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時候,陸坤雖然不怎麽犯困,可還是不願意起來。
這年頭信息不順暢,很多人下意識地以為北方人很抗凍,但殊不知北方有個很神奇的東西叫暖氣,隻要不出門,待在屋子裏就是暖烘烘。
對比起來,南方就顯得有些淒慘了,禦寒基本靠哆嗦+抖腿。
我在南方的豔陽裏大雪紛飛,你在北方的寒夜裏四季如春!
很多時候,大清早的,別說起床穿衣服,就連掀開被子都需要鼓足勇氣,在屋裏走動都恨不得把被子裹上。
“兒子,把你爸牽走。”劉麗萍可慣著陸坤這股子懶勁兒,說好了每天帶孩子出去鍛煉,一天都不能落下。
陸坤給了自己媳婦一個白眼,抬頭看了看跑在牽頭的小光頭。這小子,穿得一身臃腫,脖子上圍著天藍色圍巾,頭頂戴著頂小氈帽,戴著厚厚手套的小胖手不住地鼓著,呦嗬自己老子走快點兒。
“慢著點兒。”陸坤瞧著劉麗萍和仨孩子跑在前頭,不禁打了個冷顫跟上。
“你連小孩子都不如。”劉麗萍二話沒說,回過頭來拽著陸坤就往前跑。
陸坤倒不在意自個兒媳婦的絮叨,畢竟她年紀上來了,典型的更年期倒了,脾氣不太好,比以前可暴躁多了,人也囉嗦,隻得招呼著大丫兒、二丫兒照顧照顧小光頭,別待會兒摔倒了。這天兒,人要是摔倒了,肯定揪疼揪疼的,跟用刀子劃一樣。
要不是為了孩子們學好,不給他們扯後腿,陸坤寧願在家裏待上一整天,也不願意在這個天氣出來受這寒風吹。
這寒風可沒有提神醒腦的作用,反倒是整得人暈暈乎乎的。
剛開始跑了一圈,第二圈的時候陸坤就直接慢走了,第三圈的時候幹脆不願意動彈了。
“差不多得了哈,別待會兒家裏來客人,見不著咱們,可就不好了。”陸坤尋摸借口道。
元宵節剛過沒幾天,家裏還時常來客人,陸坤這倒不是說謊。
要是人家客人一大早來了,家裏主人全出門去了,那待著多不自在。
公園裏雖然冷得人直哆嗦,但卻已經慢慢熱鬧起來了。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啊我們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春晚的節目上,零點鍾聲響起前的《美好新時代》如今已經被放得爛大街了,可想而知這歌到底有多火,連賣糍粑的老大爺老大媽都哼上了。
“哎,我說你這人,說要回去的是你,這會兒你倒是快點兒啊。”劉麗萍見陸坤走著走著又落到後頭,不禁相當無語,也顧不上賢淑了,直接吼了一嗓子,“快點走,別磨嘰了。”
......
回到家裏,剛吃上早餐,電話又嘟嘟響個不停。
“蔣嫂,幫忙接個電話。”陸坤正大吃特吃呢,突然來電話,他懶得去接。
“哎,好。”蔣嫂趕忙去接電話,對著那頭問了幾句,然後把電話放下,走到陸坤身邊小聲道,“先生,是貴安縣政府的人。”
“貴安縣政府的人?”陸坤把嘴角的蝦餃咽下,眉頭微微一皺,然後拉開椅子,起身過去接電話。
陸坤臉上洋溢著假笑,“喂,張局長,找我有事兒?”
“陸總好,我是受高書記所托,邀請您出席五月中旬的教育扶持資助大會,這不是擔心您事情多時間忙到時候抽不出空參加嘛嘛,所以提請邀請,希望您到時候盡量擠出時間來一趟......”貴安縣教育局張局長忙不迭解釋道。
啥玩意?
要捐款的?
