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這會兒了還寫呢?”
劉麗萍見陸坤伏在桌案寫東西,把泡好的熱茶輕輕擱在他邊上。
陸坤後頭衝她笑笑:“能寫多少算多少了。”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溜走,再有一段時間他就要北上了,到時候估計得折騰不少時間,要是不盡快把《未來屬於中國》的大體框架和基本內容填充完,到時候可就趕不上風口了。畢竟後麵的各種工作都很瑣碎,一時半會兒的肯定趕不出來。
“怎麽不陪孩子們看電視?”
陸坤吹了吹茶杯,白色的霧氣立馬散開,眼珠子眨了眨,看向劉麗萍道。
“廣告呢。”劉麗萍笑笑,“我這不尋思過來看看你在幹嘛呢嘛。”
“兒子?”
陸坤正想回媳婦話呢,就見門口站著一個小人,“來,到爸爸這兒來。”
“爸爸。”
小光頭蹦蹦跳跳的跑過來。
“來,給爸爸捶背。”
陸坤衝他揮揮手。
還別說,小光頭攥著的小拳頭力度適中,力道穩定,如同雨點一樣砸在背上,讓人舒服得想要呻/吟出聲。
“爸爸,舒服不~”
小光頭不覺得無聊也不覺得累,反而錘得很開心。
雖然這小子乖巧聰慧,但是終究是個孩子,玩心很重。
“嗯~”
陸坤很輕鬆。
“行了,我先去洗澡了,你們父子倆聊。”
劉麗萍見這父子倆互動得盡興,自個兒待著無趣,給自己找事做。
次日。
一覺醒來,依然神清氣爽,陸坤覺得自己的狀態前所未有的好。
在媳婦的幫助下,陸坤把自己打扮得人模狗樣的。開車回公司,還沒回到辦公室,就迎頭撞上了孫博文。
“陸總,今天這麽早啊?”孫博文開玩笑道。
陸坤擠出一絲笑容,邊走邊問道,“行了,別貧了,說說,最近公司有什麽大事兒不?”
廣東省那邊的市場已經打開了局麵,徹底站穩了,要不然陸坤的心情也不會這麽輕鬆。
“大事兒倒沒事大事,全都按部就班唄。”
孫博文說完,像是想起了什麽,哦了一聲然後要道,“對了,又有人邀請咱們去上市了,還是香港那邊的證券機構。”
“哦?”
陸坤眉毛微挑,思忖片刻道,“跟他們保持友好關係,至於上市的問題,先拖一拖。”
雖說上市的準備工作比較多,沒個一年半載也決計完不成,但也沒必要太趕時間。
再者說了,估計今年公司的業績出來,很多人對華坤集團就不會再那麽眼熱了,今年賬麵肯定大幅虧損,哪怕營收飆升了好幾倍,依舊無法改變總體虧損的事實。
孫博文點點頭,快步上前幫忙陸坤摁了下電梯,“那行,我待會就吩咐下去......”
陸坤坐在辦公室裏,無聊地轉著簽字筆,事兒很多,卻沒心思管。
94年是中國的大熱之年,除卻本就大熱的經濟領域外,“中國文化崛起”一詞更是熱得幾乎炸裂。
隨著回歸日期越發臨近,港人迫切地想要了解大陸的事物,港媒也在推波助瀾,因而造成了很熾烈的“中國熱潮”:香港的各行各業,都在積極主動地尋求與大陸的聯係,邀請大陸的名人去交流。許多大陸的嚴肅文學家、社會學家更是接二連三地被請去香港各高校演講交流。
至於經濟領域,更是被海外不厭其煩地報道。
具有大陸概念的紅籌股,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投資熱點,爆炒、爆炒、再爆炒!
特別是去年開始,由於大陸的私企上市困難,紛紛跑去香港運作,股東與股民皆是賺得盆滿缽滿。
今年,紅籌股熱度未消,反而愈加熾烈!
