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來,太後之欲,非獨掌大權?”
聽著陽毅對局勢的解讀,陽城延一聲詢問,頓時惹得陽毅糾結起來。
——呂雉不想奪權?
笑話!
在曆史上,這位可是連廢立天子時,都能用‘皇帝瘋了’作為借口的人物!
但客觀來講,就目前而言,陽毅還真拿不準呂雉的心思。
“究竟是在劉盈死後,呂雉才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還是早就有了那心思,隻是不好意思搶兒子的權力?”
“又或者,呂雉本身沒有那個心思,隻是被背後的利益集團推了上去……”
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陽毅也隻能暫時放下這個問題,對老爹微微點了點頭。
“依兒之見,太後之欲,非為專權,而乃陛下少弱,太後恐陛下為外朝所欺,故暫代陛下掌政。”
“陛下於此亦無怨念,隻覺太後管教過嚴,然仍於太後滿懷敬謝。”
雖然說出來的話和真實想法略有出入,但陽毅卻並不覺得有太大問題。
一來,此時的陽毅也不是很明白,呂雉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
既然不知道,那肯定不能對其擅加猜測——畢竟人家可是太後來的,背後亂嚼舌頭根,搞不好要天降禍事。
這二來,也是同樣的原因。
——再怎麽著,人家那也是太後~
就算呂雉光明正大穿上了帝袍冠玄,坐上了黃屋左纛,隻要沒有正式頒布稱帝詔書,陽毅就不可能在和別人的談話中,說呂雉‘心懷不軌’。
哪怕是老爹也不行!
其三,就是陽毅覺得: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呂雉和劉盈母子二人之間的關係,還算是比較平穩的。
呂雉雖然派陳平頂著郎中令的身份,去皇宮裏監視自己的兒子,但終歸沒有限製行動,也沒有把劉盈當做泥塑雕像。
——陳平任郎中令,最主要的任務可是‘傅教皇帝’!
如果劉盈能改變曆史上的命運,稍微活的久一些,那呂雉也未必就會像曆史上那般,成為漢室政權動蕩的導火索。
而且單從政治手腕、政治格局的角度來說,呂雉的存在,對如今乃至於未來的漢室,都還算是利大於弊。
如此說來,陽毅與其用‘呂雉是個謀朝篡位的女帝’這種話來嚇老爹,倒不如先讓老爹安下心來。
至於以後怎麽樣,等呂雉自己做出選擇,陽城延堂堂開國元勳,自然也能看的明白。
果不其然,聽到陽毅篤定的判斷之後,陽城延麵色都放鬆了些。
“朝堂之上,久有太後欲取陛下而代之之傳聞。”
“高皇帝駕崩之時,更有風論言,太後欲遍殺功臣!”
“如今看來,倒盡是空穴來風……”
看著老爹長鬆一口氣的模樣,陽毅用了好大的力氣,才勉強按捺住說出真相的衝動。
就見陽城延又是稍一思慮,便再問道:“依二郎之見,待陛下加冠大婚,太後當還政否?”
“若不還,陛下當如何?”
聽到陽城延片刻之內,就如此精準的預料到了未來的政治格局,陽毅不由麵色一滯,暗自感歎起來。
“這……”
“特麽是個工匠?”
暗自搖了搖頭,陽毅不由為自己的天真感到好笑。
——陽城延,確實是當今漢室最傑出的工匠。
但與此同時,陽城延還是整個華夏曆史上,唯一一個以工匠的身份,單單憑借工匠的技能,就被封為開國元勳功侯的人!
這樣一個人,會是一個隻知道蒙頭揮錘,於朝政之事一無所知的莽夫?
要是果真如此,那別說位列九卿、爵列徹侯了——隻怕早在鴻門宴那會兒,陽城延就能被玩兒死!
稍定定神,將腦海中對陽城延的刻板印象剔除,陽毅也不由嚴肅起來。
“兒私以為,陛下加冠大婚,而後必當親政!”
“太後為陛下生母,亦當勿阻。”
“然太後勿阻,其母族外戚、往昔部舊,恐難言……”
這,也是陽毅最認可的可能性。
作為母親,呂雉就算再怎麽喪心病狂,也不可能阻止兒子劉盈,成為一個真正大權在握的皇帝。
但呂雉願意還政,呂家的外戚們呢?
呂澤的兒子呂台、呂雉的侄子呂產呂祿呢?
呂澤往日在軍中的故舊、部將,如今已經頭頂徹侯之爵的那十來號人呢?
恐怕這,才是曆史上的呂雉臨朝稱製,前後掌漢室大權足足十五年的原因。
——身處呂氏外戚功侯集團當中,呂雉代表的,就已經不單單是自己、不單單是漢家太後了。
而是整個既得利益集團現在、未來,乃至於千秋萬代的利益。
陽毅所要麵對、破壞的,也恰恰是這個臭名昭著,破壞劉漢國祚發展曆程的既得利益集團。
——呂氏外戚!
