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洲深處。
白瑾瑜與四師兄花子平麵對而坐,同門師兄妹的關係,二人到沒有太多寒暄。
花子平喝了一口杯中的茶水,古怪道:「你不在的這些日子師娘掛念極了,這次下山前還特意囑咐過讓你有空了多回山看看她去。」
要不是已經陪在師父身邊這麽多年,花子平都要懷疑自己這個小師妹到底是不是師父、師娘走失多年的女兒。
這麽多年了,師父和師娘對哪個徒弟如此愛護有加過?都是恨不得一腳踢下山去曆練。
就連讓白瑾瑜留在離國,師娘都不知道多少次在他們麵前懟過師父,說是罰的太過嚴厲,為什麽不再門派內禁足。
白瑾瑜也滿頭黑線,師娘每年不都跑到離國看望過自己嗎。
「話說師兄,你跑兌國來幹嘛來了?」
「還能幹嘛,自然是來調查兌國地龍翻身之事。」花子平放下茶杯繼續道:「此次兌國不單單隻是地龍翻身這麽簡單,兌國境內包括天下三宗在內的所有修士幾乎都沒有傳出任何有用的情報便全部消聲匿跡,足以證明兌國此次地震非天災所為,恐怕其中有魔教三宗和妖國的影子。」
「所以掌教真人下令集結了百餘名外事堂弟子,由太上長老帶隊過來調查情況,解救可能被困的正道修士。」
「我正好從這裏路過,便順路來看看你。」
白瑾瑜很想吐槽青雲劍宗的效率,地龍翻身都三個月了,青雲弟子才趕到調查,要真是人為引起的恐怕對方早就跑了。
早在她剛趕到兌國時便已經發現兌國境內的修士全部消失,如此來看真有可能是魔教所為。
隻是十二處綠洲都收到了不少逃難來的難民,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聽到魔教的蹤跡,不過即便不是魔教所為,兌國土地無法耕種植物也絕不可能是簡單地天災。
「那有什麽發現嗎?」
花子平搖搖頭:「我們才剛到兌國地界,暫時還未發現什麽。」
周瑾瑜猶豫稍許:「我這裏倒是能夠提供一些情報,就是不知道有沒有用。」
「但說無妨。」
「這幾個月綠洲接納的難民不少,其中最大的綠洲已經有接近伍萬難民,這些難民幾乎包攬了兌國各個郡縣,但唯有黑石城方向沒有難民過來。」
黑石城乃兌國國都,加上周圍郡縣常住人口超過百萬。
即便地震再嚴重也不可能一個人都逃不了。
周瑾瑜曾想過去黑石城一探究竟,但每有這個想法心中都會產生一絲危機感,讓她打消了獨自前往的念頭。
而現在青雲劍宗雲集一百多名弟子,還有太上長老帶隊,想必是沒有問題的。
聽完師妹的話,花子平垂目冥思。
「確實值得懷疑,這件事我會如實報給太上長老,請他定奪。」
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搜尋起來要輕鬆不少。
見自己幫不上什麽忙,又得到了重要情報,花子平也沒繼續在綠洲久留。
又說了一些師娘的叮囑後花子平便禦劍離開了綠洲。
四師兄的到來似乎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既沒有解決綠洲的糧食問題,也沒有送來其他的幫助。
不過,站在帳篷前看著消失在天際的花子平,周瑾瑜卻突然靈機一動。
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如天仙般的少女突然道:「我怎麽把它們給忘了!」
「白一你好好看家,順便通知其他小白蛇準備遷徙事宜,等我回來便開始遷往坎國,糧食的問題我自會解決,小赤衣、坎我們走。」
從須彌戒中取出青鳥,周瑾瑜率先邁了上去,小赤衣和坎從遠處跑來也
接連登上飛舟。
青鳥化作一道流光疾馳而出。
小赤衣一邊掌控著飛舟的航向,一邊轉頭好奇的看著白瑾瑜:「白有辦法了?」
白瑾瑜在須彌戒中摸索了好一陣才終於找到了目標,取出一根灰黑色毫不起眼的權杖,正是當年收服田鼠族時鼠麒給她的鼠王權杖。
而後來田鼠族被周瑾瑜安置在了與人類各國隔絕的一處荒野,分別時還讓坎教會了它們耕地種田。
「這麽久了,我都快忘記這群小家夥了,如果它們這些年都按照我的意思種地的話,糧食的問題就肯定能解決。」
白瑾瑜一路向無人區而去暫且不提。
與此同時正有兩件事悄然發生。
其一便是韋沫的元神沒漂浮太久便被聞訊而來的大儒王允所捕獲。
見自己的親傳弟子肉身被毀,王允幾乎發狂,但奈何手邊有無製作肉身的材料,隻能收起元神改他日複活弟子,再找尋凶手。
而另一件事則是離國。
此時的離國,趙青所帶領的三十萬大軍已經與二十萬叛軍糾纏了足足半個月。
在不斷的拉扯與布陣後,兩支軍隊都已經疲憊不堪。
但雙方的高層都清楚,決戰的日子已經近在眼前。
離***營之中,數百名高級將領衣甲齊整的站在校場之上,他們的目光都統一投向點將台上矮小的身影,目光中帶著幾分熾熱。
