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戰局進入逐漸對峙階段,越池大決戰後,西南軍不進攻是不想接受包袱,而隨著日本第二波遠征軍逐步進入中南半島,後勤也限製了中國西南軍的進攻,日本全新組建的部隊缺乏實戰經驗,也沒能力主動進攻。
英法不會去花巨大代價對殖民地賑災,暹羅被洗劫一空無力賑災,中南半島暴動如火山一般爆發,愈演愈烈,英法致命軍團,日本遠征軍和暹羅軍隊四處鎮壓,烽火連天。
北部西南軍控製區,大量的難民遷移而入,安置難民,整修交通,恢複生產一片繁忙。
雙方的邊軍隔著二三十公裏對峙,盡管雙方指揮官都勒令不得進攻,可為前線安全,避免情報泄露,幾乎雙方不約而同的下令,前方部隊射殺一切妄圖接近防線的生物。不少逃難到這對峙地帶的中南半島土著難民,都在雙方毫不留情絞殺下灰飛煙滅。
中南半島上血雨腥風、哀鴻遍野,民眾完全無法安心從事恢複生產,為了生存都不得不卷入風暴。
不斷有鎮壓大屠殺的照片和資料傳出,世界媒體一片嘩然,紛紛指責英法日的暴行,更有無數的反戰人士呼籲雙方結束戰爭。英法的確想結束戰爭,但是王猛怎麽可能放棄這個壓製、羞辱英法的機會?這正是乘他病要他命的最佳時機。
“王猛,你好好看看這些報紙,適可而止吧!”宋教仁再次來到西南,他拿出一疊報紙摔在王猛的辦公桌上,巨大的憤怒讓他胸膛起伏不定,對於王猛堅決拒絕和談,他簡直不能理解。
王猛目光落到報紙照片上,一個巨大的萬人坑,日軍將無數土著的屍體往裏麵丟,還有一片片土著被槍殺的照片,口中冷淡地道:“死的又不是我們的同胞,你急什麽?”當初洗劫中南半島,已經將當時到達的地區的華僑半強製的撤離,隻要能達到戰略目的,死再多的土著,那又如何?他更本不會皺一下眉頭。
宋教仁嘶啞著叫道:“因為這場戰爭死了多少人,難道你還覺得不夠嗎?”
王猛冷笑道:“這跟我有什麽關係。英法到現在還不肯放棄支持日本和我國作對,我就不能給他們喘息時機,否則到時候死的就不是這些土著,而是我們的同胞。再說,殺人的是英法日,這更表明了他們的血腥和野蠻,視廣大殖民地人民如牲畜。作為革命者,你應該去宣傳廣大殖民地人民奮起反抗,擺脫被奴役和屠戮的命運,來我這裏做什麽?”
宋教仁痛心疾首地道:“王猛,王總司令。你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難道你就沒有一點責任嗎?難道你就沒有一點點同情心嗎?難道你就這麽鐵石心腸?”
王猛冷笑道:“你倒是同情心泛濫,現在我們國內有多少同胞在饑餓死亡線上掙紮?你怎麽不去同情?你睜開眼睛看看,我們西南付出了多大代價安置幾千萬難民,這些人大多數就是從你們革命黨之下流落至此,我的同情心連同胞都不夠給,哪裏還有多餘?那我問你,麵對我們的同胞,你的同情心在哪裏?”
宋教仁有些惱羞成怒,革命黨控製區形成饑荒這是事實,等於打他們的臉。但仍然抗聲道:“事分輕重緩急,對於同胞,我們當然關心,可現在中南半島的人們正在遭受屠殺。告訴我,要怎樣才能讓你回心轉意?要怎樣你才肯救救這千萬生靈!”
