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通聽見了嶽不群的話,也停下來打量嶽不群一眼,又看了看華山派的眾人,特別是在令狐衝身上多留意一下。
“貧道正是郝大通,見過華山嶽掌門,貧道當不得前輩之稱,現在世界秩序已亂,以往的種種都成雲煙,我等按武林規矩相互稱呼既可。”
郝大通年紀和嶽不群差不多,全真功法主要來自於道家,聚氣養生之道自然不凡,有一股道家飄渺之意。
“如此甚好,嶽某就依真人之意,久聞全真教乃北方道家祖庭,如今有幸得見郝真人,真是三生有幸,嶽某一聽說好真人要來,立刻帶著華山上下前來迎接,如今見到真人,方知傳言不虛。”
“你等還不快快拜見郝真人!”
嶽不群聽見郝大通的話,神色一鬆,知道他想多了,因此臉上笑意更濃,對郝大通一番吹捧,這才對華山眾人說道。
“華山寧中則見過郝真人!”
“我等拜見郝真人!”
令狐衝帶頭,林平之等華山弟子立刻行禮道。
“哈哈,不用多禮,華山現在真是人才濟濟,貧道來之前還擔心你們有困難,這才帶人前來支援。”
“現在看來是貧道多慮了,你們這種氣象,不愧有五嶽劍派之稱,華山有你等在,幸甚!”
“你們也快過來拜見嶽掌門,以後大家同為武林同道,正需要多交流才是。”
郝大通看見這些行禮的華山眾人,哈哈大笑,神色非常高興,似看見後輩弟子能出人頭地,很是喜悅欣慰,說完立刻吩咐他帶來的弟子回禮。
.......
一番客套之後,兩方之間的關係急劇上升,其樂融融,一行人一路談笑來到正氣堂中,按賓客之禮奉茶而坐。
林平之因為是嶽不群正式弟子之一,也得到一個陪坐旁聽的位置,至於其他普通弟子隻能留在外邊招呼全真教其他弟子。
“久聞重陽真人功參造化,有天下第一高手之稱,不知他老人家可好?”
剛一坐下,他我之身林平之就聽見嶽不群的話,不由身體一怔,立刻豎起耳朵聽起來。
“師父很好,天地大變以來,修為更上一層樓,已不是貧道能預料的了。”
“天地大變前,師父剛剛參加完華山論劍,奪得《九陰真經》,回到終南山修煉,沒想到舊疾複發,本以為躲不過去,已經安排好後事。”
“沒想到天地一朝反複,天地精華上升,師父居然突破了《先天功》的障礙,修為突飛猛進,現在已有返老還童之相。”
郝大通說起王重陽,一臉的崇敬仰慕之情,至於王重陽在棺材中裝死,由於天地大變他才在棺材中突破這種細節,他是不會說的。
“恭喜郝真人了,有重陽真人這等高人在,全真教無憂也。”嶽不群聽了臉色有些向陽,羨慕說道。
“哈哈,多謝誇獎,應該是同喜才是,貴派與我教淵源甚深,應該相互扶持,我這次來訪就是為了聯絡感情,方便以後共同應對難關。”
郝大通哈哈一笑,說完一臉認真看著嶽不群,等他的回應。
嶽不群聽了這話,沒有立刻回答,端著的茶杯不動,神色不變地沉思起來。
寧中則看見他的神情,知道他擔心什麽,不由出口問道:
“不知重陽真人有什麽吩咐,能幫的我們盡量幫,我華山派經曆一場大亂,實力早不如以前,現在才剛剛有起色,連山下華陰縣內的異獸都清理不完,若是與貴教一起,恐怕會拖後腿。”
聽了寧中則的話,再看看嶽不群的反應,郝大通立刻知道他們的想法,是怕全真教趁機插手華山事物,將華山變為全真教的一部分。
“哈哈,你們想多了,眼下天地大變,三個世界融合在一起,天地廣闊何止以前的三倍大小,以前的秩序早已崩亂。”
“我全真教上千弟子,全部被師父派下山去,幫助山下百姓開荒,除異獸,經過一年時間,才勉強保護方圓三萬裏百姓平安。”
“我們自己那片區域的事物都忙不過來,哪有功夫來插手貴派事物?”
