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毅談胸露背,背負荊條,來到長樂宮西宮門外時,居然發現了一個和自己幾乎同樣打扮的人?
那人氣質和善敦厚,眉宇間稍帶些焦急,敞開的衣袍露出略有些發福的腹背,背上綁著的荊條,竟被太陽照的有些反光!
“嗨……”
“做戲也得做全套吧……”
這麽個微妙的時間點,再結合陽毅方才在未央宮所聞,眼前這人,可不就是當今天子劉盈唯一的兄長,高皇帝劉邦的長子,齊王劉肥?
看著劉肥後背上那幾根被剃幹淨,宛如定海神針般光滑的荊條,陽毅不由腹誹著搖了搖頭,走到宮門前約十五步,緩緩跪了下來。
不片刻,宮門處便有甲士一人上前,卻並沒有如陽毅預料那般,露出大義凜然的模樣。
“陽侍中此何為?”
嗯?
居然認識我?
略有困惑的心語一聲,陽毅又看了看那人的麵龐,卻並沒有感到麵熟。
暫且將眼前這人的身份撇在一旁,陽毅隻跪著一拱手:“請公代為通傳:故侍中臣陽毅,昧死百拜,以謝太後不罪之恩!”
就見那甲士麵色稍一滯,因試圖扶起陽毅而伸出的那隻手臂,最終還是被收了回去。
“還請稍待。”
對陽毅稍一拱手回禮,那甲士便回過身,快速向著宮內跑去。
看著那疾馳而去的背影,陽毅心中,不由湧現出些許疑惑。
“看上去,年紀不比我大多少啊?”
“怎麽就官至長樂宮宮門尉了?”
※※※※※※※※※※
“罪臣陽毅,昧死百拜,叩謝太後!”
走入長信殿內,陽毅目不斜視的走上前,直直叩拜了下去。
恭順乖巧的模樣,惹得呂雉都有些疑惑起來,不由將上半身稍稍前傾,好仔細看看陽毅的模樣。
看了好一會兒,呂雉才算是看明白:陽毅這幅架勢,分明是……
“負荊請罪?”
不由輕聲呢喃一聲,呂雉便輕揮揮手,示意身旁的寺人上前,替陽毅將背上綁著的荊條取下。
“嘶!”
“呼……”
看著陽毅下意識發出的吸氣聲,以及被寺人取下,其上沾有緋紅的荊條,呂雉心中的惱怒沒由來的散去大半。
“倒是個恭順的……”
對陽毅的惱怒消去大半,但呂雉一開口,語氣中還是帶上了若有似無的疏離。
“陽侍中官複原職,便乃前時之事了結;今何以負荊請罪於長樂?”
“莫不以為吾肚量微狹至斯,竟連‘忠言直諫’,都聞不得?”
聽著呂雉在‘忠言直諫’幾個字上狠狠咬下的語調,陽毅頓時明白過來:對自己這個‘狂妄之徒’,呂雉心裏,還是有氣沒消的。
不過也還好——肯說出來,就說明即便有氣,也沒剩多少。
如果真是一點都沒消氣,估計呂雉連提都不會提上次那件事。
肯開口說,就是願意給陽毅台階下了,隻看陽毅接不接。
“臣,不敢!”
“上旬,太後召公卿百官於長樂,以議軍國大事,臣彼時口出狂言,亂吾漢家軍國大政,此臣罪之其一。”
“其二者,太後仁厚寬和,自高皇帝駕崩,便代陛下臨朝理政,朝公百官皆交口讚之。”
“於舞陽侯之事,太後當自有籌策,臣位鄙,實不當枉論。”
在寺人的協助下將衣袍穿戴好,麵不改色的道出自己的‘罪證’,陽毅便稍抬起頭,滿是鄭重的跪回地上。
“其三,臣為陛下肱骨,卻行悖逆太後之舉,險損陛下同太後母子之情,此臣不忠!”
“其四,太後身以為天下母,臣為民,反不思恭順太後,乃臣不孝!”
