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怎麽能憑空汙人清白
新東方畢業,你讓我燒大席? 作者:鄭個小目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能在這裏碰到高中老師,鄭飛很高興。
周圍的人聽到兩人的話,這才知道兩人居然還是師生關係。
“這魏富琳的小舅子居然和鄭師傅還是師生呢,真讓人想不到。”
“誰說不是呢,做個大席都能碰到老師。”
“還是地方小,在那裏都能碰到認識的人。”
“這下好了,有白雲弟弟這層關係,鄭師傅做菜肯定更加用心了。”
周圍的人說的話都很小聲,鄭飛兩人除了能聽到她們說話的聲音,但是聽不清楚他們說的是什麽。
“等你做好飯,咱們兩人到時候喝點。”
“一定,白老師。”
因為知道鄭飛在忙,白誌遠和鄭飛說了幾句話,然後就出去了。
白誌遠來到外麵,正好看到大姐騎著三輪電動車從遠處過來。
魏富琳和魏丁已經迎了過去。
“大姐,你來的這麽早。”
白荷蓮看到弟弟,笑著說道:“你怎麽來的這麽早。”
白誌遠走過去幫忙推著車子,說道:“在家也沒事,就想著早點過來。”
“姐,怎麽就你一個人過來?”
白荷蓮腿腳不是很好,走的很慢。
“嗨,他們這幾天都忙的不得了,根本就沒有時間,我就自己過來了。”
“小韻在堂屋呢?”
“對,她跟我姐在堂屋看孩子去了,你去吧,我把車子給你放好。”
白誌遠推著車子說道。
白荷蓮點點頭,對拿著鬥子的魏丁說道:“小丁,你慢點拿啊,鬥子的邊有點鬆了。”
聽到這話,魏丁趕緊抱緊了鬥子。
“鬥子”是他們這裏的一個物品。
用藤條編製而成,圓筒形,最上麵有一個手臂粗的彎曲把手。
這個把手就是為了方便人抓著,或者誇在手臂上。
鬥子不是很大,大概有三十多厘米高,二十多厘米寬。
鬥子裝的東西不是很多,但是,這卻是農村一個重要的工具之一。
不用的時候就把它放在一邊,用的時候就在找出來給生了孩子的人送雞蛋。
以前農村條件不好,大家走親戚就是誇個鬥子或者籃子,鬥子裏麵放著東西,上麵在蓋著一個頭巾。
現在條件好了,走親戚都是買幾箱禮品,鬥子基本上都不怎麽用了。
但是,有一個時候是一定要用的。
那就是生孩子辦滿月這天。
這個時候,鬥子裏麵放著雞蛋,雞蛋上麵還會放著幾包紅糖。
所以,這個鬥子雖然不常用,但是在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
就是沒有的人家,在親戚朋友生孩子滿月的時候也會去別人家借一個用。
“舅,那位鄭師傅你認識啊?”
把鬥子放在東屋,魏丁來到外麵找白誌遠說話。
“是啊,他以前是我的學生,我剛才聽你說起他的名字就猜測是他。”
能在這裏碰到自己的學生,白誌遠還是很高興的。
他不是高興在這裏碰到他,而是高興鄭飛畢業以後過的很不錯。
在和鄭飛說話時候,他也聽到了周圍人說的話。
在知道鄭飛就是別人說的鄭師傅後,白誌遠心裏就很驚訝。
他沒有想到,這個在學校沉默寡言的學生畢業幾年後居然會在家裏闖出這麽大的名氣。
“啥,鄭師傅還是你學生呢?”
