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駕崩的皇帝並不止金宣宗一人。


    南宋的皇帝宋寧宗趙擴也在這一年八月份駕崩了。


    曆史上的宋寧宗是一個耳根子很軟,性格同樣很軟的一個皇帝,為人品性倒是不壞,在位期間,南宋的人口經濟均有較大發展,但是因為軟弱,所以統治期間朝堂上出了兩個大權臣,前期是主張開禧北伐的韓侂胄,後期是主張和議的史彌遠。


    特別是史彌遠,不但在宋寧宗在位期間是個權臣,甚至在宋寧宗駕崩前後還玩弄了一出立儲的好戲,在宋寧宗死後,直接扶持了一個血脈偏遠的趙家血脈當了皇帝,然後繼續把持朝政,直到壽終正寢。


    而偏偏這樣的一個大權臣在後世的史書上竟沒有被列入奸臣傳。


    不過因為柯鎮惡的緣故,韓侂胄死後,他直接刺殺了史彌遠,使得這個曆史上的權臣直接提前近三十年謝幕。


    兩代權臣先後落幕,寧宗一朝直接進入了眾正迎朝的局麵。


    就是字麵上的意思,並不是明末崇禎年間東林執政的那種。


    被韓侂胄打壓的理學一派重新起複。


    這個時候的程朱理學還不是後世那種被妖魔化了的偽道學,“存天理,滅人欲”更多的還是被理學士子當作自我道德約束的標準,而不是用來攻訐他人的道德武器。


    理學那一套理論在後世的哲學評價中,被歸類為客觀唯心主義,認天下在存在之前就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這種精神便是“天理”,而人是可以通過格物來闡述這個天理的。


    所以這一階段,理學弟子還是偏向於格物和務實的。


    前幾年七俠派有外門弟子考中了大宋的進士,便是因為七俠派的科學理念,與理學的一些務實理念相符合。


    理學一派在寧宗後期被重用,是寧宗一朝經濟人口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宋寧宗耳根子軟的毛病並沒有因此改變,沒了史彌遠這個權臣,但不代表權臣就在寧宗一朝消失了。


    事實上,理學一派把持朝政之後,南宋朝堂成了另外一種一言堂。


    理學一派的領頭人變相的成為了新的群臣領袖,雖然他們的自我道德感更強,但是在事實上確也成為了權臣。


    而這個時候,理學的領袖人物,便是理學大家真德秀。


    真德秀是個剛直君子,曆史上要到十年後才會入主朝堂成為宰相,但在這個世界卻提前了十餘年。


    同時他也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曾經湘南一帶做地方官,與孟宗政素有往來,後回到中樞,力主孟宗政北伐。


    孟宗政在這個時空比在原本的曆史上能夠取得更多成果,便是因為真德秀的緣故。


    去歲蒙古大軍兵圍中都,孟宗政上書朝廷,大軍北伐,真德秀也同樣建議寧宗北伐,但是這個時向來耳根子軟的寧宗皇帝突然又泛起了南宋皇帝遺傳的老毛病,開始猜忌起孟宗政。


    也不怪他會有此心,畢竟開禧北伐,西路軍統帥自封蜀王的前科猶在眼前,而此時孟宗政的地位可比當年的吳曦還要高一些。


    真德秀雖然把持朝堂,但到底不如韓侂胄大權獨攬,不敢強勢逼迫皇帝,隻能發動言官上書。而宋寧宗幹脆稱病不上朝。


    而遠在襄陽正準備大展拳腳的孟宗政等不來朝廷召令,眼看良機錯失,不由悲憤交加,嘔血而亡。


    消息傳回朝堂,宋寧宗終於上朝,他令江海接手忠順軍,擇日北伐,然而忠順軍乃是孟宗政一手創建,其中有四萬多來自於金國境內的唐、鄧、蔡三州壯士,成分複雜,江海威望不足,無力約束部將,差一點導致軍隊嘩變。


    宋寧宗無奈,采用真德秀的意見,加封孟珙為秉義郎,令他約束部將,孟珙以為父親守孝為由,堅辭不受,一個月後,宋寧宗又加封他為武德郎,孟珙托病繼續不就。


    宋寧宗大怒,訓斥真德秀識人不明,忠順軍已經淪為孟家私兵。


    此時紅襖軍席卷山東河北,光明左使夏全領兵已經打到了淮河北岸,宋國淮東製置使徐晞稷上報朝廷,言紅襖軍可為伐金先鋒。


    宋廷最擅長做的事情便是招安,國內農民起義,他招安,金國起義兵他也招安,這已經形成了一個慣例。


    又豈是招安金國境內的起義軍,隻要冊封官職,供應糧草,甚至有的時候連糧草也不用供應,便可以將義軍收為己用。


    於是宋寧宗禦筆一揮封夏全為忠義軍團練使,受徐晞稷節製,準備攻打亳州。


    夏全素有野心,本人也十分勇武,善長領兵作戰,但是卻不善於行政與後勤,他這次本來從沂蒙山帶出的四萬教兵,一路攻打吸引流民入伍,打到淮河邊上的時候,軍隊已經膨脹到了十萬之眾,後勤糧草已經十分不足。