香港證券機構迫切地想要引入更多優質的大陸企業赴港上市,從這場資本盛宴中攫取利益。
中國概念股大熱,不單單是在香港,在美國也同樣大熱。
在92南巡之後,就有中國公司陸續在美國上市,幾乎全部暴漲,在資本市場上得到世界看好,其中“華晨金杯”便是典型代表,僅僅兩個月內,股價就從16美元攀升至33美元。
陸坤很清楚,這場簸箕全球範圍的中國概念熱潮,時間並不會太長,直至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就會戛然而止。
所以無論是華坤集團還是康師傅集團,想要上市的話要麽趕在金融危機之前,要麽就等金融危機過後資本市場緩過氣來才能赴港上市。
至於大陸癌股,這個還是算了,機製不健全,容易栽跟頭。
陸坤還算好的,因為他比較少在外邊吹牛放大話,所以倒是沒那麽受追捧。
這年頭的大陸企業家,被境外媒體瘋狂爆炒,個個頭頂無數光環,賣保健品的、賣日化的、甚至開大碗麵連鎖店的喊幾句弄死麥當勞的口號,都能獲得資本市場的看好......
陸坤先是看了一下當月的銷售報表,看安桂省內諸多店的報告時喜上眉梢,待得看貴州方麵的報表時也寬慰自己一句‘還不錯嘛’,最後看廣東地區的銷售報表時,心髒病都差點嚇出來了。
營收自然是高得離譜,單是幾個地級市的分店,營業收入就幾乎相當於華坤集團在安桂、貴州、湖南三省營銷總額的七成!
不過後麵特意打了紅色下劃線的‘虧損2700萬人民幣’,卻是刺眼無比。
幾千萬可不是小數目,心疼得陸坤差點滴血!
他想過價格戰傷身,可沒想到這麽傷,安桂、貴州、湖南三省分店皆是業績又創新高,可廣東一地卻是賠本賺吆喝。
“有什麽事兒?”陸坤見管財務的楊副總站在門口就要敲門。
楊副總連忙走進來,攤開文件夾道,“陸總,廣州那邊讓我們把批地皮款項打過去,您看?”
陸坤揉揉腦袋,鬱悶事兒一個接一個,都是錢鬧的,配送中心的地肯定是要付錢的,拖也拖不了多久。
想了片刻,陸坤還是咬了咬牙,拿起簽字筆在文件上簽字,“趕緊打過去,拖長了人家反而懷疑我們的實力。”
第一期款項兩千萬,擠一擠還是能擠出來的,頂多再壓一壓供貨商的貨款。
妙書屋
劉麗萍見陸坤伏在桌案寫東西,把泡好的熱茶輕輕擱在他邊上。
陸坤後頭衝她笑笑:“能寫多少算多少了。”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溜走,再有一段時間他就要北上了,到時候估計得折騰不少時間,要是不盡快把《未來屬於中國》的大體框架和基本內容填充完,到時候可就趕不上風口了。畢竟後麵的各種工作都很瑣碎,一時半會兒的肯定趕不出來。
“怎麽不陪孩子們看電視?”
陸坤吹了吹茶杯,白色的霧氣立馬散開,眼珠子眨了眨,看向劉麗萍道。
“廣告呢。”劉麗萍笑笑,“我這不尋思過來看看你在幹嘛呢嘛。”
“兒子?”
陸坤正想回媳婦話呢,就見門口站著一個小人,“來,到爸爸這兒來。”
“爸爸。”
小光頭蹦蹦跳跳的跑過來。
“來,給爸爸捶背。”
陸坤衝他揮揮手。
還別說,小光頭攥著的小拳頭力度適中,力道穩定,如同雨點一樣砸在背上,讓人舒服得想要呻/吟出聲。
“爸爸,舒服不~”
小光頭不覺得無聊也不覺得累,反而錘得很開心。
雖然這小子乖巧聰慧,但是終究是個孩子,玩心很重。
“嗯~”
陸坤很輕鬆。
“行了,我先去洗澡了,你們父子倆聊。”
劉麗萍見這父子倆互動得盡興,自個兒待著無趣,給自己找事做。
次日。
一覺醒來,依然神清氣爽,陸坤覺得自己的狀態前所未有的好。
在媳婦的幫助下,陸坤把自己打扮得人模狗樣的。開車回公司,還沒回到辦公室,就迎頭撞上了孫博文。
“陸總,今天這麽早啊?”孫博文開玩笑道。
陸坤擠出一絲笑容,邊走邊問道,“行了,別貧了,說說,最近公司有什麽大事兒不?”