魏富琳停好車走過來,正好聽到白誌遠的話。
白誌遠點點頭,往人群方向看了一眼。
笑著說道:“是啊姐夫。”
魏富琳實在是沒有想到鄭師傅居然是小舅子的學生。
“你這個學生不得了啊。”
魏富琳感慨的說道。
聽到這話,白誌遠笑的很開心。
好的問道:“姐夫,你給我說說我這個學生的事情唄。”
他隻知道鄭飛做大席很好吃,別的還真的不清楚。
畢竟,他沒有在家待過,不是在學校就是在縣城的家中。
“這可有的說了,趁著現在親戚沒來,我給你好好說說。”
……
“哎呦,鄭師傅,你這刀工是怎麽學的啊。好不好學啊。”
鄭飛擦拭了一下菜刀,對說話的中年男子說道:“這位大哥,這刀工其實也沒有什麽技巧,主要就是熟能生巧,多練習就行了。”
說話的大哥聽到鄭飛這麽說,點了點頭。
看那表情,他好像相信鄭飛說的話。
鄭飛說的沒錯,刀工這東西,主要就是熟能生巧,當然,也多少有一些技巧。
要是有天賦,練習一兩年就可以練出來,要是沒有天賦,那隻能每天都練習。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有些人練習刀工,隻需要水磨功夫,而有的人,則需要一點小小的幫助。
但是對鄭飛來說,以上這些都不需要。
畢竟,他是個掛壁。
對有掛的人來說,刀工,隻需要完成一個小小的任務就能學會。
正在切菜的範海好奇的看了男子一眼,看到他臉上的表情,強忍著笑意。
“哎,你說那個人不會真的信了吧?”
王明天頭也不抬,手上菜刀唰唰唰的切著菜。
“小飛說的也沒錯,孰能生巧嗎。”
範海嘿嘿一笑,小聲的說道:“說的是沒錯,可是小飛沒有給他說要練習多久才能把刀工學出來。”
“這就是別人的事情了。”
“畢竟,小飛又不知道別人的天賦是怎麽樣子的。要是愚鈍的人,說不定一輩子都學不會刀工。”
範海點點頭,很是認同。
“也是。”
“鄭師傅,今天要做多少桌啊?”
“四十桌。”
“哎呦,四十桌啊,老魏還真下血本了啊。”
“畢竟是長孫,當然要好好的辦一場。”
“就是,我記得你家孫子滿月的時候好像是辦了五十桌吧?”
“三嫂子,你還記得這個事情呢。”
“多稀罕,我隻是年紀大了,又不是老年癡呆了。”
人多了卻是有些不好,動不動就有人問你問題。
你要是不回答吧,問話的人心裏還不舒服,給人的印象也不好,說不定以後家裏辦事不找他。
要是回答吧,問問題的人還挺多,搞的他挺煩。
看到鍋爐中的水上的差不多了,鄭飛檢查了一下插口,範海兩人說道:“三哥天哥,把蒸籠放上去吧。”
因為這是蒸籠專用的鍋爐,需要很多的水,從剛才開始往鍋爐裏麵注水,到現在才注到指定位置。
蒸籠在家就已經擺放好,每層放著什麽兩人都知道。
來到車旁,範海把蒸籠上的蓋子拿下來。
蒸籠一共有十四層,每兩層都是相同的菜。
也就是說,今天大菜一共有七道。
“這味道真香啊,涼了都有這麽香的味道,這要是熱的還不得把人給饞壞了。”
“這肘子真不小,看樣子還是後敦呢。”
“可不是,肘子隻有豬後退才好吃,前腿又小又瘦,做不好就塞牙。不像後腿,肥瘦相間,特別的香。”
“現在用後腿做肘子的大席師傅是越來越少了。”
“別說大席師傅了,就前兩天,我在飯店買了一個肘子。那肘子,小的不行,又小又瘦,一看就是豬前腿。”
周圍的人看到蒸籠最上層的肘子,討論聲瞬間多了起來。
那糖紅色的肘子皮,在陽光下顯得特別誘人。
把圍觀的小孩子都快饞哭了。
鄭飛離人群很近,就這一會,他就已經聽到好幾個人在咽口水了。
要不是人多,他都要笑出來了。
就是這樣,他還是低著頭,拿著菜刀切菜,偷偷的笑,努力不讓周圍的人撈出來。
把最上麵的幾層蒸籠放在一邊,兩人先把最下麵的蒸籠放在鍋爐上。
兩人放蒸籠的時候,鄭飛也沒有閑著,在一旁看著,看看蒸籠放的整不整齊。
要是放的不整齊,等會水熱的時候,蒸汽會跑出來。
“咋樣,這樣行不行?”
