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臣恒,謹拜太後,唯願太後長樂未央~”
“代相陽陵侯臣寬,謹拜太後……”
呂雉回到後殿沒多久,代王相傅寬便帶著自己的王上劉恒,來到了呂雉所在的後殿。
此時的呂雉身上,已全然沒有了理辦政務時的強大氣場,隻側躺於軟榻之上,由身後做嬪妃打扮的婦人輕輕揉捏著雙肩。
當年近七歲的小劉恒出現在殿內時,呂雉明顯感覺到肩頭的力道一鬆,過了好一會兒,才又複歸正常。
對此,呂雉卻並沒有流露出任何不滿之色,隻淡然一笑,輕輕拍了拍肩上,仍不住揉捏著的小手。
“得見愛子,薄姬怎不上前,好生瞧瞧?”
聽聞呂雉此言,殿內那腰掛金印,身係紫綬的少年嗡然抬起頭,片刻之間便紅了眼眶。
或許在外人,包括代相傅寬眼中,少年是位於漢二十一級爵位最高一級,身份尊貴無比的代王劉恒!
但實際上,此時的代王劉恒,還隻是個八歲的少年,隻是個孩子……
誠然,比起七年前就受封齊王,就國臨淄的長兄劉肥相比,去年才得封就國的代王劉恒,離開長安的日子並不算太久。
但對於一個年僅八歲,從小就生長於深宮,隻能與生母相依為命的少年而言,一年多時間見不到母親,終歸還是殘忍了些……
在代都晉陽,劉恒日思夜想的,不是把代國治理的多麽強大,也不是闖出多麽宏偉的事業,而僅僅隻是見到母親。
現在,劉恒日夜思念的母親,就在麵前不遠處,強忍著眼角的淚水,替呂雉親手揉捏著肩頭,劉恒又怎能不激動?
看著劉恒目光中掩飾不去的迫切,呂雉也是輕笑著暗自點了點頭。
“阿恒,上前些。”
說著,呂雉又將手伸向肩頭,輕輕將身後的薄姬拉到麵前,輕笑著朝劉恒的方向努努嘴。
直到此時,薄姬才滿帶感激的對呂雉一拜,走下禦階,拉著愛子的手,根本顧不上同劉恒敘述思念之情,徑直走到呂雉麵前。
“還不快謝過太後?”
一聲溫柔又不失嚴厲的親嗬,惹得劉恒麵色稍一滯,待感受到肩頭傳來的壓力,劉恒才順勢跪倒下來。
“兒臣謹謝母親……”
說著,劉恒便規規矩矩的一叩首,等候著呂雉的聲音傳入耳中。
看著眼前母子二人一個跪地低頭,一個跪地叩首,呂雉也不由稍待感懷的歎口氣。
“一家人,不必如此拘禮~”
“且起身吧。”
待小劉恒被母親拉起身,又恭敬的在呂雉麵前站了片刻,呂雉才又是一笑。
“即來長安,阿恒便於宮中多住幾日。”
隻此一語,頓時惹得一旁的薄姬猛然抬起頭,望向呂雉的目光中,竟帶上了些許哀求之色。
卻見呂雉苦笑著搖了搖頭,又道:“薄姬侍吾亦久,這幾日,便同阿恒敘敘母子情誼~”
聽到這裏,薄姬麵上擔憂之色才終於消去,滿懷感恩的一叩首,才領著兒子悄聲退出後殿。
而在母子二人退去之後,代相傅寬,卻被呂雉一個眼神示意,給留在了殿內……
※※※※※※※※※※
“代王於晉陽如何?”
“可曾用功習書?
待劉恒母子二人離去,呂雉身上的氣質,便又自然地恢複到了平日裏,治理朝政時的嚴肅。
“稟太後。”
見此,傅寬自也不敢多言,直言道:“平日裏,代王於臣頗為恭順,以師事臣,隻偶有數日,代王思母心切,使書學略有荒廢……”
麵色淡然的作出答複,傅寬心中,不由暗自腹誹起來。
“代王年不過八歲而已,太後怎這般……”
對於呂雉話裏暗含的深意,傅寬如何不明白?
與其說,呂雉是在問‘劉恒有沒有乖乖讀書’,倒不如說,是在問這位年僅八歲的代王殿下,究竟有沒有一些‘宏圖大誌’!