郝大通對於嶽不群的格局有些看不上,但想到華山與自己的淵源,還是耐心地解釋道。
“哦,是我多慮了,不知真人的意思是?”
嶽不群聽了還是沒有完全放心,不過聽到全真教的安排,將弟子派下山管理百姓,這是一個好方法,他怎麽就沒想到呢。
他這段時間雖然也經常帶弟子下山除異獸,而除去異獸之後,對於百姓就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滅,這是武林門派的思想限製。
說是保護華山方圓幾千裏,其實連華陰縣都沒有完全掌控,隻是表麵上得到地方勢力的供奉,有事就來找華山派。
“師父說過,幾個世界融合了,地方勢力脫離了朝廷掌控,但以前的朝廷和地方梟雄開始組建兵馬,掌控地方,天下會迎來新的格局。”
“俠以武犯禁,不管如何,我們這些武林門派也應該掌控自己的實力,這樣不管將來誰統治天下,都不敢隨便欺壓我等。”
“而我們武林門派管理地方天然比不上朝廷,因此,隻有聯合更多的武林同道,才能顯得聲勢更大,獲得我們想要的局麵。”
郝大通見他的樣子,眉頭皺了一下,不再繞彎子,將自己的來意明明白白講了出來。
他算看明白了,嶽不群這些人當武林之人太久了,已經限製了眼界,那些勾心鬥角之事他們可能很擅長,但讓他們去參與天下爭鋒,卻不行。
他們那個時代,武林中人關心國家大事,王重陽就曾經參加過反抗金國的戰鬥,他們身為王重陽的弟子,他們都參與過插手過蒙古,金國事物,隻是最後失敗了,導致北方全真教毀於一旦。
前有北宋武林人士對抗大遼,後有郭靖死守襄陽,就是明朝的建立也有武林人士參與,隻是到中後期,武林被限製得厲害,隻局限於武林之間的爭鬥,不敢過問朝廷事物。
此時聽到郝大通的說法,嶽不群見不涉及他華山事物,立刻答應下來,反正以後得事情如何,到時看看情況說。
事情談好後,雙方氣氛又開始融洽起來,相互交流武學,了解信息等。
“貧道正是郝大通,見過華山嶽掌門,貧道當不得前輩之稱,現在世界秩序已亂,以往的種種都成雲煙,我等按武林規矩相互稱呼既可。”
郝大通年紀和嶽不群差不多,全真功法主要來自於道家,聚氣養生之道自然不凡,有一股道家飄渺之意。
“如此甚好,嶽某就依真人之意,久聞全真教乃北方道家祖庭,如今有幸得見郝真人,真是三生有幸,嶽某一聽說好真人要來,立刻帶著華山上下前來迎接,如今見到真人,方知傳言不虛。”
“你等還不快快拜見郝真人!”
嶽不群聽見郝大通的話,神色一鬆,知道他想多了,因此臉上笑意更濃,對郝大通一番吹捧,這才對華山眾人說道。
“華山寧中則見過郝真人!”
“我等拜見郝真人!”
令狐衝帶頭,林平之等華山弟子立刻行禮道。
“哈哈,不用多禮,華山現在真是人才濟濟,貧道來之前還擔心你們有困難,這才帶人前來支援。”
“現在看來是貧道多慮了,你們這種氣象,不愧有五嶽劍派之稱,華山有你等在,幸甚!”
“你們也快過來拜見嶽掌門,以後大家同為武林同道,正需要多交流才是。”
郝大通看見這些行禮的華山眾人,哈哈大笑,神色非常高興,似看見後輩弟子能出人頭地,很是喜悅欣慰,說完立刻吩咐他帶來的弟子回禮。
.......
一番客套之後,兩方之間的關係急劇上升,其樂融融,一行人一路談笑來到正氣堂中,按賓客之禮奉茶而坐。
林平之因為是嶽不群正式弟子之一,也得到一個陪坐旁聽的位置,至於其他普通弟子隻能留在外邊招呼全真教其他弟子。
“久聞重陽真人功參造化,有天下第一高手之稱,不知他老人家可好?”