兩人往左邊轉了轉蒸籠,王明天問道。
鄭飛看了一下,發現和鍋爐的線對齊了。
“這會行了。”
除了最下麵一層的蒸籠比較麻煩之外,再往上放會很方便。
在兩人去車上抬蒸籠的時候,周圍的人看到蒸籠中的菜又說了起來。
“這扣肉放在最下麵不會爛了嗎?”
“你懂個屁,你不看看,這肉還是生的嗎?再說了,這扣肉就是爛點才好吃。”
“現在這扣肉還是生的,等到了吃飯的時候,這扣肉就已經熟透了,到時候,說不定筷子都夾不起來。”
“你們可別說了,在說我兒子口水都流出來了。”
說著,孩子的奶奶還用手擦了擦孩子的嘴角。
周圍的人看到,哈哈的笑了起來。
“孩子,別饞了,給你奶奶說,中午就別在家吃飯了,在你富琳大爺家吃。”
“就是,聽話,你大爺今天可是擺了四十桌,中午就在這吃。”
孩子隻有三歲,還有些怕生,這麽多人給他說話,害怕的趴在奶奶的腿上。
看到孩子害怕躲了起來,幾人也不說了,又把目光看向了王明天兩人。
兩人把兩層蒸籠放上,這一次是粉蒸排骨。
這道菜也是生的,昨天晚上他們離開之前做好的。
這道菜在大席中很少有人做,就鄭飛這裏麵吃的大席來看,沒有一個大席師傅做粉蒸排骨這道菜。
就是在酒店吃的酒席也是如此。
他在大席上見過最多的就是紅燒排骨和排骨玉米湯。
原本鄭飛是想做蒜蓉排骨的,可是一想到魏富琳說他兒媳婦那裏的人口味比較清淡,他就把蒜蓉換成粉蒸了。
除了這個,他還準備做一道糖醋裏脊。
這道菜可是他最近幾次大席上的常客。
每次大席散了,吃席的客人都會過來專門給他說這道菜特別好吃,很少吃。
也是,他們這裏的大席菜來來去去就是那幾道菜,基本上沒有什麽變化。
這是他們廚藝的原因。
但是,他不一樣,他會的多啊。
不說在學校學習的那些菜。
他還每天都在網上看別人做的菜。
看到好的菜品他都會記下來,到現在,他記菜的筆記本上都已經記下了三十多道菜了。
這些菜天南海北的都有,有些菜鄭飛在家的時候嚐試做過,味道特別的好。
要不是材料不常見,鄭飛都決定把這些菜放在大席中上了,
畢竟,來來回回就那些菜,眾人都吃的夠夠的了。
你想想,從小時候記事的時候吃的大席菜到長大以後吃的大席菜還是差不多,你能有吃下去的欲望嗎?
要是有新的菜品就不同了,別人一看上桌的是很少吃的菜,或者是沒有見過的菜,那肯定很好奇。
要是味道在好吃,好家夥,不說他做的菜好還會說誰呢。
這是為什麽,吃過他做的大席的人都會說他做的菜好。
除了味道好之外,也有很多新奇菜的原因。
在眾人的議論下,三人終於把蒸籠放好了。
十四層蒸籠是什麽概念,比魏富琳家的院牆還要高出去不少。
“這麽說,我這個學生現在在十裏八村很出名了?”
聽完魏富琳的話,白誌遠一臉驚訝的說道。
魏富琳看了一眼遠處,發現沒有親戚過來,說道:“可不是,要不然我怎麽可能找他啊。你想啊,鄭莊離這裏這麽遠呢。”
白誌遠點點頭。
也是,雖然都是一個縣,可是魏集和鄭莊中間隔著那麽遠呢,更不用說,魏集這裏還有很多家酒店,要是鄭飛做的菜不好吃,沒有名氣,姐夫也不會找他。
看來他這個學生比他想的還要厲害啊。
不錯不錯,沒有白浪費光陰。
“爸,舅,我三姨來了。”
正當白誌遠愣神的時候,一旁的魏丁忽然看到遠處路口拐進來一輛三輪電動車。
看到騎車的人,這不是他三姨嗎。
三人看去,看到來人,連忙走了過去。
白桂榮看到三人,胖胖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弟弟,你來的這麽早啊。”
白桂榮看到弟弟來的這麽早,多少有些驚訝。
白誌遠笑著走過來,說道:“我也是剛來沒多久,姐,我大姐也剛來。”
“哎呦,大姐來這麽早啊,我還以為我是第一個來的呢。”
“對了,孩子在堂屋是吧?”
