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顧潛,顧潛額頭上一顆豆大的汗珠。
先前翻閱這《百鬼夜行錄》時他就發現有些書頁是用一些看不懂的字符寫的,疑惑歸疑惑,去問那腦海裏的書靈,半天沒有一個答複。
再看向那手指一般的物體,顧潛看清了,對,就是手指。
那是一根修長,指甲銳利的黑色手指,膚色不像人類,且散發著一股陰氣。
顧潛伸手去觸碰,沒有什麽不適,就是那黑色的陰氣飄忽著,試圖染指他體內的靈力。
但也是觸碰了一般,即刻收了回來。
顧潛一把抓過手指,放進口袋裏。
書頁上的兩個大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那兩個字雖然還是奇怪符號的模樣,卻和慶朝的文字有些相像,顧潛眯起了眼睛辨認,好像是…陰…物…
他口袋裏裝著轉過另一個房間,發現陳柔已經醒了。
她睡了一天有餘,現在業已是黃昏。
看見顧潛,陳柔眼神躲閃,縮起被子轉過身去。
顧潛心裏一陣失落,不好開口,隻好說:“那個,醒了就好,你好好歇著,我買點兒吃的去。”
他出了客棧,到小攤上花了五十文錢買了兩個燒餅,又從客棧旁邊的井裏打了一碗水,給陳柔送去。
到了客棧,尋了一圈不見人,顧潛一手提著燒餅,一手端著碗,終於在馬廄旁邊發現了一襲白衣的陳柔。
這姑娘拿著知白劍,正對著一個稻草人劈砍。
把它砍倒之後又扶起來,找著角度,再用力砍下去。
顧潛看著她劈砍的動作,心裏一陣神傷,他知道陳柔把那稻草人當作自己了。
當時因為控製不住心裏的殺意,沒有救她出來,想必令她寒了心。
現在二人再次處在對立麵,本來稍稍有緩和跡象的關係陷入停滯。
江家那邊,本就令她殺掉自己,現在家仇裏麵摻雜了些私怨,事情就不好辦了。
顧潛心裏歎了口氣,把水碗同燒餅放在地上,一聲不響地轉身走了。
殊不知,正在劈砍稻草人的陳柔,聽到顧潛離去的腳步聲,轉過身來。
眼神很複雜。
客棧裏,三個男人收拾起了行裝。
蘆葦鎮的商會給了他們數量很可觀的一筆銀兩。
雖說顧潛他們前不久才剛剛把鞋子踩在他們臉上,但這些牆頭草一般的家夥們還是笑臉相迎地遞上裝有銀兩的盒子,臉上還帶著被嚴森擊打的傷。
這些人估計把顧潛他們當做了郭斧頭一樣的危險人物,寧願花錢打發他們走。
顧潛當然是來者不拒,有了這筆錢,路上盤纏不愁。
“該走了。”正在用手絹擦著彎刀的秦飛,看見顧潛進來,“在這兒待了快一個月了,距離最後一次庭審還有兩個月,得快點兒上路,不讓趕不上了。”
顧潛明白,點了點頭,上去收拾自己的行李。
他想起在下麵揮劍的陳柔沒有收拾,又不好去叫她。
旋即想起她一無錢財二無衣裝,有的隻是一柄知白,一身白衣,不禁心裏又苦苦地笑了一聲。
收拾完收拾完下樓,幾個人都在等他。
嚴森把女兒抱在了身前,一下一下地拍打著。
他說剛剛給女兒討了奶水,一路上的奶水都可以順路討要,可以上路了。
幾個人便走出門去,向著京城的方向走去。
“對了嚴兄,你還沒說你為啥也要去京城呢,”秦飛打趣道,“你那個故事,準備什麽時候講?”
