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十六把上品飛劍,也值四五千塊靈石了,收獲不菲,兩人二一添作五,分了個幹淨,將戰利品分好,楊辰緩緩伸出右手。


    “楊寧道友,我的魔靈秘術呢?”


    “嗬嗬嗬,道友莫急,答應你的事情,我還會反悔不成?”


    楊辰沒有收回右手,反而再次向前遞了遞,沒有退讓的意思。


    楊寧見狀,沉吟良久,緩緩開口:“楊辰兄弟,魔靈煉製方法,可以給你,不過你要立下天道誓言,絕不泄露給任何人,如此,秘法我雙手奉上。”


    楊辰眉頭微皺:“道友之前可不是這麽說的,出爾反爾可不好,別忘了這是北境,而我,也不是什麽良善之人……”說完,楊辰氣機攀升,大有一言不合就出手的意思。


    楊寧微微一愣,苦澀地搖了搖頭:“楊辰兄弟,還真是……好吧,秘法可以給你,不過我們各退一步,你也要欠我一個人情,若是日後有重逢之日,還請鼎力相助,並且絕不將此法傳給雲渺宗的修士。”


    楊辰收回右手:“可以,就許你一個承諾,算我欠你一個人情,我也不會將此秘法帶回宗門,這都可以答應你。”


    楊寧上前和楊辰擊掌為誓,從儲物袋中拿出一枚玉佩,遞給楊辰。


    楊辰看了看玉佩的精美程度,卻是沒敢接過來,但凡是用玉玨,玉佩承載的秘法,都不是一般的法術,楊寧這麽痛快遞過來,楊辰反而有些疑慮。


    “怎麽?楊辰兄弟怕了?”


    “哼,修道以來還未有過懼意。”說完,楊辰將玉佩收回儲物袋。


    楊寧點了點頭:“楊辰兄弟可要收好了,這就算是你我之間的信物了,我此番遊曆遊行已盡,這就回宗了,楊辰兄弟,你我有緣再會。”


    楊辰也沒有挽留,目送楊寧離開,轉身向天璣城方向飛遁,回程就是楊辰自己了,楊辰在飛遁過荒野後,就慢慢跟著商隊之流回了天機城,用了不少的時日。


    楊辰回到天璣城第一件事,就是到戰堂拜訪湯真人,北境還有十餘年的任期,楊辰左右無處可去,不如在戰堂修煉,還能弄些橫財,做兩個肥差。


    “這麽快就辦完事了?還不到一年吧,幹什麽去了?”


    湯真人看到楊辰探訪,有些意外,他還以為楊辰要出去兩三年呢,畢竟事情都有些意外。


    楊辰拱了拱手:“弟子隻是去殺了點人,事情辦得順利,回來的就早了些。”


    湯真人搖了搖頭:“殺誰了?沒落下什麽把柄吧?沒事,進了天璣城自有宗門庇護。”


    “殺了幾個大羅劍宗的修士,應該沒留下什麽蹤跡,不過弟子有了點其他的發現,正想向師叔討教一番。”


    “嗯,說吧。”


    楊辰從儲物袋取出得自大羅劍宗修士的那個奇異圓珠,上麵還殘存著劍氣,甚是古怪,楊辰揭開符籙,將此物遞給了湯真人。


    湯真人隻是拿起來看了兩眼,就還給了楊辰。


    “還真殺了大羅劍宗的弟子,你要問什麽?”


    (本章未完,請翻頁)


    楊辰將圓珠收好:“弟子想知道這東西是何物?大羅劍宗的弟子和諦妒劍宗劍修不是同一脈劍道傳承嗎?為何用的手段不大相同?”


    湯真人撚了撚手指:“此事說來話長,不過我無事,也有的是時間,可以與你說說。


    諦妒劍宗確實是大羅劍宗的傳承,可是劍修和劍修也不盡相同,若是按你那般說,十萬大山所有的劍修傳承,都來自大羅劍宗。


    修士一道也是不斷進取的體係,追本溯源沒有意義。


    諦妒劍宗的第一任宗主,就是大羅劍宗的修士,至於為什麽他要在十萬大山留下道統,就太過複雜了,不過可以簡要說說。


    事情要從劍修體係的分裂開始說起。


    眾所周知啊,劍修強在劍意,並非強在外物,這是劍修與其他修士的不同之處。


    不過一把好的法器在鬥法中,會起多大的作用,這一點不用我多贅述了吧,鑽研劍道之人,自然也需要一把上好的飛劍。


    可是飛劍隻有一把,麵對過於繁雜的攻擊時,自然就力有不逮,劍修又不善於操控太多的飛劍,不然劍意分散,失了銳意,反倒落了下乘。


    為了改變劍修手段過於單純的事情,自然就有修士想出了別的辦法,那就是劍丸!”


    “劍丸?”楊辰將那枚圓珠拿出:“師叔說的可是此物?”


