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秦昭,確實沒有想到太好的辦法。
這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扭轉過來的,隻能慢慢去培養,建立更好的教育體製,還需要時間來發酵。
但現在,他有了一個更好的思路,那就是借助【國運神壇】。
說起這個,依然要感謝韓歸人。
事實上,他也是剛剛才反應過來的,之前並沒有想到這一層用法。
[國運神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國運之爭,存亡之地,非一人一地之功業,而看萬民萬世之根基。可顯化並收集萬民之氣,降低自然流失所導致的無謂消耗,以此加快提升整體國力底蘊……兌換所需氣運:5000]
之前秦昭兌換出來此物的建造法,主要是為了夯實王朝根基。
畢竟隨著官僚體製建立和教育普及,以及即將推行的新政,大夏肯定要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
加上他此時又不缺少氣運儲備,打造【國運神壇】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不過現在再細看其中說明,那個“顯化萬民之氣”就很有意思了。
過去讀書人文氣不顯,沒什麽高低強弱之分。
但隨著韓歸人立下文人道統,一切就再也不同。
那篇《法家鎮獄經》秦昭是領悟了的,所以他很清楚其中門道,這篇功法可以說完完全全把修煉境界與文氣相結合。
最基本的邏輯是,你學識高,文氣就強,能力也強,實力也強。
而在相同修為之下,你的立論與文章越是出彩,所生成的文氣就越是精純強大。
如此一來,借助國運神壇,讀書人一旦文章寫就,自有文氣顯化。
至此選拔人才這件事,主觀因素占比就會被大幅削弱。
當然,可能文氣強的也未必就適合做官,但考官卻再也無法隨意地因為對方出身而棄如敝履。
到時候精英階層想搞壟斷,就得問問他秦昭答不答應了。
想到這裏,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挑。
“陛下?”察覺到他的神情變化,子非有些疑惑。
“沒什麽,隻是想到了些高興的事情。”秦昭不在意地揮了揮手,“你拿著這些典籍回府慢慢研究吧,我去跟你那幾個同窗聊幾句。”
子非聞言連忙躬身領命道:“微臣告退。”
秦昭沒再管他,對一旁肅立的侍衛說道:“小夏,去樓下給我隨便取幾卷夏律上來。”
當今夏律共有十九卷,其中包含數千條具體內容,囊括了民生、刑法、軍政等各個方麵,極其細致繁複,刻滿了數十卷竹簡。
等她離開後,秦昭走到吳庸等人身旁,看著那一卷卷法家典籍,問道:“看過之後感受如何?”
雖然時間不長,但這些法家學子都是神清目明之輩,看得快理解得也快,一目十行不在話下。
“很深刻。雖然隻是看了一小部分,但窺一斑可知全豹,寫出這些著作之人相當不凡,臣等遠遠不如。敢問陛下,這些都是民間法家學者所寫的嗎?”幾人此時都麵露敬畏之色。
之前還以為東海郡法家一係已經是當世巔峰,但這些典籍中的理論,卻另有妙處,在立意上絲毫不遜色於他們一派,甚至很多地方隱隱超出。
“這個你們暫時不需要操心。”秦昭輕笑一聲,“不過你們也不必過謙。法家各派自有優劣,相互借鑒即可。”
隨後麵色變得嚴肅起來,沉聲道:“我需要你們匯集一些法家中學問精深之人,編纂案例作為注解,將來推廣這些知識,能否做到?”
雖然說得是問句,但語氣堅定,並不容他們推辭。
這件事的確很重要。眼前的一係列法家經典都是隻有理論,並沒有相關例證支持。
以吳庸等人的學問才華來看,自然不會有什麽晦澀難懂之處,但對剛剛入門的學生卻極不友好。
需要有人進一步注釋簡化才行。
這也是秦昭叫來這些人的其中一個目的。
“臣等樂意至極。”吳庸等人都是躬身領命,甚至很是喜悅。
《法家鎮獄經》的修行也是需要資糧的。如果能將這些典籍中所蘊含的道理盡數消化,絕對能大幅推升他們的文氣修行,甚至說不定可以借此邁入神宮境。
待這件事告一段落之後,秦昭又問起了另一個問題:“對於如今的夏律,你們有什麽看法?”