    因為全金發在明教設置了神雷法王執掌刑法,教兵之中多設有軍法官,對劫掠之事頗為顧忌,這使得一貫習慣了劫掠的夏全後勤十分緊張,於是便欣然接受了宋廷的冊封,用徐晞稷支援的糧草,來替自己擴大地盤。


    一時間南宋對金的東部戰場形勢一片大好。


    真德秀是個務實的人,他派遣了大量探馬北上偵察,最遠的探子更是深入到了原本的中都,將山東河北的真實狀況反饋了回來。


    其中還有人帶回了一本《星火集》和一本《分田法》。


    真德秀不是腐儒,政治敏感性極高,看到《星火集》《分田法》後登時大驚失色,忙上書送寧宗道:“山東河北目前最強的四路起義軍,北軍統帥楊康、東軍統帥全金發、南軍統帥夏全、西軍統帥範倜溫皆為明教教徒,昔年明教方臘起義,席卷江南為禍甚深,而今此教於山東崛起,又有《星火集》蠱惑小民之心,《分田法》安定黎明,其所圖甚大,如今其占據河北山東之地,燕雲十六州已據其十,待其站穩腳跟,其危害更勝於金人,不可放任之。”


    要說站在大宋的立場上,明教的威脅的確遠超如今的金國,因為金國是外族所建,當其南侵,反抗者眾,而明教義軍首領乃是漢人,他日一旦南下,世家大族或者會反抗,但升鬥小民多半會歡呼雀躍。


    所以真德秀的奏疏的確是老成謀國之言。


    但宋寧宗這些年已經受夠了理學一派大臣的言論,竟然全沒放在心上,反而道:“聽聞那攻入中都的楊康乃是忠良之後,怎會對我不利,況且山東河北本在敵手,如今我朝不費一兵一足便盡取其地,何樂而不為,且明教之流隻能蠱惑無知小民,豈有長久之理。”


    如今宋廷雖以真德秀為首的理學一派為主流,但自然也不缺乏刻意討好皇帝的讒臣。


    便有一人出列而出,道:“陛下聖明,明教之流烏合之眾,實不足為懼,隻要陛下派遣天使,於真大人所述的四路元帥處宣揚一番我大宋文治,其部眾定然欣然來投,且我聽聞如今的明教教主乃是一女子,以一女子之身能為天下之主呼?臣請陛下冊封其各路首領為宣撫使,並派遣布政使安撫其民。”


    寧宗聞言大喜,於是又派出了四路使者,分別冊封範倜溫、楊康、全金發三人為宣撫使,冊封楊妙真為衛國夫人。


    全金發收到冊封根本不屑一顧,因為當初史彌遠擅殺韓侂胄,其中內幕江南七怪都心知肚明,所以全金發根本不信任趙家皇帝,他跟楊妙真商量之後,給宋寧宗的使者回信,說明教願意與大宋結盟,共伐金國,也可以替大宋抵禦北方蒙古大軍南下,隻要宋國支援一點糧草,兩邊也可互通商貿,但皇帝冊封官爵實在不敢接受。


    這樣的回複看似和氣,其實自立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


    收到回信之後,宋寧宗頓時臉色鐵青,這個時候真德秀又上疏道:“啟奏陛下,如今金帝新喪,明教狼子野心,孟家也不足倚仗,陛下當選賢任能,盡快收攏襄陽兵權,隨時備戰!”


    宋寧宗奇怪道:“你不是說孟家忠勇的麽?”


    真德秀道:“孟宗政其人自然忠於陛下,然其子孟珙雖才能不下其父,但恐確有不臣之心,此的確是微臣失察,還請陛下恕罪。”


    宋寧宗冷笑道:“這麽說,你麾下的言官又查到了什麽罪證了麽?”


    真德秀沒有理會他話中的譏諷之意,反問道:“陛下可還記得當年義除史彌遠的義士柯鎮惡麽?”


    柯鎮惡當年在宮門外刺殺了史彌遠,晚上又潛入皇宮將皇後的頭發剃了,又在他背上留書警告,這乃是奇恥大辱,偏偏他又畏懼柯鎮惡神鬼莫測的本事,聽聞他曾經在金國萬軍中刺殺了大將仆散揆而全身而退,宋寧宗隻好將仇恨藏在心裏,又以除賊有功的名義冊封他為伯爵,安撫其心。


    然而這些年他一想到柯鎮惡的恐怖,便渾身戰栗,當晚皇宮裏的護衛太監等之情之人基本都被他陸續賜死,便是楊皇後也被他打入了冷宮。


    他以為這樣自己就不會再想起當日之事,但是真德秀又提起此人,他登時麵沉如水,咬牙切齒道:“我當然記得,你說這話,跟此人又有什麽關係!”


    真德秀道:“臣聽聞柯鎮惡此人曾在信陽雞公山開設書院,教授弟子文武,而孟珙便是他的大弟子!”


    “是又如何,前兩年那七俠派不是還出了兩個進士麽,還是你親點的!”


    真德秀請罪道:“是臣不查,請陛下恕罪!”