這會很艱難。
會有無數名垂青史的猛人,如陳平、周勃,乃至於灌嬰、樊噲之輩,聯合成為陽毅的敵對勢力;
會有呂雉這般千年不出的‘女中俊傑’,蕭何、曹參這般千古罕見的賢相,成為陽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還會有劉盈這般天真爛漫、略帶憨厚的天子,隨時拖陽毅的後腿。
但陽毅心中,卻沒有絲毫畏懼,以及遲疑。
“有幸來到這世界,如果連這點改變都無法做到……”
“嘿嘿!”
暗自許下這宏偉遠大的誌向,陽毅再抬起頭時,目光中已盡是熊熊戰意!
而陽毅這番變化,也自然被一旁閉目沉思的陽城延看在眼裏。
就見陽城延閉目仰天,長出一口氣,語調深沉道:“如此看來,二郎是打定主意,要做忠直之臣了……”
這一刻,陽毅心中出現自穿越以來,在陽城延麵前的第一絲勇氣!
“稟大人:若有朝一日,太後同陛下反目,兒當執戟,侍立於陛下當麵!”
“彼時,大人當為何人臣?”
“呂氏乎?”
“劉氏乎?”
陽毅毫不帶敬意的語調聲,讓陽城延下意識一皺眉。
但隻在片刻之後,先前那抹愁雲慘淡,便再次回到了陽城延臉上。
“唉……”
“為臣者,何來‘擇選’之說……”
隻見陽城延滿帶的蕭瑟,搖頭苦笑著望向陽毅。
“今日早朝,曲逆侯同老夫言,太後欲以徹侯之爵厚賜老夫。”
“嗬……”
“二郎以為,老夫可還有承、拒之餘地?”
·
·
·
·
ps:有一個字,提前給大家解釋一下,算是本書對話中常出現,卻有雙重含義,容易產生疑問的字。
——然。
在古漢語中,“然”做語氣詞,可解為‘是’‘嗯’‘沒錯’‘雀食’等肯定;做介詞,又可以解為‘但是’‘不過’等轉折。
詞性是表肯定還是表轉折,具體還要結合上下文來看。
希望能為大家的閱讀帶來些許便利。
如果確實帶來了便利,那大家也不要摳搜那幾張推薦票了(hiahiahia!)
聽著陽毅對局勢的解讀,陽城延一聲詢問,頓時惹得陽毅糾結起來。
——呂雉不想奪權?
笑話!
在曆史上,這位可是連廢立天子時,都能用‘皇帝瘋了’作為借口的人物!
但客觀來講,就目前而言,陽毅還真拿不準呂雉的心思。
“究竟是在劉盈死後,呂雉才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還是早就有了那心思,隻是不好意思搶兒子的權力?”
“又或者,呂雉本身沒有那個心思,隻是被背後的利益集團推了上去……”
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陽毅也隻能暫時放下這個問題,對老爹微微點了點頭。
“依兒之見,太後之欲,非為專權,而乃陛下少弱,太後恐陛下為外朝所欺,故暫代陛下掌政。”
“陛下於此亦無怨念,隻覺太後管教過嚴,然仍於太後滿懷敬謝。”
雖然說出來的話和真實想法略有出入,但陽毅卻並不覺得有太大問題。
一來,此時的陽毅也不是很明白,呂雉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
既然不知道,那肯定不能對其擅加猜測——畢竟人家可是太後來的,背後亂嚼舌頭根,搞不好要天降禍事。
這二來,也是同樣的原因。
——再怎麽著,人家那也是太後~
就算呂雉光明正大穿上了帝袍冠玄,坐上了黃屋左纛,隻要沒有正式頒布稱帝詔書,陽毅就不可能在和別人的談話中,說呂雉‘心懷不軌’。
哪怕是老爹也不行!
其三,就是陽毅覺得: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呂雉和劉盈母子二人之間的關係,還算是比較平穩的。
呂雉雖然派陳平頂著郎中令的身份,去皇宮裏監視自己的兒子,但終歸沒有限製行動,也沒有把劉盈當做泥塑雕像。
——陳平任郎中令,最主要的任務可是‘傅教皇帝’!
如果劉盈能改變曆史上的命運,稍微活的久一些,那呂雉也未必就會像曆史上那般,成為漢室政權動蕩的導火索。
而且單從政治手腕、政治格局的角度來說,呂雉的存在,對如今乃至於未來的漢室,都還算是利大於弊。
如此說來,陽毅與其用‘呂雉是個謀朝篡位的女帝’這種話來嚇老爹,倒不如先讓老爹安下心來。
至於以後怎麽樣,等呂雉自己做出選擇,陽城延堂堂開國元勳,自然也能看的明白。
果不其然,聽到陽毅篤定的判斷之後,陽城延麵色都放鬆了些。
“朝堂之上,久有太後欲取陛下而代之之傳聞。”
“高皇帝駕崩之時,更有風論言,太後欲遍殺功臣!”
