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卓袞上師
從柯鎮惡開始逆天改命 作者:熊貓龐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梵音陣陣,檀香悠悠。
第二日一早,柯鎮惡幾人便已經起身收拾停當。
金剛門和金剛宗,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結果卻是天差地別。犛牛壯骨膏的療傷效果聽起來和禦醫配置的接骨膏藥也沒有強過太多。
弄出了這樣一個烏龍,大家心裏都不是很愉快。
於是一早便要告辭。
六人見到薩班大師的時候,他正在和一個青年僧人說話。
看到六人過來,薩班便笑著介紹道:“諸位施主有理了,這位是我的侄子,卓袞,少年時曾去中原住過幾年,也學過不少漢人文化,漢話比我精通,這幾日就讓他帶著諸位在寺中參觀一番。施主尋藥的事情,也可找他幫忙!”
柯鎮惡此來,本想直接告辭的,不過聽到薩班後麵的話,便頓了一下,暗道,咱們在吐蕃語言不通,有個精通漢話的當地人做向導自然方便許多。
原本他就打算在邏些城中找一些會漢話的人,來當翻譯和向導的,如今聽到薩班的話,便點頭謝道:“多謝大師了,也麻煩這位小師傅了!”
薩班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沒什麽。
青年僧人卓袞也笑著道:“我的年紀跟諸位也差不多,你們直接叫我卓袞就行,也不要用小師傅來稱呼我了!”
眾人聽他話語,無論吐字發音都十分連貫清晰,帶著中原的腔調,果然比薩班要精通得多,不過聽他後麵那個把“小師傅”的“小”子咬得頗重,顯然是柯鎮惡稱呼他為小師傅,讓他有些沒麵子。
全金發最是伶俐,笑道:“卓袞大師,不知你接下來要帶我們去參觀什麽?”
卓袞聽他也叫自己大師,笑得越發真誠了起來,道:“我密教寺院金碧輝煌,遠不是中原大廟能比,自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清楚,諸位先跟我吃些早飯,路上再慢慢分解吧!”
眾人皆說好。
卓袞帶著六人品嚐了糌粑、犛牛肉、腐奶渣粥、青稞酒。
韓寶駒讚道:“糌粑我們一路也吃過不少,但寺裏的似乎更加美味可口一些,還有這酒,滋味真是不錯。”
全金發笑問道:“卓袞大師,你不是出家人麽,怎麽也吃肉喝酒?”
卓袞道:“我們密宗自有戒律,但與顯宗不同!這肉是三淨肉,我倒是可以吃一些的!”
張阿生也不知道什麽是三淨肉,但卻聽過家鄉說書人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便笑道:“這莫非就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這話乃是禪宗高僧道濟說過的話,道濟此人雖不遵清規戒律,但佛法精深,心懷慈悲,如今還在建在,但其故事已經開始在臨安附近流傳。
江南七怪近在嘉興,自然聽過他的故事。
卓袞雖去過中原,不過還是在金國境內,並沒有聽過道濟的故事,聽到張阿生的話,點頭笑道:“張施主果然有慧根!”
張阿生笑道:“這話不是我說的,是聽說書人講的,跟我可沒什麽關係。”
卓袞笑道:“不單單是這話,這話說出來看似境界很高,但是一般僧人若是以此為行為標準難免墮入魔道。貧僧觀施主身具金剛之相,麵目歡喜,與佛有緣。”
全金發笑道:“卓袞大師是看中了我五哥的光頭了吧,哈哈!不瞞你說,我五哥在江南的確有個笑彌陀的雅號!”
張阿生道:“我這頭發是練功掉的,我也一直很苦惱!”
其實柯鎮惡六人中的確有一個和尚,那就是慧遠,不過慧遠雖是和尚,但卻兩個月沒有清理過頭皮,如今倒有一頭蓬鬆短發,而張阿生卻因為功夫的原因,毛囊閉鎖,一根頭發都沒有了。
卓袞道:“我知道,張施主該是練了一門不錯的硬功,不過這功夫對身體損傷頗大,等到四五十歲後,年老體衰,或有氣血攻心,暴斃之患!”
張阿生聞言倒不怎麽在意,笑嗬嗬道:“四五十歲也差不多了,還有二三十歲好活……”
卓袞道:“現在我更相信施主的佛緣了!”
張阿生可以不在乎生死,柯鎮惡可不能不在乎,重生之後,他最操心的其實就是這個弟弟,聽到卓袞的話,便問道:“不知卓袞大師可有辦法消解此患!”