陸坤聽了前半句的時候就有種直接撂電話的衝動了,但聽到後邊這才意識到原來是他誤會了。
去年為了進省政協,陸坤捐了六百多萬給貴安縣,用於興建教室、改善校舍,現在終於全部竣工,出了成果。
這麽大的事情,當然要搞得熱鬧一點,聲勢隆重一點。
電話那頭張局長笑著道,“高書記前天還跟我說呢,說陸總是咱們貴安走出來的,這份感情得維護好了,香火情不能斷,要咱們勤加聯係呢。”
“那你替我給高書記問好。至於你們搞的那教育扶持大會,放心,到時候我會回去一趟的。”捐了六百萬,有這待遇倒是不稀奇,陸坤估摸著高偉良這回是想給他戴個高帽子呢。
這什麽勞什子大會,陸坤肯定是絕對的主角,畢竟鈔能力非同凡響。
當然了,陸坤答應參加這什麽勞什子大會,倒不是純粹地想要去出風頭,盡管這也是一方麵原因。做了好事不宣傳,誰知道你是誰呀?這種事兒就得當仁不讓。
另一個則是陸坤想回去看看建成的那些教室校舍到底是什麽模樣,可別建成豆腐渣工程才好。
雖然所有工程的施工都是石頭手下的工程隊在操作,但不親眼看看,陸坤還真不放心。
他可不想往後隨便來個洪水、地震之類的天災,教室校舍之類的比老舊房子還容易塌了,連帶著他的名聲受損。
張局長笑著道,“萬分感謝陸總在我任上的時候支持縣裏的教育工作,全縣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陸坤給貴安縣裏捐六百萬的時候,縣教育局局長並不是這位,原先那位在工程沒完成之前,就已經被調走了,倒是讓這位張局長落了個便宜。聽他的口氣,像是要不了多久,他也會往上升一升。
“嗯,我也會抽出時間回去看看你們的工作成效。”陸坤稍微敲打了他一下,就怕這家夥光想著升官,不顧教育工作。
“萬分歡迎!有什麽不妥和缺陷,陸總你到時候盡管批評指正!”
張局長的熱情更盛了幾分,笑嗬嗬道,“高書記曾經說過,陸總您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捐多捐少是你的個人心意,我們得把自己和下邊的人的手腳管好,讓錢落到實處,切實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
陸坤點點頭,嗯了一聲。
“另外,高書記不止一次提過,讓我們跟陸總您保持友好聯係,希望陸總您多回家鄉投資,發展地方經濟,增加就業崗位......”張局長‘圖窮匕見’,說出隱藏目的。
陸坤皺著眉頭想了想,實在想不出來縣裏還有什麽值得他投資,但嘴上卻還是應付著,“我會盡力的。”
貴安縣的基礎條件先天就不適合發展大型工業,如何發展一些小型紡織業的話,熟手工人的招聘又是個大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治安亂衛生差、基礎交通設施差、原料匱乏等一大堆製約條件,別回頭掙不到錢反倒虧錢。
哪怕一直到後世,貴安也沒怎麽發展起來。
先天基礎差的地方玩工業,貌似很難玩得轉,可能還沒有搞地產來得快。
雖然後世房地產飽受詬病,但房地產對城市化的推進,顯然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的,隻不過是政府手裏的韁繩沒牽好,導致房地產撒丫子狂奔,一去不回頭而已。
當然了,如果能投入幾個億,在這個時代的貴安瘋狂折騰房地產,然後再進行旅遊城市建設,發展旅遊城市明片,也的確是有可能發展出點樣子。
但關鍵的是,哪來的幾個億?
幾個億的資金,哪怕是對於省政府來說,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哪怕是有那些大土豪要到貴安投資這麽一大筆資金,省政府也會毫不猶豫地出麵截胡。
實在是現在省裏到處都缺錢!
剛撩了電話,還沒消停多久,電話又打進來了。
得,連吃個早飯都不安生。
“啥事兒?”陸坤的話有些衝,心裏尋思著這會兒給他打電話的肯定不是什麽大領導,多半是自己的那些手下。
一猜就準。
陳向陽嘿嘿兩聲,剛想對自個兒老板噓寒問暖表殷勤呢,就被陸坤這話給噎住了。
知道自己老板心情不是太好,自然不會再沒眼力勁兒地觸黴頭。
“陸總,我這給您報喜呢!”陳向陽在電話那頭直言道。
陸坤撇撇嘴,“可拉倒吧。沒糟心事兒,我就阿彌陀佛了。到底有什麽事兒,趕緊說,待會兒我要出去一趟,可沒功夫跟你在這兒瞎扯淡。”
“陸總,您還不知道吧,省裏已經決定把今年的五一勞動獎章頒給您了,您說,這算不算是好消息?”陳向陽也不兜圈子了,直接爆了個猛料。
陸坤愣了愣,過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問道,“你聽誰說的呀,消息可靠不?我怎麽沒聽說這事兒?”