“嗯?”聽到這個問題,幾人沒有馬上作答,各自斟酌起來。
此時侍衛景夏也已經從樓下取回竹簡來到秦昭身側。
秦昭就沒再等他們回話,說道:“其實現在的夏律,有些地方責任過重了。”
說話間,他隨手從景夏手中拿過一卷竹簡。
挑了其中一條說道:“比如這裏,你們且看一下,‘凡有人對犯罪結果的發生,抱著希望或者放任的態度。共同的犯罪使各犯罪人行為彼此聯係,結合成為一個統一的犯罪行為,共同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構成協同犯罪,與犯者同處。’是否合理?或者說,是否全麵?”
吳庸等人麵麵相覷,沒有明白其中有什麽疏漏之處。
“日常生活上的行為,不應該以犯罪論處,即便對法意有威脅,也應斟酌處理。”
見他們神情還是有些疑惑,秦昭解釋道:“我給你們舉個例子。販刀人張三,有一天遇到了一個滿臉凶意的壯漢買刀。張三將刀賣給了他,結果晚上壯漢用這柄刀行凶殺死數十人。對張三該如何處置?按照目前夏律,是否屬於協同犯罪?”
這話一說,幾人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
毫無疑問,張三是能意識到對方具備一定危險性的,但是他放任對方買刀,主觀有意向。同時,對方又用從他這裏買的刀行凶殺人,屬於夏律中協同犯罪範疇。
見幾人都沉默不語,秦昭微微一笑,“但問題是,張三的工作就是販刀,不可能看到一個人長相凶悍就不做買賣了。”
“那麽依照陛下的意思,此種情況該如何修改呢?”
其實秦昭剛剛這個例子舉出來,幾人就差不多明白了他的想法。此時再問,隻是想進一步確認方向。
“假如兩人就在販刀人門口產生衝突,有人進門買刀,張三再將刀賣給他,自然應數共犯。不過,正如我剛剛所說,除此之外的日常行事,也不能過於嚴苛。”
吳庸等人這下子徹底了解了他的意圖,齊聲道:“臣等明白了。”
秦昭聞言點了點頭,“既然如此,修訂律法之事便也交給你們去處理。”
緊接著他又繼續叮囑道:“此事馬虎不得,每一條都要逐字斟酌。寧可不改,也不能亂改。”
治大國若烹小鮮,必須掌握好火候。所有的政策實施都需要時間去鋪開,也需要時間來試錯和驗證,決不能急於求成。
律法關係民生,更是重中之重。
這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扭轉過來的,隻能慢慢去培養,建立更好的教育體製,還需要時間來發酵。
但現在,他有了一個更好的思路,那就是借助【國運神壇】。
說起這個,依然要感謝韓歸人。
事實上,他也是剛剛才反應過來的,之前並沒有想到這一層用法。
[國運神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國運之爭,存亡之地,非一人一地之功業,而看萬民萬世之根基。可顯化並收集萬民之氣,降低自然流失所導致的無謂消耗,以此加快提升整體國力底蘊……兌換所需氣運:5000]
之前秦昭兌換出來此物的建造法,主要是為了夯實王朝根基。
畢竟隨著官僚體製建立和教育普及,以及即將推行的新政,大夏肯定要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
加上他此時又不缺少氣運儲備,打造【國運神壇】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不過現在再細看其中說明,那個“顯化萬民之氣”就很有意思了。
過去讀書人文氣不顯,沒什麽高低強弱之分。
但隨著韓歸人立下文人道統,一切就再也不同。
那篇《法家鎮獄經》秦昭是領悟了的,所以他很清楚其中門道,這篇功法可以說完完全全把修煉境界與文氣相結合。
最基本的邏輯是,你學識高,文氣就強,能力也強,實力也強。
而在相同修為之下,你的立論與文章越是出彩,所生成的文氣就越是精純強大。
如此一來,借助國運神壇,讀書人一旦文章寫就,自有文氣顯化。
至此選拔人才這件事,主觀因素占比就會被大幅削弱。
當然,可能文氣強的也未必就適合做官,但考官卻再也無法隨意地因為對方出身而棄如敝履。
到時候精英階層想搞壟斷,就得問問他秦昭答不答應了。
想到這裏,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挑。
“陛下?”察覺到他的神情變化,子非有些疑惑。
“沒什麽,隻是想到了些高興的事情。”秦昭不在意地揮了揮手,“你拿著這些典籍回府慢慢研究吧,我去跟你那幾個同窗聊幾句。”
子非聞言連忙躬身領命道:“微臣告退。”
秦昭沒再管他,對一旁肅立的侍衛說道:“小夏,去樓下給我隨便取幾卷夏律上來。”
當今夏律共有十九卷,其中包含數千條具體內容,囊括了民生、刑法、軍政等各個方麵,極其細致繁複,刻滿了數十卷竹簡。
等她離開後,秦昭走到吳庸等人身旁,看著那一卷卷法家典籍,問道:“看過之後感受如何?”