“對對對,都在堂屋呢。”
“那行,我過去看看孩子去。”
等到白桂榮進去,白誌遠幫忙把車上的東西往下拿。
魏富琳看了一下,發現他三姨拿的東西還不少。
除了一個“鬥子”還有一袋鵝蛋。
這鵝蛋可是好東西,還挺貴,一枚十塊錢。
一旁的白誌遠也看到了這兜鵝蛋,笑著對魏丁說道:“你三姨不愧是養鵝的,每次走親戚就少不了拿鵝蛋。”
魏丁嘿嘿笑了笑,他也不知道說什麽。
在堂屋的三人也聽到了外麵的動靜。
還沒有等白桂榮走到堂屋門口,白雲和大姐白荷蓮就走了出來。
白雲看到三姐,高興的不得了。
連忙走過來抓著她的胳膊。
“姐,你來的這麽早啊。”
白何蓮笑著說道:“在家也沒有啥事,我想著早點過來說說話。”
白桂榮點點頭。
也是,她大姐夫去世十多年了,這些年除了看看孩子,基本上都是她一個人住在老院子裏麵。
兩個兒子住在另外的地方,離得也不遠,時常也去看看她。
“來,讓我看看孩子長的啥樣,我還沒有看過呢。”
“三姨,你來了。”
看到三姨進來,周惠媛連忙叫了一聲。
“哎,你坐著,戴好帽子。別涼了。”
“讓莪看看孩子,哎呦,這臉蛋,白白胖胖的,長的真好看。”
白白胖胖的小臉,看的白桂榮是滿臉笑容。
“來,惠媛,這錢你拿著。”
這孩子滿月錢都是說好的,每個人都是八百塊錢。
周惠媛把錢收起來,她準備過了今天就把錢給婆婆。
畢竟這些錢以後誰家生孩子了還要給回去。
看完孩子,因為孩子正在睡覺,三人就決定去客廳說說話。
外麵。
鄭飛已經開始讓李鳳霞開始燒鍋。
現在溫度開始上升,鄭飛準備先把魚給炸出來。
本次昨天炸的,誰知道幾人忙的不行,居然忘記了。
他隻好在這裏做了。
幸好隻有這一個魚要炸,不會用多少時間。
看到鄭飛拿著菜刀把魚肚子中的黑膜掛掉,人群中有人問道:“鄭師傅,這個黑膜為什麽要刮掉啊?”
鄭飛說道:“刮這個黑膜會讓魚不那麽腥,味道會好很多。”
“原來是這樣啊,我說怎麽那麽多人買魚回去還要把這個黑膜給刮掉。”
一共四十條魚,用係統獎勵的菜刀很快就弄好了。
用手試了一下油溫,鄭飛讓李鳳霞多加點碳。
隨著油溫升高,再加上碳的溫度,離得近的人往後退了退。
別人滾油蹦到身上了。
蹦到身上就是一個泡,幾天下不去。
“小飛這些盤子都刷好了,還有別的事嗎?”