“嗨。”,陳向陽朗笑道,“跟省裏領導打聽的唄!雖然這事兒還沒公開,但據說您票數最高。”
“那行,也勉強算是好消息。”五一勞動獎章的含金量相當高,遠遠高於一般的獎項,盡管這隻是一個省級的勞動獎章,但其政治意義卻也非同凡響。
這幾年的勞動獎章頒發得有點亂,獲獎者不拘於各行各業,隻要對社會做出傑出貢獻,都有可能獲獎。
不過,再過幾年,五一勞動獎章就會變得更專業。
商人首先被剔出出評選範圍,從此與五一勞動獎章絕緣。
那個時候的五一勞動獎章,更熱衷於頒給教師、科研工作者、醫生、軍人等特殊職業人群,以示對文化、對科學等特殊從業人員的尊敬。
畢竟這些年流傳甚廣的“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的坊間俚語,對科學文化事業從業者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既然已經確定了科教興國的戰略,那就要貫徹到底!
陸坤倒是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頗為眼熱,但他心裏也有逼數,估摸著是不可能得到了。
這也算是重生的一個小小的遺憾。
當然了,陸坤前世連省級的五一勞動獎章都沒資格摸,這輩子早早地省級五一勞動獎章十拿九穩,也算是小有進步了。
陳向陽聽出了陸坤口中嘚瑟的語氣,也不禁笑笑,“陸總,我這兒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的。”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再繞彎子,下個月的獎金直接取消。”陸坤臭屁道。陳向陽這家夥,也不知打哪兒學了磨磨唧唧的性子,說話辦事都不爽利了,讓人恨不得削他腦袋!
“嘿嘿,咱們前些日子不是料理了那個南國經濟周報嘛,現在那個報館已經落到咱們手裏了。”陳向陽把這第二個所謂的‘好消息’抖落出來。
陸坤目光一凝,這麽說來,自己也就有了辦報資質了。
現在拿下紙媒雖然麻煩,但隻要多走走門路,最終還是能辦下來的,可再過幾年想再染指紙媒,難度就相當大了。
前陣子陸坤倒是聯係了省裏的一些實力派,他們可能是出於給麵子的緣故,雖然沒顯得有多熱情,但到底也沒托他的手肘。
換言之,這事兒成了。
至於陸坤心心念念的孫家手裏的輿論力量......
孫家實在是把這份力量抓得太緊了!
哪怕是陸坤拿出了大筆的利益作為交換條件,孫家也死活不放手。
‘慢慢來吧。’陸坤自我勸慰道,老話也有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嗯,知道了。”對於這件事,陸坤倒是顯得相當平靜。
一個報社而已,倒算不上什麽大事兒。
想要把一個紙媒發展成為傳媒集團,需要走很長一段道路。
另外,在國內想要形成真正的傳媒集團,有相當多的製約因素。別的不說,光就是電視台牌照這一塊,上邊的領導就不可能放手,哪怕是有通天的關係也辦不下來。
想要把路子走寬敞,走傳播“心靈雞湯”的路子,倒是不錯,後世《讀者》、《意林》在紙質圖書市場大蕭條的背景下,依舊有一定的銷量。
再加上積極申請國家的補貼和獎勵,《讀者》、《意林》一直活得相當滋潤。
後世如果不是環保抓得嚴,影響了印刷行業和造紙行業,致使紙質媒體雜誌成本高企,可能傳統雜誌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餘暉。
“不是,陸總,那個報社是不是得改名?”
陳向陽詢問道,“現在原南國周報的除那位孔社長外,原班人馬全招回來了,您看是不是什麽時候過來視察一下,我們也好正式開啟業務。”
“報社名字當然得換了,你們先擬出幾個來,由我把關拍板。咱們不是辦周報,而是辦日報,每日發行一期報紙。另外,模仿《讀者》,咱們也辦一個差不多。你們把準備工作做完備了,到時候通知小潘提醒我就行了。”
原南國經濟周報因為經濟原因,辦的周報,但陸坤可不會這麽小家子氣。
光是他名下的企業和參股的企業,就能把這份日報的所有廣告承包下來。
妙書屋
這年頭信息不順暢,很多人下意識地以為北方人很抗凍,但殊不知北方有個很神奇的東西叫暖氣,隻要不出門,待在屋子裏就是暖烘烘。
對比起來,南方就顯得有些淒慘了,禦寒基本靠哆嗦+抖腿。
我在南方的豔陽裏大雪紛飛,你在北方的寒夜裏四季如春!
