓形發散而出,
有最裏麵的九人,到最後的百萬之巨。
幾乎所有的人族都參與了這場祭祀!
呢喃的禱告之聲響起,使得整個祭祀變得愈發的神聖了起來。
道在上空中散發著越發強烈的波動之時。
人族開始了第二個步驟。
那就是火祭!
若說血祭是蒙昧之時的祭祀之法,那火祭就是文明祭祀的開端之首。
火在洪荒世界上,既可以指指太陽真火,也可以指燧人氏所發現的後天之火。
太陽真火,照耀世間萬物,給予諸天百族生命及希望。
人族之火,溫暖人族,給予人族安全和康健。
所以這火祭又為希望之祭,文明之祭。
隻見這熊熊燃燒的火焰從祭台中央升起。
這火不是法力凝聚的,不是打火石所打出來的,不是草木所引燃的。
這是人族的文明之火
信仰之火!
希望之火!
這火焰裏麵凝聚的是萬千人族的信念,故而越燃越旺,越燒越烈。
信仰之火衝天而起宛如一條火龍直上雲霄。
紫色的雷雲逐漸地被這火龍渲染成明亮的金紅之色。
金紅色的天空,火紅色的大地,萬族的欣舞,似乎都在這一刻融為了一體。
這無盡的火焰猶如流星一般,又落入到了大地之上。
卻並無眾生所想的那樣帶來災難,而是給予生機一片。
看似毀滅的火焰,其實是生機的希望。
祭台正中間紅色的火焰,隨著祭祀節奏,舞拍的變動變得逐漸呈現金黃之色。
這火焰上承太陽真火,下接幽冥地火。
最後化為了九條神龍環繞著龍之九子。
龍之九子那堅不可摧的鱗甲猶如春雪遇初陽一般消退下來。
龐大的血肉軀體逐漸因著被火焰烘烤著,化成了一顆顆紅色的圓形圓丹,其上的紋路正是龍之九子的形象。
祭祀並未結束,
第三祭,魂祭!
魂祭乃是洪荒世界諸天百族,至今為止還在使用的祭祀之法。
這祭祀之法是當年後土娘娘成聖之時傳給洪荒眾生的。
祭祀的不是別的,正是逝去的靈魂。
生與死的交匯是奇跡的展現,是對過往生命的尊敬,也是對未來生命的希望。
逝去的是時間,是過往,是靈魂;未來得到的是希望,是拚搏,是未知。
人族不正是如此嗎?
從微末之初百族瞧不起的弱小後天種族到如今的天地主角之位,出了。
三皇五帝的鼎盛致使諸天百族如今都要避其鋒芒。
這一場魂祭即使祭祀過去人族弱小的經曆,也是祭祀人族未來強大的希望。
魂祭所用之祭物就是這龍之九子的靈魂。
這龍之九子的靈魂是含有祖龍血脈的靈魂,用此來祭祀,可謂是真正的莊重敬畏。
軒轅人皇在世之時,曾發明鍾鼓之樂,後經曆了五帝的完善後。
人族自有一套獨特的鼓樂禮儀。
鍾磬聲陣陣,鼓聲壓錘錘,號角慕天命,悲琴銜金戈。
又有貞潔的處女和純潔男童圍繞祭台跳著魂祭之舞。
魂歸來兮,魂祭來兮,輪回兮,回祭兮……
這時天幕之上出現了道道為人族發展所犧牲的人族虛影。
無數的英靈從英靈殿中飛出,在天空之上跳著魂祭之舞。
與地麵之上跳著魂祭之舞的處女和男童相互映襯著。
上方是人族的過往,下麵是人族的希望。
魂祭禮成!
一祭血祭,
二祭火祭,
三祭魂祭,
四祭則為生靈之祭!
五方奇物,陰陽奇珍七件寶物,按照不同的方位擺放在祭台之上。
天地類屬陰陽,萬物生靈分屬陰陽,所以這陰陽奇珍代表的是萬物生靈。
又因為五行輪轉,天地萬生逃不過五行之命數,故而生靈之祭用了庚金,甲木等先天奇物。
為了這場祭祀人族同樣準備了五種份屬五行的後天靈根。
五大後天靈根剛一擺放,就聽禹嘴裏發出冥冥的祭音。
緊接著五大後天靈根就仿若被隱形火焰焚燒一般,隻留下五色光華於祭台之上,又光華匯聚中央呈陰陽之象,獻於位於祭台正上空的道。
宮,商,角,羽,徽。
五音奏響,一首類屬五行的大五行曲在祭壇之上響起。
金琴,木鼓,火鍾,水簫,土缽,分別奏著五音。
這聲音傳遞極遠,聲聞數千個小世界的距離。
五祭為地祭。
九龍之魂就在此時與肉身所化的圓丹融為一體,熠熠生輝,光華灼世。
鐺!
鐺!!
鐺!!!
三聲鍾響,萬千磬鳴!
