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咂咂嘴,瞥了他們兩人一眼,沒有馬上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問道:“你們覺得呢。”


    兩人聞言麵麵相覷,凝神苦思起來。


    等了片刻,見他們都沒什麽頭緒的樣子,秦昭不由得暗自搖頭。


    隨即出言問道:“你們覺得如果推行此法,會造成什麽後果?”


    見兩人還是沒有言語,他有些不耐煩,直接點名道:“信銘,你先說。”


    秦昭既然已經發話了,信銘不敢再繼續遲疑,思忖道:“恐怕會引起當場官員們的不滿啊……”


    張顏在一旁讚同地點了點頭,繼續補充道:“官員們是次要的,關鍵是那些豪族世家,他們家族子弟占據了最多的中下層官員位置,這也是他們擴張和維持自身影響力的根本。但此政策一旦推行,對他們的影響最大,說不定還會導致這些世家的沒落。”


    信銘也附和道:“不錯。這些人的能量不小。雖然單論起來算不得什麽,可如果合力阻撓,影響會極為深遠,比那些頂尖門閥還要恐怖。”


    兩人在名家中並不屬於一派。


    這就和法家內部有多個流派一樣,名家同樣如此。


    隻不過不同於法家那種顯學,在大夏九州都極具聲望,雖然不同派別的實力有高有低,但對比其他學派依然是碾壓。


    而名家相比之下就弱了不少,所以他們內部不同派別之間雖然觀點不一,但還是抱團的狀態。


    像如今在宣委會任職的這兩派,便都出自洛州。事實上洛州也是名家的大本營。


    就和青州鬼穀,霜州機關城差不多的情況。


    這兩人分別屬於“合同異派”和“離堅白派”的代表人物,此前也多有競爭。


    但此時觀點卻非常相似。


    這也很正常。


    無論如何,他們二人往小裏說都屬於名家。往大裏說,到底出身不錯,他們活躍時期,能讀得起書就絕非尋常平民家庭了。


    所以在心態上更靠攏上層階級一些。


    對於他們這種心態,秦昭自然在心中是非常不滿的。


    手指敲了敲身前案幾,身形向前微微探出些許,凝視著兩人沉聲道:“你們要記住自己的身份,內官是替朕分憂的,不是讓你們去討好那些權貴們的!”


    此時的他麵色嚴肅,音色嚴厲,一股無形的壓迫感彌漫開來。


    信銘和張顏頓時麵色一緊,感受到了他的怒火,心中頓時緊張起來。


    咀嚼著他說的這句話,心中似乎有些明悟,但一時間又不能完全理解,很是困惑。


    在他們心中,統治階級應該是一個抱團的群體。


    維護整個上層建築,從側麵點一點這個科舉政策的瑕疵,並沒有什麽問題啊。


    甚至之前兩人還因為自己的這番言論而暗自得意,想著這次表現好了,說不定未來有機會進入內閣任職。


    相比內閣的前途,宣委會到底還是差得遠了。


    秦昭見狀微微搖了搖頭,心下有些失望。


    難怪名家在過去一直得不到重用,也就在民間才有些許聲望,進入朝堂的一個也無。


    這些人看問題實在是太淺了,或者說,他們看不到事情的本質,看不出不同群體的根本需求。


    所以隻能做個辯論家,卻做不了外交官。


    鬼穀同樣講究口才,但以紫為例,當初秦昭登基建製的時候,便被她一眼看出其中道理。


    而眼前這兩人,不用說紫了,論起政治敏銳度,比那些法家學生都要差得遠。


    “得找個機會讓這些情報機構的家夥們進修一下,提高提高基礎素質才行。可惜紫不適合當老師,否則她應該能把這些人訓練的不錯。幹脆讓他們都去天下學宮裏學習學習算了……”


    他不由在心中思忖著。


    搖了搖頭,收攏思緒,暫時按下這方麵的想法,出言道:“朕不需要那些世家門閥的人有多信服感激,朕要的是天下百姓的信服,要的是這些人能夠更進一步。”