    “對,那就是劍丸,你既然斬殺了大羅劍宗的劍修,應該也發現了他們手段的不同之處了吧。”


    “沒錯,他們不用飛劍,就可施展劍光分化之術,威力不弱,單論攻擊上,比散碎法術強上許多。”


    湯真人點了點頭:“沒錯,這就是劍丸的強處,隻要有劍丸在,就可不斷施展劍光,機變較飛劍強上不少,距離也更遠,畢竟省去了飛劍的載體。”


    楊辰撇了撇嘴:“不過威力就差了許多,也就有正常劍光一半的威力?”


    湯真人有些想笑,指了指楊辰:“一半的威力還不夠?你想想,那可是劍修啊,隻這劍光分化一點,就強了一般法修多少?能省出多少的事情。”


    楊辰想了想掌劍鋒修士的劍意,微微搖頭:“弟子覺得舍本逐末了,劍修強就強在爆發,勢不可擋,勇往無前的意境之上,這樣不是四不像?若是有機變的玲瓏心,不如轉修法術。”


    湯真人捋了捋胡須:“當初的大羅劍宗分裂,就是這個原因,苦練劍意的修士自然不會認同劍丸之道,他們覺得這是捷徑,弱了心境,劍道之術上難有建樹。


    用了劍丸的修士,反倒是覺得劍道上長進許多,與法修鬥法,也是贏多輸少,一時間風頭無兩。


    長此以往,既然是術上的分歧,以劍修的性子,自然要分個高低。


    彼時大羅劍宗已經分成兩派,煉製劍器為己用的,算是外劍,納劍丸入身的,算是內劍。”


    楊辰來了精神,不知何時將茶水都準備好了,雙手俸給湯真人:“後來呢?外劍內劍誰贏了?”


    湯真人喝了口茶,滿意地點了點頭:“內劍贏了,毫無爭議。”


    (本章未完,請翻頁)


    “啊?這是為何?”


    楊辰有些不解,若真是內劍強勢,掌劍鋒弟子,和諦妒劍宗的弟子,都算什麽?修這外劍有什麽意思?


    “因為內劍修士真的很強,淬煉劍意的時間縮短,修煉內劍的修士,在修為上進境很快,鬥法手段的改變,讓其他與大羅劍宗敵對的宗門一時無法適應,吃了不少悶虧。


    內劍修士在突破金丹後,劍丸已經被丹田靈力孕養多年,早就有了靈性,金丹之力孕養下,用不上幾十年,劍丸就會初具劍靈,威力倍增。


    分化劍光的威力也不再是五成,而是八成,若是劍丸材質上乘,那就是十成,甚至是更多。


    如此一來,大羅劍宗內劍一派勢力漸長,受到大羅劍宗的影響,許多劍修宗門在窺探到劍丸的奧妙後,也都轉修起內劍,他們甚至認為,這是劍道的發展,是大勢。”


    楊辰不解的說道:“那為何我宗門現在修的還是外劍?而且那大羅劍宗的弟子,也有一人用的是外劍。”


    湯真人橫了楊辰一眼:“看來你殺了不止一個啊,我勸你少做殺孽。”


    “師叔,說正事。”


    “因為外劍也不弱,雖然外劍的高階劍修少一些,可是在劍意一道的造詣都不低,也就是神魂都遠超其他修士,說來有趣,自大羅劍宗分化內外兩種劍道以來,每任劍道魁首,都是外劍弟子,無一例外。”


    楊辰麵露恍然,想起了真靈手鐲上一任主人,最後那驚豔一劍,舍我其誰的霸道劍意,現在還在楊辰的識海裏躺著。


    “不過有派係的地方,就有爭端,大羅劍宗是傳承幾萬年的正統劍宗,這般內耗下去也不是問題。


    如此第一代的諦妒劍宗宗主,就帶走了大羅劍宗大部分的外劍弟子,到十萬大山為人族鎮守妖族,以此磨練劍意,停止這無謂的爭端。


    那個年代的修士,成長在與妖族爭靈脈的血火之中,拿得起放得下,如此兩派的傳承都能延續下去,外劍依舊在大羅劍宗內傳承,依舊是很多弟子的選擇。


    對於內外兩劍孰強孰弱,難以評判,若是讓我來說,那就是看人,不是劍不行,不是劍丸不行,隻是人不行。”


    楊辰不由的拍了拍手:“師叔說的極是,不是劍術的高低端,主要還是看人,師叔還是透徹。”


    湯真人擺了擺手,嘴角帶上一抹笑意:“拾人牙慧,都是師傅當年教導我的,我今天隻是轉述與你罷了。”


    楊辰笑了笑,岔開話題:“不過那內劍的劍丸確實有點門道,五成的劍光威力也很強了,打個猝不及防還是可以的。”


    湯真人麵皮抽動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麽,右手虛按:“師侄以後外出曆練,一定要對劍修多些提防。”


    “為何?”楊辰有些不解,劍修他也殺過不少了,真正強的有幾個?


    “嗬嗬,我經年輕時候曾去秦國遊曆過,中原的劍修,居然有劍丸和劍器同修的,左右是費些孕養的功夫,有點財力的,境界高些的劍修,內外兼修不在少數,不要看他們表麵上用什麽手段,劍修也不是呆子。”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執於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語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語石並收藏道執於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