很多時候,大清早的,別說起床穿衣服,就連掀開被子都需要鼓足勇氣,在屋裏走動都恨不得把被子裹上。
“兒子,把你爸牽走。”劉麗萍可慣著陸坤這股子懶勁兒,說好了每天帶孩子出去鍛煉,一天都不能落下。
陸坤給了自己媳婦一個白眼,抬頭看了看跑在牽頭的小光頭。這小子,穿得一身臃腫,脖子上圍著天藍色圍巾,頭頂戴著頂小氈帽,戴著厚厚手套的小胖手不住地鼓著,呦嗬自己老子走快點兒。
“慢著點兒。”陸坤瞧著劉麗萍和仨孩子跑在前頭,不禁打了個冷顫跟上。
“你連小孩子都不如。”劉麗萍二話沒說,回過頭來拽著陸坤就往前跑。
陸坤倒不在意自個兒媳婦的絮叨,畢竟她年紀上來了,典型的更年期倒了,脾氣不太好,比以前可暴躁多了,人也囉嗦,隻得招呼著大丫兒、二丫兒照顧照顧小光頭,別待會兒摔倒了。這天兒,人要是摔倒了,肯定揪疼揪疼的,跟用刀子劃一樣。
要不是為了孩子們學好,不給他們扯後腿,陸坤寧願在家裏待上一整天,也不願意在這個天氣出來受這寒風吹。
這寒風可沒有提神醒腦的作用,反倒是整得人暈暈乎乎的。
剛開始跑了一圈,第二圈的時候陸坤就直接慢走了,第三圈的時候幹脆不願意動彈了。
“差不多得了哈,別待會兒家裏來客人,見不著咱們,可就不好了。”陸坤尋摸借口道。
元宵節剛過沒幾天,家裏還時常來客人,陸坤這倒不是說謊。
要是人家客人一大早來了,家裏主人全出門去了,那待著多不自在。
公園裏雖然冷得人直哆嗦,但卻已經慢慢熱鬧起來了。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啊我們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春晚的節目上,零點鍾聲響起前的《美好新時代》如今已經被放得爛大街了,可想而知這歌到底有多火,連賣糍粑的老大爺老大媽都哼上了。
“哎,我說你這人,說要回去的是你,這會兒你倒是快點兒啊。”劉麗萍見陸坤走著走著又落到後頭,不禁相當無語,也顧不上賢淑了,直接吼了一嗓子,“快點走,別磨嘰了。”
......
回到家裏,剛吃上早餐,電話又嘟嘟響個不停。
“蔣嫂,幫忙接個電話。”陸坤正大吃特吃呢,突然來電話,他懶得去接。
“哎,好。”蔣嫂趕忙去接電話,對著那頭問了幾句,然後把電話放下,走到陸坤身邊小聲道,“先生,是貴安縣政府的人。”
“貴安縣政府的人?”陸坤把嘴角的蝦餃咽下,眉頭微微一皺,然後拉開椅子,起身過去接電話。
陸坤臉上洋溢著假笑,“喂,張局長,找我有事兒?”
“陸總好,我是受高書記所托,邀請您出席五月中旬的教育扶持資助大會,這不是擔心您事情多時間忙到時候抽不出空參加嘛嘛,所以提請邀請,希望您到時候盡量擠出時間來一趟......”貴安縣教育局張局長忙不迭解釋道。
啥玩意?
要捐款的?
