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坤和工委劉鶴劉書記等人吃過早茶之後,徑直驅車前往莞城唯一的一所公辦高校--莞城理工學院。


    “教學環境還挺好的啊,硬件設施也很不錯”,陸坤不禁有些意外道。


    “哈哈。我們這也算是占了後發優勢,教研設備能買新的就買新的”,劉書記笑笑道。


    “據1990人口普查統計,莞城每10萬人口當中專科以上學曆的人才隻有544人,遠低於全國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在廣東全省排在倒數第五名。根據我們的預測,到2000年,莞城需要新增大學中專層次的人才1000多人,而國家分配給莞城的大中專畢業生隻有200多人“,說到這兒,工委劉書記不禁滿臉苦色。


    “這......”陸坤想要寬慰幾句,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雖然現在看著這個莞城理工學院的硬件設施不錯,但教學實力卻有些拿不出手,一丁點底蘊都沒有。


    1987年莞城理工學院開始奠基,1991年才被允許試行招生150人,並與華師、中大、化華工、廣東工學院、北航等簽署委培協議,讓他們幫助代為培養220名學生。


    莞城要構築電子電路集成為核心的產業群,勢必要解決人才素質與莞城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


    或許,這就是莞城自辦大學的出發點吧。


    實話實說,陸坤一點都不看好莞城的電子產業,沒有足夠基數的高素質高學曆人才與雄厚的經濟實力基礎,莞城想要把電子產業發展好,真的是千難萬難。


    也難怪莞城對粉色經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這是破罐子破摔了!


    當然,這種潑冷水的話,不大好說,這個惡人也不當由陸坤來做。


    “學校建得這麽漂亮,花了不少錢吧?”,陸坤決定轉移話題。


    “這個張校長最清楚。”劉鶴書記右手大拇指撇了撇,示意莞城理工學院第一任校長回答。


    張校長道:“莞城理工學院工程規劃耗資8000萬元,上級撥款希望不大,而且速度很慢。資金問題得靠莞城自己解決。莞城市政府撥款4600多萬元,市內各單位部門資助345萬元,另外4000多萬元資金全是來自華僑和港澳同胞的捐贈。”


    “更可怕的是教育事業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雖然目前莞城理工大學不缺錢,但那點款子,估計明年就得用完了。再往後,所有費用又得由市政府來想辦法籌措。”劉鶴書記摸摸額頭,有些心煩意亂道。


    教育事業投資大,幾乎不存在直接回報,別說是現在,就是在9012年,各類高校學費一漲再漲,如果沒有上級撥款,學校方麵也很難兜得住。


    陸坤隻好道:”萬事開頭難,中間難,最後更難!隻有一路攻堅克難,才能看到曙光。“


    “這話在理。”劉鶴書記勉強笑笑,陪同陸坤走在校道上。


    “我們麵臨的問題和困難不少,但辦法總比問題多。”


    劉鶴書記頓了頓,組織語言道:“南巡講話之後,港台商人深受鼓舞,我們莞城抓住時機,加快改革開放步伐,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外商投資急劇膨脹,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動作、大引進、大投入引進外資的局麵。”


    “三來一補?”,陸坤眉毛跳了跳。


    “誒?......陸總也知道?”劉鶴書記有些詫異道。


    “出來的時候做過些功課。”陸坤笑笑,把這個事兒給搪塞過去。


    劉鶴書記點點頭,也沒多追問,順著陸坤的話道:“既然陸總了解,想必陸總也知道,‘三來一補’,指的就是台灣接單、莞城生產、香港出貨。我們莞城為了引進一批高層次外資企業,大刀闊斧地進行了多項改革,提升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據說台達到莞城建廠來了?”,陸坤問道。


    “5月來考察的,7月份就開始建廠了”,劉鶴書記愣了一下,好一會兒才想起這個廠子來。


    台達電子(莞城)有限公司,現在還沒有現成的廠房,台達在石葛大橋附近租了廠房開工,並招收了幾百多名工人,總投資不過才200多萬元。


    要不是劉鶴書記主管這方麵的事宜,還真的說不上這個廠子的情況了。


    現在陸坤問起這個廠子的情況,劉鶴書記有些摸不著頭腦。


    莫非這位陸總和台達電子有什麽關係不成?


    劉鶴書記把這事兒記在心裏,打算待會兒回去的時候讓人查查這個廠子的具體情況,盡量多照顧著點兒。


    ......


    陸坤回李爾福家歇著,而劉鶴書記則滿懷心事地回到辦公室,讓人把台達電子的詳細資料找出來。


    隻看了一會兒,劉鶴書記就臉色大喜。


    之前因為這個項目投資額度較小的原因,沒太把這個台達電子當回事兒,可現在看來,這的的確確是一個潛力股啊!


    台達電子已經在試探性地生產變壓器及濾波器,這在這個時候,相當的了不起。


    劉鶴書記坐不住,起身連撥了好幾個號碼,這才找到負責人,開口便道:“台達電子那邊有沒有向你們反應過什麽困難?”


    石礍鎮的領導都懵了,市裏的領導親自過問,這肯定不是小事啊,連忙道:“台達電子倒是跟我們反應過困難,說是沒法報裝電話。他們都是靠電話聯係業務的,現在台達電子都快急得跳腳了。”


    “那你們怎麽不給處理?”,劉鶴書記話一出口,才意識到自己的話重了,“那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鎮領導怕劉鶴書記怪罪,趕忙道,”條子我已經幫他們遞上去了,可人家說解決這個事情需要時間。現在台達電子用著我家裏的電話,作為他們的總機呢,直到現在,都在使用這個號碼。”


    “行了,這事兒我親自催他們。”,劉鶴書記的心情平複了一下,緩了緩繼續道:“台達那邊還有什麽困難不?你一起把情況跟我說清楚。”


    鎮領導渾身一哆嗦,強壓下心底的喜悅,開啟賣慘模式,“領導,台達電子苦啊,我們石礍鎮苦啊!”


    “我們這兒交通不便,為了解決台達管理人員的出行問題,我們將鎮裏僅有的三部汽車中的一部借給他們。我們還邀請台達管理人員到鎮政府食堂,與政府幹部一起吃飯,並讓他們住在政府的招待所,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戚來招待......”


    鎮領導的話說得相當有水平,把台達電子的情況跟領導講明白的同時,還不忘給全鎮上下的幹部請功。


    劉鶴書記揉了揉眉心,囑咐道:“保持和加強與台達電子的深情厚誼,務必要讓台達電子感受到我們的熱情和真誠,有什麽問題和新情況,可以及時反饋給我。”


    劉鶴書記想了想,“過段時間,我可能會和市裏其他領導,親自去你們石礍鎮、去台達電子看看。如果真的如你所說,我親自為你們石葛鎮上下請功!”


    “謝謝領導,謝謝領導!請領導放心,我們一定和竭力為投資商解決困難。”鎮領導這會兒美得鼻涕泡都快要出來了,直接立起了軍令狀,給劉鶴書記打了包票。


    陸坤這回兒正往家裏打電話呢,他自然不知道自己無意間提及的這個事兒,就給台達電子(莞城)解決了這麽大的問題。


    妙書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野火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啟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啟煜並收藏重生野火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