王猛厲聲道:“我的觀點已經非常明確。達不到目的我決不罷休。”
“你、你狠。”宋教仁半響才從口中憋出幾個字,大口喘氣後慘笑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到今天終於見識到了。可這一戰死傷何止千萬,王猛,你真應該下地獄。”最後一句,他幾乎是竭斯底裏的怒吼。
王猛縱聲狂笑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宋先生,佛經中記載,地藏菩薩曰:‘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隻要我中華神州還有一個同胞在受苦難,就不要指望我對他人施舍一點同情。”
這一刻,宋教仁心如雷噬,內心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悲哀。毫無疑問,王猛絕對是個充滿強烈愛國主義的民族主義者,深受儒家‘內聖外王’正宗精神的熏陶;而對外,那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鐵血梟雄,視人命如草芥,視蒼生如螻蟻。
王猛歎息道:“宋先生,你應該清楚我國國力和西方列強的差距,我們此次能占據上風,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和戰士的鮮血,外加大量的巧合。這樣的機會,也許隻有一次......。”
宋教仁不知道自己是怎麽離開的,腦中一片亂哄哄的。當他清醒過來,已經站在一處廢棄的要塞上,俯視著海防港口,那裏是密密麻麻的軍艦,更有強大如小山般巨大的戰列艦,盡管他不是第一次看到,仍然為那震撼人心的鋼鐵巨獸感到震動,這無不顯示出西南軍的強大實力。在這裏,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強大的力量,看到中國在強勢崛起的曙光。
“這樣的機會,也許隻有一次...。”王猛的話仍然回蕩在宋教仁的腦海,他不是沒有見識之輩,遊曆歐美他見識了歐美的強大和發達,可眼前這一幕已經足以證明西南的強大,在他看來不遜色於西方絕大多數強國,一股強烈的憤怒在他的內心翻滾:借口,他這是借口......“宋先生!”一個聲音將宋教仁驚醒,宋教仁回身望去,驚訝地道:“李西華將軍,你怎麽會在這裏。”
來人正是同盟會的鄂軍將領李西華,他笑道:“送一批軍官前來整訓,剛才看到先生上來了。沒想到您也會來到海防。”看了看身上的肩章,笑道,“我現在不是將軍,隻是上校。得有戰功才會晉升。”
宋教仁怒哼一聲道:“王猛果然是想方設法鼓動軍隊打仗,他來這麽一手,就有無數的上校為了想做將軍巴不得開戰。自古好戰必亡,難道他就不知道嗎?”以他的才智,立即領會王猛的用意,對此十分不滿。
李西華卻正色道:“可是下麵還有一句,‘忘戰必危’。”
宋教仁臉色很難看:“你也支持繼續開戰?”
李西華略為猶豫,但很快很堅決地道:“是的。”
宋教仁不可思議地道:“你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我記得當初你也是反對王猛的激進主義的,來到西南軍中,你就變了嗎?”
李西華苦笑道:“是的。我的想法變了。在這裏你才可以感受到軍民如虹的士氣,可以感受到讓人熱血澎湃的力量,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我們的力量贏得世界的尊重,在這裏才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國崛起的曙光。西南軍的威名不是誰賦予的,而是戰場上博得的,中國要奠定國際話語權,就必須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宋教仁大聲道:“不是已經勝利了嗎?英法已經再次派人求和。”
李西華冷笑道:“求和那又如何?可他們並不服氣。他們一門心思還想扶持日本牽製我國,還想在我國領土上為所欲為保存租界。我再也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那是對軍人的侮辱。當初舍生忘死投身革命是為了什麽?就是為了今天。”
宋教仁感受到李西華的堅決,沉默半響道:“西南真的強大到可以擊敗英法日聯軍嗎?”
李西華思索半響,組織語言道:“我們的實力遠遠不如英法日,生產後勤受到極大限製,一些威力巨大的重武器我們無法製造,比如軍艦,我們最大能力隻能製造兩千噸一下的戰艦,先進的艦炮道現在一門都造不出。可我們這次能擊敗英法日。”
宋教仁皺起了眉頭:“我怎麽感覺你的話前後矛盾?”
李西華道:“因為很幸運,總司令利用水攻覆滅了日本陸軍幾乎全部精華,而英法主力在歐洲被同盟國牽製,現在他們能發揮的實力不過十之一二而已。我們能勝利不是因為西南軍夠強,而是因為諸多努力創造的奇跡和特殊的時機。一旦英法解決歐洲問題傾力東顧,加上有日本的配合,我們將完全沒有任何取勝的機會。”
宋教仁厲聲道:“既然你知道這樣,為什麽還要堅持戰爭?我們就更應該盡快的解決戰爭,努力發展,盡快的壯大力量,這樣才能在將來有自保之力。同時盡快完成國家的統一,整合全國之力,我們將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
李西華道:“我不否認你這個想法是有道理的,全國統一也會極大加強我國的力量。可是,難道您不覺得這個想法未免太保守了嗎?我們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麽要這麽做?”
宋教仁怒極而笑:“你們的更好的選擇就是把戰爭進行下去嗎?”
“是的。”李西華回答的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道,“為什麽不呢?現在英法無法發揮力量,日本重整大軍也不過是新兵,基本不可能戰勝我們,我們為什麽不把戰爭一直進行下去,直到他們無法承受。英法如果實力大損,那麽在歐洲他們就可能和同盟國兩敗俱傷,甚至戰敗。那麽他們還有什麽能力來對付我國?”