什麽‘勵精圖治’啦~
什麽‘博覽群書’啦~
什麽,得百姓愛戴,享萬民擁護啦……
好在傅寬足夠機警,劉恒自去年就國晉陽之後,也確實足夠‘本分’,麵對呂雉的提問,傅寬還能輕鬆應對。
果不其然,在聽到傅寬的答複之後,呂雉滿意的點了點頭,似是自語,又似是刻意道:“如此,待朝儀事畢,代王當可同母共就其國……”
“歲旬驟逝,往日之薄姬,今亦當列太後之貴啊……”
聽聞此言,傅寬心中稍出一口氣,微微一躬身,卻並沒有再開口。
見此,呂雉也並沒有多言,正了正麵色,問道:“代北如何?”
很顯然,呂雉就算再小氣,也並沒有忘記自己‘臨朝太後’的角色。
而對於如今的漢室而言,首要大事,還是北方防務。
尤其是國土直接與草原接壤的燕、代兩國,更顯得尤其重要!
見呂雉問起正事,傅寬不由麵色一鬆。
“稟太後:代北邊防之事,一切如故。”
“今之代國,北至樓煩、馬邑一線,均不見胡騎;更北之太原,臣則稍有力不遂,隻善無、平城、武州三處,得代卒駐守……”
聞言,呂雉縱是心有不滿,也隻能是將趕到嘴邊的責備之語強行咽下,旋即苦歎一氣。
太原郡,算是如今漢室版圖當中,‘最不屬於’漢室的一塊區域了。
太原南起趙長城,北至秦長城,算是漢室版圖中,為數不多的包含草原、平原的地區。
——太原郡治善無以北,便是草原!
這樣一塊包含草原、中原分界線的區域,與其說是漢室北方防線最前沿,倒不如說,是漢匈雙方刻意留下的緩和地帶。
若非五年前,高皇帝劉邦憑借平城戰役後半部分的勝利,將匈奴北推到秦長城以北,那別說太原郡了,怕是趙長城一帶的馬邑、樓煩一線,就會成為漢匈國境線!
能在理論上將太原劃入版圖,對如今的漢室已然實屬不易,以漢室現在的力量,還遠遠無法對太原地區,形成更大力度的掌控。
代國如舊,呂雉的注意力,便轉移到了另外一個接壤匈奴的諸侯國之上。
“燕王盧綰,今何在?”
“代相陽陵侯臣寬,謹拜太後……”
呂雉回到後殿沒多久,代王相傅寬便帶著自己的王上劉恒,來到了呂雉所在的後殿。
此時的呂雉身上,已全然沒有了理辦政務時的強大氣場,隻側躺於軟榻之上,由身後做嬪妃打扮的婦人輕輕揉捏著雙肩。
當年近七歲的小劉恒出現在殿內時,呂雉明顯感覺到肩頭的力道一鬆,過了好一會兒,才又複歸正常。
對此,呂雉卻並沒有流露出任何不滿之色,隻淡然一笑,輕輕拍了拍肩上,仍不住揉捏著的小手。
“得見愛子,薄姬怎不上前,好生瞧瞧?”
聽聞呂雉此言,殿內那腰掛金印,身係紫綬的少年嗡然抬起頭,片刻之間便紅了眼眶。
或許在外人,包括代相傅寬眼中,少年是位於漢二十一級爵位最高一級,身份尊貴無比的代王劉恒!
但實際上,此時的代王劉恒,還隻是個八歲的少年,隻是個孩子……
誠然,比起七年前就受封齊王,就國臨淄的長兄劉肥相比,去年才得封就國的代王劉恒,離開長安的日子並不算太久。
但對於一個年僅八歲,從小就生長於深宮,隻能與生母相依為命的少年而言,一年多時間見不到母親,終歸還是殘忍了些……
在代都晉陽,劉恒日思夜想的,不是把代國治理的多麽強大,也不是闖出多麽宏偉的事業,而僅僅隻是見到母親。
現在,劉恒日夜思念的母親,就在麵前不遠處,強忍著眼角的淚水,替呂雉親手揉捏著肩頭,劉恒又怎能不激動?
看著劉恒目光中掩飾不去的迫切,呂雉也是輕笑著暗自點了點頭。
“阿恒,上前些。”
說著,呂雉又將手伸向肩頭,輕輕將身後的薄姬拉到麵前,輕笑著朝劉恒的方向努努嘴。
直到此時,薄姬才滿帶感激的對呂雉一拜,走下禦階,拉著愛子的手,根本顧不上同劉恒敘述思念之情,徑直走到呂雉麵前。
“還不快謝過太後?”