收複失地、開疆擴土不隻是君王的夢想,也是這些將領們的夙願。
更何況帶領他們的是趙青這位天才國君。
如果在出征前尚有將士不服這位年僅九歲的小國君,但經過這幾個月的戰鬥,所有士卒都已經心服口服。
什麽是妖孽?這才是真正的妖孽。
算無遺策、冷靜果斷,若不是年齡尚小,完全可稱得上千古一帝。
更何況趙青身上的真龍氣息本就是收服人心的神跡。
國運、人皇氣象是很賴皮的屬性,完全不講道理的收複人心。
事想,一個隻有九歲的小男孩,即便表現的再妖孽也不可能讓一群將領百般愛戴。
「……我大離亂於洪災,又遇魔教弑君,已十載矣,今離國二分,蒼生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欲報之於孤。
孤生於亂世,卻不甘於弱。
今偽離暴虐,正當解萬民於倒懸之際,卻有邪儒助紂為虐,枉稱天命,孤當禦駕親征興複大離,天下歸一。」
「天下歸一!」
「天下歸一!」
「天下歸一!」
趙青環顧眾將,稚嫩看向身旁持劍而立的戴川,聲音中帶著無限的威嚴:「戴卿老矣,尚能飯否?」
戴川大笑:「飲食不弱於從前矣。」
「天命在孤,擊鼓點兵,今日一戰,孤要一統大離!」
「鼓手聽令!」
咚,咚,咚,咚……
鼓點一聲高過一聲,一聲急過一聲,二十萬大軍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離開大營迅速集結。
在他們身後是無數靠圓動儀驅動的後勤隊伍。
數十萬大軍動起來,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資簡直是天量。
若不是有圓動儀代替了大量人工成本,否則單靠半個離國根本養不起如此龐大的軍隊。
天可見叛軍中有著大量儒家修士幫助,窮兵黷武也不過養出了二十萬將士,其中一部分還是趕鴨子上架的農民。
而趙青這邊幾乎人人帶甲持刃,尚未交戰,但在武器配置和後勤補給方麵便已經超出了不知
多少倍。
打仗打的就是錢和後勤……
按功行賞,賞罰分明……
這般前世對於戰爭的理解,周瑾瑜自然是早早地便交給了自己這個徒弟。
點將結束,趙青回到了屬於自己的馬車中。
而車外國相黃子安已經恭候多時。
「陛下,困神符籙已經準備完畢,隻等陛下一掃叛軍便能實施計劃。」
白瑾瑜與四師兄花子平麵對而坐,同門師兄妹的關係,二人到沒有太多寒暄。
花子平喝了一口杯中的茶水,古怪道:「你不在的這些日子師娘掛念極了,這次下山前還特意囑咐過讓你有空了多回山看看她去。」
要不是已經陪在師父身邊這麽多年,花子平都要懷疑自己這個小師妹到底是不是師父、師娘走失多年的女兒。
這麽多年了,師父和師娘對哪個徒弟如此愛護有加過?都是恨不得一腳踢下山去曆練。
就連讓白瑾瑜留在離國,師娘都不知道多少次在他們麵前懟過師父,說是罰的太過嚴厲,為什麽不再門派內禁足。
白瑾瑜也滿頭黑線,師娘每年不都跑到離國看望過自己嗎。
「話說師兄,你跑兌國來幹嘛來了?」
「還能幹嘛,自然是來調查兌國地龍翻身之事。」花子平放下茶杯繼續道:「此次兌國不單單隻是地龍翻身這麽簡單,兌國境內包括天下三宗在內的所有修士幾乎都沒有傳出任何有用的情報便全部消聲匿跡,足以證明兌國此次地震非天災所為,恐怕其中有魔教三宗和妖國的影子。」
「所以掌教真人下令集結了百餘名外事堂弟子,由太上長老帶隊過來調查情況,解救可能被困的正道修士。」
「我正好從這裏路過,便順路來看看你。」
白瑾瑜很想吐槽青雲劍宗的效率,地龍翻身都三個月了,青雲弟子才趕到調查,要真是人為引起的恐怕對方早就跑了。
早在她剛趕到兌國時便已經發現兌國境內的修士全部消失,如此來看真有可能是魔教所為。
隻是十二處綠洲都收到了不少逃難來的難民,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聽到魔教的蹤跡,不過即便不是魔教所為,兌國土地無法耕種植物也絕不可能是簡單地天災。
「那有什麽發現嗎?」
花子平搖搖頭:「我們才剛到兌國地界,暫時還未發現什麽。」
周瑾瑜猶豫稍許:「我這裏倒是能夠提供一些情報,就是不知道有沒有用。」
「但說無妨。」
「這幾個月綠洲接納的難民不少,其中最大的綠洲已經有接近伍萬難民,這些難民幾乎包攬了兌國各個郡縣,但唯有黑石城方向沒有難民過來。」
黑石城乃兌國國都,加上周圍郡縣常住人口超過百萬。
即便地震再嚴重也不可能一個人都逃不了。
周瑾瑜曾想過去黑石城一探究竟,但每有這個想法心中都會產生一絲危機感,讓她打消了獨自前往的念頭。
而現在青雲劍宗雲集一百多名弟子,還有太上長老帶隊,想必是沒有問題的。
