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呂雉……”


    等陽毅辭別劉盈,從未央宮走出之時,已近卯時,天已破曉。


    就連長安城的宵禁,都已經在片刻之前解除,街道之上,已有了巡邏的內史衙役。


    而劉盈在昨夜反複提到的那個問題,卻在陽毅腦海中盤桓許久,揮之不去……


    “陽卿,朕為君,百官為臣,那太後呢?”


    “太後是君是臣?”


    昨夜,劉盈向陽毅提出的問題不下數百,但唯有這個問題,陽毅始終沒能給出答案。


    太後是臣?


    如果放在後世,‘後宮不得幹政’已然成為常態的時代,這麽說雖然不算太準確,但問題也不是很大。


    頂天了去,陽毅也可以用‘太後自然不是臣,但後宮不得幹政,乃是xx皇帝所定之祖製巴拉巴拉’,把這個問題給應付過去。


    但在此時,在華夏中央集權時期剛開啟,一應製度都還沒完善的漢室,這麽說,顯然就有問題了。


    因為在漢室,永遠有一個普行價值,是排在最前麵的。


    ——孝!


    光是劉邦登基之後,把老爹劉煓(tuān)尊為太上皇這一項,就已經為劉盈的問題,給出了最標準的答案。


    ——子孫後輩,斷然沒有比在世前輩更尊貴的道理!


    如此一來,這個問題在漢室的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


    太後是君!


    而且是比皇帝更尊貴,連皇帝都要俯首聽命的君!


    這個答案,顯然早就在陽毅的固有認知當中。


    但無奈的是:這個答案,陽毅決不能告訴劉盈……


    “唉,劉邦家的傻兒子啊……”


    “不過也對。”


    “要不是劉盈這麽傻,曆史上也不會有臨朝稱製的呂雉、禍亂漢祚的呂氏外戚了。”


    暗自感歎著,陽毅便抬起頭,卻發現清晨的街道之上,人影突然多了起來。


    “大早上的,哪來這麽多人?”


    與後世人刻板印象中的畫麵所不同:此時的長安城,甚至連大體輪廓都還沒有建造完成。


    想來也正常:雖說漢祚已‘享國十二年’,但這十二年,卻並不意味著亂世結束。


    理論上,漢元元年,是十二年前的公元前206年。


    而這一年之所以隻是理論上的漢元元年,則是因為這個‘元年’,得從劉邦得封漢王的第二年,韓信率大軍還定三秦之時算起。


    也就是說,從高皇帝元年到高皇帝五年,劉邦其實都還不是‘漢太祖’,而是項羽所封的漢王。


    直到漢元五年,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劉邦才正式在汜水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大漢。


    天下一統之後,漢室卻極其怪異的沒有因為一統,而成功進入亂世結束後的重建期。


    ——擊敗項羽,統一天下之後,劉邦遍封異姓諸侯,將關東大半土地封了出去!


    然後,就是從漢元五年開始,一直延續至今的異姓諸侯叛亂。


    ——劉邦稱帝短短六個月之後,即高皇帝五年秋七月,燕王臧荼率先起兵叛亂!


    又數月之後,臨江王共尉反;


    高皇帝六年秋,韓王信暗結匈奴,直接引發了之後的漢匈平城戰役。


    也正是在這一場戰役當中,禦駕親征的漢天子劉邦,被匈奴單於冒頓圍困在白登山足七天七夜。


    高皇帝七年,楚王韓信坐‘謀反未遂’,被貶為淮陰侯;


    高皇帝八年,趙王張敖坐‘謀逆未遂’,被貶為宣平侯;


    高皇帝十年,代國相陳豨反,劉邦征調梁王彭越前往平叛;


    高皇帝十一年,彭越由於因病拒絕劉邦征調,而被廢為庶民;


    同年夏天,故梁王彭越、淮陰侯韓信均被誅殺,淮南王英布(黥布)旋即起兵反叛……


    可以說:劉邦短短十二年的人生巔峰,做漢王的五年,都用在了項羽身上;做皇帝後的七年,則都用在了平滅異姓諸侯叛亂之上。


    也正是在去年禦駕親征,平滅英布叛亂的過程中,劉邦為流矢擊中,徹底消耗掉了僅存無多的壽命餘額。


    一直到劉邦駕崩前的三個月,也就是今年年初,關東依舊有謀逆的異姓諸侯(燕王盧綰)……


    出於‘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考慮,劉邦也終於在今年年初,同公侯勳貴白馬誓盟,製定了劉漢王朝唯一一條‘祖訓’。


    ——非有功,不得侯;非劉氏,不得王……


    作為開國皇帝的劉邦,直到生命的最後關頭,都還忙著‘誅滅異姓諸侯’,都城長安的建造工作,自然也就荒廢了下來。


    除了蕭何在劉邦登基那年,不計代價趕工期建造出的長樂、未央兩宮之外,此時的長安城,和過去的‘長安邑’幾乎毫無差別。


    沒有城牆環繞四周,也沒有享譽古今中外的八街九陌。


    此時的長安城,還僅僅隻是圍繞在長樂、未央兩宮所形成的大型村落而已。


    在陽毅的‘記憶’中,就連家裏的宅子,都是在一年多以前,才從一間破舊的茅草小院,變成了勉強看得過去的大宅。


    長安城還讀作‘長安邑’,自然也意味著長安此時的人口,遠沒有曆史上那麽多。


    自然而然,一大早如幽靈般出現在街道上的人群,在陽毅眼中,便顯得稍有些突兀起來。


    但很快,陽毅看清了那些人的衣著,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今日有早朝?”


    掐手算了算日子,陽毅這才反應過來:今天,是漢太祖高皇帝十二年六月戊戌(初五)。


    按照漢室‘五日一朝’的政治規則,今日,還真就是朝會日。


    想到這裏,陽毅便也不打算多做停留,趕忙加快了回家的腳步。


    ——陽毅如今‘戴罪之身’,萬一碰到打招呼的公卿百官,多少還是有點尷尬……


    正當陽毅盤算著要怎麽樣才能把臉遮住,又不顯得自己像匪盜的時候,一聲嘹亮的高呼,頓時惹得街上人群齊齊駐足。


    “二公子!”


    隻片刻之間,未央宮北闕外的街道之上,足足上百雙睡眼朦朧的眼眸猛地一睜,望向了陽毅。


    “淦!”


    暗道一聲晦氣,陽毅便咬牙抬起頭,就見自己的貼身奴仆陽大,正在不遠處瘋狂招手。


    但奇怪的是……


    “光招手不過來,這什麽意思?”


    沒等陽毅緩過神來,就覺身後突然想起一陣輕微的呼嘯聲。


    然後,就是一個蒲扇大的巴掌,狠狠拍在了陽毅後腦勺。


    “爾這逆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元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元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