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坐在主位的,並非晏青君,而是她的父親。
同時也是現在晏家的族長,承襲了晏常爵位的忠烈侯晏平。
雖說在現在的大夏之中,誰都明白晏家權力最大的人是晏青君。
但回到家裏之後,作為晚輩,依然要比晏平低上一頭。
聽到自己長女的問題後,晏平沉默片刻,還是沉聲道:“君兒,我們不能讓這件事發生。”
雖然之前就已經有一些心理準備,聽到這話時,晏青君還是有些失望。
其實對這個父親,她並不親近。
與晏常不同,晏平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
或者說在這個時代,晏平的思想才是主流。像晏常那樣,執掌一個偌大家族,還隻看資質不看後代性別的情況反而非常少見。
也正因為從小都是由祖父培養長大,無論思想還是親近程度,晏青君都跟她父親非常一般。
不過她倒是對自己這個父親的想法很是了解。
中庸,古板,心氣很高卻能力不足。
正因如此,她絲毫不意外晏平有此時的想法。
不過晏青君去並未馬上反駁,而是皺了皺眉,淡然道:“理由呢?”
“我晏家作為世家表率,怎麽能在這種時候退縮?”
聽到這話,晏青君在一瞬間有些想笑。
“表率?我晏家什麽時候成了世家的表率了,祖父在的時候有說過這話嗎?”
晏平臉色一瞬間陰沉下來,低聲喝道:“你什麽意思?”
“不要想這些有的沒的了。”晏青君語氣卻沒什麽變化,“陛下想做的事,你們阻止不了。”
“你是徹底不顧晏家了?”晏平的聲音越發冰冷。
“您錯了,父親。”晏青君淡淡道,“首先,您代表不了晏家。”
隨即又掃視了一圈在場其餘眾人,“其次,無論我是否站在你這一邊,都不會對陛下有絲毫的影響。”
她凝視著晏平,肅然道:“你根本不了解陛下的手段。”
晏平聞言皺了皺眉,他確實對秦昭不是特別了解。
晏青君沒有理會他的反應,而是看著其他人,包括晏家的族老們,平靜說道:“你們呢?現在是什麽意思?”
“這……”其餘人等噤若寒蟬地看著麵前這幅情景,他們根本沒想到會出現這一幕。
一時間都不敢多說。
“算了。”晏青君有些意興闌珊地搖了搖頭,站起身來準備回大都督府,“你們再想想吧。”
一邊向外走,一邊說道:“晏家並不是像您說的,是什麽世家的表率。晏家,永遠站在陛下那一邊。這一點,您說了不算。”
到門口的時候,忽然好似又想起了什麽,歪了歪頭,輕笑道:“對了,您覺得青冥會站在您這一邊嗎?你們關係好像也不算太好。”
說完,沒有理會晏平越發難看的臉色,直接離開了晏府大堂。
......
與這些士族階層們反應相反的,是此時的天下學宮。
這裏的讀書人,雖然出身都還算不錯,卻是無法與李家、晏家之流相提並論的。
他們更多是家裏小有積蓄,能夠供養後代讀書。
但真想找到門路讓子孫後代加官進爵那根本不可能。
別說他們了,連蔣青周揚這種天下巨賈在過去都難以混得一官半職,何況這些人。
至於學宮之中,也隻是給了這些人一個擠上獨木橋的機會罷了。
但天下學宮出來也是要去內閣的,那才能容納幾人?