聽完師妹的話,花子平垂目冥思。
「確實值得懷疑,這件事我會如實報給太上長老,請他定奪。」
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搜尋起來要輕鬆不少。
見自己幫不上什麽忙,又得到了重要情報,花子平也沒繼續在綠洲久留。
又說了一些師娘的叮囑後花子平便禦劍離開了綠洲。
四師兄的到來似乎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既沒有解決綠洲的糧食問題,也沒有送來其他的幫助。
不過,站在帳篷前看著消失在天際的花子平,周瑾瑜卻突然靈機一動。
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如天仙般的少女突然道:「我怎麽把它們給忘了!」
「白一你好好看家,順便通知其他小白蛇準備遷徙事宜,等我回來便開始遷往坎國,糧食的問題我自會解決,小赤衣、坎我們走。」
從須彌戒中取出青鳥,周瑾瑜率先邁了上去,小赤衣和坎從遠處跑來也
接連登上飛舟。
青鳥化作一道流光疾馳而出。
小赤衣一邊掌控著飛舟的航向,一邊轉頭好奇的看著白瑾瑜:「白有辦法了?」
白瑾瑜在須彌戒中摸索了好一陣才終於找到了目標,取出一根灰黑色毫不起眼的權杖,正是當年收服田鼠族時鼠麒給她的鼠王權杖。
而後來田鼠族被周瑾瑜安置在了與人類各國隔絕的一處荒野,分別時還讓坎教會了它們耕地種田。
「這麽久了,我都快忘記這群小家夥了,如果它們這些年都按照我的意思種地的話,糧食的問題就肯定能解決。」
白瑾瑜一路向無人區而去暫且不提。
與此同時正有兩件事悄然發生。
其一便是韋沫的元神沒漂浮太久便被聞訊而來的大儒王允所捕獲。
見自己的親傳弟子肉身被毀,王允幾乎發狂,但奈何手邊有無製作肉身的材料,隻能收起元神改他日複活弟子,再找尋凶手。
而另一件事則是離國。
此時的離國,趙青所帶領的三十萬大軍已經與二十萬叛軍糾纏了足足半個月。
在不斷的拉扯與布陣後,兩支軍隊都已經疲憊不堪。
但雙方的高層都清楚,決戰的日子已經近在眼前。
離***營之中,數百名高級將領衣甲齊整的站在校場之上,他們的目光都統一投向點將台上矮小的身影,目光中帶著幾分熾熱。
收複失地、開疆擴土不隻是君王的夢想,也是這些將領們的夙願。
更何況帶領他們的是趙青這位天才國君。
如果在出征前尚有將士不服這位年僅九歲的小國君,但經過這幾個月的戰鬥,所有士卒都已經心服口服。
什麽是妖孽?這才是真正的妖孽。
算無遺策、冷靜果斷,若不是年齡尚小,完全可稱得上千古一帝。
更何況趙青身上的真龍氣息本就是收服人心的神跡。
國運、人皇氣象是很賴皮的屬性,完全不講道理的收複人心。
事想,一個隻有九歲的小男孩,即便表現的再妖孽也不可能讓一群將領百般愛戴。
「……我大離亂於洪災,又遇魔教弑君,已十載矣,今離國二分,蒼生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欲報之於孤。
孤生於亂世,卻不甘於弱。
今偽離暴虐,正當解萬民於倒懸之際,卻有邪儒助紂為虐,枉稱天命,孤當禦駕親征興複大離,天下歸一。」
「天下歸一!」
「天下歸一!」
「天下歸一!」
趙青環顧眾將,稚嫩看向身旁持劍而立的戴川,聲音中帶著無限的威嚴:「戴卿老矣,尚能飯否?」
戴川大笑:「飲食不弱於從前矣。」
「天命在孤,擊鼓點兵,今日一戰,孤要一統大離!」
「鼓手聽令!」
咚,咚,咚,咚……
鼓點一聲高過一聲,一聲急過一聲,二十萬大軍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離開大營迅速集結。
在他們身後是無數靠圓動儀驅動的後勤隊伍。
數十萬大軍動起來,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資簡直是天量。
若不是有圓動儀代替了大量人工成本,否則單靠半個離國根本養不起如此龐大的軍隊。
天可見叛軍中有著大量儒家修士幫助,窮兵黷武也不過養出了二十萬將士,其中一部分還是趕鴨子上架的農民。
而趙青這邊幾乎人人帶甲持刃,尚未交戰,但在武器配置和後勤補給方麵便已經超出了不知
多少倍。
打仗打的就是錢和後勤……
按功行賞,賞罰分明……
這般前世對於戰爭的理解,周瑾瑜自然是早早地便交給了自己這個徒弟。
點將結束,趙青回到了屬於自己的馬車中。
而車外國相黃子安已經恭候多時。
「陛下,困神符籙已經準備完畢,隻等陛下一掃叛軍便能實施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