高秀蓮走過來問道。
鄭飛看了一下,發現沒有什麽活要幹。
“嫂子,你們休息會吧,現在沒有啥事。”
高秀蓮隴了一下頭發,說道:“那行,要是有事就叫我啊。”
“哎,好嘞。”
“你高秀蓮嫂子幹活就是麻利,不光快,還做的好,我都羨慕。”
李鳳霞羨慕的說道。
鄭飛笑了笑,試了一下油溫。
“嬸子,你幹活也厲害啊,你們倆差不多。”
李鳳霞搖了搖頭,說道:“我也想啊。”
感覺到油溫差不多了,鄭飛把整條魚放下去。
隨著次啦一聲響。
很快,一股香味就從油鍋中冒了出來。
“哈哈哈,你居然流口水了。”
“你瞎說什麽呢,你怎麽能憑空汙人清白。”
聽到身後傳來的聲音,鄭飛好奇的扭頭看過去。
他也想看看,是誰流口水了。
周圍的人聽到兩人的話,這才知道兩人居然還是師生關係。
“這魏富琳的小舅子居然和鄭師傅還是師生呢,真讓人想不到。”
“誰說不是呢,做個大席都能碰到老師。”
“還是地方小,在那裏都能碰到認識的人。”
“這下好了,有白雲弟弟這層關係,鄭師傅做菜肯定更加用心了。”
周圍的人說的話都很小聲,鄭飛兩人除了能聽到她們說話的聲音,但是聽不清楚他們說的是什麽。
“等你做好飯,咱們兩人到時候喝點。”
“一定,白老師。”
因為知道鄭飛在忙,白誌遠和鄭飛說了幾句話,然後就出去了。
白誌遠來到外麵,正好看到大姐騎著三輪電動車從遠處過來。
魏富琳和魏丁已經迎了過去。
“大姐,你來的這麽早。”
白荷蓮看到弟弟,笑著說道:“你怎麽來的這麽早。”
白誌遠走過去幫忙推著車子,說道:“在家也沒事,就想著早點過來。”
“姐,怎麽就你一個人過來?”
白荷蓮腿腳不是很好,走的很慢。
“嗨,他們這幾天都忙的不得了,根本就沒有時間,我就自己過來了。”
“小韻在堂屋呢?”
“對,她跟我姐在堂屋看孩子去了,你去吧,我把車子給你放好。”
白誌遠推著車子說道。
白荷蓮點點頭,對拿著鬥子的魏丁說道:“小丁,你慢點拿啊,鬥子的邊有點鬆了。”
聽到這話,魏丁趕緊抱緊了鬥子。
“鬥子”是他們這裏的一個物品。
用藤條編製而成,圓筒形,最上麵有一個手臂粗的彎曲把手。
這個把手就是為了方便人抓著,或者誇在手臂上。
鬥子不是很大,大概有三十多厘米高,二十多厘米寬。
鬥子裝的東西不是很多,但是,這卻是農村一個重要的工具之一。
不用的時候就把它放在一邊,用的時候就在找出來給生了孩子的人送雞蛋。
以前農村條件不好,大家走親戚就是誇個鬥子或者籃子,鬥子裏麵放著東西,上麵在蓋著一個頭巾。
現在條件好了,走親戚都是買幾箱禮品,鬥子基本上都不怎麽用了。
但是,有一個時候是一定要用的。
那就是生孩子辦滿月這天。
這個時候,鬥子裏麵放著雞蛋,雞蛋上麵還會放著幾包紅糖。
所以,這個鬥子雖然不常用,但是在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
就是沒有的人家,在親戚朋友生孩子滿月的時候也會去別人家借一個用。
“舅,那位鄭師傅你認識啊?”
把鬥子放在東屋,魏丁來到外麵找白誌遠說話。
“是啊,他以前是我的學生,我剛才聽你說起他的名字就猜測是他。”
能在這裏碰到自己的學生,白誌遠還是很高興的。
他不是高興在這裏碰到他,而是高興鄭飛畢業以後過的很不錯。
在和鄭飛說話時候,他也聽到了周圍人說的話。
在知道鄭飛就是別人說的鄭師傅後,白誌遠心裏就很驚訝。
他沒有想到,這個在學校沉默寡言的學生畢業幾年後居然會在家裏闖出這麽大的名氣。
“啥,鄭師傅還是你學生呢?”