學宮如此多的學子,或許到死都是做編撰整理書籍的活,根本沒機會更進一步。
所以當聽到科考的風聲之後,幾乎都興奮到了極點。
內閣之中,公羊楷等人卻並都麵含憂慮。
事實上一開始他們就對秦昭的想法有所猜測了。
畢竟,雖然如今的內閣權力還不算很大,卻能接觸到大量機密要務。
在奏折之中,在幫助秦昭整理消息的時候,能比尋常官員更全麵的去看待他的布局。
在這一點上,甚至連六部尚書都比不過他。
或許也就任職刑部的吳庸,能比一比了,畢竟他也在內閣掛名。
不過說到底,吳庸也隻是作為六部在內閣中的象征,實際上在藏書閣辦公的時間並不多,多數還是待在刑部,這一點上有所差距。
公羊楷等人卻不同,早在秦昭推廣教育的時候,這幾個人就有過討論。
隻是沒想到,如果流言為真,恐怕到時候情況比他們想象中還要激進複雜得多。
“陛下這次是認真的嗎?”顧愷之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個時候貿然推行這種政策,恐怕會有大亂啊。”
此人是剛剛被選拔進入內閣之人,已經在文道上有所成就,雖然還沒有鑄就文宮,卻已經依靠儒家經典邁入先天巔峰。
“恐怕是的。”公羊楷點了點頭,目光深沉,“你沒有看出來嗎?”
“什麽?”顧愷之聞言一愣。
“這個消息,很明顯就是陛下的手筆啊……”
作為皇帝近臣,雖然內閣成立不久,但公羊楷是何等人物,早就明白了秦昭各種執政方式。
現在這些流言蜚語,都是從宮內傳出,很明顯裏麵有著皇帝授命。
否則誰這麽大膽,敢胡亂說這些話?
現在內宮已經是鐵桶一塊,羽林軍禁衛,京情府,再加上觀星樓,這幾個加起來,別說流言,就是蚊子都插翅難逃。
要說裏麵沒有秦昭的意思,那絕對不可能。
顧愷之這也麵露恍然之色,低聲問道:“公羊大人,你的意思是,這是陛下的試探?”
“試探是肯定的,不過後麵陛下會怎麽做,我就猜不到了。”公羊楷淡淡歎息一聲。
苦笑著看向顧愷之,“如果我們猜不透其中深意,就別去給陛下添亂了。這一層都看不明朗的話,提意見根本沒意義。”
顧愷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的確,如果沒有什麽良策,現在也沒必要多說,在政務上為皇帝分憂即可。
既然能做到這一點,很明顯秦昭已經安排好後手了。
......
現在大夏的門閥世家,豪門大族,乃至於天下學宮之中,都在暗中揣摩關於今年推行科考的傳言。
但要說對此事最為關心和著急的,的確如李家所想,那就是宗室中人。
除了秦宇之外,還有眾多族老,以及皇親貴胄們。
不過最為頭疼的還是秦宇,他畢竟是宗室的代表人物。
當年便任九卿中的宗正一職,主管皇帝宗廟事務。
現在則任禮部尚書,官居正二品,乃是真真正正立在朝堂頂端的人物,比起曾經的九卿之職也不差分毫。
但相比這些,他還是更看重宗室。
因為這是他的根基所在。
他的政治資本,家族潛力,未來誌向,都要依托宗室強大才有望實現。
秦昭上位以來的各種舉措,既讓他感受到希望,又讓他感覺到惶恐。
他根本預判不到接下來秦昭要怎麽做。
先皇秦重固然英明神武,橫掃天下。
但在內部治理之上,尤其是對朝堂官員的治理,總體上還是沿襲祖製,並沒有什麽變化。
可是現在的夏皇秦昭不一樣。
大夏的日益強大肉眼可見,各種變化也呈現在了所有人眼中。
可是,這種超出想象的高速發展,也讓人有些不安。
實在是政策改變的動作太大了。
甚至很多時候沒有先兆,沒有嚐試,就一下子鋪展開來。
過去的種種製度,哪個不是經過不斷修改打磨之後才開始應用起來的?