陸坤聽了前半句的時候就有種直接撂電話的衝動了,但聽到後邊這才意識到原來是他誤會了。
去年為了進省政協,陸坤捐了六百多萬給貴安縣,用於興建教室、改善校舍,現在終於全部竣工,出了成果。
這麽大的事情,當然要搞得熱鬧一點,聲勢隆重一點。
電話那頭張局長笑著道,“高書記前天還跟我說呢,說陸總是咱們貴安走出來的,這份感情得維護好了,香火情不能斷,要咱們勤加聯係呢。”
“那你替我給高書記問好。至於你們搞的那教育扶持大會,放心,到時候我會回去一趟的。”捐了六百萬,有這待遇倒是不稀奇,陸坤估摸著高偉良這回是想給他戴個高帽子呢。
這什麽勞什子大會,陸坤肯定是絕對的主角,畢竟鈔能力非同凡響。
當然了,陸坤答應參加這什麽勞什子大會,倒不是純粹地想要去出風頭,盡管這也是一方麵原因。做了好事不宣傳,誰知道你是誰呀?這種事兒就得當仁不讓。
另一個則是陸坤想回去看看建成的那些教室校舍到底是什麽模樣,可別建成豆腐渣工程才好。
雖然所有工程的施工都是石頭手下的工程隊在操作,但不親眼看看,陸坤還真不放心。
他可不想往後隨便來個洪水、地震之類的天災,教室校舍之類的比老舊房子還容易塌了,連帶著他的名聲受損。
張局長笑著道,“萬分感謝陸總在我任上的時候支持縣裏的教育工作,全縣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陸坤給貴安縣裏捐六百萬的時候,縣教育局局長並不是這位,原先那位在工程沒完成之前,就已經被調走了,倒是讓這位張局長落了個便宜。聽他的口氣,像是要不了多久,他也會往上升一升。
“嗯,我也會抽出時間回去看看你們的工作成效。”陸坤稍微敲打了他一下,就怕這家夥光想著升官,不顧教育工作。
“萬分歡迎!有什麽不妥和缺陷,陸總你到時候盡管批評指正!”
張局長的熱情更盛了幾分,笑嗬嗬道,“高書記曾經說過,陸總您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捐多捐少是你的個人心意,我們得把自己和下邊的人的手腳管好,讓錢落到實處,切實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
陸坤點點頭,嗯了一聲。
“另外,高書記不止一次提過,讓我們跟陸總您保持友好聯係,希望陸總您多回家鄉投資,發展地方經濟,增加就業崗位......”張局長‘圖窮匕見’,說出隱藏目的。
陸坤皺著眉頭想了想,實在想不出來縣裏還有什麽值得他投資,但嘴上卻還是應付著,“我會盡力的。”
貴安縣的基礎條件先天就不適合發展大型工業,如何發展一些小型紡織業的話,熟手工人的招聘又是個大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諸如治安亂衛生差、基礎交通設施差、原料匱乏等一大堆製約條件,別回頭掙不到錢反倒虧錢。
哪怕一直到後世,貴安也沒怎麽發展起來。
先天基礎差的地方玩工業,貌似很難玩得轉,可能還沒有搞地產來得快。
雖然後世房地產飽受詬病,但房地產對城市化的推進,顯然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的,隻不過是政府手裏的韁繩沒牽好,導致房地產撒丫子狂奔,一去不回頭而已。
當然了,如果能投入幾個億,在這個時代的貴安瘋狂折騰房地產,然後再進行旅遊城市建設,發展旅遊城市明片,也的確是有可能發展出點樣子。
但關鍵的是,哪來的幾個億?
幾個億的資金,哪怕是對於省政府來說,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哪怕是有那些大土豪要到貴安投資這麽一大筆資金,省政府也會毫不猶豫地出麵截胡。
實在是現在省裏到處都缺錢!
剛撩了電話,還沒消停多久,電話又打進來了。
得,連吃個早飯都不安生。
“啥事兒?”陸坤的話有些衝,心裏尋思著這會兒給他打電話的肯定不是什麽大領導,多半是自己的那些手下。
一猜就準。
陳向陽嘿嘿兩聲,剛想對自個兒老板噓寒問暖表殷勤呢,就被陸坤這話給噎住了。
知道自己老板心情不是太好,自然不會再沒眼力勁兒地觸黴頭。
“陸總,我這給您報喜呢!”陳向陽在電話那頭直言道。
陸坤撇撇嘴,“可拉倒吧。沒糟心事兒,我就阿彌陀佛了。到底有什麽事兒,趕緊說,待會兒我要出去一趟,可沒功夫跟你在這兒瞎扯淡。”
“陸總,您還不知道吧,省裏已經決定把今年的五一勞動獎章頒給您了,您說,這算不算是好消息?”陳向陽也不兜圈子了,直接爆了個猛料。
陸坤愣了愣,過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問道,“你聽誰說的呀,消息可靠不?我怎麽沒聽說這事兒?”