“如今看來,倒盡是空穴來風……”
看著老爹長鬆一口氣的模樣,陽毅用了好大的力氣,才勉強按捺住說出真相的衝動。
就見陽城延又是稍一思慮,便再問道:“依二郎之見,待陛下加冠大婚,太後當還政否?”
“若不還,陛下當如何?”
聽到陽城延片刻之內,就如此精準的預料到了未來的政治格局,陽毅不由麵色一滯,暗自感歎起來。
“這……”
“特麽是個工匠?”
暗自搖了搖頭,陽毅不由為自己的天真感到好笑。
——陽城延,確實是當今漢室最傑出的工匠。
但與此同時,陽城延還是整個華夏曆史上,唯一一個以工匠的身份,單單憑借工匠的技能,就被封為開國元勳功侯的人!
這樣一個人,會是一個隻知道蒙頭揮錘,於朝政之事一無所知的莽夫?
要是果真如此,那別說位列九卿、爵列徹侯了——隻怕早在鴻門宴那會兒,陽城延就能被玩兒死!
稍定定神,將腦海中對陽城延的刻板印象剔除,陽毅也不由嚴肅起來。
“兒私以為,陛下加冠大婚,而後必當親政!”
“太後為陛下生母,亦當勿阻。”
“然太後勿阻,其母族外戚、往昔部舊,恐難言……”
這,也是陽毅最認可的可能性。
作為母親,呂雉就算再怎麽喪心病狂,也不可能阻止兒子劉盈,成為一個真正大權在握的皇帝。
但呂雉願意還政,呂家的外戚們呢?
呂澤的兒子呂台、呂雉的侄子呂產呂祿呢?
呂澤往日在軍中的故舊、部將,如今已經頭頂徹侯之爵的那十來號人呢?
恐怕這,才是曆史上的呂雉臨朝稱製,前後掌漢室大權足足十五年的原因。
——身處呂氏外戚功侯集團當中,呂雉代表的,就已經不單單是自己、不單單是漢家太後了。
而是整個既得利益集團現在、未來,乃至於千秋萬代的利益。
陽毅所要麵對、破壞的,也恰恰是這個臭名昭著,破壞劉漢國祚發展曆程的既得利益集團。
——呂氏外戚!
這會很艱難。
會有無數名垂青史的猛人,如陳平、周勃,乃至於灌嬰、樊噲之輩,聯合成為陽毅的敵對勢力;
會有呂雉這般千年不出的‘女中俊傑’,蕭何、曹參這般千古罕見的賢相,成為陽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還會有劉盈這般天真爛漫、略帶憨厚的天子,隨時拖陽毅的後腿。
但陽毅心中,卻沒有絲毫畏懼,以及遲疑。
“有幸來到這世界,如果連這點改變都無法做到……”
“嘿嘿!”
暗自許下這宏偉遠大的誌向,陽毅再抬起頭時,目光中已盡是熊熊戰意!
而陽毅這番變化,也自然被一旁閉目沉思的陽城延看在眼裏。
就見陽城延閉目仰天,長出一口氣,語調深沉道:“如此看來,二郎是打定主意,要做忠直之臣了……”
這一刻,陽毅心中出現自穿越以來,在陽城延麵前的第一絲勇氣!
“稟大人:若有朝一日,太後同陛下反目,兒當執戟,侍立於陛下當麵!”
“彼時,大人當為何人臣?”
“呂氏乎?”
“劉氏乎?”
陽毅毫不帶敬意的語調聲,讓陽城延下意識一皺眉。
但隻在片刻之後,先前那抹愁雲慘淡,便再次回到了陽城延臉上。
“唉……”
“為臣者,何來‘擇選’之說……”
隻見陽城延滿帶的蕭瑟,搖頭苦笑著望向陽毅。
“今日早朝,曲逆侯同老夫言,太後欲以徹侯之爵厚賜老夫。”
“嗬……”
“二郎以為,老夫可還有承、拒之餘地?”
·
·
·
·
ps:有一個字,提前給大家解釋一下,算是本書對話中常出現,卻有雙重含義,容易產生疑問的字。
——然。
在古漢語中,“然”做語氣詞,可解為‘是’‘嗯’‘沒錯’‘雀食’等肯定;做介詞,又可以解為‘但是’‘不過’等轉折。
詞性是表肯定還是表轉折,具體還要結合上下文來看。
希望能為大家的閱讀帶來些許便利。
如果確實帶來了便利,那大家也不要摳搜那幾張推薦票了(hiahia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