鏗鏘有力的結束自己對自己的‘控訴’,陽毅眼眶邊沿,悄然留下兩行熱淚;語調竟也有些哽咽起來。
“幸太後、陛下寬仁,恕臣之罪;臣歸家,得嫡母、家父訓誡,後於家自省罪孽……”
“今陛下欲複臣之職,臣縱萬死,亦無顏複為侍禁中;然陛下之命,臣又不敢不從……”
“故臣此來,一乃謝罪於太後駕前,二,便乃懇請太後,勸陛下收回成命!“
“臣,臣……”
泣不成聲的吐出兩個字,陽毅便順著哭腔,一頭又磕在了地板之上,雙肩止不住的顫動。
看著陽毅在眼前跪地叩首,轉眼哭成一個淚人,再回想一番陽毅方才所言,呂雉堅如磐石的心,莫名的軟下些許。
“盈兒憨直純善,怎玩伴亦如此……”
“唉,罷了罷了~”
“終歸是吾兒之臣……”
暗自歎口氣,呂雉便稍整麵容,盡量將麵上寒意斂去大半,方示意一旁的寺人上前,將陽毅從地上扶起。
“卿既可恭聞雙親教誨,負荊請罪於長樂之外,便無言不孝;知己之謬誤,自省而知愧,便無言不賢。”
“知護天家母子之情,卿,更無言不忠矣……”
聞言,陽毅嗡然抬起頭,麵色滿是呆滯的做出了一個震驚至極的表情,。
過了良久,陽毅才滿帶羞愧的抿緊嘴唇,任由臉頰被洪濤所席卷,長身一拜。
“臣,臣……”
“臣謝太後!!!”
“謹願太後長樂未央,陛下千秋萬代!!!!!!”
許是被陽毅聲情並茂的演技所打動,又許是不忍讓一個未冠少年在麵前嚎哭叩首,呂雉終是沒忍住,讓一抹極其少見的溫和,出現在了自己的眉宇之間。
“及卿複官一事,便莫再推辭。”
“此既皇帝之明令,便為君言;君,無戲言。”
“吾漢家,亦無朝令而夕改、君令而太後阻之道理。”
聽聞此言,陽毅又是咧嘴哭了兩下,才乖巧懵懂的點了點頭。
“臣,謹遵太後教誨,日後必當忠君奉上,為陛下之命是從!”
“善。”
滿意的點了點頭,呂雉麵色之上,才終於出現些許親和。
“卿且起身。”
“吾漢家,非嬴之暴秦;君臣對奏,勿須行如此大禮。”
聽聞呂雉此言,長信殿內侍立著的宮女、寺人們,終於算是長出了一口氣。
——算下來,得有好些日子,沒再太後臉上看見如此‘和善’的笑容了……
“臣,不敢!”
怎料又是一聲拜喏聲響起,讓殿內眾人,包括呂雉都麵色一滯。
就見陽毅麵色糾結片刻,才似是下定決心般,猛地一拱手。
“臣此來,亦得陛下之重托,懇請太後答允……”
那人氣質和善敦厚,眉宇間稍帶些焦急,敞開的衣袍露出略有些發福的腹背,背上綁著的荊條,竟被太陽照的有些反光!
“嗨……”
“做戲也得做全套吧……”
這麽個微妙的時間點,再結合陽毅方才在未央宮所聞,眼前這人,可不就是當今天子劉盈唯一的兄長,高皇帝劉邦的長子,齊王劉肥?
看著劉肥後背上那幾根被剃幹淨,宛如定海神針般光滑的荊條,陽毅不由腹誹著搖了搖頭,走到宮門前約十五步,緩緩跪了下來。
不片刻,宮門處便有甲士一人上前,卻並沒有如陽毅預料那般,露出大義凜然的模樣。
“陽侍中此何為?”
嗯?
居然認識我?
略有困惑的心語一聲,陽毅又看了看那人的麵龐,卻並沒有感到麵熟。
暫且將眼前這人的身份撇在一旁,陽毅隻跪著一拱手:“請公代為通傳:故侍中臣陽毅,昧死百拜,以謝太後不罪之恩!”
就見那甲士麵色稍一滯,因試圖扶起陽毅而伸出的那隻手臂,最終還是被收了回去。
“還請稍待。”
對陽毅稍一拱手回禮,那甲士便回過身,快速向著宮內跑去。
看著那疾馳而去的背影,陽毅心中,不由湧現出些許疑惑。
“看上去,年紀不比我大多少啊?”
“怎麽就官至長樂宮宮門尉了?”
※※※※※※※※※※
“罪臣陽毅,昧死百拜,叩謝太後!”
走入長信殿內,陽毅目不斜視的走上前,直直叩拜了下去。
恭順乖巧的模樣,惹得呂雉都有些疑惑起來,不由將上半身稍稍前傾,好仔細看看陽毅的模樣。
看了好一會兒,呂雉才算是看明白:陽毅這幅架勢,分明是……
“負荊請罪?”
不由輕聲呢喃一聲,呂雉便輕揮揮手,示意身旁的寺人上前,替陽毅將背上綁著的荊條取下。
“嘶!”
