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遭侵權這事兒,讓陸坤簡直就是如鯁在喉,覺也睡不安穩。
這不是小事,打官司吧得不償失,工商舉報無果,想依靠官麵的力量對這種侵權行為進行打擊,安桂境內還好說,其他地方,那就是天高皇帝遠了,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估計拿他們也沒什麽辦法。
黃明博提議的自己侵權自己的法子,陸坤琢磨了一晚上,想想還是決定放棄以這種形式來挽回損失。畢竟將來被挖出來的話,陸坤的臉麵也會相當難看。
“哎,今天你有空不?要不帶倆閨女去報名?”,飯桌上,劉麗萍像是不經意間提起這事兒。
“讓司機開車送她們去唄,又不是小孩子。”陸坤的語氣有些敷衍,他這兩天正煩著呢,見天地著急上火。
“這個我不管,你自己和倆閨女說。”
劉麗萍笑笑,她現在不方便到處走動,這些事兒上是有心無力。
按理來說,倆孩子漸漸大了,獨立性也不錯,姐妹倆自己結伴去報名也算不得什麽大事,起碼有不少同齡孩子也是自己去報名的,不過就情感而言,有父母領著,孩子自然更開心。
至於安全問題?這幾乎是不存在。
司機開車載著姐妹倆一直進到校門,保鏢遠遠地綴著,安全上還是有保障的。
“算了,待會兒我陪她倆去學校一趟的。”陸坤想了想,這事兒上還是不宜假他人之手,幹脆自己帶倆孩子去報到算了,就當是散散心。
陸坤剛收拾齊整,準備喊大丫兒、二丫兒出發呢,老實人“竹竿”就上門來了。
“喲,你這是?”,陸坤請他坐下,讓蔣嫂給他斟茶,“這一大早的,早飯吃了沒?要是沒吃,坐下吃點兒?”
餐桌這會兒還沒收拾呢,陸坤尋思著他要是真沒吃,坐下吃過了再讓蔣嫂一起收拾,也省得麻煩。
“吃過了。”
“坤哥,你看看,要有什麽不滿意的、需要修改的,或者有什麽建議,您跟我說說,回頭我讓人按照您的要求改改。”,老實人竹竿大大咧咧地從褲兜掏出一張圖紙,在陸坤麵前攤開。
陸坤脖子往前湊了湊,發現這是一張設計圖,不禁笑道,“行啊,你小子!你們辦事是這個!”
陸坤說著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他倆現在討論的是給陸坤嶽父嶽母起新房的事兒。
陸坤上輩子就是房地產發的家,對於房產設計這種事兒多少也了解點,不過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情況,陸坤還是決定把房產設計的工作交給房產設計師,省得自己動手設計出來,與時代審美不符。
陸坤瞧著這設計圖還算是中規中矩的,倒也不存在什麽大問題。
陸坤想了想,吩咐竹竿先坐一會兒,自己抓起電話往劉麗萍她娘家打過去,問問二老在新房建設上麵有什麽要求沒有。
結果並未出乎陸坤的意料,在鄉下連紅磚樓房都找不出幾棟,鎮上僅有的兩排小樓也是一個模子印出來似的,老丈人劉老根支支吾吾了好一陣,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好在自己嶽母娘李秀琴是個見過市麵的,綜合了自己的想法,把各種天馬行空的構想給描述了一通。
放下電話,陸坤砸吧了下嘴。
本來他是想給二老建個三層小洋房的,可這回聽了二老的想法,感覺他們貌似對小莊園式的房子更感興趣。
丈母娘李秀琴還打算在新房子的院子裏養雞養鴨養兔子呢,建議最好有塊地可以種菜,盡量做到自給自足。
陸坤把自己的意見和二老的意見綜合了一下,給竹竿說明,交代他回頭讓房產設計師把設計方案再改改,要符合農村生活的旋律,別回頭鬧出洋相。
“這事兒就麻煩你和手底下的那幫兄弟了。”陸坤伸手拍拍竹竿的肩膀,囑咐道。
石頭去了莞城,如今安桂的事兒都是竹竿這八麵玲瓏的家夥兒在替他管著事兒。
建設工程隊伍上的事兒,目前也就竹竿說話最好使。
“嗨,瞧您說的,要不是您,我還指不定什麽時候才能娶上媳婦呢。”
竹竿結婚了,就在去年年底,目前還處於新婚燕爾的狀態之中。
這次給陸坤嶽父嶽母起房子這事兒,初聽的時候竹竿還打算給陸坤打白工,不僅勞務費分文不取,用料上也是自掏腰包,可這事兒被陸坤給拒絕了。
花別人的錢給自己嶽父嶽母起房子,這算個什麽事兒?