    信銘聞言一愣,勸諫道:“但是陛下,聖人有言,‘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之前發布幾冊書籍已是聖上隆恩,如果這方麵做的太多,恐怕不妥啊。”


    這話乃是五百年前,戰國先賢,被尊為當世第一智者的李子所言。


    其人堪稱當世傳奇,那時候在天下間的地位比之如今的文聖公隻高不低。


    雖然不曾在任何一國出仕,卻沒有人敢對他有絲毫不敬。


    這一段的原話是: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講的就是愚民政策,目的便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你錯了,在不同的時代,政策自然會有所不同。”


    秦昭皺了皺眉,卻沒有訓斥兩人,反而開始耐心講解起了他的看法。


    這兩人所管理的宣委會還是很重要的,他也想讓這兩人能更多理解他的想法。


    “彼時社會動亂,人族各國之間戰亂不休,李子提出這個主張,目的並非固化階級。恰恰相反,他真正想要做的,是消弭階級的存在。”


    信、張兩人頓時一愣,他們還沒聽說過這種說法。


    李子存在的時間距離現在畢竟過去了太久太久。


    除了原話還在,其內容的解讀已經隨著時間流逝出現了太多版本。


    雖說如此,他們也覺得秦昭此時的說法有點牽強,心中不以為然,麵上卻不敢表露。


    隻是垂首稱是。


    秦昭看出他們不太服氣,也不在意,而是繼續說道:“當時講究尚賢政策,舉賢納士。李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言外之意,尚賢則民爭了。為什麽實行尚賢的政策反而會導致民爭?你們想過沒有?”


    聽到這話,兩人神色微怔。


    “統治者實施尚賢政策,意味著要選擇一部分人,因為其具備的傑出能力而分配較大的權力和較多的資源。這樣,便形成了賢士構成的社會階層,階級就此出現。


    “與此同時,當某些人因能力被定義為賢士時,能力不足之輩,便被定義為愚士了。這就是普通人的階級。


    “你們懂了嗎?在那個時候,由於尚賢政策的緣故,反而將整個社會分化為兩個互相對立的社會階層。這兩個階層之間充滿了矛盾與鬥爭,所以貧富、貴賤、尊卑和奴主的關係使隨之分化和建立起來了。


    “賢士成為了愚士們渴望成為的對象,而愚士是賢士所鄙夷的對象。但是顯然,賢士不會自動放棄他們的特權而降身為愚士,愚士也不會輕而易舉地轉變為賢士。在這兩個階層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對立和鬥爭。


    “這些矛盾,就是促使社會集團解體的根本原因。社會愈發展,財富和權力愈集中,賢愚兩階層之間的社會地位的差距便愈擴大,社會組織的穩定性便愈脆弱。


    “這就是——‘尚賢則民爭’!”


    此時的信銘與張顏,已經驚訝地說不出話了。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道理。


    “學而不思則罔,不要死讀書,多動動腦子。”秦昭最後又淡淡點評了一句。


    直把兩人說的麵紅耳赤。


    秦昭沒有管兩人作態,繼續說道:“新時代自然有新時代的規則。現在人族統一,百姓安康,朕追求的,乃是人族繼續進步,鑄就無上榮光。


    “想要開疆擴土,想要擴大我大夏疆域,僅僅依靠如今少數的讀書人,能夠覆蓋的了這偌大滄瀾界嗎?


    “若是階級穩固,常人沒有晉升渠道,人族之內宛如一潭死水,又如何進步?!”


    說到這裏,他抬眸看了兩人一眼,眼中有精光一閃即逝。


    “你們可知,當初五國之中,我大夏並非最強,甚至在早些時候不過北部邊陲小國,憑什麽能夠一統人族,掃滅武、周這些強國嗎?”


    “變法。”張顏麵色沉靜,說出了兩個字。


    “沒錯。”秦昭讚許地點了點頭,“正是變法。若是故步自封,因為自身地位高貴,便畏首畏尾裹足不前,這種統治者,有和沒有對於國家有何分別?”