但是秦昭不一樣,除了個別舉措,他真的就大手一揮,直接變更。
比如三公九卿的廢除。
不過現在六部製度倒是逐漸顯露端倪了。
秦宇也發現,在這種體製之下,各個機構運轉比以前協調的多。
根本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似乎自帶某種糾錯機製。
但是,對科考這件事,他心中是懷有強烈的否定情緒的。
他不希望宗室淪為邊緣角色。
尤其是禮部,在執掌了如此巨大的權力之後,他實在不忍心就此放手。
可真要是因為此事去跟秦昭作對,他也是萬萬不敢的。
然而在這些天裏,他已經受到了太多人的旁敲側擊,類似李家這種心態的人,絕非少數。
都希望宗室能在此事上起到些作用,就算無法完全製止,也起碼能夠阻撓一二。
秦宇心中猶豫了。
做出頭鳥固然風險很大,但其中若是沒有利益,誰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這一次事件,對宗室來說,絕對是絕佳時機。
現在作為皇親貴胄,除了稀薄的血緣與姓氏,再加上禮部職權之外,跟其他大家族並沒有太大區別。
甚至因為他們的特殊屬性,很多時候立場和處境還有些尷尬。
在這一點上,其實還不如過去把控皇帝宗廟廢立的時候。
若是這次能夠成功頂住壓力並且成為表率,不僅僅能夠製止對他們極為不利的科考之事,還可以博取在貴族圈子裏的巨大聲望,由不得他們不心動。
“文峰,你說該怎麽做呢?在這種時候,是否要插手此事?”
秦宇看著麵前桌案上擺放的數十張拜帖,有些疲憊地揉捏了一下眉心。
這些拜帖的內容都差不多,都是想要上門商談的。
不用猜他也能想到,必然跟最近大夏上層傳開的消息脫不開幹係。
“說實話,最好不要插手。”秦文峰抿了抿嘴,神色凝重地說道。
他是秦宇的侄子,在秦氏年輕一輩中很受器重。
在秦宇的計劃中,要不了太久就準備推薦他進入天下學宮中深造。
“你覺得不適合插手嗎?”
“是。”秦文峰點了點頭,“說實話,就算科考之事為真,我們也不會差太多,憑真才實學也能進入朝堂。何必要多此一舉,觸陛下的黴頭?”
“多此一舉嗎……”秦宇再度苦笑,“其中好處太大,我也忍不住心動啊……”
秦文峰見到自己叔叔的神態,明白他恐怕已經心中暗下決定了,沒辦法,隻得說出來另一個辦法:“大人,為何不考慮找一下那三位殿下呢?”
在禮部,兩人並不以叔侄相稱,而是以官位論,他是以幕僚的身份待在此處的,所以口稱“大人”。
“你是說……”
“沒錯,他們守靈這麽久,其實陛下是要承情的,到時候如果由他們前去說情,就算無法改變陛下的想法,也至少能推遲一二。”秦文峰淡淡說道。
“這倒是個好主意。”秦宇雙目一亮,想起來那幾個被他遺忘許久的皇子。
大夏並不存在王爺一說,新皇繼位也不必將兄弟們封王。
除非關係非常親近或者立過大功,一般都是直接安排進入宗室。
此時的秦明等三人,還在太廟之中為秦重守靈。
秦宇對他們的掌控還是有的。
“畢竟他們也要進入宗室,此時卻是個不錯的時機。”
“不過可惜,現在守靈才一年時間,距離三年期滿尚且不夠,需要操作一二才行,也不知道陛下那邊會怎麽看。”
......
世家、門閥、學派、宗室,各方勢力聞風而動,類似的情況在大夏高層中時有發生。
其中觀望者有之,準備奮力一搏者有之,坦然接受者有之。
當然,還有站在更高視野之下,以客觀的立場,俯瞰這其中變化的人,如子非、晏青君等等。
都城裏的一些列動靜,秦昭全部一清二楚。
都不需要出動情報組織,在神識覆蓋之下,除了晏青君這種抵達煉神境界的修行者之外,其他人根本無法逃脫他的視線。
甚至如果他想看的話,借助先天破妄神眸,即便是晏青君都未必能夠覺察到他的動作。
不過,秦昭雖然對這些事情的發生洞若觀火,卻並沒有什麽太大反應。
他還需要讓子彈再飛一會。
......
就在大夏之中的權貴們為了科舉的風聲而四處奔走之時,民間卻還對此一無所知。
高層權貴們都對這件事保持著一定的默契,無論秦昭,還是那些世家,暫時都不想把這件事鬧得太大,否則很容易脫離掌控。
此時民間討論的是另一件事
造化榜!
