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嫂所言極是,朕一定恢崇德度、善用能臣,中興列祖列宗留下來的江山社稷!」


    「陛下聖明!」


    ……


    「皇嫂,朕尚有大量軍政事務急需料理,不便在此久留,告辭了!」


    「陛下請自便!」


    聽完懿安皇後—張嫣的一番言語暗示之後,朱由檢神色如常,連連點頭稱是,又說了幾句閑話,而後起身告辭,在王承恩等一眾宦官的簇擁下、乘坐龍輦返回了養心殿!


    回到養心殿中,朱由檢的臉色立刻變得陰沉如水,而後端坐在寶座上,從龍案下麵的抽屜中取出一份奏折,慢慢翻閱起來。


    翻閱的,正是之前內閣首輔—溫體仁呈送的封賞一眾有功將士的奏折,其中秦鋒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並擬好了四項封賞。


    翻閱了一會兒,朱由檢背靠寶座、閉目沉思起來,而後繼續翻閱、繼續閉目沉思……如此反複五次之後,最終長息了一聲,而後提起一根禦筆、沾滿朱砂,在奏折下麵寫了一個大大的"準"字。


    「王大伴,將這份奏折交還溫首輔,讓其以朝廷的名義,速速封賞一眾有功將士,不得有誤!」


    「老奴遵旨,這就將奏折送往文淵閣!」


    「等一等!」


    「陛下還有何吩咐?」


    「你設法在榆林鎮多安插一些耳目,嚴密監視秦鋒的一舉一動,若有異常,立刻報朕!」


    「老奴……老奴遵旨!」


    崇禎帝—朱由檢反複思量之後,決定聽從懿安皇後—張嫣的規勸,對秦鋒進行封賞,以免落個"有功不賞、必是昏君"的罵名。但是猜忌之心並未放下,便讓王承恩從東廠中抽調密探,加強對秦鋒的監視,從而滿足自己的掌控欲!


    接下來,王承恩前往內閣輔臣們日常辦公的文淵閣送奏折去了。


    崇禎帝—朱由檢則從龍案的抽屜中又取出兩份奏折,十分細致的看了起來。


    其中一份,是由秦鋒口述,王承恩事後整理出來的:以撫為主、以剿為輔、平定中原流寇方略書!


    另一份是兵部右侍郎—楊嗣昌遞交的:四正六隅、十麵張網、平滅中原流寇方略書!


    這兩份奏折,崇禎帝—朱由檢都看了二十遍不止,並對上麵的內容深以為然。


    其實兩份奏折上的內容大同小異,都認為中原流寇人數眾多,流動性又非常強,要想將其徹底剿滅,中原幾省各自為戰是不行的。


    掌握如此重權,一旦這個人生出異心,那便是塌天大禍啊!


    因此上,被任命為五省總督的這個人,不僅要能力出眾,能夠剿滅日益做大的中原流寇,還要對大明忠心耿耿,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生出異心!


    眾多臣子當中,誰能滿足這兩個條件呢?


    最近一段時間,崇禎帝—朱由檢耗費大量精力,將大明朝的文武重臣們反複篩選了十幾遍,最終挑出了五個合適人選,他們分別是:


    薊遼總督—孫承宗!


    三邊總督—楊鶴!


    宣大總督—盧象升!


    湖廣總督—張鶴鳴!


    兵部尚書—洪承疇!


    五人皆是既有能力,又有忠心的重臣,當中誰最適合擔任五省總督一職呢?


    朱由檢反複比較,認為最適合的人是薊遼總督—孫承宗!