一聲溫柔又不失嚴厲的親嗬,惹得劉恒麵色稍一滯,待感受到肩頭傳來的壓力,劉恒才順勢跪倒下來。
“兒臣謹謝母親……”
說著,劉恒便規規矩矩的一叩首,等候著呂雉的聲音傳入耳中。
看著眼前母子二人一個跪地低頭,一個跪地叩首,呂雉也不由稍待感懷的歎口氣。
“一家人,不必如此拘禮~”
“且起身吧。”
待小劉恒被母親拉起身,又恭敬的在呂雉麵前站了片刻,呂雉才又是一笑。
“即來長安,阿恒便於宮中多住幾日。”
隻此一語,頓時惹得一旁的薄姬猛然抬起頭,望向呂雉的目光中,竟帶上了些許哀求之色。
卻見呂雉苦笑著搖了搖頭,又道:“薄姬侍吾亦久,這幾日,便同阿恒敘敘母子情誼~”
聽到這裏,薄姬麵上擔憂之色才終於消去,滿懷感恩的一叩首,才領著兒子悄聲退出後殿。
而在母子二人退去之後,代相傅寬,卻被呂雉一個眼神示意,給留在了殿內……
※※※※※※※※※※
“代王於晉陽如何?”
“可曾用功習書?
待劉恒母子二人離去,呂雉身上的氣質,便又自然地恢複到了平日裏,治理朝政時的嚴肅。
“稟太後。”
見此,傅寬自也不敢多言,直言道:“平日裏,代王於臣頗為恭順,以師事臣,隻偶有數日,代王思母心切,使書學略有荒廢……”
麵色淡然的作出答複,傅寬心中,不由暗自腹誹起來。
“代王年不過八歲而已,太後怎這般……”
對於呂雉話裏暗含的深意,傅寬如何不明白?
與其說,呂雉是在問‘劉恒有沒有乖乖讀書’,倒不如說,是在問這位年僅八歲的代王殿下,究竟有沒有一些‘宏圖大誌’!
什麽‘勵精圖治’啦~
什麽‘博覽群書’啦~
什麽,得百姓愛戴,享萬民擁護啦……
好在傅寬足夠機警,劉恒自去年就國晉陽之後,也確實足夠‘本分’,麵對呂雉的提問,傅寬還能輕鬆應對。
果不其然,在聽到傅寬的答複之後,呂雉滿意的點了點頭,似是自語,又似是刻意道:“如此,待朝儀事畢,代王當可同母共就其國……”
“歲旬驟逝,往日之薄姬,今亦當列太後之貴啊……”
聽聞此言,傅寬心中稍出一口氣,微微一躬身,卻並沒有再開口。
見此,呂雉也並沒有多言,正了正麵色,問道:“代北如何?”
很顯然,呂雉就算再小氣,也並沒有忘記自己‘臨朝太後’的角色。
而對於如今的漢室而言,首要大事,還是北方防務。
尤其是國土直接與草原接壤的燕、代兩國,更顯得尤其重要!
見呂雉問起正事,傅寬不由麵色一鬆。
“稟太後:代北邊防之事,一切如故。”
“今之代國,北至樓煩、馬邑一線,均不見胡騎;更北之太原,臣則稍有力不遂,隻善無、平城、武州三處,得代卒駐守……”
聞言,呂雉縱是心有不滿,也隻能是將趕到嘴邊的責備之語強行咽下,旋即苦歎一氣。
太原郡,算是如今漢室版圖當中,‘最不屬於’漢室的一塊區域了。
太原南起趙長城,北至秦長城,算是漢室版圖中,為數不多的包含草原、平原的地區。
——太原郡治善無以北,便是草原!
這樣一塊包含草原、中原分界線的區域,與其說是漢室北方防線最前沿,倒不如說,是漢匈雙方刻意留下的緩和地帶。
若非五年前,高皇帝劉邦憑借平城戰役後半部分的勝利,將匈奴北推到秦長城以北,那別說太原郡了,怕是趙長城一帶的馬邑、樓煩一線,就會成為漢匈國境線!
能在理論上將太原劃入版圖,對如今的漢室已然實屬不易,以漢室現在的力量,還遠遠無法對太原地區,形成更大力度的掌控。
代國如舊,呂雉的注意力,便轉移到了另外一個接壤匈奴的諸侯國之上。
“燕王盧綰,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