魏富琳停好車走過來,正好聽到白誌遠的話。
白誌遠點點頭,往人群方向看了一眼。
笑著說道:“是啊姐夫。”
魏富琳實在是沒有想到鄭師傅居然是小舅子的學生。
“你這個學生不得了啊。”
魏富琳感慨的說道。
聽到這話,白誌遠笑的很開心。
好的問道:“姐夫,你給我說說我這個學生的事情唄。”
他隻知道鄭飛做大席很好吃,別的還真的不清楚。
畢竟,他沒有在家待過,不是在學校就是在縣城的家中。
“這可有的說了,趁著現在親戚沒來,我給你好好說說。”
……
“哎呦,鄭師傅,你這刀工是怎麽學的啊。好不好學啊。”
鄭飛擦拭了一下菜刀,對說話的中年男子說道:“這位大哥,這刀工其實也沒有什麽技巧,主要就是熟能生巧,多練習就行了。”
說話的大哥聽到鄭飛這麽說,點了點頭。
看那表情,他好像相信鄭飛說的話。
鄭飛說的沒錯,刀工這東西,主要就是熟能生巧,當然,也多少有一些技巧。
要是有天賦,練習一兩年就可以練出來,要是沒有天賦,那隻能每天都練習。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有些人練習刀工,隻需要水磨功夫,而有的人,則需要一點小小的幫助。
但是對鄭飛來說,以上這些都不需要。
畢竟,他是個掛壁。
對有掛的人來說,刀工,隻需要完成一個小小的任務就能學會。
正在切菜的範海好奇的看了男子一眼,看到他臉上的表情,強忍著笑意。
“哎,你說那個人不會真的信了吧?”
王明天頭也不抬,手上菜刀唰唰唰的切著菜。
“小飛說的也沒錯,孰能生巧嗎。”
範海嘿嘿一笑,小聲的說道:“說的是沒錯,可是小飛沒有給他說要練習多久才能把刀工學出來。”
“這就是別人的事情了。”
“畢竟,小飛又不知道別人的天賦是怎麽樣子的。要是愚鈍的人,說不定一輩子都學不會刀工。”
範海點點頭,很是認同。
“也是。”
“鄭師傅,今天要做多少桌啊?”
“四十桌。”
“哎呦,四十桌啊,老魏還真下血本了啊。”
“畢竟是長孫,當然要好好的辦一場。”
“就是,我記得你家孫子滿月的時候好像是辦了五十桌吧?”
“三嫂子,你還記得這個事情呢。”
“多稀罕,我隻是年紀大了,又不是老年癡呆了。”
人多了卻是有些不好,動不動就有人問你問題。
你要是不回答吧,問話的人心裏還不舒服,給人的印象也不好,說不定以後家裏辦事不找他。
要是回答吧,問問題的人還挺多,搞的他挺煩。
看到鍋爐中的水上的差不多了,鄭飛檢查了一下插口,範海兩人說道:“三哥天哥,把蒸籠放上去吧。”
因為這是蒸籠專用的鍋爐,需要很多的水,從剛才開始往鍋爐裏麵注水,到現在才注到指定位置。
蒸籠在家就已經擺放好,每層放著什麽兩人都知道。
來到車旁,範海把蒸籠上的蓋子拿下來。
蒸籠一共有十四層,每兩層都是相同的菜。
也就是說,今天大菜一共有七道。
“這味道真香啊,涼了都有這麽香的味道,這要是熱的還不得把人給饞壞了。”
“這肘子真不小,看樣子還是後敦呢。”
“可不是,肘子隻有豬後退才好吃,前腿又小又瘦,做不好就塞牙。不像後腿,肥瘦相間,特別的香。”
“現在用後腿做肘子的大席師傅是越來越少了。”
“別說大席師傅了,就前兩天,我在飯店買了一個肘子。那肘子,小的不行,又小又瘦,一看就是豬前腿。”
周圍的人看到蒸籠最上層的肘子,討論聲瞬間多了起來。
那糖紅色的肘子皮,在陽光下顯得特別誘人。
把圍觀的小孩子都快饞哭了。
鄭飛離人群很近,就這一會,他就已經聽到好幾個人在咽口水了。
要不是人多,他都要笑出來了。
就是這樣,他還是低著頭,拿著菜刀切菜,偷偷的笑,努力不讓周圍的人撈出來。
把最上麵的幾層蒸籠放在一邊,兩人先把最下麵的蒸籠放在鍋爐上。
兩人放蒸籠的時候,鄭飛也沒有閑著,在一旁看著,看看蒸籠放的整不整齊。
要是放的不整齊,等會水熱的時候,蒸汽會跑出來。
“咋樣,這樣行不行?”
