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個社會的目光都聚焦在兩會,而在此之前,華坤集團總算是完成了與正大集團的談判,成功把蓮花超市拿到手。
由於經濟危機持續肆虐,並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原本緊咬著既定價格不鬆口的正大集團,日子也過得扣扣索索起來,最近終於鬆了口。
收購蓮花超市東南亞諸分店的費用,倒是要比陸坤預計的還要少很多,但接下來的資源整合,品牌運營、產品銷售的費用,估計還是個無底洞。
東南亞那邊的地產現在不值錢,華坤超市要麵對的問題是需要承受一段時間的低利潤運營、甚至負利潤運營。
但從長遠來看,這筆收購無疑是十分劃算的。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無疑會對東南亞經濟恢複與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近兩年,安桂都在積極推動雙發經濟文化交流,打算促成東盟10+1的經濟合作模式,而作為這個開放模式的橋頭堡,安桂得到的好處,無疑是巨大的。
華坤集團目前賬上還剩不少資金,但短時間內,陸坤是不打算擴張了,尤其是短時間內不會在東南亞大肆擴張。
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華坤集團的主要精力都要放在國內的市場開拓上。
自從拿下了亞細亞商場的二十多家大型門店,華坤超市在北方諸省也有了落腳點。
華坤超市今明兩年的主要工作重心就是將亞細亞商場完全轉化為華坤集團的實力,並依托已有的大型門店在北方諸省不斷開花建設分店。
在完成這項工作後,華坤超市的線下擴張,就轉入穩健階段,雖然分店依舊會按照一定的擴張速度開下去,但主要的工作會變成加強物流倉儲的建設、配送體係建設、品牌營運建設。
難得的悠閑下午茶時間沒過多久,李爾福就打電話過來‘騷擾了’。
亞洲金融危機,李爾福在東南亞地區的產業受損得極為慘重,縮水了一大半,如今很多貨物都砸在手裏。
那些以往備受追逐的東西,如今大多無人問津,即便偶有有詢價的,也是把價格往死裏壓,簡直就跟趁火打劫似的。
別看李爾福這幾年轉型做電子廠、做娛樂產業投資,但他的最大資金來源,還是玉石珠寶、名貴木材、古董、海外房地產投資等。
如今經濟形勢不好,他砸在手裏的那些個貴重玩意,窮人買不起,富人大批破產、另一批富人忙著蠶食倒閉企業的腐肉,對玉石珠寶、字畫股東、珍惜木材之類的投資,係興趣缺缺。
如果想要將那些脫手變現,價格就得跌去幾成才有可能。
“我說,李老哥,你能不能別一抽空就給我推銷你手裏的那些寶貝?”
陸坤有些哭笑不得,搖搖頭道,“感興趣是感興趣,但我心知肚明,買不起就是買不起。”
他手裏的確是還有不少現金,但接下來花錢的地方還很多,可不能一門心思放到囤積玉石珠寶、字畫古董、木材香料上,那在他看來有些得不償失。
一件有價值的寶貝幾百萬上千萬,買個幾件,一個億都沒了。
有一個億,投點什麽不好?
雖然後世的股東玉石珠寶字畫之類的炒得也很熱,但到底還是沒有炒地皮暴利。
偶爾買點,當做留給自損後代的退路也就算了,他可沒想過將‘收藏’變成一份事業。
像李爾福那樣的,雖然身家豐厚,但如果沒有產業做支撐,其實社會地位也高不到哪裏去。
要不然前幾年,他也不會挖空心思,想著轉型。
現如今,李爾福的主業雖然依舊是倒賣古董,但產業鏈已經進一步延長,跟雲彩省建立了翡翠玉石聯係,跟安桂省建立了木材、香料聯係、跟廣東省建立了電子廠聯係、製片廠聯係......
