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六年七月,太虛大師主持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講習會,我有幸參加,大師在會中慷慨激昂地說道:“我們要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這句話給我很大的震撼。
回想我剛出家的時候,長老法師們常和我說:“你要好好修行,趕緊去了生脫死啊!”當時我才十二歲,在佛學院裏讀書,他們的話雖然聽來語重心長,卻在我方寸中起了一個很大的問號:“為什麽不鼓勵我多聞熏習,將來弘法利生,反而要我趕快了生脫死呢?”後來,我在課餘時充當知賓,遇到一些信徒來到佛門,經常說:“三界如火宅,娑婆如苦海,我要趕快脫離啊!”我更覺得納悶:“人間的責任都還沒有完成,卻急著要去脫離,這樣的人生觀不是很奇怪嗎?”如今聽太虛大師一席話,令我心開意解,我體會到:“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說法在人間,他的一生正是人間佛教性格的體現;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不是對神仙、鬼怪說的,也不是對地獄、傍生說的,佛法主要還是以‘人’為對象,所以它的本身就具備了人間佛教的性格。所以,人間佛教不是太虛大師的創說,而是佛陀的本懷;人間佛教也不是標新立異,而是複興佛法的根本。我們忝為佛子,想要紹隆佛種,光大聖教,就應該先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
數年之後,我來到台灣,目睹佛教的沒落,更覺得惟有太虛大師那句“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才足以振衰起弊,挽救頹勢,這時,經典中勝鬘夫人宮廷設學,教導幼童的耐心。大愛道比丘尼諄諄善誘,教化婦女的慈悲。馬鳴菩薩披上白氈,奏曲度眾的方便;道安大師四處講學,接引青年的智慧;法照大師發明五會念佛,度化朝野的善巧……一一浮現在我腦海裏。我以先賢作為榜樣,“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率先成立了星期學校、學生會、青年會、讀書會、念佛會、婦女法座會、佛教歌詠隊……在教學時,盡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及例子,讓大家了解佛法就在我們的生活裏。
記得有一次,煮雲法師到南方澳去布教,呼籲那裏的漁民要放棄媽祖信仰,轉而皈投佛教,結果引起當地居民的抗議,他們說:“這麽多年來,我們都說自己是佛教徒,但佛教卻沒有一個法師來為我們說法開示,都是媽祖在護佑著我們,現在你一來,憑什麽就要我們放棄對媽祖的信仰呢?”當我得知此事時,心中頓覺慚愧無比: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沒有到各處去弘法布教,化導眾生,辜負了佛陀美好的教義。另一方麵,我更深深感到:無論是哪一種信仰,都必須能幫助人們處理生活上的問題,才足以感召大家自動來歸。
佛教其實有很多法門都可以為世人解除疑難,隻可惜許多佛教徒不但沒有好好應用,反而以訛傳訛,誤導了大家,例如:稱夫妻為冤家,說兒女是討債鬼,視功名富貴如浮雲,責怪男女情愛是業障,還有鼓勵大家要遺世獨居,了生脫死等等。試問:這樣的佛教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如何能夠得到大眾的支持呢?回想佛世時,佛陀時而在皇宮官邸和國王大臣說法;時而到鄉村陋巷托缽,化導布衣百姓,為的是將佛法的喜悅傳播給大家,為什麽後世的佛子卻要違背佛陀普濟社會的人間性格,將自己與人間大眾孤立起來呢?佛陀告誡玉耶女要孝養公婆,敬順丈夫;告訴善生如何支配收入,如何事上待下;教育阿閣世王富國利民,安居樂業之道。勸導波斯匿王多食淡味,強健體魄之法。佛陀以其平易可親的人間性格,解決大眾現前的問題,因此所到之處,人人匍匐欣仰,為什麽後來的佛教徒卻自私自利,反其道而行呢?此外,佛陀並不因為自己已經證悟宇宙真理而排斥其他的神祇,相反地,佛陀給予諸多禮遇,不僅讓天龍八部作佛教的護法,而且讓他們站在身邊,一起聽聞真理。這種包容異己,自他互易的心量,將“人間佛教的性格”發揚到極致,我們又學到了多少呢?
