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坤帶著幾個孩子祭完祖,回到家裏的時候,劉麗萍都讓蔣嫂把晚飯擺好了。
“趕快洗手,馬上就吃飯了。”
陸坤朝幾個孩子揮手,自己把挑著的擔子放下。
劉麗萍湊過來,“你還把這些東西挑回來?家裏又不缺這個。”
陸坤笑著跟她解釋,“你不懂,這是福氣咧!”
祭祖的烤乳豬、豬肉、雞鴨等祭品,祭拜完祖宗之後,都是要收回來的,這跟缺不缺的沒什麽關係。在傳統風俗裏,祭拜過祖先的祭品,那都是列祖列宗享用過的,子孫後輩要是把這些東西扔了,豈不是嫌棄先祖吃過的東西不幹淨?
“春晚差不多又要開始了吧?”,陸坤岔開話題。
劉麗萍笑笑,“還得等會兒,不過,聽說今年春晚的總導演換人了。”
陸坤點點頭。
這事兒他是知道的。
從1983年到1992年春晚已經辦了10屆,每一屆的總導演都是中央電視台任命,該使的招都使了,該用的大碗都用了,春晚不可避免地從它的鼎盛時代開始滑落,社會上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一年不如一年”的臭罵。
1993年的春晚是不同的,今年春晚首次實行導演競標製,能者上,庸者下。
而今年最終脫穎而出的就是中央電視台文藝部36歲的青年導演張子揚。
雖然陸坤不記得93年的春晚是什麽模樣,但也依稀記得,93年的春晚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屆春晚。
“別光喝酒,吃點兒菜。”,劉麗萍伸長筷子,給陸坤夾了塊雞胸肉,笑笑道。
“嗯嗯。”
陸坤含糊著應了兩句。
“嗬嗬,有點兒意思啊。”,陸坤不禁由衷歎道。
今年的春晚,似乎湧現出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操作”。
電視上這會兒正播著楊麗萍與陸亞表演的《兩棵樹》,那象征火辣熾熱的愛將一切委婉、含蓄的情緒當場全部“秒殺”。
尺度之大,放在網絡裏,屬於毫無疑問要被掃掉的那種。
“這、這......”,劉麗萍這這這了好幾聲,最後吐出“世風日下”四個字。
“時代不同了。”
陸坤慨歎道。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騰飛,廣大人民群眾在慢慢地滿足了物質生活後,也逐漸地開始了尋覓精神上的寄托,人們的思想更開放、更大膽,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包容。
93年春晚的神奇操作,遠不止於此。
郭達與蔡明聯合表演的小品《黃土坡》,堪稱思路清奇。
在這個洋人在國內仍舊極度罕見的時代,大開腦洞地將傳統的中國公公與洋媳婦的趣事搬上春晚舞台。
“哈哈哈。”
陸坤看向劉麗萍他們娘兒幾個,發現大家都很歡樂,時不時地由衷發出哈哈大笑聲。
蔡明飾演的金發洋媳婦,在與郭達扮演的樸素而又傳統的山村公公初次見麵時,一個見麵熱情的擁抱就把公公嚇得那叫一個“瑟瑟發抖”。
電視機前的人們,議論紛紛的同時,也看得津津有味。
郭富城一在春晚露麵,二丫兒和小光頭就坐不住了,邁著短腿衝到電視機前,跟著音樂節拍律動,蹦蹦跳跳得十分歡實。
這姐弟倆都是“追星族”,還同時追好幾個。
陸一鳴這小光頭還是個音樂小狂人,雖然年紀還小,個子也不高,但平時沒人陪他玩的時候,就自己搗鼓錄音機,自己放音樂聽,家裏的磁帶多半都是他給弄壞的。