卓袞麵露微笑,頗有寶相莊嚴之感,自信道:“這不過隻是一個小小的隱患而已,我金剛宗中正有一法,適合施主,以施主的資質,隻需精修三五年,定然能夠消弭所有隱患,還有莫大好處!”
柯鎮惡忙問道:“是什麽法子?”
卓袞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張阿生。
張阿生本就是一副怎麽都行的性子,看大哥那麽在意,便也問道:“請大師指點!”
卓袞點了點頭道:“好,既然大家都吃好了,那貧僧就帶大家四處轉轉,解決施主隱患的方法,就在寺中,咱們就第一個去那裏吧!”
說完,他便起身,引導著六人,朝著外麵走去,很快便穿過轉經回廊,來到了神殿前的廣場。
卓袞指著廣場的西邊,道:“方法便在那裏!”
張阿生順著他所指,看向那邊,便看到三座佛殿依山而建,山坡不高,大約三十餘丈,最下麵一座殿建在山腳,殿門洞開,常有僧人進出,第二座大殿建在山腰上,殿門虛掩,門口有兩名僧人守衛,第三座大殿建在山頂,殿門緊閉,大殿頂上有一個巨大的轉經筒,四周掛著風鈴,隨著清風,叮鈴作響。
而在第一層佛殿的前方,並排立著四個石雕的經筒,一人來高,周圍有不少人對著那四個轉經筒看著,還有人在經筒附近的廣場上做著形態各異的動作。
那些人有僧有俗,很多都是附近的居民或者遠來的信徒。
張阿生沒看出什麽門道,便直接問道:“我可看不明白,那些人是在練功嗎?這姿勢倒是怪異!”
卓袞笑道:“不錯,他們是在練功,各位上前一觀便知,請跟貧僧過來。”
七人穿過廣場,直接停在了一個經筒麵前。
有僧人看到卓袞,便紛紛恭敬地行禮,口稱:“卓袞上師!”
上師乃是極為尊崇地稱呼,能被成為上師的人,必定在某些方麵有不俗的造詣,而通常這樣的人都是佛法精深的老僧。
卓袞看上去隻不過二十歲剛出頭,又有何德何能被稱為上師?
7017k
第二日一早,柯鎮惡幾人便已經起身收拾停當。
金剛門和金剛宗,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結果卻是天差地別。犛牛壯骨膏的療傷效果聽起來和禦醫配置的接骨膏藥也沒有強過太多。
弄出了這樣一個烏龍,大家心裏都不是很愉快。
於是一早便要告辭。
六人見到薩班大師的時候,他正在和一個青年僧人說話。
看到六人過來,薩班便笑著介紹道:“諸位施主有理了,這位是我的侄子,卓袞,少年時曾去中原住過幾年,也學過不少漢人文化,漢話比我精通,這幾日就讓他帶著諸位在寺中參觀一番。施主尋藥的事情,也可找他幫忙!”
柯鎮惡此來,本想直接告辭的,不過聽到薩班後麵的話,便頓了一下,暗道,咱們在吐蕃語言不通,有個精通漢話的當地人做向導自然方便許多。
原本他就打算在邏些城中找一些會漢話的人,來當翻譯和向導的,如今聽到薩班的話,便點頭謝道:“多謝大師了,也麻煩這位小師傅了!”
薩班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沒什麽。
青年僧人卓袞也笑著道:“我的年紀跟諸位也差不多,你們直接叫我卓袞就行,也不要用小師傅來稱呼我了!”
眾人聽他話語,無論吐字發音都十分連貫清晰,帶著中原的腔調,果然比薩班要精通得多,不過聽他後麵那個把“小師傅”的“小”子咬得頗重,顯然是柯鎮惡稱呼他為小師傅,讓他有些沒麵子。
全金發最是伶俐,笑道:“卓袞大師,不知你接下來要帶我們去參觀什麽?”
卓袞聽他也叫自己大師,笑得越發真誠了起來,道:“我密教寺院金碧輝煌,遠不是中原大廟能比,自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得清楚,諸位先跟我吃些早飯,路上再慢慢分解吧!”
眾人皆說好。
卓袞帶著六人品嚐了糌粑、犛牛肉、腐奶渣粥、青稞酒。
韓寶駒讚道:“糌粑我們一路也吃過不少,但寺裏的似乎更加美味可口一些,還有這酒,滋味真是不錯。”
全金發笑問道:“卓袞大師,你不是出家人麽,怎麽也吃肉喝酒?”