念及佛陀的“人間佛教性格”,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身先力行,以扭轉誤導的觀念。所以,除了更加精進地邁開腳步,走遍世界各個角落,發揚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之外,舉凡信徒有了家庭糾紛、人際不和,隻要找到我,我都本著佛陀平等和諧的原則排難解紛,總要讓大家都能皆大歡喜,才覺得善盡己責。信徒生兒育女,我為他們提取名字;信徒子女結婚,我也為他們主持婚禮。新年到來,我為信徒們寫春聯;信徒們家有喪事,我也前往助念。甚至我還應信徒的請求,為他們教育子女,為他們排難解紛。我不但常常在開示時,鼓勵信徒求取淨財,奉獻社會。我也常常在說法時,告訴大家群我和諧之道,家庭美滿之道。我不但經常應邀主持佛化婚禮,我也在各地提倡佛化成年禮、佛化壽禮、佛化喪禮。議會開庭之日,請我主持灑淨,我欣然前往;公司股票上市,邀我為其開示,我也樂於赴會。我不但在工廠、公司、大廈、水庫的動土、落成典禮中主持灑淨儀式,讓佛陀的法水潤澤各行各業,我也抽空作“家庭普照”,讓佛陀的光明照亮每個家庭成員。
多年以來在各地雲遊弘法,我深深體會到:佛教徒應該當仁不讓,主動擔負起淨化社會的責任,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先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前年,我赴馬來西亞弘法時,告訴當時擔任馬來西亞佛光協會的秘書長陳瑞萊居士:“你能熱心從事公益活動固然很好,但是也要注重家庭生活,因為在一個家庭裏,先生需要太太的關懷,兒女需要母親的照顧,傭人需要女主人的鼓勵。”她的丈夫梁偉強先生在一旁聽了,高興得一再鼓掌,此後對於佛光會更加護持。去年,我再度應邀到馬來西亞作了九場的演講,承蒙那裏的林良實等多位部長的護持,不但每場必到,而且緊緊地跟著我,最難得的是,他們雖然都不是佛教徒,但是在皈依典禮時,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來和大家一起合掌稱念三寶。在主持點燈儀式,誦念祈願祝禱的時候,我突然心有所感,脫口而出:“希望在座的佛教徒們將心靈的燈光獻給佛陀,在座的耶穌徒們將心靈的燈光獻給上帝,在座的回教徒們將心靈的燈光獻給阿拉……”事後,許多人十分訝異於我的開明,他們說:“從來沒有一位佛教法師敢公開教人去尊奉其他宗教的神明!”
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北港天後宮想要參加台灣佛教會,但不獲準許,我建議主事者應當慎重考慮,因為台灣人向來拜媽祖的、拜城隍的,甚至信奉一貫道的,都稱自己是佛教徒,可見他們都將佛陀視為是最高的信仰,佛教應該攝受他們,為他們定位。像過去拜火教的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信奉懷疑論的舍利弗、目鍵連,率領眾弟子們皈投佛陀之後,佛教馬上就多了一千兩百五十位生力軍,他們在佛法弘傳初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佛陀教舍利弗、目鍵連必須尊重他們過去的外道老師刪闍耶毗多羅尼子,教師子將軍應繼續奉養他以前的外道老師,凡此不但無礙於佛教的發展,反而更讓人敬佩佛陀的通情達理,這不正是“人間佛教性格”最好的寫照嗎?
蘇東坡、柳宗元、白居易、王維、謝靈運、嶽武穆、鄭成功、梁啟超、章炳麟、蔣維喬、丁福保、楊仁山等,雖然都是飽讀詩書的儒者與武將,但由於他們對佛法的尊重,佛教界一直和他們保持友好的往來。他們讚美佛教,護持佛法的詩偈、文稿,膾炙人口,不但有助於佛教的發展,即使在今天,我們仍能從字裏行間看出佛法的廣博涵容及當時佛教的活躍狀況。因此,有容乃大不正是“人間佛教性格”的體現嗎?