隨著數十日的統計、篩選,這個飽受矚目的名單終於即將出爐了。
同時也是現在晏家的族長,承襲了晏常爵位的忠烈侯晏平。
雖說在現在的大夏之中,誰都明白晏家權力最大的人是晏青君。
但回到家裏之後,作為晚輩,依然要比晏平低上一頭。
聽到自己長女的問題後,晏平沉默片刻,還是沉聲道:“君兒,我們不能讓這件事發生。”
雖然之前就已經有一些心理準備,聽到這話時,晏青君還是有些失望。
其實對這個父親,她並不親近。
與晏常不同,晏平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
或者說在這個時代,晏平的思想才是主流。像晏常那樣,執掌一個偌大家族,還隻看資質不看後代性別的情況反而非常少見。
也正因為從小都是由祖父培養長大,無論思想還是親近程度,晏青君都跟她父親非常一般。
不過她倒是對自己這個父親的想法很是了解。
中庸,古板,心氣很高卻能力不足。
正因如此,她絲毫不意外晏平有此時的想法。
不過晏青君去並未馬上反駁,而是皺了皺眉,淡然道:“理由呢?”
“我晏家作為世家表率,怎麽能在這種時候退縮?”
聽到這話,晏青君在一瞬間有些想笑。
“表率?我晏家什麽時候成了世家的表率了,祖父在的時候有說過這話嗎?”
晏平臉色一瞬間陰沉下來,低聲喝道:“你什麽意思?”
“不要想這些有的沒的了。”晏青君語氣卻沒什麽變化,“陛下想做的事,你們阻止不了。”
“你是徹底不顧晏家了?”晏平的聲音越發冰冷。
“您錯了,父親。”晏青君淡淡道,“首先,您代表不了晏家。”
隨即又掃視了一圈在場其餘眾人,“其次,無論我是否站在你這一邊,都不會對陛下有絲毫的影響。”
她凝視著晏平,肅然道:“你根本不了解陛下的手段。”
晏平聞言皺了皺眉,他確實對秦昭不是特別了解。
晏青君沒有理會他的反應,而是看著其他人,包括晏家的族老們,平靜說道:“你們呢?現在是什麽意思?”
“這……”其餘人等噤若寒蟬地看著麵前這幅情景,他們根本沒想到會出現這一幕。
一時間都不敢多說。
“算了。”晏青君有些意興闌珊地搖了搖頭,站起身來準備回大都督府,“你們再想想吧。”
一邊向外走,一邊說道:“晏家並不是像您說的,是什麽世家的表率。晏家,永遠站在陛下那一邊。這一點,您說了不算。”
到門口的時候,忽然好似又想起了什麽,歪了歪頭,輕笑道:“對了,您覺得青冥會站在您這一邊嗎?你們關係好像也不算太好。”
說完,沒有理會晏平越發難看的臉色,直接離開了晏府大堂。
......
與這些士族階層們反應相反的,是此時的天下學宮。
這裏的讀書人,雖然出身都還算不錯,卻是無法與李家、晏家之流相提並論的。
他們更多是家裏小有積蓄,能夠供養後代讀書。
但真想找到門路讓子孫後代加官進爵那根本不可能。
別說他們了,連蔣青周揚這種天下巨賈在過去都難以混得一官半職,何況這些人。
至於學宮之中,也隻是給了這些人一個擠上獨木橋的機會罷了。
但天下學宮出來也是要去內閣的,那才能容納幾人?