兩人往左邊轉了轉蒸籠,王明天問道。
鄭飛看了一下,發現和鍋爐的線對齊了。
“這會行了。”
除了最下麵一層的蒸籠比較麻煩之外,再往上放會很方便。
在兩人去車上抬蒸籠的時候,周圍的人看到蒸籠中的菜又說了起來。
“這扣肉放在最下麵不會爛了嗎?”
“你懂個屁,你不看看,這肉還是生的嗎?再說了,這扣肉就是爛點才好吃。”
“現在這扣肉還是生的,等到了吃飯的時候,這扣肉就已經熟透了,到時候,說不定筷子都夾不起來。”
“你們可別說了,在說我兒子口水都流出來了。”
說著,孩子的奶奶還用手擦了擦孩子的嘴角。
周圍的人看到,哈哈的笑了起來。
“孩子,別饞了,給你奶奶說,中午就別在家吃飯了,在你富琳大爺家吃。”
“就是,聽話,你大爺今天可是擺了四十桌,中午就在這吃。”
孩子隻有三歲,還有些怕生,這麽多人給他說話,害怕的趴在奶奶的腿上。
看到孩子害怕躲了起來,幾人也不說了,又把目光看向了王明天兩人。
兩人把兩層蒸籠放上,這一次是粉蒸排骨。
這道菜也是生的,昨天晚上他們離開之前做好的。
這道菜在大席中很少有人做,就鄭飛這裏麵吃的大席來看,沒有一個大席師傅做粉蒸排骨這道菜。
就是在酒店吃的酒席也是如此。
他在大席上見過最多的就是紅燒排骨和排骨玉米湯。
原本鄭飛是想做蒜蓉排骨的,可是一想到魏富琳說他兒媳婦那裏的人口味比較清淡,他就把蒜蓉換成粉蒸了。
除了這個,他還準備做一道糖醋裏脊。
這道菜可是他最近幾次大席上的常客。
每次大席散了,吃席的客人都會過來專門給他說這道菜特別好吃,很少吃。
也是,他們這裏的大席菜來來去去就是那幾道菜,基本上沒有什麽變化。
這是他們廚藝的原因。
但是,他不一樣,他會的多啊。
不說在學校學習的那些菜。
他還每天都在網上看別人做的菜。
看到好的菜品他都會記下來,到現在,他記菜的筆記本上都已經記下了三十多道菜了。
這些菜天南海北的都有,有些菜鄭飛在家的時候嚐試做過,味道特別的好。
要不是材料不常見,鄭飛都決定把這些菜放在大席中上了,
畢竟,來來回回就那些菜,眾人都吃的夠夠的了。
你想想,從小時候記事的時候吃的大席菜到長大以後吃的大席菜還是差不多,你能有吃下去的欲望嗎?
要是有新的菜品就不同了,別人一看上桌的是很少吃的菜,或者是沒有見過的菜,那肯定很好奇。
要是味道在好吃,好家夥,不說他做的菜好還會說誰呢。
這是為什麽,吃過他做的大席的人都會說他做的菜好。
除了味道好之外,也有很多新奇菜的原因。
在眾人的議論下,三人終於把蒸籠放好了。
十四層蒸籠是什麽概念,比魏富琳家的院牆還要高出去不少。
“這麽說,我這個學生現在在十裏八村很出名了?”
聽完魏富琳的話,白誌遠一臉驚訝的說道。
魏富琳看了一眼遠處,發現沒有親戚過來,說道:“可不是,要不然我怎麽可能找他啊。你想啊,鄭莊離這裏這麽遠呢。”
白誌遠點點頭。
也是,雖然都是一個縣,可是魏集和鄭莊中間隔著那麽遠呢,更不用說,魏集這裏還有很多家酒店,要是鄭飛做的菜不好吃,沒有名氣,姐夫也不會找他。
看來他這個學生比他想的還要厲害啊。
不錯不錯,沒有白浪費光陰。
“爸,舅,我三姨來了。”
正當白誌遠愣神的時候,一旁的魏丁忽然看到遠處路口拐進來一輛三輪電動車。
看到騎車的人,這不是他三姨嗎。
三人看去,看到來人,連忙走了過去。
白桂榮看到三人,胖胖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弟弟,你來的這麽早啊。”
白桂榮看到弟弟來的這麽早,多少有些驚訝。
白誌遠笑著走過來,說道:“我也是剛來沒多久,姐,我大姐也剛來。”
“哎呦,大姐來這麽早啊,我還以為我是第一個來的呢。”
“對了,孩子在堂屋是吧?”