1992年,“追星文化”其實已經非常“瘋狂”了,狂熱的追星族也在這個時間點誕生。
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組成了“四大天王”、“霹靂虎”、“小帥虎”、“乖乖虎”三隻小虎組成了小虎隊,他們都是新時代年輕人主要的追星目標。
“你給我老實點。”
陸坤看著自家媳婦臉色沉下來,立馬會意,趕忙把小光頭逮回來,把二丫兒勸走,不讓他倆擋著電視機。
“要看電視就給我好好看。”
劉麗萍瞪了二丫兒一眼,視線落到陸一鳴身上的時候卻柔和了幾分。
沒辦法,皇帝愛長子,百姓愛老幺,這似乎是個逃脫不了的定律。
當然,老幺這個位置,小光頭也占不了多久了。
93年的春晚畫風清奇,還奇在“醜文化”上。
後世的人習慣把“這是個看臉的社會”這句話掛在嘴邊,但在1993年的春晚卻有一群“醜角”。
《醜角爭春》薈萃了全國各個劇種的名家醜角,將所有的純銅戲曲與喜劇進行碰撞,南腔北調的各個大顯身手,甚至高聲唱道“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大丫兒、二丫兒、小光頭他們仨看不懂這節目,麵上都帶上了氣憤之色,劉麗萍也眉頭緊鎖,唯有陸坤看得入神。
年輕人喜歡流行文化,傳統戲曲幾乎已經演變成為中老年人的獨屬愛好。
這是一群對自己頗有要求的醜角,“我很醜,但我很風流”、“我很醜,我醜而不下流”、“我很醜,我窮而不偷”、“我很醜,我多思而不多愁”、“我很醜,我醜而不醜”......
“爸爸、爸爸,我厲不厲害?”
小光頭撲到陸坤大腿上,跟爬山一樣爬上去。
今年春晚成龍首秀,把傳統武術搬上春晚舞台,那一招一式裏都充滿力量,小光頭立馬就被成龍大哥圈粉了。
“嗯嗯,厲害厲害。”陸坤漫不經心道,內心則暗搓搓地想著,平時不怎麽搭理你,都那麽黏糊了老子了,要是再給你三分顏色開染坊,賴上我了可怎麽辦?
小光頭聽出了陸坤的敷衍,立馬躥下去,跑到劉麗萍麵前,比劃了兩招,“媽媽,我厲不厲害?”
“哇!我的寶貝,你好厲害啊!”
劉麗萍在哄孩子的時候,那演技叫一個老辣,把小光頭哄得樂嗬嗬的。
小光頭待在身邊,精力被消磨得差不多,劉麗萍沒法兒專心看電視,眼珠子一轉,決定把皮球踢回給陸坤。
“寶貝,你知道嗎?爸爸打拳也很厲害哦!”
劉麗萍見過陸坤跟人打架,一打三不落下風,雖然不知道這算是什麽水平,但覺得應該能跟厲害沾上一點邊。
陸坤的那點兒手腳功夫,都是跟石頭學的,而且大概也就學了幾成。
陸坤暗自估量過,自個兒打三個尋常人不落下風,石頭起碼可以打三個一般的練家子不落下風。
小光頭聽劉麗萍這麽一說,立時信以為真,湊到陸坤麵前,樂嗬嗬地做討好狀,“爸爸,你教我打拳好不好,好不好嘛?”
這小光頭少見地撒嬌,陸坤差點沒笑出豬叫聲。
“嗯,我考慮考慮。”
陸坤表麵端著架子,腦子裏的念頭卻在快速轉動。
打拳這玩意,他也不在行啊,記得當時跟石頭學的時候也沒認真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把石頭氣得夠嗆。後來石頭幹脆不教他打拳了,直接教他一些打架的要領與秘訣,每次石頭帶人把對方打倒,陸坤立馬拎著板磚上去“補刀”。
一來二去的,武藝不長進,拍磚的手藝卻硬生生練出來了。
“爸爸,你教我打拳好不好,我給你紅包!”