“這隻是你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宋教仁充滿了憤怒,“歐洲對峙了這麽多年都沒有打起來,萬一英法和德國和解呢?那麽我國將麵臨滅頂之災......。”原本誌同道合的革命者,不同的判斷引發激烈的爭執。一個是穩健型的保守戰略,一個是激進型的進攻戰略,可以說兩種方法都是可行的。實際上雙方都有充分的理由,於是兩種理念產生激烈的碰撞。
“箭已在弦,如何能不發...。”
“......。”(未完待續)
英法不會去花巨大代價對殖民地賑災,暹羅被洗劫一空無力賑災,中南半島暴動如火山一般爆發,愈演愈烈,英法致命軍團,日本遠征軍和暹羅軍隊四處鎮壓,烽火連天。
北部西南軍控製區,大量的難民遷移而入,安置難民,整修交通,恢複生產一片繁忙。
雙方的邊軍隔著二三十公裏對峙,盡管雙方指揮官都勒令不得進攻,可為前線安全,避免情報泄露,幾乎雙方不約而同的下令,前方部隊射殺一切妄圖接近防線的生物。不少逃難到這對峙地帶的中南半島土著難民,都在雙方毫不留情絞殺下灰飛煙滅。
中南半島上血雨腥風、哀鴻遍野,民眾完全無法安心從事恢複生產,為了生存都不得不卷入風暴。
不斷有鎮壓大屠殺的照片和資料傳出,世界媒體一片嘩然,紛紛指責英法日的暴行,更有無數的反戰人士呼籲雙方結束戰爭。英法的確想結束戰爭,但是王猛怎麽可能放棄這個壓製、羞辱英法的機會?這正是乘他病要他命的最佳時機。
“王猛,你好好看看這些報紙,適可而止吧!”宋教仁再次來到西南,他拿出一疊報紙摔在王猛的辦公桌上,巨大的憤怒讓他胸膛起伏不定,對於王猛堅決拒絕和談,他簡直不能理解。
王猛目光落到報紙照片上,一個巨大的萬人坑,日軍將無數土著的屍體往裏麵丟,還有一片片土著被槍殺的照片,口中冷淡地道:“死的又不是我們的同胞,你急什麽?”當初洗劫中南半島,已經將當時到達的地區的華僑半強製的撤離,隻要能達到戰略目的,死再多的土著,那又如何?他更本不會皺一下眉頭。
宋教仁嘶啞著叫道:“因為這場戰爭死了多少人,難道你還覺得不夠嗎?”
王猛冷笑道:“這跟我有什麽關係。英法到現在還不肯放棄支持日本和我國作對,我就不能給他們喘息時機,否則到時候死的就不是這些土著,而是我們的同胞。再說,殺人的是英法日,這更表明了他們的血腥和野蠻,視廣大殖民地人民如牲畜。作為革命者,你應該去宣傳廣大殖民地人民奮起反抗,擺脫被奴役和屠戮的命運,來我這裏做什麽?”
宋教仁痛心疾首地道:“王猛,王總司令。你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難道你就沒有一點責任嗎?難道你就沒有一點點同情心嗎?難道你就這麽鐵石心腸?”
王猛冷笑道:“你倒是同情心泛濫,現在我們國內有多少同胞在饑餓死亡線上掙紮?你怎麽不去同情?你睜開眼睛看看,我們西南付出了多大代價安置幾千萬難民,這些人大多數就是從你們革命黨之下流落至此,我的同情心連同胞都不夠給,哪裏還有多餘?那我問你,麵對我們的同胞,你的同情心在哪裏?”
宋教仁有些惱羞成怒,革命黨控製區形成饑荒這是事實,等於打他們的臉。但仍然抗聲道:“事分輕重緩急,對於同胞,我們當然關心,可現在中南半島的人們正在遭受屠殺。告訴我,要怎樣才能讓你回心轉意?要怎樣你才肯救救這千萬生靈!”