“呼……”
看著陽毅下意識發出的吸氣聲,以及被寺人取下,其上沾有緋紅的荊條,呂雉心中的惱怒沒由來的散去大半。
“倒是個恭順的……”
對陽毅的惱怒消去大半,但呂雉一開口,語氣中還是帶上了若有似無的疏離。
“陽侍中官複原職,便乃前時之事了結;今何以負荊請罪於長樂?”
“莫不以為吾肚量微狹至斯,竟連‘忠言直諫’,都聞不得?”
聽著呂雉在‘忠言直諫’幾個字上狠狠咬下的語調,陽毅頓時明白過來:對自己這個‘狂妄之徒’,呂雉心裏,還是有氣沒消的。
不過也還好——肯說出來,就說明即便有氣,也沒剩多少。
如果真是一點都沒消氣,估計呂雉連提都不會提上次那件事。
肯開口說,就是願意給陽毅台階下了,隻看陽毅接不接。
“臣,不敢!”
“上旬,太後召公卿百官於長樂,以議軍國大事,臣彼時口出狂言,亂吾漢家軍國大政,此臣罪之其一。”
“其二者,太後仁厚寬和,自高皇帝駕崩,便代陛下臨朝理政,朝公百官皆交口讚之。”
“於舞陽侯之事,太後當自有籌策,臣位鄙,實不當枉論。”
在寺人的協助下將衣袍穿戴好,麵不改色的道出自己的‘罪證’,陽毅便稍抬起頭,滿是鄭重的跪回地上。
“其三,臣為陛下肱骨,卻行悖逆太後之舉,險損陛下同太後母子之情,此臣不忠!”
“其四,太後身以為天下母,臣為民,反不思恭順太後,乃臣不孝!”
鏗鏘有力的結束自己對自己的‘控訴’,陽毅眼眶邊沿,悄然留下兩行熱淚;語調竟也有些哽咽起來。
“幸太後、陛下寬仁,恕臣之罪;臣歸家,得嫡母、家父訓誡,後於家自省罪孽……”
“今陛下欲複臣之職,臣縱萬死,亦無顏複為侍禁中;然陛下之命,臣又不敢不從……”
“故臣此來,一乃謝罪於太後駕前,二,便乃懇請太後,勸陛下收回成命!“
“臣,臣……”
泣不成聲的吐出兩個字,陽毅便順著哭腔,一頭又磕在了地板之上,雙肩止不住的顫動。
看著陽毅在眼前跪地叩首,轉眼哭成一個淚人,再回想一番陽毅方才所言,呂雉堅如磐石的心,莫名的軟下些許。
“盈兒憨直純善,怎玩伴亦如此……”
“唉,罷了罷了~”
“終歸是吾兒之臣……”
暗自歎口氣,呂雉便稍整麵容,盡量將麵上寒意斂去大半,方示意一旁的寺人上前,將陽毅從地上扶起。
“卿既可恭聞雙親教誨,負荊請罪於長樂之外,便無言不孝;知己之謬誤,自省而知愧,便無言不賢。”
“知護天家母子之情,卿,更無言不忠矣……”
聞言,陽毅嗡然抬起頭,麵色滿是呆滯的做出了一個震驚至極的表情,。
過了良久,陽毅才滿帶羞愧的抿緊嘴唇,任由臉頰被洪濤所席卷,長身一拜。
“臣,臣……”
“臣謝太後!!!”
“謹願太後長樂未央,陛下千秋萬代!!!!!!”
許是被陽毅聲情並茂的演技所打動,又許是不忍讓一個未冠少年在麵前嚎哭叩首,呂雉終是沒忍住,讓一抹極其少見的溫和,出現在了自己的眉宇之間。
“及卿複官一事,便莫再推辭。”
“此既皇帝之明令,便為君言;君,無戲言。”
“吾漢家,亦無朝令而夕改、君令而太後阻之道理。”
聽聞此言,陽毅又是咧嘴哭了兩下,才乖巧懵懂的點了點頭。
“臣,謹遵太後教誨,日後必當忠君奉上,為陛下之命是從!”
“善。”
滿意的點了點頭,呂雉麵色之上,才終於出現些許親和。
“卿且起身。”
“吾漢家,非嬴之暴秦;君臣對奏,勿須行如此大禮。”
聽聞呂雉此言,長信殿內侍立著的宮女、寺人們,終於算是長出了一口氣。
——算下來,得有好些日子,沒再太後臉上看見如此‘和善’的笑容了……
“臣,不敢!”
怎料又是一聲拜喏聲響起,讓殿內眾人,包括呂雉都麵色一滯。
就見陽毅麵色糾結片刻,才似是下定決心般,猛地一拱手。
“臣此來,亦得陛下之重托,懇請太後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