所以,我不但在回教國家的馬來西亞鼓勵一個人可以擁有兩個信仰,在耶教國家的美國、澳大利亞,我也允許當地人士可以不放棄原來的信仰,而又皈依佛教。我相信慈悲偉大的佛陀一定能夠了解我的心意,懂得這種方便。近幾年來,前往佛光山歐美紐澳各道場請益佛法的當地人士越來越多,我也設法改善這些地方的學佛環境,例如:規定誦經要用英語,集會場合以英語為主,安裝同步翻譯設備,提供翻譯人員服務等等。
在西來寺的一次講習會中,我告訴大家:“以後美國人參加法會、課誦,不一定要跪拜,可以另外找個教室,設置一些桌椅讓他們坐著誦經。”沒想到話語甫畢,在座的美國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都歡呼叫好。下課之後,有人問我:“這樣的做法是否會有不良的影響?”我回答他:“不會的,一旦他們有了信仰的感情,就會自動地對諸佛菩薩五體投地。”
記得三十多年前,我剛到高雄時,建了一個壽山寺,最初許多白領階級人士慕名而來,但隻肯上香,不肯跪拜,我就將沙發椅搬到大雄寶殿去,邀請他們坐著誦經。此後,前來參加法會的人日益增多,一些原來不肯跪拜的人,後來不但每天都準時參加早晚課,行禮如儀,而且成為忠實的信徒。經雲:“欲令人佛智,先以欲鉤牽。”佛教四攝法門裏的同事、利行,四無量心裏的慈、悲、喜、舍,無非都是“人間佛教性格”的具體延伸,都是自利利他的無上法寶。
多年以前,我遠赴東瀛訪問,一位日本大學的校長和我說:“你們中國佛教常說要親善交流,其實你們心裏看不起我們日本,覺得我們日本和尚娶妻食肉;但日本和尚學曆高,會講經說法,也不一定看得起中國的出家人。此外,北傳佛教看不起南傳佛教,覺得他們是小乘行人;但南傳佛教也看不起北傳佛教,覺得北傳佛教的人沒有嚴守聲聞律儀。在佛教界,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怎麽團結得起來呢?其實每一個地方佛教的發展形態都有它獨特的社會背景啊!”對於這番話,我深有所感。佛經中描述淨光莊嚴國的淨華宿王佛再三囑咐妙音菩薩到娑婆世界晉謁釋迦牟尼佛時,看到土地穢惡,人身卑小,仍心存恭敬;眾香佛國的香積如來甚至命彼國菩薩來到娑婆國土時,必須收攝身上的香氣,舍去端嚴的身形,以免此土眾生心生羞恥,自慚形穢。可見十方諸佛都十分尊重各個地方的特性及不同眾生的根器。所以,我在世界各國推展國際佛教,也效法諸佛菩薩的“人間性格”,倡導佛教應該本土化,尤其在歐美國家,我鼓勵學佛不一定要剃頭出家,在家人隻要有能力,一樣也可以領眾熏修。後來我更為全球的在家信眾組織國際佛光會,成立檀講師製度,讓他們也有機會發揮所長,從弟子升級為講師,升級為領導。
佛陀在證悟時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顛倒,不能證得。”這句“眾生平等”的宣言,為黑暗的世間帶來無限的光明。可歎古今能真正實踐“平等”教義者能有幾人?多少年來,由於佛教徒墨守成規,以致於佛教的發展也受到了限製。
過去曾有一位比丘,語帶氣憤地問我:“為什麽比丘尼都不實踐八敬法向比丘跪拜呢?”一位比丘尼事後聞言,立即向我反駁:“跪拜是出自心中的誠意,那位比丘在佛教有什麽樣的功德建樹值得我們向他跪拜呢?”的確,“八敬法”在製定的時候有其時代背景,時至今日,比丘尼的學曆、能力都不在比丘之下,大家應該論功行事。法華會上,八歲龍女成佛,身為七佛之師的文殊師利菩薩還要向她禮拜;維摩丈室中,美麗天女借著散花演說大乘佛法,已證四果的舍利弗尊者也要對她恭敬讚歎。遙想當年大乘佛教能夠在印度蓬勃發展,不正因為它符合了“人間性格”嗎?