學宮如此多的學子,或許到死都是做編撰整理書籍的活,根本沒機會更進一步。
所以當聽到科考的風聲之後,幾乎都興奮到了極點。
內閣之中,公羊楷等人卻並都麵含憂慮。
事實上一開始他們就對秦昭的想法有所猜測了。
畢竟,雖然如今的內閣權力還不算很大,卻能接觸到大量機密要務。
在奏折之中,在幫助秦昭整理消息的時候,能比尋常官員更全麵的去看待他的布局。
在這一點上,甚至連六部尚書都比不過他。
或許也就任職刑部的吳庸,能比一比了,畢竟他也在內閣掛名。
不過說到底,吳庸也隻是作為六部在內閣中的象征,實際上在藏書閣辦公的時間並不多,多數還是待在刑部,這一點上有所差距。
公羊楷等人卻不同,早在秦昭推廣教育的時候,這幾個人就有過討論。
隻是沒想到,如果流言為真,恐怕到時候情況比他們想象中還要激進複雜得多。
“陛下這次是認真的嗎?”顧愷之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個時候貿然推行這種政策,恐怕會有大亂啊。”
此人是剛剛被選拔進入內閣之人,已經在文道上有所成就,雖然還沒有鑄就文宮,卻已經依靠儒家經典邁入先天巔峰。
“恐怕是的。”公羊楷點了點頭,目光深沉,“你沒有看出來嗎?”
“什麽?”顧愷之聞言一愣。
“這個消息,很明顯就是陛下的手筆啊……”
作為皇帝近臣,雖然內閣成立不久,但公羊楷是何等人物,早就明白了秦昭各種執政方式。
現在這些流言蜚語,都是從宮內傳出,很明顯裏麵有著皇帝授命。
否則誰這麽大膽,敢胡亂說這些話?
現在內宮已經是鐵桶一塊,羽林軍禁衛,京情府,再加上觀星樓,這幾個加起來,別說流言,就是蚊子都插翅難逃。
要說裏麵沒有秦昭的意思,那絕對不可能。
顧愷之這也麵露恍然之色,低聲問道:“公羊大人,你的意思是,這是陛下的試探?”
“試探是肯定的,不過後麵陛下會怎麽做,我就猜不到了。”公羊楷淡淡歎息一聲。
苦笑著看向顧愷之,“如果我們猜不透其中深意,就別去給陛下添亂了。這一層都看不明朗的話,提意見根本沒意義。”
顧愷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的確,如果沒有什麽良策,現在也沒必要多說,在政務上為皇帝分憂即可。
既然能做到這一點,很明顯秦昭已經安排好後手了。
......
現在大夏的門閥世家,豪門大族,乃至於天下學宮之中,都在暗中揣摩關於今年推行科考的傳言。
但要說對此事最為關心和著急的,的確如李家所想,那就是宗室中人。
除了秦宇之外,還有眾多族老,以及皇親貴胄們。
不過最為頭疼的還是秦宇,他畢竟是宗室的代表人物。
當年便任九卿中的宗正一職,主管皇帝宗廟事務。
現在則任禮部尚書,官居正二品,乃是真真正正立在朝堂頂端的人物,比起曾經的九卿之職也不差分毫。
但相比這些,他還是更看重宗室。
因為這是他的根基所在。
他的政治資本,家族潛力,未來誌向,都要依托宗室強大才有望實現。
秦昭上位以來的各種舉措,既讓他感受到希望,又讓他感覺到惶恐。
他根本預判不到接下來秦昭要怎麽做。
先皇秦重固然英明神武,橫掃天下。
但在內部治理之上,尤其是對朝堂官員的治理,總體上還是沿襲祖製,並沒有什麽變化。
可是現在的夏皇秦昭不一樣。
大夏的日益強大肉眼可見,各種變化也呈現在了所有人眼中。
可是,這種超出想象的高速發展,也讓人有些不安。
實在是政策改變的動作太大了。
甚至很多時候沒有先兆,沒有嚐試,就一下子鋪展開來。
過去的種種製度,哪個不是經過不斷修改打磨之後才開始應用起來的?