“嘿,你小子果然是出了名的會說話。”,陸坤哈哈笑道。
陸坤給他發了支煙,自己也點了一根,“國庫卷生意還好吧?”
“賺了不少。”竹竿得意地伸出兩根手指頭在陸坤麵前晃了晃,這個生意不單讓他娶上了漂亮媳婦,還有了兩套自己的房子,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陸坤清楚,他這說的是二十萬不是二百萬。
事情上,國庫卷生意從價格暴漲到趨於回落,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其中的利潤也沒有傳聞中的那麽豐厚。
這幾個月裏國庫卷價格翻個不停,但事實上其平均利潤率連百分之二十都達不到。
大名鼎鼎的楊百萬能從中獲利逾百萬,那是因為他發現商機最早,手上聚起了一大批的人手,不然光靠一個人,除非本錢非常大,要不然,再怎麽能耐,也不可能獲利豐厚到這個程度。
這個時候的交通非常坑,省裏銀行剛開始的時候,壓根就沒開始國庫卷兌換這項業務,開始的時候,國庫卷都快漲不上去了。
竹竿他們每隔開三五天就收來一批國庫卷,然後再帶著國庫卷奔向上海,但糟糕的交通狀況是最致命的,這一來一回都快一個月了,掙個幾趟,國庫卷的生意就掙不著錢了。
這種利用信息差掙錢的方式,在接下來的那幾年裏,堪稱是最主流的生意經。
比如提早知道了某項農產品產地的作物失收絕產,精明的商人立馬就四處囤積該項農產品,坐等市場供需失衡,價格暴漲掙大錢。順帶著,某些原本手裏有這項農產品的人,也稀裏糊塗地就發了財。
陸坤倒是讓石頭聚起了一批人手做這事兒,最瘋狂的時候,上千人投入這事兒,合夥倒騰國庫卷,但自始至終淨賺也不到三百萬。
竹竿能分到二十萬,那是因為他投入了一點本錢,要不然還真分不到那麽多。最底層的兄弟,也就分了幾百塊錢。
當然了,這個數目的錢在這個時代的他們看來,已經算是一筆巨款了。
國庫卷生意,陸坤也讓手底下的人隱蔽地參與了,倒也掙了點零花錢,勉勉強強夠他再囤十來間商鋪,倒也還不錯。
妙書屋
這不是小事,打官司吧得不償失,工商舉報無果,想依靠官麵的力量對這種侵權行為進行打擊,安桂境內還好說,其他地方,那就是天高皇帝遠了,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估計拿他們也沒什麽辦法。
黃明博提議的自己侵權自己的法子,陸坤琢磨了一晚上,想想還是決定放棄以這種形式來挽回損失。畢竟將來被挖出來的話,陸坤的臉麵也會相當難看。
“哎,今天你有空不?要不帶倆閨女去報名?”,飯桌上,劉麗萍像是不經意間提起這事兒。
“讓司機開車送她們去唄,又不是小孩子。”陸坤的語氣有些敷衍,他這兩天正煩著呢,見天地著急上火。
“這個我不管,你自己和倆閨女說。”
劉麗萍笑笑,她現在不方便到處走動,這些事兒上是有心無力。
按理來說,倆孩子漸漸大了,獨立性也不錯,姐妹倆自己結伴去報名也算不得什麽大事,起碼有不少同齡孩子也是自己去報名的,不過就情感而言,有父母領著,孩子自然更開心。
至於安全問題?這幾乎是不存在。
司機開車載著姐妹倆一直進到校門,保鏢遠遠地綴著,安全上還是有保障的。
“算了,待會兒我陪她倆去學校一趟的。”陸坤想了想,這事兒上還是不宜假他人之手,幹脆自己帶倆孩子去報到算了,就當是散散心。
陸坤剛收拾齊整,準備喊大丫兒、二丫兒出發呢,老實人“竹竿”就上門來了。
“喲,你這是?”,陸坤請他坐下,讓蔣嫂給他斟茶,“這一大早的,早飯吃了沒?要是沒吃,坐下吃點兒?”
餐桌這會兒還沒收拾呢,陸坤尋思著他要是真沒吃,坐下吃過了再讓蔣嫂一起收拾,也省得麻煩。
“吃過了。”
“坤哥,你看看,要有什麽不滿意的、需要修改的,或者有什麽建議,您跟我說說,回頭我讓人按照您的要求改改。”,老實人竹竿大大咧咧地從褲兜掏出一張圖紙,在陸坤麵前攤開。
陸坤脖子往前湊了湊,發現這是一張設計圖,不禁笑道,“行啊,你小子!你們辦事是這個!”