嚴森閉上眼睛沉吟了一陣,仿佛在醞釀和回想,良久微笑爬上了他的嘴角,他緩緩開口了。
這一路顧潛他們風餐露宿,卻並不無聊,因為嚴森的故事很長,他從太陽升起講到落下。
………
我原來在江南一戶比較富庶的人家,裏顧老弟的璃州比較遠,離這兒大概有將近五百裏地,我是獨生子。
我們家以製造弓弩為生,這職業很少見,需求量也不多,但接的都是官府的單子,因此賺得還算充盈。
十裏八鄉皆有我們的名聲。
我爹死得早,娘把我拉扯大,不久也離世了。
我把他倆葬在一條小溪邊,讓他倆的墓挨在一起。
我挑起了製造弓弩的重擔,和爹爹雇的幾十個幫手一起,日日夜夜做弓製弩。
製弩這種活兒,自己得有拿得出手的本事,才方便給人家展示。
所以我從小就被訓練拉弓射箭,說來慚愧,我是有靈根的,就是修為差了點勁。
我原本以為日子就這樣過下去,做一輩子的弓,娶個賢惠安靜的媳婦兒。
直到她來了。
那是一個大雨天,起了大霧,十步之外的東西根本看不清。
就在這樣的一個鬼天氣,一對青年男女來到了我這店鋪。
他們都騎著馬,男的衣裝像是個俠客,又像是個書生,長得挺俊俏。
他在我門前轉了好幾圈,才進來問:“請問您這兒有空房麽,我們想借住一段時間。”
對於這種事兒,我向來來者不拒。
那女人下了馬,站在男人後麵,她一歪頭,我的心就被勾了去。
那是一張…美麗的臉,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詞來形容,對,清麗秀美更合適。
我當時心裏動了一下,心想這是哪家的姑娘,先前沒見過呀。
他們二人走進我這鋪子,坐定了。
交談之中我知道了,這男的是京城某個世家的門客。
哎,顧老弟,你先別急著問,聽我講。
那女子,就是他姐姐了。
這二人原本是跟著一個京城世家的隊伍遊江南的,正巧趕上大霧天氣,二人在路上耽擱了一會兒,等回過神來發現已經和大部隊走散了,誤打誤撞到了我這兒。
我好生招待他們,騰出了一間空房給他們住。
那天晚上,我聽他們談了許久,講的都是些京城的事,男的說,女的沉默。
我也同他們談,講些我的家事,我講,他倆聽著。
自從爹娘都走了之後,鋪子裏很久沒有這樣的人情味兒了,雖說吱呀呀的聲音不絕於耳,但少了些熱鬧。
第二天,那個俏美的女子生病了,男子說他們本來是要今天去尋找隊伍的,但姐姐病倒了,不方便帶著,若是在這裏耽擱,找不到隊伍,那便回不了京城,他說他們的盤纏帶的不多。
就這樣,這男的把這女子交給我來照顧一陣子,等他找到了隊伍,就派人來接她。
我當時想這人心可真夠大的,把自己的姐姐交給一個陌生人。
不過後來我看,這兩人雖然像是姐弟,但感情早已形同陌路了,說不定是從小家庭矛盾之類的,或許一開始他倆就不是姐弟。
先前翻閱這《百鬼夜行錄》時他就發現有些書頁是用一些看不懂的字符寫的,疑惑歸疑惑,去問那腦海裏的書靈,半天沒有一個答複。
再看向那手指一般的物體,顧潛看清了,對,就是手指。
那是一根修長,指甲銳利的黑色手指,膚色不像人類,且散發著一股陰氣。
顧潛伸手去觸碰,沒有什麽不適,就是那黑色的陰氣飄忽著,試圖染指他體內的靈力。
但也是觸碰了一般,即刻收了回來。
顧潛一把抓過手指,放進口袋裏。
書頁上的兩個大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那兩個字雖然還是奇怪符號的模樣,卻和慶朝的文字有些相像,顧潛眯起了眼睛辨認,好像是…陰…物…
他口袋裏裝著轉過另一個房間,發現陳柔已經醒了。
她睡了一天有餘,現在業已是黃昏。
看見顧潛,陳柔眼神躲閃,縮起被子轉過身去。
顧潛心裏一陣失落,不好開口,隻好說:“那個,醒了就好,你好好歇著,我買點兒吃的去。”
他出了客棧,到小攤上花了五十文錢買了兩個燒餅,又從客棧旁邊的井裏打了一碗水,給陳柔送去。
到了客棧,尋了一圈不見人,顧潛一手提著燒餅,一手端著碗,終於在馬廄旁邊發現了一襲白衣的陳柔。
這姑娘拿著知白劍,正對著一個稻草人劈砍。
把它砍倒之後又扶起來,找著角度,再用力砍下去。
顧潛看著她劈砍的動作,心裏一陣神傷,他知道陳柔把那稻草人當作自己了。
當時因為控製不住心裏的殺意,沒有救她出來,想必令她寒了心。
現在二人再次處在對立麵,本來稍稍有緩和跡象的關係陷入停滯。