    兩朝帝師、文武兼備,經驗豐富、威望極高,對大明更是忠心不二,由孫承宗擔任五省總督再合適不過了。


    然而五人當中,最先被淘汰的就是孫承宗,因為年紀太大了。


    孫承宗生於嘉靖四


    十二年,如今已經整整七十三歲了,由於勤於軍政事務,常年勞累過度,導致身體非常不好,生過好幾次大病,幾年前就因此致仕過一次了。


    後來袁崇煥下獄,朝中無人能接下薊遼總督這份重任,隻好強請孫承宗二次出山,前往遼東坐鎮大局,抵擋女真人的進攻。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日夜操勞軍務,孫承宗的身體狀況更加糟糕了,已經到了病臥榻上、夜夜咳血的地步,並連上十數份奏折,強烈要求辭去一切官職,返回高陽老家修養,至於薊遼總督之職,請朝廷挑選重臣接替。


    這種情況下,再任命孫承宗為五省總督顯然是不合適的,若是強行任命的話,隻怕這位老人家非死在任上不可,故而隻能作罷!


    …………


    第二個被淘汰的是宣大總督—盧象升,原因與孫承宗正好相反,後者是太老了,身體又不好,前者是太年輕了,資曆不夠。


    盧象升是萬曆二十八年生人,今年隻有三十六歲,文武兼備、能力出眾不假,但是在官場上的資曆比較淺,任命其為宣大總督,已經讓很多老資格的官員們大為不滿了,對其橫挑鼻子豎挑眼的。


    若是任命盧象升為五省總督,朝廷上下非鬧翻了天不可,中原五省的大小官員們,恐怕也不會心甘情願聽其號令,隻能無奈淘汰!


    ………


    第三個被淘汰的是湖廣總督—張鶴鳴!


    張鶴鳴出生於嘉靖四十年,今年已經整整七十五歲了,比薊遼總督—孫承宗還大兩歲,但是身體硬朗、精力充沛,據說一頓能吃好幾碗大米飯,能啃一整條烤羊腿,胃口好的不得了,估計活過一百歲都不是問題。


    萬曆十八年中的進士,入仕整整四十五年了,期間曆任南京兵部主事、陝西右參政、陝西右布政使、貴州巡撫、兵部左侍郎、兵部尚書、湖廣總督……諸多官職,可謂是資曆極深、閱曆極廣、人脈極多,而且文武兼備,曾經在西南地區平定過苗亂。


    張鶴鳴的各項條件都非常好,為何被淘汰掉了呢?


    因為這位老人家是東林黨人,而且是黨中重要成員!


    東林黨執政數年,大明朝的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是一年不如一年,結果被趕下了台,由非東林黨的官員們取而代之。


    現如今,若是任命一位東林黨人做五省總督,非東林黨的官員們非炸了窩不可。


    弄不好的話,甚至會引發一場激烈的黨爭,鬧的朝廷大亂、天下大亂,那是崇禎帝—朱由檢絕對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故而隻能淘汰湖廣總督—張鶴鳴了。


    ……


    五名合適的候選人,已經淘汰了三位,還剩下三邊總督—楊鶴、兵部尚書—洪承疇,二人當中誰更適合做五省總督呢?


    崇禎帝—朱由檢提起禦筆,將楊鶴、洪承疇的名字寫在了一張宣紙上,對二人的忠誠、資曆、威望、能力、性格進行比較。


    論忠誠,二人都是忠心耿耿、難分伯仲!


    論資曆,楊鶴比洪承疇年紀大一些,入仕時間早一些,又做了幾年封疆大吏,故而資曆更深一些!


    論威望,楊鶴出任三邊總督期間,剿滅流寇、恢複治安,救濟百姓,活人無數,其威望不是洪承疇可比的。


    論能力,楊鶴料理政務的本領沒的說,別的方麵就要差一些了,而且不通兵略,洪承疇則是文武雙全、麵麵俱到,能力極強!


    論性格,楊鶴比較柔弱,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洪承疇則是性格堅強,有膽量、有魄力,敢做大事!


    ……


    比較的結果是:二人各有優劣、難分伯仲,由誰來做五省總督,朱由檢亦是拿不定主意,想的頭疼欲裂!


    怎麽辦?


    隻能問人了,幫自己參謀一下!


    問誰呢,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嗎?


    不行的,這些人各有黨派,隻會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不會真心為皇帝、為大明考慮!


    隻能問最信任,且真心為皇帝、為大明考慮的人才行!


    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末做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鯤鵬九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鯤鵬九變並收藏回到明末做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