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州開始張榜宣傳之後,天下百姓的反應遠遠超出秦昭的想象。
他終究還是低估了普通百姓對於田產的重視程度。
這個時代,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幾乎就和前世的人擁有一張房產證差不多。
算得上是立身根本了。
因此,這些人都對土地買賣都是深惡痛絕,對政策的敏銳度相當高。
不僅僅是數量最多的普通自耕農,其實最高興的還要數那些身無田產的庶民們。
以往即使身無農田,為了交稅,也需要去做佃戶耕種,給別人打工。
畢竟做其他事情要承擔更高的風險,賺來的錢也需要換成糧食交稅。如此一來一去,很不劃算。
而且,永無出頭之日。
但如今陛下頒布新政,取消了無產無地之人的稅收,無異於將他們從這個惡性循環中解放了出來,心中自然感激。
所以,當有進城的人帶回來這個消息後,居住在一起的佃戶雇農們都有些不敢置信。
“無地不交稅?!這怎麽可能,老胡,你聽錯了吧!”
“我又不聾。”老胡翻了個白眼,“況且,官爺張榜宣布完之後,我又專門跟其他人確認過了,千真萬確。”
他一開始其實也不敢相信這件事。
原因很簡單,無論貧富,稅收一致,這是數百年來的傳統了。
習慣,是很可怕的東西,也很少有人會覺得這裏麵有什麽問題或者不合理的地方。
至於再往前追溯的曆史,他們卻並不清楚。
先民們的早期生活,都隻能從無數年間流傳下來的歌謠、故事中窺探一二。
因為上古時期文字並未完善成型,演變至今也早已麵目全非。
即使是那些研究古禮的老學究們,也無法盡數弄清。
就更不必說這些大字都不識幾個的貧農雇農了。
當然,對他們來說,能吃飽喝足,就已經是人生圓滿。若是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那更是隻有夢中才能得見的美景。
果然,隨著老胡確認消息的準確性,馬上有個年輕人興奮道:“這樣一來,我完全有機會得到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啊。”
接著如同給自己鼓勁般自語著,“隻要好好幹活攢錢,總會有這一天的!”
“嗯,小猛還年輕,好好幹,說不定還能討個媳婦。”這話一出來,所有人都笑了。
農舍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這時,老胡忽然遲疑著說道:“對了,對地主老爺們的稅收也有變化,好像是增加了不少,我隱約聽見有人在議論這件事。”
聽到這話,其他不少人頓時拍手叫好,“我早就看那些人不順眼了!”
“是啊是啊!這真是大好事!”
語氣中充斥著喜悅激動之情,似乎給地主加稅,比不收他的稅更加讓人高興。
“也不知道你們在高興什麽。”一道懶洋洋的聲線插了進來,“地主老爺們要交的稅多了,到頭來還不是要給我們加租,你以為那些地主是做善事的?”