    宋寧宗冷哼一聲,靜待下文。


    真德秀道:“近日臣派人調查明教各首領出身來曆,竟發現教中高層竟大多出自七俠書院,其副教主全金發更是柯鎮惡的義弟,教主楊妙真是全金發的妻子,明教的光明聖子也就是下一任教主的繼承人叫做柯崇雲,更是柯鎮惡的長子,如今在河北安撫百姓,主持分田,邀買人心,北路軍的統帥楊康同樣也是柯鎮惡的弟子,由此可見,柯鎮惡其人深謀遠慮,其誌在天下也!”


    宋寧宗胸膛起伏,瞪著眼睛盯著真德秀:“還有麽?”


    真德秀道:“臣還聽聞,昔日絲綢之路,青唐商道上的重鎮西寧城,實際上也在柯鎮惡的掌控之下,他以陛下冊封的安西伯身份,與已故的陝西宣撫使安丙勾連,暗中購買了大量盔甲武器,聽聞去年其門下哲別已經率領大軍投靠了蒙古人,臣恐怕柯鎮惡其人早已暗中投靠了蒙古。”


    宋寧宗終於聽不下去,花白的胡須顫抖著,猛得站起了身子,或許是起身太猛,腳步不穩,竟昏了過去。


    此後宋寧宗當真一病不起,半月後便一命嗚呼了。


    他死之後,太子趙竑即位。


    趙竑並不是趙擴的親兒子。


    宋寧宗有九個兒子,然而全都早夭,後來選太祖後裔燕懿王德昭九世孫、六歲的趙與願養在宮裏,賜名趙詢,立為太子,但這個太子沒那麽好命,四年前死了。


    接著才輪到同樣過繼過來的趙竑當太子。


    原本的曆史上,這個趙竑也沒能當上皇帝,他因為性格衝動,常指責史彌遠弄權,跟侍女說將來登基要把史彌遠發配到崖州。


    史彌遠便又找來了皇室宗親趙昀,暗中走了楊皇後的關係,寧宗病死後,搶先扶持他登基皇位,就是後來的宋理宗。


    宋理宗頗有城府,行事果敢,倚重孟珙等大將,抵禦了蒙古數十年,他死之後,蒙古人才徹底覆滅了南宋。


    當然,如今史彌遠早沒了,趙竑自然順理成章的當上了皇帝。


    但是他不可能知道他之所以能夠登基,多半是受了柯鎮惡的影響,自然也不可能對柯鎮惡感恩戴德。


    登基之後,他不顧真德秀等大臣阻止,立馬下令江海誅殺孟珙以及孟氏一族,接著派兵去嘉興抓捕柯辟邪一家,又令信陽知府圍剿七俠山。


    柯辟邪的孩子都已經去了北方幫住柯鎮惡、全金發,家中隻有他和妻子二人,得到消息後,他帶著妻子逃入了山中,然後一路趕往七俠山報訊。


    朱聰比信陽知府更早得到消息,他將消息傳給孟珙之後,先下手為強,將信陽知府及一眾高層請到了七俠山做客,隻留下七俠派出身的幕僚暫時處理知府事。


    信陽知府直到孟珙帶兵占領信陽後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孟珙得到朱聰的通報之後,提前做了布置,江海得令準備抄滅孟珙一家的時候,孟珙痛斥趙家皇帝過河拆橋兔死狗烹的嘴臉,引得軍中嘩變。


    孟珙將江海軟禁,隨即召集忠順軍,向他們闡明心意,四萬忠順軍皆願跟隨。


    於是他分兵兩萬駐守襄陽,南防大宋,北防金國,自己領兩萬大軍前往隨州,棗陽軍舉部投效,他分五千忠順軍駐守棗陽,大軍駐紮在隨州,然後輕率三千精銳翻越桐柏山,奇襲信陽。


    信陽守軍毫無準備,便被孟珙收編。


    趙竑登時傻眼了,這才意識到自己衝動了,於是真心向真德秀請教應對之法。


    真德秀道:“孟氏父子在棗陽襄陽一帶經營多年,手下忠順軍乃我大宋最強之兵,不可力敵,襄陽四戰之地,若無朝廷糧草支援,不用一年,必然生亂,如今當務之急是派人安撫之,勿使投金,待處理好淮北明教之事,則孟氏可定!”


    趙竑忙問要如何處理淮北明教之事,真德秀道:“臣得知明教內部並不和睦,大體分為兩派,一派以七俠派弟子為首,以五行旗為主力,一派乃是明教原本的元老為主,其中光明左使夏全乃是此派首領,之前先帝賜封夏全為忠義軍團練使,夏全接受了,據說因此被楊妙真全金發夫婦斥責,可見此人或可拉攏。”


    於是趙竑便讓真德秀全權處理此事。


    金國得知孟珙叛宋的消息,派使者聯絡孟珙,承諾隻要孟珙投效,便許以國公之位,被孟珙拒絕。


    戰火瞬間從燕雲燒到了荊湖。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柯鎮惡開始逆天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貓龐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貓龐大並收藏從柯鎮惡開始逆天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