但是秦昭不一樣,除了個別舉措,他真的就大手一揮,直接變更。
比如三公九卿的廢除。
不過現在六部製度倒是逐漸顯露端倪了。
秦宇也發現,在這種體製之下,各個機構運轉比以前協調的多。
根本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似乎自帶某種糾錯機製。
但是,對科考這件事,他心中是懷有強烈的否定情緒的。
他不希望宗室淪為邊緣角色。
尤其是禮部,在執掌了如此巨大的權力之後,他實在不忍心就此放手。
可真要是因為此事去跟秦昭作對,他也是萬萬不敢的。
然而在這些天裏,他已經受到了太多人的旁敲側擊,類似李家這種心態的人,絕非少數。
都希望宗室能在此事上起到些作用,就算無法完全製止,也起碼能夠阻撓一二。
秦宇心中猶豫了。
做出頭鳥固然風險很大,但其中若是沒有利益,誰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這一次事件,對宗室來說,絕對是絕佳時機。
現在作為皇親貴胄,除了稀薄的血緣與姓氏,再加上禮部職權之外,跟其他大家族並沒有太大區別。
甚至因為他們的特殊屬性,很多時候立場和處境還有些尷尬。
在這一點上,其實還不如過去把控皇帝宗廟廢立的時候。
若是這次能夠成功頂住壓力並且成為表率,不僅僅能夠製止對他們極為不利的科考之事,還可以博取在貴族圈子裏的巨大聲望,由不得他們不心動。
“文峰,你說該怎麽做呢?在這種時候,是否要插手此事?”
秦宇看著麵前桌案上擺放的數十張拜帖,有些疲憊地揉捏了一下眉心。
這些拜帖的內容都差不多,都是想要上門商談的。
不用猜他也能想到,必然跟最近大夏上層傳開的消息脫不開幹係。
“說實話,最好不要插手。”秦文峰抿了抿嘴,神色凝重地說道。
他是秦宇的侄子,在秦氏年輕一輩中很受器重。
在秦宇的計劃中,要不了太久就準備推薦他進入天下學宮中深造。
“你覺得不適合插手嗎?”
“是。”秦文峰點了點頭,“說實話,就算科考之事為真,我們也不會差太多,憑真才實學也能進入朝堂。何必要多此一舉,觸陛下的黴頭?”
“多此一舉嗎……”秦宇再度苦笑,“其中好處太大,我也忍不住心動啊……”
秦文峰見到自己叔叔的神態,明白他恐怕已經心中暗下決定了,沒辦法,隻得說出來另一個辦法:“大人,為何不考慮找一下那三位殿下呢?”
在禮部,兩人並不以叔侄相稱,而是以官位論,他是以幕僚的身份待在此處的,所以口稱“大人”。
“你是說……”
“沒錯,他們守靈這麽久,其實陛下是要承情的,到時候如果由他們前去說情,就算無法改變陛下的想法,也至少能推遲一二。”秦文峰淡淡說道。
“這倒是個好主意。”秦宇雙目一亮,想起來那幾個被他遺忘許久的皇子。
大夏並不存在王爺一說,新皇繼位也不必將兄弟們封王。
除非關係非常親近或者立過大功,一般都是直接安排進入宗室。
此時的秦明等三人,還在太廟之中為秦重守靈。
秦宇對他們的掌控還是有的。
“畢竟他們也要進入宗室,此時卻是個不錯的時機。”
“不過可惜,現在守靈才一年時間,距離三年期滿尚且不夠,需要操作一二才行,也不知道陛下那邊會怎麽看。”
......
世家、門閥、學派、宗室,各方勢力聞風而動,類似的情況在大夏高層中時有發生。
其中觀望者有之,準備奮力一搏者有之,坦然接受者有之。
當然,還有站在更高視野之下,以客觀的立場,俯瞰這其中變化的人,如子非、晏青君等等。
都城裏的一些列動靜,秦昭全部一清二楚。
都不需要出動情報組織,在神識覆蓋之下,除了晏青君這種抵達煉神境界的修行者之外,其他人根本無法逃脫他的視線。
甚至如果他想看的話,借助先天破妄神眸,即便是晏青君都未必能夠覺察到他的動作。
不過,秦昭雖然對這些事情的發生洞若觀火,卻並沒有什麽太大反應。
他還需要讓子彈再飛一會。
......
就在大夏之中的權貴們為了科舉的風聲而四處奔走之時,民間卻還對此一無所知。
高層權貴們都對這件事保持著一定的默契,無論秦昭,還是那些世家,暫時都不想把這件事鬧得太大,否則很容易脫離掌控。
此時民間討論的是另一件事
造化榜!
隨著數十日的統計、篩選,這個飽受矚目的名單終於即將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