“嗨。”,陳向陽朗笑道,“跟省裏領導打聽的唄!雖然這事兒還沒公開,但據說您票數最高。”
“那行,也勉強算是好消息。”五一勞動獎章的含金量相當高,遠遠高於一般的獎項,盡管這隻是一個省級的勞動獎章,但其政治意義卻也非同凡響。
這幾年的勞動獎章頒發得有點亂,獲獎者不拘於各行各業,隻要對社會做出傑出貢獻,都有可能獲獎。
不過,再過幾年,五一勞動獎章就會變得更專業。
商人首先被剔出出評選範圍,從此與五一勞動獎章絕緣。
那個時候的五一勞動獎章,更熱衷於頒給教師、科研工作者、醫生、軍人等特殊職業人群,以示對文化、對科學等特殊從業人員的尊敬。
畢竟這些年流傳甚廣的“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的坊間俚語,對科學文化事業從業者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既然已經確定了科教興國的戰略,那就要貫徹到底!
陸坤倒是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頗為眼熱,但他心裏也有逼數,估摸著是不可能得到了。
這也算是重生的一個小小的遺憾。
當然了,陸坤前世連省級的五一勞動獎章都沒資格摸,這輩子早早地省級五一勞動獎章十拿九穩,也算是小有進步了。
陳向陽聽出了陸坤口中嘚瑟的語氣,也不禁笑笑,“陸總,我這兒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的。”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再繞彎子,下個月的獎金直接取消。”陸坤臭屁道。陳向陽這家夥,也不知打哪兒學了磨磨唧唧的性子,說話辦事都不爽利了,讓人恨不得削他腦袋!
“嘿嘿,咱們前些日子不是料理了那個南國經濟周報嘛,現在那個報館已經落到咱們手裏了。”陳向陽把這第二個所謂的‘好消息’抖落出來。
陸坤目光一凝,這麽說來,自己也就有了辦報資質了。
現在拿下紙媒雖然麻煩,但隻要多走走門路,最終還是能辦下來的,可再過幾年想再染指紙媒,難度就相當大了。
前陣子陸坤倒是聯係了省裏的一些實力派,他們可能是出於給麵子的緣故,雖然沒顯得有多熱情,但到底也沒托他的手肘。
換言之,這事兒成了。
至於陸坤心心念念的孫家手裏的輿論力量......
孫家實在是把這份力量抓得太緊了!
哪怕是陸坤拿出了大筆的利益作為交換條件,孫家也死活不放手。
‘慢慢來吧。’陸坤自我勸慰道,老話也有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嗯,知道了。”對於這件事,陸坤倒是顯得相當平靜。
一個報社而已,倒算不上什麽大事兒。
想要把一個紙媒發展成為傳媒集團,需要走很長一段道路。
另外,在國內想要形成真正的傳媒集團,有相當多的製約因素。別的不說,光就是電視台牌照這一塊,上邊的領導就不可能放手,哪怕是有通天的關係也辦不下來。
想要把路子走寬敞,走傳播“心靈雞湯”的路子,倒是不錯,後世《讀者》、《意林》在紙質圖書市場大蕭條的背景下,依舊有一定的銷量。
再加上積極申請國家的補貼和獎勵,《讀者》、《意林》一直活得相當滋潤。
後世如果不是環保抓得嚴,影響了印刷行業和造紙行業,致使紙質媒體雜誌成本高企,可能傳統雜誌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餘暉。
“不是,陸總,那個報社是不是得改名?”
陳向陽詢問道,“現在原南國周報的除那位孔社長外,原班人馬全招回來了,您看是不是什麽時候過來視察一下,我們也好正式開啟業務。”
“報社名字當然得換了,你們先擬出幾個來,由我把關拍板。咱們不是辦周報,而是辦日報,每日發行一期報紙。另外,模仿《讀者》,咱們也辦一個差不多。你們把準備工作做完備了,到時候通知小潘提醒我就行了。”
原南國經濟周報因為經濟原因,辦的周報,但陸坤可不會這麽小家子氣。
光是他名下的企業和參股的企業,就能把這份日報的所有廣告承包下來。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