簡而言之,李爾福的產業是大而全,卻又普遍大而不強。
也正因如此,最近他的現金流有些吃緊,裁汰了不少門店的店員,關閉了不少店麵。
據他所說,原本他在泰國仰光有近二十家店,但亞洲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擔心社會秩序失控,他已經把大部分寶貝都轉移回國內了,剩下唯一正常營業的一家,也全是贗品。
“我現在在香港,看了不少關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報道,如今這邊的形勢很不好。”
李爾福的話語裏帶著濃濃的焦慮,“聽說你最近吃進去不少產業?”
“這倒沒錯。”
陸坤也沒隱瞞,一個是沒必要,一個是隱瞞不住。
最近這段時間,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大家都在擴張,不是並購民企,就是接盤國企,趁著危機擴張,並不是什麽稀罕事。
至於隱瞞不住,或許外人看不清他的一係列眼花繚亂的操作,但李爾福這個老狐狸,鐵定能猜出來三五分。
“你跟我說說,這對大陸有什麽影響?”
李爾福凝神問道,末了還補充了一句,“我最近都在香港這邊處理相關的資產,之後打算把錢投到大陸,你看行不行得通?”
香港經濟如今就是一個火藥桶,就差點燃引信了,大量的資本都在出逃,港股一片綠油油,經濟形勢很糟糕,民眾信心嚴重不足。
李爾福看得很清楚,香港經濟即便是挺過了國際炒家的這次攻擊,自身也會傷筋動骨,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療養,才能慢慢恢複生氣。
陸坤想了想道,“投資大陸肯定是要比投資香港更有前途。雖說大陸的營商環境和各項製度和香港還有差距,但這對生意人來說,卻更容易發財。”
營商環境好,不代表錢就好掙,同理,製度健全,反而不利於不法商人鑽規則漏洞,這也是在很多情況下,政府明知自身製度、規則漏洞一大堆,也沒有急著堵上的原因。
留著那些規則漏洞,可以作為‘魚餌’,吸引大魚上鉤。
至於什麽時候選擇把漏洞補上,這個就得看心情,等收網的時候,一個也跑不掉。
由於經濟危機持續肆虐,並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原本緊咬著既定價格不鬆口的正大集團,日子也過得扣扣索索起來,最近終於鬆了口。
收購蓮花超市東南亞諸分店的費用,倒是要比陸坤預計的還要少很多,但接下來的資源整合,品牌運營、產品銷售的費用,估計還是個無底洞。
東南亞那邊的地產現在不值錢,華坤超市要麵對的問題是需要承受一段時間的低利潤運營、甚至負利潤運營。
但從長遠來看,這筆收購無疑是十分劃算的。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無疑會對東南亞經濟恢複與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近兩年,安桂都在積極推動雙發經濟文化交流,打算促成東盟10+1的經濟合作模式,而作為這個開放模式的橋頭堡,安桂得到的好處,無疑是巨大的。
華坤集團目前賬上還剩不少資金,但短時間內,陸坤是不打算擴張了,尤其是短時間內不會在東南亞大肆擴張。
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華坤集團的主要精力都要放在國內的市場開拓上。
自從拿下了亞細亞商場的二十多家大型門店,華坤超市在北方諸省也有了落腳點。
華坤超市今明兩年的主要工作重心就是將亞細亞商場完全轉化為華坤集團的實力,並依托已有的大型門店在北方諸省不斷開花建設分店。
在完成這項工作後,華坤超市的線下擴張,就轉入穩健階段,雖然分店依舊會按照一定的擴張速度開下去,但主要的工作會變成加強物流倉儲的建設、配送體係建設、品牌營運建設。
難得的悠閑下午茶時間沒過多久,李爾福就打電話過來‘騷擾了’。
亞洲金融危機,李爾福在東南亞地區的產業受損得極為慘重,縮水了一大半,如今很多貨物都砸在手裏。
那些以往備受追逐的東西,如今大多無人問津,即便偶有有詢價的,也是把價格往死裏壓,簡直就跟趁火打劫似的。
別看李爾福這幾年轉型做電子廠、做娛樂產業投資,但他的最大資金來源,還是玉石珠寶、名貴木材、古董、海外房地產投資等。
如今經濟形勢不好,他砸在手裏的那些個貴重玩意,窮人買不起,富人大批破產、另一批富人忙著蠶食倒閉企業的腐肉,對玉石珠寶、字畫股東、珍惜木材之類的投資,係興趣缺缺。
如果想要將那些脫手變現,價格就得跌去幾成才有可能。
“我說,李老哥,你能不能別一抽空就給我推銷你手裏的那些寶貝?”