王猛厲聲道:“我的觀點已經非常明確。達不到目的我決不罷休。”
“你、你狠。”宋教仁半響才從口中憋出幾個字,大口喘氣後慘笑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到今天終於見識到了。可這一戰死傷何止千萬,王猛,你真應該下地獄。”最後一句,他幾乎是竭斯底裏的怒吼。
王猛縱聲狂笑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宋先生,佛經中記載,地藏菩薩曰:‘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隻要我中華神州還有一個同胞在受苦難,就不要指望我對他人施舍一點同情。”
這一刻,宋教仁心如雷噬,內心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悲哀。毫無疑問,王猛絕對是個充滿強烈愛國主義的民族主義者,深受儒家‘內聖外王’正宗精神的熏陶;而對外,那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鐵血梟雄,視人命如草芥,視蒼生如螻蟻。
王猛歎息道:“宋先生,你應該清楚我國國力和西方列強的差距,我們此次能占據上風,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和戰士的鮮血,外加大量的巧合。這樣的機會,也許隻有一次......。”
宋教仁不知道自己是怎麽離開的,腦中一片亂哄哄的。當他清醒過來,已經站在一處廢棄的要塞上,俯視著海防港口,那裏是密密麻麻的軍艦,更有強大如小山般巨大的戰列艦,盡管他不是第一次看到,仍然為那震撼人心的鋼鐵巨獸感到震動,這無不顯示出西南軍的強大實力。在這裏,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強大的力量,看到中國在強勢崛起的曙光。
“這樣的機會,也許隻有一次...。”王猛的話仍然回蕩在宋教仁的腦海,他不是沒有見識之輩,遊曆歐美他見識了歐美的強大和發達,可眼前這一幕已經足以證明西南的強大,在他看來不遜色於西方絕大多數強國,一股強烈的憤怒在他的內心翻滾:借口,他這是借口......“宋先生!”一個聲音將宋教仁驚醒,宋教仁回身望去,驚訝地道:“李西華將軍,你怎麽會在這裏。”
來人正是同盟會的鄂軍將領李西華,他笑道:“送一批軍官前來整訓,剛才看到先生上來了。沒想到您也會來到海防。”看了看身上的肩章,笑道,“我現在不是將軍,隻是上校。得有戰功才會晉升。”
宋教仁怒哼一聲道:“王猛果然是想方設法鼓動軍隊打仗,他來這麽一手,就有無數的上校為了想做將軍巴不得開戰。自古好戰必亡,難道他就不知道嗎?”以他的才智,立即領會王猛的用意,對此十分不滿。
李西華卻正色道:“可是下麵還有一句,‘忘戰必危’。”
宋教仁臉色很難看:“你也支持繼續開戰?”
李西華略為猶豫,但很快很堅決地道:“是的。”
宋教仁不可思議地道:“你為什麽會有這種想法?我記得當初你也是反對王猛的激進主義的,來到西南軍中,你就變了嗎?”
李西華苦笑道:“是的。我的想法變了。在這裏你才可以感受到軍民如虹的士氣,可以感受到讓人熱血澎湃的力量,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我們的力量贏得世界的尊重,在這裏才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國崛起的曙光。西南軍的威名不是誰賦予的,而是戰場上博得的,中國要奠定國際話語權,就必須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宋教仁大聲道:“不是已經勝利了嗎?英法已經再次派人求和。”
李西華冷笑道:“求和那又如何?可他們並不服氣。他們一門心思還想扶持日本牽製我國,還想在我國領土上為所欲為保存租界。我再也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那是對軍人的侮辱。當初舍生忘死投身革命是為了什麽?就是為了今天。”
宋教仁感受到李西華的堅決,沉默半響道:“西南真的強大到可以擊敗英法日聯軍嗎?”
李西華思索半響,組織語言道:“我們的實力遠遠不如英法日,生產後勤受到極大限製,一些威力巨大的重武器我們無法製造,比如軍艦,我們最大能力隻能製造兩千噸一下的戰艦,先進的艦炮道現在一門都造不出。可我們這次能擊敗英法日。”
宋教仁皺起了眉頭:“我怎麽感覺你的話前後矛盾?”
李西華道:“因為很幸運,總司令利用水攻覆滅了日本陸軍幾乎全部精華,而英法主力在歐洲被同盟國牽製,現在他們能發揮的實力不過十之一二而已。我們能勝利不是因為西南軍夠強,而是因為諸多努力創造的奇跡和特殊的時機。一旦英法解決歐洲問題傾力東顧,加上有日本的配合,我們將完全沒有任何取勝的機會。”
宋教仁厲聲道:“既然你知道這樣,為什麽還要堅持戰爭?我們就更應該盡快的解決戰爭,努力發展,盡快的壯大力量,這樣才能在將來有自保之力。同時盡快完成國家的統一,整合全國之力,我們將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
李西華道:“我不否認你這個想法是有道理的,全國統一也會極大加強我國的力量。可是,難道您不覺得這個想法未免太保守了嗎?我們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麽要這麽做?”
宋教仁怒極而笑:“你們的更好的選擇就是把戰爭進行下去嗎?”
“是的。”李西華回答的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道,“為什麽不呢?現在英法無法發揮力量,日本重整大軍也不過是新兵,基本不可能戰勝我們,我們為什麽不把戰爭一直進行下去,直到他們無法承受。英法如果實力大損,那麽在歐洲他們就可能和同盟國兩敗俱傷,甚至戰敗。那麽他們還有什麽能力來對付我國?”
“這隻是你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宋教仁充滿了憤怒,“歐洲對峙了這麽多年都沒有打起來,萬一英法和德國和解呢?那麽我國將麵臨滅頂之災......。”原本誌同道合的革命者,不同的判斷引發激烈的爭執。一個是穩健型的保守戰略,一個是激進型的進攻戰略,可以說兩種方法都是可行的。實際上雙方都有充分的理由,於是兩種理念產生激烈的碰撞。
“箭已在弦,如何能不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