說話之人正躺在床榻上,之前一直默默聽著,卻沒有參與討論。
此時也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啊?”其他人聞言一愣,隨即訕訕道:“是啊,這樣一來,我們恐怕也得另尋營生了。”
神情頓時變得憂心忡忡。
“不不不,老於,你這可就說錯了。”老胡卻得意地笑了起來,“剛剛忘了跟你們說,陛下有令,佃租不能超過三成五。”
“嗯?”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老於一個激靈翻身坐起,“等等……讓我想想……”
其他人見狀也不由得壓低聲音,等著他繼續分析。
看得出來這個老於在這些人裏麵有些威望。
“陛下給地主加了重稅,又限製佃租,這是要限製他們兼並土地啊。如此一來,田產過多反而是種累贅,說不定會賣出一些田產呢。”他喃喃自語道。
雖然不知道“土地兼並”是什麽意思,不過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一時間,眾人連聲附和起來。
“是這樣子的嗎?不愧是讀過書的,老於還是懂得多啊。”
話雖如此,不過語氣中多少也帶點善意的調侃。
畢竟這個時代,是看門庭出身的,讀了書也沒有路子當官,其實真沒什麽意義。
到頭來,還是跟他們混在一起,租田種地,窮困潦倒。
“嗬,讀過書又有何用,還不如有用一塊薄田來得自在。”老於自嘲笑笑,也沒當回事。
“總之做好準備吧,動作快的話,有可能低價買來點田地呢。”
此時無論是老於,還是其他農戶,都還不知道,無法想象,很快他也能有跟其他人公平競技,走上仕途的機會了。
其實這些庶民,也並不全是無知或者遊手好閑之輩。
很多都是因為環境所迫才走到了今日這一步,所欠缺的不過隻是一個翻身機會。
與之相對的,就是那些地主們不滿的情緒了。
在離此地不遠的地方,便有一戶大家族,手上有良田數百畝,稱得上是一方豪紳。
得知消息的一家之主袁平,將茶盞狠狠摔在了地上,在碎片飛濺聲中,惡狠狠地咒罵道:
“按照這個算法,我們多出來的土地要交兩成稅,這也太狠了。聽說現在的戶部尚書原本是徭役出身,這種人果然最是狼心狗肺!”
這些人深知皇權可畏,自是不敢埋怨夏皇,隻能把怨氣發泄到負責賦稅的戶部身上。
不得不說,這就是組建六部,完善文官集團,廣進文吏的優點了。
得到好處的下層民眾,歌頌著聖皇的豐功偉績。而利益被侵犯的,卻在埋怨為官者不知輕重。
“聖人治吏不治民”,便是如此。
不過,按照戶部的人口統計,現在大夏占比最多的是下中農。也就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但是產出除了能滿足家庭所需以及交稅之後所剩無幾的農戶。
這些人也是在此次新政中獲益最大的。
人數排在其後的便是富農和貧農,再次便是沒有田產的庶民和普通地主。
所以整體來說,這種不滿的聲音到底還是寥寥無幾的極少數。
他終究還是低估了普通百姓對於田產的重視程度。
這個時代,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幾乎就和前世的人擁有一張房產證差不多。
算得上是立身根本了。
因此,這些人都對土地買賣都是深惡痛絕,對政策的敏銳度相當高。
不僅僅是數量最多的普通自耕農,其實最高興的還要數那些身無田產的庶民們。
以往即使身無農田,為了交稅,也需要去做佃戶耕種,給別人打工。
畢竟做其他事情要承擔更高的風險,賺來的錢也需要換成糧食交稅。如此一來一去,很不劃算。
而且,永無出頭之日。
但如今陛下頒布新政,取消了無產無地之人的稅收,無異於將他們從這個惡性循環中解放了出來,心中自然感激。
所以,當有進城的人帶回來這個消息後,居住在一起的佃戶雇農們都有些不敢置信。
“無地不交稅?!這怎麽可能,老胡,你聽錯了吧!”
“我又不聾。”老胡翻了個白眼,“況且,官爺張榜宣布完之後,我又專門跟其他人確認過了,千真萬確。”
他一開始其實也不敢相信這件事。
原因很簡單,無論貧富,稅收一致,這是數百年來的傳統了。
習慣,是很可怕的東西,也很少有人會覺得這裏麵有什麽問題或者不合理的地方。
至於再往前追溯的曆史,他們卻並不清楚。
先民們的早期生活,都隻能從無數年間流傳下來的歌謠、故事中窺探一二。
因為上古時期文字並未完善成型,演變至今也早已麵目全非。
即使是那些研究古禮的老學究們,也無法盡數弄清。
就更不必說這些大字都不識幾個的貧農雇農了。
當然,對他們來說,能吃飽喝足,就已經是人生圓滿。若是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那更是隻有夢中才能得見的美景。
果然,隨著老胡確認消息的準確性,馬上有個年輕人興奮道:“這樣一來,我完全有機會得到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啊。”
接著如同給自己鼓勁般自語著,“隻要好好幹活攢錢,總會有這一天的!”