陸坤說著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他倆現在討論的是給陸坤嶽父嶽母起新房的事兒。
陸坤上輩子就是房地產發的家,對於房產設計這種事兒多少也了解點,不過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情況,陸坤還是決定把房產設計的工作交給房產設計師,省得自己動手設計出來,與時代審美不符。
陸坤瞧著這設計圖還算是中規中矩的,倒也不存在什麽大問題。
陸坤想了想,吩咐竹竿先坐一會兒,自己抓起電話往劉麗萍她娘家打過去,問問二老在新房建設上麵有什麽要求沒有。
結果並未出乎陸坤的意料,在鄉下連紅磚樓房都找不出幾棟,鎮上僅有的兩排小樓也是一個模子印出來似的,老丈人劉老根支支吾吾了好一陣,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好在自己嶽母娘李秀琴是個見過市麵的,綜合了自己的想法,把各種天馬行空的構想給描述了一通。
放下電話,陸坤砸吧了下嘴。
本來他是想給二老建個三層小洋房的,可這回聽了二老的想法,感覺他們貌似對小莊園式的房子更感興趣。
丈母娘李秀琴還打算在新房子的院子裏養雞養鴨養兔子呢,建議最好有塊地可以種菜,盡量做到自給自足。
陸坤把自己的意見和二老的意見綜合了一下,給竹竿說明,交代他回頭讓房產設計師把設計方案再改改,要符合農村生活的旋律,別回頭鬧出洋相。
“這事兒就麻煩你和手底下的那幫兄弟了。”陸坤伸手拍拍竹竿的肩膀,囑咐道。
石頭去了莞城,如今安桂的事兒都是竹竿這八麵玲瓏的家夥兒在替他管著事兒。
建設工程隊伍上的事兒,目前也就竹竿說話最好使。
“嗨,瞧您說的,要不是您,我還指不定什麽時候才能娶上媳婦呢。”
竹竿結婚了,就在去年年底,目前還處於新婚燕爾的狀態之中。
這次給陸坤嶽父嶽母起房子這事兒,初聽的時候竹竿還打算給陸坤打白工,不僅勞務費分文不取,用料上也是自掏腰包,可這事兒被陸坤給拒絕了。
花別人的錢給自己嶽父嶽母起房子,這算個什麽事兒?
“嘿,你小子果然是出了名的會說話。”,陸坤哈哈笑道。
陸坤給他發了支煙,自己也點了一根,“國庫卷生意還好吧?”
“賺了不少。”竹竿得意地伸出兩根手指頭在陸坤麵前晃了晃,這個生意不單讓他娶上了漂亮媳婦,還有了兩套自己的房子,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陸坤清楚,他這說的是二十萬不是二百萬。
事情上,國庫卷生意從價格暴漲到趨於回落,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其中的利潤也沒有傳聞中的那麽豐厚。
這幾個月裏國庫卷價格翻個不停,但事實上其平均利潤率連百分之二十都達不到。
大名鼎鼎的楊百萬能從中獲利逾百萬,那是因為他發現商機最早,手上聚起了一大批的人手,不然光靠一個人,除非本錢非常大,要不然,再怎麽能耐,也不可能獲利豐厚到這個程度。
這個時候的交通非常坑,省裏銀行剛開始的時候,壓根就沒開始國庫卷兌換這項業務,開始的時候,國庫卷都快漲不上去了。
竹竿他們每隔開三五天就收來一批國庫卷,然後再帶著國庫卷奔向上海,但糟糕的交通狀況是最致命的,這一來一回都快一個月了,掙個幾趟,國庫卷的生意就掙不著錢了。
這種利用信息差掙錢的方式,在接下來的那幾年裏,堪稱是最主流的生意經。
比如提早知道了某項農產品產地的作物失收絕產,精明的商人立馬就四處囤積該項農產品,坐等市場供需失衡,價格暴漲掙大錢。順帶著,某些原本手裏有這項農產品的人,也稀裏糊塗地就發了財。
陸坤倒是讓石頭聚起了一批人手做這事兒,最瘋狂的時候,上千人投入這事兒,合夥倒騰國庫卷,但自始至終淨賺也不到三百萬。
竹竿能分到二十萬,那是因為他投入了一點本錢,要不然還真分不到那麽多。最底層的兄弟,也就分了幾百塊錢。
當然了,這個數目的錢在這個時代的他們看來,已經算是一筆巨款了。
國庫卷生意,陸坤也讓手底下的人隱蔽地參與了,倒也掙了點零花錢,勉勉強強夠他再囤十來間商鋪,倒也還不錯。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