卓袞道:“我們密宗自有戒律,但與顯宗不同!這肉是三淨肉,我倒是可以吃一些的!”
張阿生也不知道什麽是三淨肉,但卻聽過家鄉說書人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便笑道:“這莫非就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這話乃是禪宗高僧道濟說過的話,道濟此人雖不遵清規戒律,但佛法精深,心懷慈悲,如今還在建在,但其故事已經開始在臨安附近流傳。
江南七怪近在嘉興,自然聽過他的故事。
卓袞雖去過中原,不過還是在金國境內,並沒有聽過道濟的故事,聽到張阿生的話,點頭笑道:“張施主果然有慧根!”
張阿生笑道:“這話不是我說的,是聽說書人講的,跟我可沒什麽關係。”
卓袞笑道:“不單單是這話,這話說出來看似境界很高,但是一般僧人若是以此為行為標準難免墮入魔道。貧僧觀施主身具金剛之相,麵目歡喜,與佛有緣。”
全金發笑道:“卓袞大師是看中了我五哥的光頭了吧,哈哈!不瞞你說,我五哥在江南的確有個笑彌陀的雅號!”
張阿生道:“我這頭發是練功掉的,我也一直很苦惱!”
其實柯鎮惡六人中的確有一個和尚,那就是慧遠,不過慧遠雖是和尚,但卻兩個月沒有清理過頭皮,如今倒有一頭蓬鬆短發,而張阿生卻因為功夫的原因,毛囊閉鎖,一根頭發都沒有了。
卓袞道:“我知道,張施主該是練了一門不錯的硬功,不過這功夫對身體損傷頗大,等到四五十歲後,年老體衰,或有氣血攻心,暴斃之患!”
張阿生聞言倒不怎麽在意,笑嗬嗬道:“四五十歲也差不多了,還有二三十歲好活……”
卓袞道:“現在我更相信施主的佛緣了!”
張阿生可以不在乎生死,柯鎮惡可不能不在乎,重生之後,他最操心的其實就是這個弟弟,聽到卓袞的話,便問道:“不知卓袞大師可有辦法消解此患!”
卓袞麵露微笑,頗有寶相莊嚴之感,自信道:“這不過隻是一個小小的隱患而已,我金剛宗中正有一法,適合施主,以施主的資質,隻需精修三五年,定然能夠消弭所有隱患,還有莫大好處!”
柯鎮惡忙問道:“是什麽法子?”
卓袞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張阿生。
張阿生本就是一副怎麽都行的性子,看大哥那麽在意,便也問道:“請大師指點!”
卓袞點了點頭道:“好,既然大家都吃好了,那貧僧就帶大家四處轉轉,解決施主隱患的方法,就在寺中,咱們就第一個去那裏吧!”
說完,他便起身,引導著六人,朝著外麵走去,很快便穿過轉經回廊,來到了神殿前的廣場。
卓袞指著廣場的西邊,道:“方法便在那裏!”
張阿生順著他所指,看向那邊,便看到三座佛殿依山而建,山坡不高,大約三十餘丈,最下麵一座殿建在山腳,殿門洞開,常有僧人進出,第二座大殿建在山腰上,殿門虛掩,門口有兩名僧人守衛,第三座大殿建在山頂,殿門緊閉,大殿頂上有一個巨大的轉經筒,四周掛著風鈴,隨著清風,叮鈴作響。
而在第一層佛殿的前方,並排立著四個石雕的經筒,一人來高,周圍有不少人對著那四個轉經筒看著,還有人在經筒附近的廣場上做著形態各異的動作。
那些人有僧有俗,很多都是附近的居民或者遠來的信徒。
張阿生沒看出什麽門道,便直接問道:“我可看不明白,那些人是在練功嗎?這姿勢倒是怪異!”
卓袞笑道:“不錯,他們是在練功,各位上前一觀便知,請跟貧僧過來。”
七人穿過廣場,直接停在了一個經筒麵前。
有僧人看到卓袞,便紛紛恭敬地行禮,口稱:“卓袞上師!”
上師乃是極為尊崇地稱呼,能被成為上師的人,必定在某些方麵有不俗的造詣,而通常這樣的人都是佛法精深的老僧。
卓袞看上去隻不過二十歲剛出頭,又有何德何能被稱為上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