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鵬程的餐館重新開業沒兩天,迅速便在整個滬海被傳開了。


    在如今這樣一個信息時代裏,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滬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


    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愛好者很多都匯聚於此。


    因此,隻要是名聲傳了出去,很快就會吸引到很多的客人。


    馮識辛在後廚裏,短短幾天的時間裏,也是跟著季鵬程學了不少的東西。


    尤其是對本幫菜的一些味型,以及本幫菜的一些烹飪技藝算是了解和掌握。


    當然,這也要歸功於他本身紮實基本功。


    每天晚上餐館打烊回家後,馮識辛還會用視頻跟父親聊一聊。


    梳理一下一天下來的心得,然後父親也會給出一點點指正。


    這等於說,馮識辛同時獲得兩位師父教授,這種情況下自然是進步神速,讓他也是很快掌握了不少新東西。


    或許在很多人的眼裏,提起本幫菜那一定是濃油赤醬。


    而本幫菜在很多人眼中最具代表的,可能也應該是扣三絲。


    這樣一道極為考驗刀工的菜肴,往往會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可實際上,馮識辛在跟著季鵬程學了短短幾天後,從季鵬程這裏已經見識到,本幫菜不光是隻有濃油赤醬,也不是隻有扣三絲這麽一道菜。


    或許扣三絲的刀工技藝確實是獨一份,更加是一個本幫菜廚師想要獲得極高讚譽必須要能做的。


    但本幫菜若是真的想要做好,也絕非是單純隻是刀工精湛。


    而且本幫菜中體現刀工的菜可不止一道扣三絲。


    就比如還有一道同樣本幫經典的菜《鬆子鱸魚》,同樣是對刀工有著極其高的要求。


    首先是需要精選非常好的鱸魚,不能是那種個頭非常大,同時需要找腹部稍微飽滿一些。


    新鮮的鱸魚一定要現殺,然後迅速打去鱗片和清理掉內髒後,清洗幹淨。


    接著斬掉魚頭,再將魚肉貼著脊骨片開,不能夠把魚肉片下來,尾部的地方必須要連著,把脊骨斬掉不要。


    之後便是要對兩扇魚肉進行改刀。


    當然要先把內部魚膛的魚紅切掉,因為這裏會非常的腥。


    接著是直接斜刀橫向對魚肉進行片片。


    每一片必須要厚薄均勻,下刀必須要深,但是又不能夠切斷魚皮。


    這個時候,也是非常考驗廚師的刀工。


    原本在季鵬程的後廚裏,這些其實都是交給徒弟去做了,季鵬程多年不做的情況下,多少還是有些手生的。


    不過如今,因為有馮識辛在,季鵬程也隻是簡單指點了一些。


    馮識辛很快便明白,能夠極快的下刀完成花刀。


    當然,橫向切了之後,還需要縱向切上兩刀,把魚肉的花給展開,然後拍上一些澱粉後,下鍋進行油炸。


    實際上,這些的過程,很像是鬆鼠鱖魚的做法。


    隻不過花刀的方式不同,所用的魚也有所不同。


    油炸過後,魚身切開的花刀支棱起來,一塊一塊倒也是非常的美觀。


    當然一道菜的美味從來也不在刀工和造型上。


    刀工再如何的好,造型再如何的漂亮,最終如果味道不好,實際上食客也未必會買賬。


    所以烹調烹調,不光是要烹,還需要調和味道。


    季鵬程其實很清楚,馮識辛的基本功足夠紮實,而且很多菜他也都是能夠信手捏來,所以老人並沒有去教授什麽基本功之類。


    季鵬程給馮識辛講述的,則是烹調上的一些根本東西。


    “你要記住,味道上不是一層不變,即便是在人們的印象中隻有甜的本幫菜,實際上也並非是隻有甜味,而是要根據不同食客的口味,去進行一些味道上的調和,要保證不同的食客都能夠品嚐到美味。”


    馮識辛非常虛心站在一旁季鵬程的身邊。


    他已經把鱸魚處理好,現在便是一邊看季鵬程去炒製醬汁,一邊聽季鵬程教授。


    “味道並非是一成不變,所以你在調味的時候,也就必須要進行不斷的嚐試,尤其是你不能夠單純憑感覺,你必須要在調味過程中去品嚐,用你自己的舌頭去品嚐,所以你必須要對自己味覺有所了解。”


    馮識辛有些驚訝問:“對自己的味覺有所了解?”


    季鵬程點頭:“對,你要知道自己是重口呢?還是比較輕口?”


    馮識辛聽到這,大概明白了季鵬程的意思。


    “我明白了,師父您的意思是,要有一個參照物?自己的味覺便是參照物,要參照自己的味覺,來對味道進行調整。”


    季鵬程滿意地說:“不錯,通常呢,一些頂尖的大廚,會找一個舌頭非常靈敏的專業人進行品嚐,但是在我們小餐館裏,我們不可能去請那樣一個人,而我們自己的舌頭因為平時吃東西一定會有口味偏好。


    這種時候,你就需要先了解自己究竟是重口呢?還是比較輕口一些?”


    馮識辛明白師父的意思,每個人從小到大吃東西,一定會導致一些口味上的偏好,所以用自己舌頭當做味覺參照,往往會有一些偏差。


    但如果要是能正確認知,知道自己味覺是偏重還是偏淡,是喜歡甜口?還是鹹口?又是能夠吃多重的辣?


    了解自己的舌頭味覺,那麽在品嚐菜的時候,便可以用自己味覺當做參照物。


    季鵬程說:“還有一點,你要了解常來客人的口味,我們既然是在這樣並不繁華街區做私廚小館,那麽就必須要保證有足夠回頭客,如何讓客人回頭呢?就必須要了解常客的口味。”


    馮識辛說:“師父這個我知道,我們家餐館,我也是會了解常客口味偏好。”


    季鵬程真的是越看馮識辛越覺得滿意。


    “識辛,你的底子真的非常好,相信在這座國際大都市,你將會開啟屬於你的大師之路,但是你也要記住,任何一個行業,大師一定要永遠懷揣著一顆學徒的心,你可不要因為一點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


    跟在季鵬程身邊這些天裏,實際上季鵬程真的沒有多少廚藝上的東西教授馮識辛,更多就是教導他一些做菜和做人的道理。


    這其中有些馮識辛心裏有成算,有些倒也是給他不少啟發。


    馮識辛認真向季鵬程說:“師父放心,我會保持那顆學徒心的。”


    季鵬程此時已經把醬汁炒好,澆在了旁邊的鱸魚上,最後還要撒上一些炒過鬆子增香。


    “好了,上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烹煮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旁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旁墨並收藏烹煮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