記得四十多年前,我剛到台灣的時候,見到比丘尼們一輩子在寺院裏清理灑掃,在家女性也總是躲在道場的廚房裏燒煮炊爨,心中頗不以為然。後來我訓練佛教婦女們從事各種佛教事業,發覺女眾具有耐煩細心的特質,做起事來絲毫不讓須眉。所以,初建佛光山的時候,我就喊出“四眾共有,僧信平等”的口號,我不但設立佛學院,讓有心學佛的男、女二眾都能入學就讀,而且訂出規章製度,讓比丘、比丘尼們都享有同等權利義務,讓在家、出家的弟子們都有加入僧團,參與寺務的機會。
過去曾經有一位同道譏稱我為“女性工作大隊的隊長”,幸好今日女眾弟子們都很爭氣,例如:被島內外佛教界、學術界交相讚譽的《佛光大辭典》,就是由佛光山的一群比丘尼所編輯而成的,而目前海內外的滴水坊也是由佛光山一群在家師姑相繼成立的。曾經有人說我太過保護在家眾的結果,將使白衣上座的末法時代加速來臨。但直至今日,我覺得四眾和諧,佛教興隆,並不讓古德專美於前。尤其近十年來,佛光山及佛光會由海內各地遍布到世界五大洲,由純粹中國人的僧團、教團發展到外籍人士的加入,這種迅速的成長過程豈是偶然?若非千千萬萬的弟子們都能秉持“人間佛教的性格”,實踐佛陀的平等教義,何以致此?
記得從前家師誌開上人每回寫信代我向母親報平安時,總是稱母親為“親家母”,直至今日,仍令我難以忘懷。有感於此,我不但對弟子們的父母優待禮遇,而且每年舉辦親屬會,邀請大家的父母歡聚一堂;同時對佛門有功的居士大德,我也給予安居奉養。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肯定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性格”,並且和我們一起攜手共建人間淨土。
如今,全中國的人民對“人間佛教”都充滿了渴仰之心。記得一九八九年,我訪問大陸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老緊緊地握著我的雙手,說道:“讓我們共同推動人間佛教吧!”後來他還公開發表了人間佛教的五項特性:一、群眾性:有廣大的信徒;二、長期性:佛教不會是一時一刻,而是長遠為大家所接受;三、國際性;四、民族性;五、複雜性,亦即融和性。最近,烏克蘭的新聞學博士斯大涅徹涅擴先生來訪,他也說:“雖然我信奉東正教,但是對於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向往已久。”可見人間佛教的性格已成為全球人類未來幸福的指標。
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就是在建立美好的人間淨土;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就是在建立佛化的清淨生活。希望我們每位佛教徒都先從自己開始,建立起人間佛教的性格!
(一九九九年三月)
回想我剛出家的時候,長老法師們常和我說:“你要好好修行,趕緊去了生脫死啊!”當時我才十二歲,在佛學院裏讀書,他們的話雖然聽來語重心長,卻在我方寸中起了一個很大的問號:“為什麽不鼓勵我多聞熏習,將來弘法利生,反而要我趕快了生脫死呢?”後來,我在課餘時充當知賓,遇到一些信徒來到佛門,經常說:“三界如火宅,娑婆如苦海,我要趕快脫離啊!”我更覺得納悶:“人間的責任都還沒有完成,卻急著要去脫離,這樣的人生觀不是很奇怪嗎?”如今聽太虛大師一席話,令我心開意解,我體會到:“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說法在人間,他的一生正是人間佛教性格的體現;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不是對神仙、鬼怪說的,也不是對地獄、傍生說的,佛法主要還是以‘人’為對象,所以它的本身就具備了人間佛教的性格。所以,人間佛教不是太虛大師的創說,而是佛陀的本懷;人間佛教也不是標新立異,而是複興佛法的根本。我們忝為佛子,想要紹隆佛種,光大聖教,就應該先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
數年之後,我來到台灣,目睹佛教的沒落,更覺得惟有太虛大師那句“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才足以振衰起弊,挽救頹勢,這時,經典中勝鬘夫人宮廷設學,教導幼童的耐心。大愛道比丘尼諄諄善誘,教化婦女的慈悲。馬鳴菩薩披上白氈,奏曲度眾的方便;道安大師四處講學,接引青年的智慧;法照大師發明五會念佛,度化朝野的善巧……一一浮現在我腦海裏。我以先賢作為榜樣,“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率先成立了星期學校、學生會、青年會、讀書會、念佛會、婦女法座會、佛教歌詠隊……在教學時,盡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及例子,讓大家了解佛法就在我們的生活裏。