無數的人族大吼,舞著戰舞。
禹手中此時拿著的正是九天息壤。
當年女媧娘娘在不周山底用乾坤鼎,九天息壤與三光神水為原料創造出了人族。
因此人族聖物之中,九天息壤是極為珍貴的存在。
九天息壤份屬土行,是大地凝結的精華。
無盡的九天息壤從禹的手中拋出,伴隨著祭祀的手勢,息壤在虛空之中變化出無數的山脈。
無數的山脈又匯合在一起,凝聚成一方世界。
這世界誰都不會陌生,因為那是洪荒世界!
那是人族所在洪荒世界的版圖之相!
九天息壤所化的山脈緩緩而降之時,隻見那大地之上隆隆作響,無數的龍脈從大地內部飛出,將九天息壤所化的山脈頂起,向著天穹之上飛去。
萬龍圍繞著息壤所化成的山脈。
息壤也逐漸的融入龍脈之中,使得龍脈越發的光華耀眼,無盡的龍吟之聲不絕於耳。
萬龍甩動著龍尾,擺動著自己的軀體,口銜的龍珠傾吐而出,萬千龍珠融匯一體,灼灼光華於世間。
六祭則為天祭。
其所用祭祀之物自然不會是凡物,而是主祭人的鮮血。
祭祀者需誠心敬意,用主祭人誠心之血獻祭蒼天,可謂是最珍貴的祭祀的禮物。
之所以很多的祭祀省略天祭,是因為天祭所需要的是主祭人整個人所有的鮮血。
也因此天祭之人需犧牲全部,甚至是靈魂都會被祭祀而逝去。
如今人族之中,禹是聲望最高的,若是堯退位了,禹當然會成為下一任人族王者的不二之選了。
但那又如何?
無論是人族的帝君也好,還是現在的主祭人也罷,不都是為了人族,那又有什麽區別呢?
為人族而犧牲,雖死無悔!
禹隻感覺身體內的鮮血正在不斷的流逝著,祭台上石磚所雕刻的圖案逐漸被禹的鮮血所浸染。
金紅色的血液猶如燦陽一般,隨著祭台之上越發耀眼光華的,則是禹越發蒼白的麵孔了。
意識的逐漸模糊,卻影響不了禹堅定地發出祭祀之音的音節。
一道以六翅金蠶所吐出的蠶絲編織而成的絲帛被人族先賢拿到了祭台之上。
禹強撐著自身越發虛弱的身體,拿起絲帛開始誦讀了起來。
崇天景命,人族自上古時微末崛起。
憐天之幸,獲聖之喜,頑強拚搏。
故今日登天地主角之位,然妖族肆虐、凶邪並起,人族生靈飽受摧殘。
故今日之祭祀!
祭天!
祀地!
以龍之九子血肉為神韻,以首陽之銅所煉之鼎為器。
成人族守護之神九州鼎!
鼎有九,故化人族之地為九州,分別為:
豫州!
冀州!
荊州!
兗州!
青州!
徐州!
揚州!
梁洲!
雍州!
無數的紛亂地分布在人族領地的龍脈全部飛舞而出,分別圍繞著九鼎盤旋著。
九鼎之名,就在禹念誦祭文之後,道就在其鼎身上形成無數的道文,這些道文的出現越發使得首陽之銅所鑄的九鼎愈發的古老神秘。
道的氣息越發濃鬱。
龍脈所化的神龍也爭相進入到鼎中,融入鼎內。
隨著龍脈的不斷進入,青銅鼎上散發著耀眼青光,甚至將人族的天空都染成了一片青色。
隨著青光而濃鬱越發耀眼的大鼎突然大地之上拔地而起衝天而去。
飛向了人族九個方位,整個人族的領地也都被九鼎所庇護。
九鼎落下的九個地方,在九鼎落下之時迅速地長出了九大山峰,這九大山峰的最高處都齊齊地指向了人族的英靈殿。
這屏障剛一成立,萬千青光就從山峰之上掃向了整個人族領地。
在人族領地上,曾經虐殺擄掠過人族生命的凶邪妖魔盡皆在這青光之下煙消雲滅。
這青光在滅殺凶邪妖魔的時候十分厲害,但照在人族生靈身上卻不同,是那般的溫柔。
無數因妖邪而受傷的人族,在青光之下迅速地恢複著。
囚牛、睚眥、贔屭、狴犴、蚣蝮、螭吻、狻猊、貔貅等龍之九子的虛影出現在九州之上,成了九州的守護神。
就算龍之九子再怎麽不承認龍族的身份,但其父就是祖龍,他們的身體內含著的是祖龍的血脈。
所以龍之九子也是屬於龍族的,故而龍族與人族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了。
人族領地也因為九州鼎鑄造的成功,變得更加的安全和興盛。
因著九州鼎是禹所主持創造,鑄造九州鼎的祭祀也是禹為主祭人。
故無數屬於人族的信仰之力滋補治愈著禹空虧的身體,使得禹的道行不退而進,再上可一層樓。
治人族之洪水!
鑄九州之神鼎!
待禹恢複之後,堯正式傳位於禹。
禹成為了人族的五帝的第五位帝君,是為禹帝!
格格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