雖然時間不長,但這些法家學子都是神清目明之輩,看得快理解得也快,一目十行不在話下。
“很深刻。雖然隻是看了一小部分,但窺一斑可知全豹,寫出這些著作之人相當不凡,臣等遠遠不如。敢問陛下,這些都是民間法家學者所寫的嗎?”幾人此時都麵露敬畏之色。
之前還以為東海郡法家一係已經是當世巔峰,但這些典籍中的理論,卻另有妙處,在立意上絲毫不遜色於他們一派,甚至很多地方隱隱超出。
“這個你們暫時不需要操心。”秦昭輕笑一聲,“不過你們也不必過謙。法家各派自有優劣,相互借鑒即可。”
隨後麵色變得嚴肅起來,沉聲道:“我需要你們匯集一些法家中學問精深之人,編纂案例作為注解,將來推廣這些知識,能否做到?”
雖然說得是問句,但語氣堅定,並不容他們推辭。
這件事的確很重要。眼前的一係列法家經典都是隻有理論,並沒有相關例證支持。
以吳庸等人的學問才華來看,自然不會有什麽晦澀難懂之處,但對剛剛入門的學生卻極不友好。
需要有人進一步注釋簡化才行。
這也是秦昭叫來這些人的其中一個目的。
“臣等樂意至極。”吳庸等人都是躬身領命,甚至很是喜悅。
《法家鎮獄經》的修行也是需要資糧的。如果能將這些典籍中所蘊含的道理盡數消化,絕對能大幅推升他們的文氣修行,甚至說不定可以借此邁入神宮境。
待這件事告一段落之後,秦昭又問起了另一個問題:“對於如今的夏律,你們有什麽看法?”
“嗯?”聽到這個問題,幾人沒有馬上作答,各自斟酌起來。
此時侍衛景夏也已經從樓下取回竹簡來到秦昭身側。
秦昭就沒再等他們回話,說道:“其實現在的夏律,有些地方責任過重了。”
說話間,他隨手從景夏手中拿過一卷竹簡。
挑了其中一條說道:“比如這裏,你們且看一下,‘凡有人對犯罪結果的發生,抱著希望或者放任的態度。共同的犯罪使各犯罪人行為彼此聯係,結合成為一個統一的犯罪行為,共同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構成協同犯罪,與犯者同處。’是否合理?或者說,是否全麵?”
吳庸等人麵麵相覷,沒有明白其中有什麽疏漏之處。
“日常生活上的行為,不應該以犯罪論處,即便對法意有威脅,也應斟酌處理。”
見他們神情還是有些疑惑,秦昭解釋道:“我給你們舉個例子。販刀人張三,有一天遇到了一個滿臉凶意的壯漢買刀。張三將刀賣給了他,結果晚上壯漢用這柄刀行凶殺死數十人。對張三該如何處置?按照目前夏律,是否屬於協同犯罪?”
這話一說,幾人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
毫無疑問,張三是能意識到對方具備一定危險性的,但是他放任對方買刀,主觀有意向。同時,對方又用從他這裏買的刀行凶殺人,屬於夏律中協同犯罪範疇。
見幾人都沉默不語,秦昭微微一笑,“但問題是,張三的工作就是販刀,不可能看到一個人長相凶悍就不做買賣了。”
“那麽依照陛下的意思,此種情況該如何修改呢?”
其實秦昭剛剛這個例子舉出來,幾人就差不多明白了他的想法。此時再問,隻是想進一步確認方向。
“假如兩人就在販刀人門口產生衝突,有人進門買刀,張三再將刀賣給他,自然應數共犯。不過,正如我剛剛所說,除此之外的日常行事,也不能過於嚴苛。”
吳庸等人這下子徹底了解了他的意圖,齊聲道:“臣等明白了。”
秦昭聞言點了點頭,“既然如此,修訂律法之事便也交給你們去處理。”
緊接著他又繼續叮囑道:“此事馬虎不得,每一條都要逐字斟酌。寧可不改,也不能亂改。”
治大國若烹小鮮,必須掌握好火候。所有的政策實施都需要時間去鋪開,也需要時間來試錯和驗證,決不能急於求成。
律法關係民生,更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