記得有一次,煮雲法師到南方澳去布教,呼籲那裏的漁民要放棄媽祖信仰,轉而皈投佛教,結果引起當地居民的抗議,他們說:“這麽多年來,我們都說自己是佛教徒,但佛教卻沒有一個法師來為我們說法開示,都是媽祖在護佑著我們,現在你一來,憑什麽就要我們放棄對媽祖的信仰呢?”當我得知此事時,心中頓覺慚愧無比: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沒有到各處去弘法布教,化導眾生,辜負了佛陀美好的教義。另一方麵,我更深深感到:無論是哪一種信仰,都必須能幫助人們處理生活上的問題,才足以感召大家自動來歸。
佛教其實有很多法門都可以為世人解除疑難,隻可惜許多佛教徒不但沒有好好應用,反而以訛傳訛,誤導了大家,例如:稱夫妻為冤家,說兒女是討債鬼,視功名富貴如浮雲,責怪男女情愛是業障,還有鼓勵大家要遺世獨居,了生脫死等等。試問:這樣的佛教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如何能夠得到大眾的支持呢?回想佛世時,佛陀時而在皇宮官邸和國王大臣說法;時而到鄉村陋巷托缽,化導布衣百姓,為的是將佛法的喜悅傳播給大家,為什麽後世的佛子卻要違背佛陀普濟社會的人間性格,將自己與人間大眾孤立起來呢?佛陀告誡玉耶女要孝養公婆,敬順丈夫;告訴善生如何支配收入,如何事上待下;教育阿閣世王富國利民,安居樂業之道。勸導波斯匿王多食淡味,強健體魄之法。佛陀以其平易可親的人間性格,解決大眾現前的問題,因此所到之處,人人匍匐欣仰,為什麽後來的佛教徒卻自私自利,反其道而行呢?此外,佛陀並不因為自己已經證悟宇宙真理而排斥其他的神祇,相反地,佛陀給予諸多禮遇,不僅讓天龍八部作佛教的護法,而且讓他們站在身邊,一起聽聞真理。這種包容異己,自他互易的心量,將“人間佛教的性格”發揚到極致,我們又學到了多少呢?
念及佛陀的“人間佛教性格”,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身先力行,以扭轉誤導的觀念。所以,除了更加精進地邁開腳步,走遍世界各個角落,發揚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之外,舉凡信徒有了家庭糾紛、人際不和,隻要找到我,我都本著佛陀平等和諧的原則排難解紛,總要讓大家都能皆大歡喜,才覺得善盡己責。信徒生兒育女,我為他們提取名字;信徒子女結婚,我也為他們主持婚禮。新年到來,我為信徒們寫春聯;信徒們家有喪事,我也前往助念。甚至我還應信徒的請求,為他們教育子女,為他們排難解紛。我不但常常在開示時,鼓勵信徒求取淨財,奉獻社會。我也常常在說法時,告訴大家群我和諧之道,家庭美滿之道。我不但經常應邀主持佛化婚禮,我也在各地提倡佛化成年禮、佛化壽禮、佛化喪禮。議會開庭之日,請我主持灑淨,我欣然前往;公司股票上市,邀我為其開示,我也樂於赴會。我不但在工廠、公司、大廈、水庫的動土、落成典禮中主持灑淨儀式,讓佛陀的法水潤澤各行各業,我也抽空作“家庭普照”,讓佛陀的光明照亮每個家庭成員。
多年以來在各地雲遊弘法,我深深體會到:佛教徒應該當仁不讓,主動擔負起淨化社會的責任,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先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前年,我赴馬來西亞弘法時,告訴當時擔任馬來西亞佛光協會的秘書長陳瑞萊居士:“你能熱心從事公益活動固然很好,但是也要注重家庭生活,因為在一個家庭裏,先生需要太太的關懷,兒女需要母親的照顧,傭人需要女主人的鼓勵。”她的丈夫梁偉強先生在一旁聽了,高興得一再鼓掌,此後對於佛光會更加護持。去年,我再度應邀到馬來西亞作了九場的演講,承蒙那裏的林良實等多位部長的護持,不但每場必到,而且緊緊地跟著我,最難得的是,他們雖然都不是佛教徒,但是在皈依典禮時,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來和大家一起合掌稱念三寶。在主持點燈儀式,誦念祈願祝禱的時候,我突然心有所感,脫口而出:“希望在座的佛教徒們將心靈的燈光獻給佛陀,在座的耶穌徒們將心靈的燈光獻給上帝,在座的回教徒們將心靈的燈光獻給阿拉……”事後,許多人十分訝異於我的開明,他們說:“從來沒有一位佛教法師敢公開教人去尊奉其他宗教的神明!”