    他的聲線驟然拔高,口中話語愈發驚人。


    信銘聽得臉色都有些微微泛白。


    “倘若百姓之中有人不服統治,朕自然會將其鎮壓。當然,說是朕敗了,那也是朕自己的問題,不得人心,實力不足,怪不得旁人!”


    這話一出,簡直石破天驚!


    其中的自信與豪情,簡直讓麵前這兩個名家子弟雙手渾身微微顫抖。


    當然,這種話秦昭也就在宮內會說一說。


    別說在民間了,就是出了這皇宮他都不會在這方麵多提一句。


    雖然他自己不懼,但並不希望在民間埋下一顆造反的種子。


    他又不是什麽昏君,也不怕有人造反,但無端的內耗實在沒有意義。


    當然,實際上平民造反的概率極低


    對老百姓來說,隻要能吃上一口飽飯,不,隻要有口飯吃,能活下去,誰願意冒著生命危險造反呢?


    看看前世那些農民起義的,哪個不是生活所迫,但凡能活得下去,誰都不願意去做這種九死一生的事。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有人想不開去做了,那也不會有多少人去追隨,自然是毫無威脅可言。


    “你們要明白,作為內官,你們的一切都是朕給的,所以不要去考慮那些權貴們怎麽想,安心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足夠了!”


    秦昭語氣漸漸平靜下來,注視著這兩個人低聲道。


    “而且,對朕來說,天下百姓,比朝堂百官重要千萬倍!”


    他從登基的第一天起,就深刻的明白一個道理。


    文官,隻不過是他統治管理天下的一個抓手和橋梁。


    官員們不合心意,他可以換掉,反正天下人有的是,讀書人也不少,想做官的更是數不勝數。


    武將,也是他開疆拓土的工具。


    熟讀兵法之人數不勝數,除了極個別的帥才之外,其他人都能找到替代品。


    對他來說,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基層百姓,萬千黎民,以及數十萬普通士卒。這才是他的基本盤。


    正因為不在意,所以他可以允許朝中派係的存在,隻要別做得太過火就行。


    他也能給立了功勳的將領們大肆獎勵,封侯封地都不會小氣。


    但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再自己的封地上搞小朝廷,在基層官員中安插自己人,像曾經的東海郡和泗水郡一般,弄什麽國中之國。


    直到現在,信銘和張顏才真正理解了秦昭的目的,和他的思想。


    兩人同時躬身道:“微臣慚愧。”


    “你們的確應該慚愧。”秦昭點了點頭,“這些你們自己回去想,現在告訴朕,你們準備怎麽做。”


    他已經把自己的想法都講述的非常清楚明白了。


    這兩個人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罷,對他來說都無關緊要。


    秦昭需要的,隻是他們根據自己的意誌,製定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法。


    去試探,去分化,不讓科舉製度的推行出現太大亂子。


    “陛下的‘科舉’政策一經推出,那就是大浪壓來,勢不可擋。”


    “沒錯。”站在一旁的張顏也點了點頭,“隻是在舊勢力反撲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內耗,需要避免的是這一點。”


    聽著他們這些言論,秦昭神色才緩和了一些,總算還有點意識。


    暗中觀察他神情的信、張二人,此刻終於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他們也為自己之前的表現羞愧。


    能成為名家的代表人物,他們自然是不笨的,反而比大多數人聰明,就算比起法家那些人,也不遜色絲毫。


    之所以在這方麵略顯遲鈍,主要還是因為接觸的太少,視野太窄,大局觀有所欠缺。


    隻要稍加點撥,還是有很強可塑性的。


    “那麽這一次就不妨從高層入手,裝作不經意地走漏一些消息出去。”信銘提議道,“我們本來也跟一些官員私交甚好,有這個機會。”


    麵對秦昭說出此事,他們倒是沒什麽避諱。


    暗中交好勳貴,本來也是他授意的。


    宣委會的定位就在這裏,稱得上是奉旨行賄了。


    “不過隻怕此事之後,我們就要在圈子裏臭名遠揚了。”張顏在一旁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仙朝有點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炎昭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炎昭葉並收藏這個仙朝有點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