陸坤有些哭笑不得,搖搖頭道,“感興趣是感興趣,但我心知肚明,買不起就是買不起。”
他手裏的確是還有不少現金,但接下來花錢的地方還很多,可不能一門心思放到囤積玉石珠寶、字畫古董、木材香料上,那在他看來有些得不償失。
一件有價值的寶貝幾百萬上千萬,買個幾件,一個億都沒了。
有一個億,投點什麽不好?
雖然後世的股東玉石珠寶字畫之類的炒得也很熱,但到底還是沒有炒地皮暴利。
偶爾買點,當做留給自損後代的退路也就算了,他可沒想過將‘收藏’變成一份事業。
像李爾福那樣的,雖然身家豐厚,但如果沒有產業做支撐,其實社會地位也高不到哪裏去。
要不然前幾年,他也不會挖空心思,想著轉型。
現如今,李爾福的主業雖然依舊是倒賣古董,但產業鏈已經進一步延長,跟雲彩省建立了翡翠玉石聯係,跟安桂省建立了木材、香料聯係、跟廣東省建立了電子廠聯係、製片廠聯係......
簡而言之,李爾福的產業是大而全,卻又普遍大而不強。
也正因如此,最近他的現金流有些吃緊,裁汰了不少門店的店員,關閉了不少店麵。
據他所說,原本他在泰國仰光有近二十家店,但亞洲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擔心社會秩序失控,他已經把大部分寶貝都轉移回國內了,剩下唯一正常營業的一家,也全是贗品。
“我現在在香港,看了不少關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報道,如今這邊的形勢很不好。”
李爾福的話語裏帶著濃濃的焦慮,“聽說你最近吃進去不少產業?”
“這倒沒錯。”
陸坤也沒隱瞞,一個是沒必要,一個是隱瞞不住。
最近這段時間,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大家都在擴張,不是並購民企,就是接盤國企,趁著危機擴張,並不是什麽稀罕事。
至於隱瞞不住,或許外人看不清他的一係列眼花繚亂的操作,但李爾福這個老狐狸,鐵定能猜出來三五分。
“你跟我說說,這對大陸有什麽影響?”
李爾福凝神問道,末了還補充了一句,“我最近都在香港這邊處理相關的資產,之後打算把錢投到大陸,你看行不行得通?”
香港經濟如今就是一個火藥桶,就差點燃引信了,大量的資本都在出逃,港股一片綠油油,經濟形勢很糟糕,民眾信心嚴重不足。
李爾福看得很清楚,香港經濟即便是挺過了國際炒家的這次攻擊,自身也會傷筋動骨,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療養,才能慢慢恢複生氣。
陸坤想了想道,“投資大陸肯定是要比投資香港更有前途。雖說大陸的營商環境和各項製度和香港還有差距,但這對生意人來說,卻更容易發財。”
營商環境好,不代表錢就好掙,同理,製度健全,反而不利於不法商人鑽規則漏洞,這也是在很多情況下,政府明知自身製度、規則漏洞一大堆,也沒有急著堵上的原因。
留著那些規則漏洞,可以作為‘魚餌’,吸引大魚上鉤。
至於什麽時候選擇把漏洞補上,這個就得看心情,等收網的時候,一個也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