“嗯,小猛還年輕,好好幹,說不定還能討個媳婦。”這話一出來,所有人都笑了。
農舍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這時,老胡忽然遲疑著說道:“對了,對地主老爺們的稅收也有變化,好像是增加了不少,我隱約聽見有人在議論這件事。”
聽到這話,其他不少人頓時拍手叫好,“我早就看那些人不順眼了!”
“是啊是啊!這真是大好事!”
語氣中充斥著喜悅激動之情,似乎給地主加稅,比不收他的稅更加讓人高興。
“也不知道你們在高興什麽。”一道懶洋洋的聲線插了進來,“地主老爺們要交的稅多了,到頭來還不是要給我們加租,你以為那些地主是做善事的?”
說話之人正躺在床榻上,之前一直默默聽著,卻沒有參與討論。
此時也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啊?”其他人聞言一愣,隨即訕訕道:“是啊,這樣一來,我們恐怕也得另尋營生了。”
神情頓時變得憂心忡忡。
“不不不,老於,你這可就說錯了。”老胡卻得意地笑了起來,“剛剛忘了跟你們說,陛下有令,佃租不能超過三成五。”
“嗯?”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老於一個激靈翻身坐起,“等等……讓我想想……”
其他人見狀也不由得壓低聲音,等著他繼續分析。
看得出來這個老於在這些人裏麵有些威望。
“陛下給地主加了重稅,又限製佃租,這是要限製他們兼並土地啊。如此一來,田產過多反而是種累贅,說不定會賣出一些田產呢。”他喃喃自語道。
雖然不知道“土地兼並”是什麽意思,不過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一時間,眾人連聲附和起來。
“是這樣子的嗎?不愧是讀過書的,老於還是懂得多啊。”
話雖如此,不過語氣中多少也帶點善意的調侃。
畢竟這個時代,是看門庭出身的,讀了書也沒有路子當官,其實真沒什麽意義。
到頭來,還是跟他們混在一起,租田種地,窮困潦倒。
“嗬,讀過書又有何用,還不如有用一塊薄田來得自在。”老於自嘲笑笑,也沒當回事。
“總之做好準備吧,動作快的話,有可能低價買來點田地呢。”
此時無論是老於,還是其他農戶,都還不知道,無法想象,很快他也能有跟其他人公平競技,走上仕途的機會了。
其實這些庶民,也並不全是無知或者遊手好閑之輩。
很多都是因為環境所迫才走到了今日這一步,所欠缺的不過隻是一個翻身機會。
與之相對的,就是那些地主們不滿的情緒了。
在離此地不遠的地方,便有一戶大家族,手上有良田數百畝,稱得上是一方豪紳。
得知消息的一家之主袁平,將茶盞狠狠摔在了地上,在碎片飛濺聲中,惡狠狠地咒罵道:
“按照這個算法,我們多出來的土地要交兩成稅,這也太狠了。聽說現在的戶部尚書原本是徭役出身,這種人果然最是狼心狗肺!”
這些人深知皇權可畏,自是不敢埋怨夏皇,隻能把怨氣發泄到負責賦稅的戶部身上。
不得不說,這就是組建六部,完善文官集團,廣進文吏的優點了。
得到好處的下層民眾,歌頌著聖皇的豐功偉績。而利益被侵犯的,卻在埋怨為官者不知輕重。
“聖人治吏不治民”,便是如此。
不過,按照戶部的人口統計,現在大夏占比最多的是下中農。也就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但是產出除了能滿足家庭所需以及交稅之後所剩無幾的農戶。
這些人也是在此次新政中獲益最大的。
人數排在其後的便是富農和貧農,再次便是沒有田產的庶民和普通地主。
所以整體來說,這種不滿的聲音到底還是寥寥無幾的極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