小光頭這會兒一門心思要學打拳,連剛才劉麗萍提前發給他們仨的紅包都拿出來孝敬自己老爹了。
妙書屋
“趕快洗手,馬上就吃飯了。”
陸坤朝幾個孩子揮手,自己把挑著的擔子放下。
劉麗萍湊過來,“你還把這些東西挑回來?家裏又不缺這個。”
陸坤笑著跟她解釋,“你不懂,這是福氣咧!”
祭祖的烤乳豬、豬肉、雞鴨等祭品,祭拜完祖宗之後,都是要收回來的,這跟缺不缺的沒什麽關係。在傳統風俗裏,祭拜過祖先的祭品,那都是列祖列宗享用過的,子孫後輩要是把這些東西扔了,豈不是嫌棄先祖吃過的東西不幹淨?
“春晚差不多又要開始了吧?”,陸坤岔開話題。
劉麗萍笑笑,“還得等會兒,不過,聽說今年春晚的總導演換人了。”
陸坤點點頭。
這事兒他是知道的。
從1983年到1992年春晚已經辦了10屆,每一屆的總導演都是中央電視台任命,該使的招都使了,該用的大碗都用了,春晚不可避免地從它的鼎盛時代開始滑落,社會上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一年不如一年”的臭罵。
1993年的春晚是不同的,今年春晚首次實行導演競標製,能者上,庸者下。
而今年最終脫穎而出的就是中央電視台文藝部36歲的青年導演張子揚。
雖然陸坤不記得93年的春晚是什麽模樣,但也依稀記得,93年的春晚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屆春晚。
“別光喝酒,吃點兒菜。”,劉麗萍伸長筷子,給陸坤夾了塊雞胸肉,笑笑道。
“嗯嗯。”
陸坤含糊著應了兩句。
“嗬嗬,有點兒意思啊。”,陸坤不禁由衷歎道。
今年的春晚,似乎湧現出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操作”。
電視上這會兒正播著楊麗萍與陸亞表演的《兩棵樹》,那象征火辣熾熱的愛將一切委婉、含蓄的情緒當場全部“秒殺”。
尺度之大,放在網絡裏,屬於毫無疑問要被掃掉的那種。
“這、這......”,劉麗萍這這這了好幾聲,最後吐出“世風日下”四個字。
“時代不同了。”
陸坤慨歎道。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騰飛,廣大人民群眾在慢慢地滿足了物質生活後,也逐漸地開始了尋覓精神上的寄托,人們的思想更開放、更大膽,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包容。
93年春晚的神奇操作,遠不止於此。
郭達與蔡明聯合表演的小品《黃土坡》,堪稱思路清奇。
在這個洋人在國內仍舊極度罕見的時代,大開腦洞地將傳統的中國公公與洋媳婦的趣事搬上春晚舞台。
“哈哈哈。”
陸坤看向劉麗萍他們娘兒幾個,發現大家都很歡樂,時不時地由衷發出哈哈大笑聲。
蔡明飾演的金發洋媳婦,在與郭達扮演的樸素而又傳統的山村公公初次見麵時,一個見麵熱情的擁抱就把公公嚇得那叫一個“瑟瑟發抖”。
電視機前的人們,議論紛紛的同時,也看得津津有味。
郭富城一在春晚露麵,二丫兒和小光頭就坐不住了,邁著短腿衝到電視機前,跟著音樂節拍律動,蹦蹦跳跳得十分歡實。
這姐弟倆都是“追星族”,還同時追好幾個。
陸一鳴這小光頭還是個音樂小狂人,雖然年紀還小,個子也不高,但平時沒人陪他玩的時候,就自己搗鼓錄音機,自己放音樂聽,家裏的磁帶多半都是他給弄壞的。
1992年,“追星文化”其實已經非常“瘋狂”了,狂熱的追星族也在這個時間點誕生。