剛一坐下,他我之身林平之就聽見嶽不群的話,不由身體一怔,立刻豎起耳朵聽起來。
“師父很好,天地大變以來,修為更上一層樓,已不是貧道能預料的了。”
“天地大變前,師父剛剛參加完華山論劍,奪得《九陰真經》,回到終南山修煉,沒想到舊疾複發,本以為躲不過去,已經安排好後事。”
“沒想到天地一朝反複,天地精華上升,師父居然突破了《先天功》的障礙,修為突飛猛進,現在已有返老還童之相。”
郝大通說起王重陽,一臉的崇敬仰慕之情,至於王重陽在棺材中裝死,由於天地大變他才在棺材中突破這種細節,他是不會說的。
“恭喜郝真人了,有重陽真人這等高人在,全真教無憂也。”嶽不群聽了臉色有些向陽,羨慕說道。
“哈哈,多謝誇獎,應該是同喜才是,貴派與我教淵源甚深,應該相互扶持,我這次來訪就是為了聯絡感情,方便以後共同應對難關。”
郝大通哈哈一笑,說完一臉認真看著嶽不群,等他的回應。
嶽不群聽了這話,沒有立刻回答,端著的茶杯不動,神色不變地沉思起來。
寧中則看見他的神情,知道他擔心什麽,不由出口問道:
“不知重陽真人有什麽吩咐,能幫的我們盡量幫,我華山派經曆一場大亂,實力早不如以前,現在才剛剛有起色,連山下華陰縣內的異獸都清理不完,若是與貴教一起,恐怕會拖後腿。”
聽了寧中則的話,再看看嶽不群的反應,郝大通立刻知道他們的想法,是怕全真教趁機插手華山事物,將華山變為全真教的一部分。
“哈哈,你們想多了,眼下天地大變,三個世界融合在一起,天地廣闊何止以前的三倍大小,以前的秩序早已崩亂。”
“我全真教上千弟子,全部被師父派下山去,幫助山下百姓開荒,除異獸,經過一年時間,才勉強保護方圓三萬裏百姓平安。”
“我們自己那片區域的事物都忙不過來,哪有功夫來插手貴派事物?”
郝大通對於嶽不群的格局有些看不上,但想到華山與自己的淵源,還是耐心地解釋道。
“哦,是我多慮了,不知真人的意思是?”
嶽不群聽了還是沒有完全放心,不過聽到全真教的安排,將弟子派下山管理百姓,這是一個好方法,他怎麽就沒想到呢。
他這段時間雖然也經常帶弟子下山除異獸,而除去異獸之後,對於百姓就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滅,這是武林門派的思想限製。
說是保護華山方圓幾千裏,其實連華陰縣都沒有完全掌控,隻是表麵上得到地方勢力的供奉,有事就來找華山派。
“師父說過,幾個世界融合了,地方勢力脫離了朝廷掌控,但以前的朝廷和地方梟雄開始組建兵馬,掌控地方,天下會迎來新的格局。”
“俠以武犯禁,不管如何,我們這些武林門派也應該掌控自己的實力,這樣不管將來誰統治天下,都不敢隨便欺壓我等。”
“而我們武林門派管理地方天然比不上朝廷,因此,隻有聯合更多的武林同道,才能顯得聲勢更大,獲得我們想要的局麵。”
郝大通見他的樣子,眉頭皺了一下,不再繞彎子,將自己的來意明明白白講了出來。
他算看明白了,嶽不群這些人當武林之人太久了,已經限製了眼界,那些勾心鬥角之事他們可能很擅長,但讓他們去參與天下爭鋒,卻不行。
他們那個時代,武林中人關心國家大事,王重陽就曾經參加過反抗金國的戰鬥,他們身為王重陽的弟子,他們都參與過插手過蒙古,金國事物,隻是最後失敗了,導致北方全真教毀於一旦。
前有北宋武林人士對抗大遼,後有郭靖死守襄陽,就是明朝的建立也有武林人士參與,隻是到中後期,武林被限製得厲害,隻局限於武林之間的爭鬥,不敢過問朝廷事物。
此時聽到郝大通的說法,嶽不群見不涉及他華山事物,立刻答應下來,反正以後得事情如何,到時看看情況說。
事情談好後,雙方氣氛又開始融洽起來,相互交流武學,了解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