廣東省那邊的市場已經打開了局麵,徹底站穩了,要不然陸坤的心情也不會這麽輕鬆。
“大事兒倒沒事大事,全都按部就班唄。”
孫博文說完,像是想起了什麽,哦了一聲然後要道,“對了,又有人邀請咱們去上市了,還是香港那邊的證券機構。”
“哦?”
陸坤眉毛微挑,思忖片刻道,“跟他們保持友好關係,至於上市的問題,先拖一拖。”
雖說上市的準備工作比較多,沒個一年半載也決計完不成,但也沒必要太趕時間。
再者說了,估計今年公司的業績出來,很多人對華坤集團就不會再那麽眼熱了,今年賬麵肯定大幅虧損,哪怕營收飆升了好幾倍,依舊無法改變總體虧損的事實。
孫博文點點頭,快步上前幫忙陸坤摁了下電梯,“那行,我待會就吩咐下去......”
陸坤坐在辦公室裏,無聊地轉著簽字筆,事兒很多,卻沒心思管。
94年是中國的大熱之年,除卻本就大熱的經濟領域外,“中國文化崛起”一詞更是熱得幾乎炸裂。
隨著回歸日期越發臨近,港人迫切地想要了解大陸的事物,港媒也在推波助瀾,因而造成了很熾烈的“中國熱潮”:香港的各行各業,都在積極主動地尋求與大陸的聯係,邀請大陸的名人去交流。許多大陸的嚴肅文學家、社會學家更是接二連三地被請去香港各高校演講交流。
至於經濟領域,更是被海外不厭其煩地報道。
具有大陸概念的紅籌股,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投資熱點,爆炒、爆炒、再爆炒!
特別是去年開始,由於大陸的私企上市困難,紛紛跑去香港運作,股東與股民皆是賺得盆滿缽滿。
今年,紅籌股熱度未消,反而愈加熾烈!
香港證券機構迫切地想要引入更多優質的大陸企業赴港上市,從這場資本盛宴中攫取利益。
中國概念股大熱,不單單是在香港,在美國也同樣大熱。
在92南巡之後,就有中國公司陸續在美國上市,幾乎全部暴漲,在資本市場上得到世界看好,其中“華晨金杯”便是典型代表,僅僅兩個月內,股價就從16美元攀升至33美元。
陸坤很清楚,這場簸箕全球範圍的中國概念熱潮,時間並不會太長,直至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就會戛然而止。
所以無論是華坤集團還是康師傅集團,想要上市的話要麽趕在金融危機之前,要麽就等金融危機過後資本市場緩過氣來才能赴港上市。
至於大陸癌股,這個還是算了,機製不健全,容易栽跟頭。
陸坤還算好的,因為他比較少在外邊吹牛放大話,所以倒是沒那麽受追捧。
這年頭的大陸企業家,被境外媒體瘋狂爆炒,個個頭頂無數光環,賣保健品的、賣日化的、甚至開大碗麵連鎖店的喊幾句弄死麥當勞的口號,都能獲得資本市場的看好......
陸坤先是看了一下當月的銷售報表,看安桂省內諸多店的報告時喜上眉梢,待得看貴州方麵的報表時也寬慰自己一句‘還不錯嘛’,最後看廣東地區的銷售報表時,心髒病都差點嚇出來了。
營收自然是高得離譜,單是幾個地級市的分店,營業收入就幾乎相當於華坤集團在安桂、貴州、湖南三省營銷總額的七成!
不過後麵特意打了紅色下劃線的‘虧損2700萬人民幣’,卻是刺眼無比。
幾千萬可不是小數目,心疼得陸坤差點滴血!
他想過價格戰傷身,可沒想到這麽傷,安桂、貴州、湖南三省分店皆是業績又創新高,可廣東一地卻是賠本賺吆喝。
“有什麽事兒?”陸坤見管財務的楊副總站在門口就要敲門。
楊副總連忙走進來,攤開文件夾道,“陸總,廣州那邊讓我們把批地皮款項打過去,您看?”
陸坤揉揉腦袋,鬱悶事兒一個接一個,都是錢鬧的,配送中心的地肯定是要付錢的,拖也拖不了多久。
想了片刻,陸坤還是咬了咬牙,拿起簽字筆在文件上簽字,“趕緊打過去,拖長了人家反而懷疑我們的實力。”
第一期款項兩千萬,擠一擠還是能擠出來的,頂多再壓一壓供貨商的貨款。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