“對對對,都在堂屋呢。”
“那行,我過去看看孩子去。”
等到白桂榮進去,白誌遠幫忙把車上的東西往下拿。
魏富琳看了一下,發現他三姨拿的東西還不少。
除了一個“鬥子”還有一袋鵝蛋。
這鵝蛋可是好東西,還挺貴,一枚十塊錢。
一旁的白誌遠也看到了這兜鵝蛋,笑著對魏丁說道:“你三姨不愧是養鵝的,每次走親戚就少不了拿鵝蛋。”
魏丁嘿嘿笑了笑,他也不知道說什麽。
在堂屋的三人也聽到了外麵的動靜。
還沒有等白桂榮走到堂屋門口,白雲和大姐白荷蓮就走了出來。
白雲看到三姐,高興的不得了。
連忙走過來抓著她的胳膊。
“姐,你來的這麽早啊。”
白何蓮笑著說道:“在家也沒有啥事,我想著早點過來說說話。”
白桂榮點點頭。
也是,她大姐夫去世十多年了,這些年除了看看孩子,基本上都是她一個人住在老院子裏麵。
兩個兒子住在另外的地方,離得也不遠,時常也去看看她。
“來,讓我看看孩子長的啥樣,我還沒有看過呢。”
“三姨,你來了。”
看到三姨進來,周惠媛連忙叫了一聲。
“哎,你坐著,戴好帽子。別涼了。”
“讓莪看看孩子,哎呦,這臉蛋,白白胖胖的,長的真好看。”
白白胖胖的小臉,看的白桂榮是滿臉笑容。
“來,惠媛,這錢你拿著。”
這孩子滿月錢都是說好的,每個人都是八百塊錢。
周惠媛把錢收起來,她準備過了今天就把錢給婆婆。
畢竟這些錢以後誰家生孩子了還要給回去。
看完孩子,因為孩子正在睡覺,三人就決定去客廳說說話。
外麵。
鄭飛已經開始讓李鳳霞開始燒鍋。
現在溫度開始上升,鄭飛準備先把魚給炸出來。
本次昨天炸的,誰知道幾人忙的不行,居然忘記了。
他隻好在這裏做了。
幸好隻有這一個魚要炸,不會用多少時間。
看到鄭飛拿著菜刀把魚肚子中的黑膜掛掉,人群中有人問道:“鄭師傅,這個黑膜為什麽要刮掉啊?”
鄭飛說道:“刮這個黑膜會讓魚不那麽腥,味道會好很多。”
“原來是這樣啊,我說怎麽那麽多人買魚回去還要把這個黑膜給刮掉。”
一共四十條魚,用係統獎勵的菜刀很快就弄好了。
用手試了一下油溫,鄭飛讓李鳳霞多加點碳。
隨著油溫升高,再加上碳的溫度,離得近的人往後退了退。
別人滾油蹦到身上了。
蹦到身上就是一個泡,幾天下不去。
“小飛這些盤子都刷好了,還有別的事嗎?”
高秀蓮走過來問道。
鄭飛看了一下,發現沒有什麽活要幹。
“嫂子,你們休息會吧,現在沒有啥事。”
高秀蓮隴了一下頭發,說道:“那行,要是有事就叫我啊。”
“哎,好嘞。”
“你高秀蓮嫂子幹活就是麻利,不光快,還做的好,我都羨慕。”
李鳳霞羨慕的說道。
鄭飛笑了笑,試了一下油溫。
“嬸子,你幹活也厲害啊,你們倆差不多。”
李鳳霞搖了搖頭,說道:“我也想啊。”
感覺到油溫差不多了,鄭飛把整條魚放下去。
隨著次啦一聲響。
很快,一股香味就從油鍋中冒了出來。
“哈哈哈,你居然流口水了。”
“你瞎說什麽呢,你怎麽能憑空汙人清白。”
聽到身後傳來的聲音,鄭飛好奇的扭頭看過去。
他也想看看,是誰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