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北港天後宮想要參加台灣佛教會,但不獲準許,我建議主事者應當慎重考慮,因為台灣人向來拜媽祖的、拜城隍的,甚至信奉一貫道的,都稱自己是佛教徒,可見他們都將佛陀視為是最高的信仰,佛教應該攝受他們,為他們定位。像過去拜火教的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信奉懷疑論的舍利弗、目鍵連,率領眾弟子們皈投佛陀之後,佛教馬上就多了一千兩百五十位生力軍,他們在佛法弘傳初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佛陀教舍利弗、目鍵連必須尊重他們過去的外道老師刪闍耶毗多羅尼子,教師子將軍應繼續奉養他以前的外道老師,凡此不但無礙於佛教的發展,反而更讓人敬佩佛陀的通情達理,這不正是“人間佛教性格”最好的寫照嗎?
蘇東坡、柳宗元、白居易、王維、謝靈運、嶽武穆、鄭成功、梁啟超、章炳麟、蔣維喬、丁福保、楊仁山等,雖然都是飽讀詩書的儒者與武將,但由於他們對佛法的尊重,佛教界一直和他們保持友好的往來。他們讚美佛教,護持佛法的詩偈、文稿,膾炙人口,不但有助於佛教的發展,即使在今天,我們仍能從字裏行間看出佛法的廣博涵容及當時佛教的活躍狀況。因此,有容乃大不正是“人間佛教性格”的體現嗎?
所以,我不但在回教國家的馬來西亞鼓勵一個人可以擁有兩個信仰,在耶教國家的美國、澳大利亞,我也允許當地人士可以不放棄原來的信仰,而又皈依佛教。我相信慈悲偉大的佛陀一定能夠了解我的心意,懂得這種方便。近幾年來,前往佛光山歐美紐澳各道場請益佛法的當地人士越來越多,我也設法改善這些地方的學佛環境,例如:規定誦經要用英語,集會場合以英語為主,安裝同步翻譯設備,提供翻譯人員服務等等。
在西來寺的一次講習會中,我告訴大家:“以後美國人參加法會、課誦,不一定要跪拜,可以另外找個教室,設置一些桌椅讓他們坐著誦經。”沒想到話語甫畢,在座的美國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都歡呼叫好。下課之後,有人問我:“這樣的做法是否會有不良的影響?”我回答他:“不會的,一旦他們有了信仰的感情,就會自動地對諸佛菩薩五體投地。”
記得三十多年前,我剛到高雄時,建了一個壽山寺,最初許多白領階級人士慕名而來,但隻肯上香,不肯跪拜,我就將沙發椅搬到大雄寶殿去,邀請他們坐著誦經。此後,前來參加法會的人日益增多,一些原來不肯跪拜的人,後來不但每天都準時參加早晚課,行禮如儀,而且成為忠實的信徒。經雲:“欲令人佛智,先以欲鉤牽。”佛教四攝法門裏的同事、利行,四無量心裏的慈、悲、喜、舍,無非都是“人間佛教性格”的具體延伸,都是自利利他的無上法寶。
多年以前,我遠赴東瀛訪問,一位日本大學的校長和我說:“你們中國佛教常說要親善交流,其實你們心裏看不起我們日本,覺得我們日本和尚娶妻食肉;但日本和尚學曆高,會講經說法,也不一定看得起中國的出家人。此外,北傳佛教看不起南傳佛教,覺得他們是小乘行人;但南傳佛教也看不起北傳佛教,覺得北傳佛教的人沒有嚴守聲聞律儀。在佛教界,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怎麽團結得起來呢?其實每一個地方佛教的發展形態都有它獨特的社會背景啊!”對於這番話,我深有所感。佛經中描述淨光莊嚴國的淨華宿王佛再三囑咐妙音菩薩到娑婆世界晉謁釋迦牟尼佛時,看到土地穢惡,人身卑小,仍心存恭敬;眾香佛國的香積如來甚至命彼國菩薩來到娑婆國土時,必須收攝身上的香氣,舍去端嚴的身形,以免此土眾生心生羞恥,自慚形穢。可見十方諸佛都十分尊重各個地方的特性及不同眾生的根器。所以,我在世界各國推展國際佛教,也效法諸佛菩薩的“人間性格”,倡導佛教應該本土化,尤其在歐美國家,我鼓勵學佛不一定要剃頭出家,在家人隻要有能力,一樣也可以領眾熏修。後來我更為全球的在家信眾組織國際佛光會,成立檀講師製度,讓他們也有機會發揮所長,從弟子升級為講師,升級為領導。