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組成了“四大天王”、“霹靂虎”、“小帥虎”、“乖乖虎”三隻小虎組成了小虎隊,他們都是新時代年輕人主要的追星目標。
“你給我老實點。”
陸坤看著自家媳婦臉色沉下來,立馬會意,趕忙把小光頭逮回來,把二丫兒勸走,不讓他倆擋著電視機。
“要看電視就給我好好看。”
劉麗萍瞪了二丫兒一眼,視線落到陸一鳴身上的時候卻柔和了幾分。
沒辦法,皇帝愛長子,百姓愛老幺,這似乎是個逃脫不了的定律。
當然,老幺這個位置,小光頭也占不了多久了。
93年的春晚畫風清奇,還奇在“醜文化”上。
後世的人習慣把“這是個看臉的社會”這句話掛在嘴邊,但在1993年的春晚卻有一群“醜角”。
《醜角爭春》薈萃了全國各個劇種的名家醜角,將所有的純銅戲曲與喜劇進行碰撞,南腔北調的各個大顯身手,甚至高聲唱道“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大丫兒、二丫兒、小光頭他們仨看不懂這節目,麵上都帶上了氣憤之色,劉麗萍也眉頭緊鎖,唯有陸坤看得入神。
年輕人喜歡流行文化,傳統戲曲幾乎已經演變成為中老年人的獨屬愛好。
這是一群對自己頗有要求的醜角,“我很醜,但我很風流”、“我很醜,我醜而不下流”、“我很醜,我窮而不偷”、“我很醜,我多思而不多愁”、“我很醜,我醜而不醜”......
“爸爸、爸爸,我厲不厲害?”
小光頭撲到陸坤大腿上,跟爬山一樣爬上去。
今年春晚成龍首秀,把傳統武術搬上春晚舞台,那一招一式裏都充滿力量,小光頭立馬就被成龍大哥圈粉了。
“嗯嗯,厲害厲害。”陸坤漫不經心道,內心則暗搓搓地想著,平時不怎麽搭理你,都那麽黏糊了老子了,要是再給你三分顏色開染坊,賴上我了可怎麽辦?
小光頭聽出了陸坤的敷衍,立馬躥下去,跑到劉麗萍麵前,比劃了兩招,“媽媽,我厲不厲害?”
“哇!我的寶貝,你好厲害啊!”
劉麗萍在哄孩子的時候,那演技叫一個老辣,把小光頭哄得樂嗬嗬的。
小光頭待在身邊,精力被消磨得差不多,劉麗萍沒法兒專心看電視,眼珠子一轉,決定把皮球踢回給陸坤。
“寶貝,你知道嗎?爸爸打拳也很厲害哦!”
劉麗萍見過陸坤跟人打架,一打三不落下風,雖然不知道這算是什麽水平,但覺得應該能跟厲害沾上一點邊。
陸坤的那點兒手腳功夫,都是跟石頭學的,而且大概也就學了幾成。
陸坤暗自估量過,自個兒打三個尋常人不落下風,石頭起碼可以打三個一般的練家子不落下風。
小光頭聽劉麗萍這麽一說,立時信以為真,湊到陸坤麵前,樂嗬嗬地做討好狀,“爸爸,你教我打拳好不好,好不好嘛?”
這小光頭少見地撒嬌,陸坤差點沒笑出豬叫聲。
“嗯,我考慮考慮。”
陸坤表麵端著架子,腦子裏的念頭卻在快速轉動。
打拳這玩意,他也不在行啊,記得當時跟石頭學的時候也沒認真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把石頭氣得夠嗆。後來石頭幹脆不教他打拳了,直接教他一些打架的要領與秘訣,每次石頭帶人把對方打倒,陸坤立馬拎著板磚上去“補刀”。
一來二去的,武藝不長進,拍磚的手藝卻硬生生練出來了。
“爸爸,你教我打拳好不好,我給你紅包!”
小光頭這會兒一門心思要學打拳,連剛才劉麗萍提前發給他們仨的紅包都拿出來孝敬自己老爹了。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