江家那邊,本就令她殺掉自己,現在家仇裏麵摻雜了些私怨,事情就不好辦了。
顧潛心裏歎了口氣,把水碗同燒餅放在地上,一聲不響地轉身走了。
殊不知,正在劈砍稻草人的陳柔,聽到顧潛離去的腳步聲,轉過身來。
眼神很複雜。
客棧裏,三個男人收拾起了行裝。
蘆葦鎮的商會給了他們數量很可觀的一筆銀兩。
雖說顧潛他們前不久才剛剛把鞋子踩在他們臉上,但這些牆頭草一般的家夥們還是笑臉相迎地遞上裝有銀兩的盒子,臉上還帶著被嚴森擊打的傷。
這些人估計把顧潛他們當做了郭斧頭一樣的危險人物,寧願花錢打發他們走。
顧潛當然是來者不拒,有了這筆錢,路上盤纏不愁。
“該走了。”正在用手絹擦著彎刀的秦飛,看見顧潛進來,“在這兒待了快一個月了,距離最後一次庭審還有兩個月,得快點兒上路,不讓趕不上了。”
顧潛明白,點了點頭,上去收拾自己的行李。
他想起在下麵揮劍的陳柔沒有收拾,又不好去叫她。
旋即想起她一無錢財二無衣裝,有的隻是一柄知白,一身白衣,不禁心裏又苦苦地笑了一聲。
收拾完收拾完下樓,幾個人都在等他。
嚴森把女兒抱在了身前,一下一下地拍打著。
他說剛剛給女兒討了奶水,一路上的奶水都可以順路討要,可以上路了。
幾個人便走出門去,向著京城的方向走去。
“對了嚴兄,你還沒說你為啥也要去京城呢,”秦飛打趣道,“你那個故事,準備什麽時候講?”
嚴森閉上眼睛沉吟了一陣,仿佛在醞釀和回想,良久微笑爬上了他的嘴角,他緩緩開口了。
這一路顧潛他們風餐露宿,卻並不無聊,因為嚴森的故事很長,他從太陽升起講到落下。
………
我原來在江南一戶比較富庶的人家,裏顧老弟的璃州比較遠,離這兒大概有將近五百裏地,我是獨生子。
我們家以製造弓弩為生,這職業很少見,需求量也不多,但接的都是官府的單子,因此賺得還算充盈。
十裏八鄉皆有我們的名聲。
我爹死得早,娘把我拉扯大,不久也離世了。
我把他倆葬在一條小溪邊,讓他倆的墓挨在一起。
我挑起了製造弓弩的重擔,和爹爹雇的幾十個幫手一起,日日夜夜做弓製弩。
製弩這種活兒,自己得有拿得出手的本事,才方便給人家展示。
所以我從小就被訓練拉弓射箭,說來慚愧,我是有靈根的,就是修為差了點勁。
我原本以為日子就這樣過下去,做一輩子的弓,娶個賢惠安靜的媳婦兒。
直到她來了。
那是一個大雨天,起了大霧,十步之外的東西根本看不清。
就在這樣的一個鬼天氣,一對青年男女來到了我這店鋪。
他們都騎著馬,男的衣裝像是個俠客,又像是個書生,長得挺俊俏。
他在我門前轉了好幾圈,才進來問:“請問您這兒有空房麽,我們想借住一段時間。”
對於這種事兒,我向來來者不拒。
那女人下了馬,站在男人後麵,她一歪頭,我的心就被勾了去。
那是一張…美麗的臉,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詞來形容,對,清麗秀美更合適。
我當時心裏動了一下,心想這是哪家的姑娘,先前沒見過呀。
他們二人走進我這鋪子,坐定了。
交談之中我知道了,這男的是京城某個世家的門客。
哎,顧老弟,你先別急著問,聽我講。
那女子,就是他姐姐了。
這二人原本是跟著一個京城世家的隊伍遊江南的,正巧趕上大霧天氣,二人在路上耽擱了一會兒,等回過神來發現已經和大部隊走散了,誤打誤撞到了我這兒。
我好生招待他們,騰出了一間空房給他們住。
那天晚上,我聽他們談了許久,講的都是些京城的事,男的說,女的沉默。
我也同他們談,講些我的家事,我講,他倆聽著。
自從爹娘都走了之後,鋪子裏很久沒有這樣的人情味兒了,雖說吱呀呀的聲音不絕於耳,但少了些熱鬧。
第二天,那個俏美的女子生病了,男子說他們本來是要今天去尋找隊伍的,但姐姐病倒了,不方便帶著,若是在這裏耽擱,找不到隊伍,那便回不了京城,他說他們的盤纏帶的不多。
就這樣,這男的把這女子交給我來照顧一陣子,等他找到了隊伍,就派人來接她。
我當時想這人心可真夠大的,把自己的姐姐交給一個陌生人。
不過後來我看,這兩人雖然像是姐弟,但感情早已形同陌路了,說不定是從小家庭矛盾之類的,或許一開始他倆就不是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