佛陀在證悟時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顛倒,不能證得。”這句“眾生平等”的宣言,為黑暗的世間帶來無限的光明。可歎古今能真正實踐“平等”教義者能有幾人?多少年來,由於佛教徒墨守成規,以致於佛教的發展也受到了限製。
過去曾有一位比丘,語帶氣憤地問我:“為什麽比丘尼都不實踐八敬法向比丘跪拜呢?”一位比丘尼事後聞言,立即向我反駁:“跪拜是出自心中的誠意,那位比丘在佛教有什麽樣的功德建樹值得我們向他跪拜呢?”的確,“八敬法”在製定的時候有其時代背景,時至今日,比丘尼的學曆、能力都不在比丘之下,大家應該論功行事。法華會上,八歲龍女成佛,身為七佛之師的文殊師利菩薩還要向她禮拜;維摩丈室中,美麗天女借著散花演說大乘佛法,已證四果的舍利弗尊者也要對她恭敬讚歎。遙想當年大乘佛教能夠在印度蓬勃發展,不正因為它符合了“人間性格”嗎?
記得四十多年前,我剛到台灣的時候,見到比丘尼們一輩子在寺院裏清理灑掃,在家女性也總是躲在道場的廚房裏燒煮炊爨,心中頗不以為然。後來我訓練佛教婦女們從事各種佛教事業,發覺女眾具有耐煩細心的特質,做起事來絲毫不讓須眉。所以,初建佛光山的時候,我就喊出“四眾共有,僧信平等”的口號,我不但設立佛學院,讓有心學佛的男、女二眾都能入學就讀,而且訂出規章製度,讓比丘、比丘尼們都享有同等權利義務,讓在家、出家的弟子們都有加入僧團,參與寺務的機會。
過去曾經有一位同道譏稱我為“女性工作大隊的隊長”,幸好今日女眾弟子們都很爭氣,例如:被島內外佛教界、學術界交相讚譽的《佛光大辭典》,就是由佛光山的一群比丘尼所編輯而成的,而目前海內外的滴水坊也是由佛光山一群在家師姑相繼成立的。曾經有人說我太過保護在家眾的結果,將使白衣上座的末法時代加速來臨。但直至今日,我覺得四眾和諧,佛教興隆,並不讓古德專美於前。尤其近十年來,佛光山及佛光會由海內各地遍布到世界五大洲,由純粹中國人的僧團、教團發展到外籍人士的加入,這種迅速的成長過程豈是偶然?若非千千萬萬的弟子們都能秉持“人間佛教的性格”,實踐佛陀的平等教義,何以致此?
記得從前家師誌開上人每回寫信代我向母親報平安時,總是稱母親為“親家母”,直至今日,仍令我難以忘懷。有感於此,我不但對弟子們的父母優待禮遇,而且每年舉辦親屬會,邀請大家的父母歡聚一堂;同時對佛門有功的居士大德,我也給予安居奉養。我衷心希望大家都能肯定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性格”,並且和我們一起攜手共建人間淨土。
如今,全中國的人民對“人間佛教”都充滿了渴仰之心。記得一九八九年,我訪問大陸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老緊緊地握著我的雙手,說道:“讓我們共同推動人間佛教吧!”後來他還公開發表了人間佛教的五項特性:一、群眾性:有廣大的信徒;二、長期性:佛教不會是一時一刻,而是長遠為大家所接受;三、國際性;四、民族性;五、複雜性,亦即融和性。最近,烏克蘭的新聞學博士斯大涅徹涅擴先生來訪,他也說:“雖然我信奉東正教,但是對於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向往已久。”可見人間佛教的性格已成為全球人類未來幸福的指標。
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就是在建立美好的人間淨土;建立人間佛教的性格,就是在建立佛化的清淨生活。希望我們每位佛教徒都先從自己開始,建立起人間佛教的性格!
(一九九九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