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波瀾,下一瞬便見一方旭光自身後徐徐綻放。


    攏合在身畔蕩漾,仿佛柔和月色。


    陳嶼神思凝合,隻覺這一次展開奇景好似多了些東西,一呼一吸都夾雜明光在鼻口兩處,吞吐之間宛若餐霞一般頓感輕盈,凡塵掃淨,靈台高築,有青光謫落九霄,悄然躍然於薄薄幻象之上。


    元神踏出,步入奇景內。


    入目所見令他訝異,身前,無論山峰抑或雲海,都有著不小變化,如同重鑄。


    頂上渲染微紅,浸泡在梅花似的斑紋內,醞釀著,投落一縷縷清輝,看似輕飄飄如鵝毛,然而等揉在山體之中後則顯得莫名厚重,壓實了土石,將青朧山最後一絲虛浮洗去。


    “看來天石還是有些效果的。”


    他緩緩飛上空中來回移動,原本,這地方應該被院牆阻隔,哪怕看不見,卻真實存在。


    奇景好似存在現世與內景的夾縫,倒映得不完全,又脫離得不徹底。


    不過如今情況發生了改變。說不清到底為何,陳嶼推測,許是與數月來不斷填注的靈液靈石以及不久前投落的天石起了作用。


    隻是究竟哪個發揮的作用多些,還有待觀察。


    總之,[青朧山]已經有了脫離現世的趨勢,隱隱變得獨立起來,不再僅限與逼仄的院落一角。


    “空間上的延展……”


    念頭起伏,旋即他將之否定,畢竟奇景依然僅能夠出入意識,肉身難進半步。


    “精神包裹肉身陷入奇景,過程倒是和入虛內景一樣,然而兩者終歸有不同,故而身軀帶不進來。”


    低頭看了看衣衫、乃至上麵沾染的泥灰,一切都真實無虛,可惜出入過數次的他早已清楚,這些都不過是自我意識在不自覺中從現世臨摹而來。


    在這裏撕扯衣布,去到外界依然會完好無損。


    所以眼前空闊許多的景象並不是空間得到延伸擴充,而是意識在奇景內的拓展有了強化,這才造成了內外不一的錯落。


    與當初剛進入天外天時體會到的盜光陰有些相似。


    另一邊,陳嶼駕馭元神遊動,向著已經低矮了許多的山巒飛去。天空上雲海懸掛得很低,一層層堆疊無數,頂著四周過於耀目的光色來到山巔時,隻覺得腳下的土石都染上了一層淺青。


    跺了跺腳。精神無法觸及實物,但在並非現世的此地卻有著堅實的反饋。


    比起早前一段時間,青朧山變得更加真實。


    這是最明顯的變化,同時他也察覺到隨著核心處的天石與地上擺放的靈石靈液被汲取吸收,眼前的山與雲仍然在進一步凝聚累積,或許真有徹底具化至現世的那一天,就是不曉得還需要多久。


    “各種資源管夠自然很快,短則五六月長則一兩年。不過天石難得,更有玉瓊天根需要分去一部分,往後青朧山凝實的速度難免會有所下降。”


    陳嶼不去管這些,他這次進來的目的單純為了驗證小念世界碎片能否融入和影響到奇景。


    碎片由虛化實,亦能由實化虛。青朧山薄薄的光霧並不能阻攔分毫,任由他在手中具現。


    甫一出現,山體搖動數下,很快又停息平靜,不過他發現手上的碎片開始變得滾燙,一抹赤紅從內裏噴湧,勃發的熱意宛若捧著剛出火的烙鐵。


    元神略帶新奇,翻看了一陣後將之拋飛向前。


    落在地上,滋滋響動聲不絕於耳。


    山石好似被融化,一朵渾濁的霧氣從土石上升騰,似乎是前者炙烤而成,帶著此間特有的迷蒙虛幻之感。


    嘭!彤紅光色明滅不定,數息後終於一口氣爆開,散開數十枚火星,跌落在周圍四處,隻一個刹那,星星之火頓時燎燒在山巔,並挾裹洶洶然氣勢一路蔓延,朝山下席卷而去。


    陳嶼騰飛而起,沒有與山體一起置身火海,不過同時也沒阻止,隻定定看向被灼燒腐蝕的山峰。


    他逐漸看出門道,這火並非真的火。


    神光映照下,一簇簇火焰被剖析開來顯露真身,赫然是之前在天外親手扒拉過的白雲。


    不過雲團此時已經褪去潔白,也許在奇景中受到刺激,換上了一身火紅。但無論形態還是內裏結構都一如他之前所見。


    陳嶼疑惑,為何白雲會從碎片中突然爆出,要知道得到碎片後時間雖短,該有的探查卻不少。


    元神與法力雙管齊下,最後也僅僅隻收獲了空無一物的結論。


    這些雲是從哪裏來的?


    他望向天空,說起雲,奇景內雲海無邊無際,雲團多不勝數,難道與之有關?


    這頭還在思索,青朧山已經整個被點著燃燒。


    山巒荒蕪,僅有土石,然而紅雲籠罩下所演化的烈焰無物不燒,侵蝕腐化的速度快的驚人。


    短短幾個眨眼,山體仿佛被刀削斧砍一般,坑坑窪窪,縮水了兩成有餘!


    元神上下飛動,左右張望。


    眼中神色流露出不解——感覺這座山好像真實程度又提升了!


    焰火散去,一口不大不小的坑洞中碎片燃燒殆盡。而山體雖然坑窪不平,卻像是突然扯開了蓋在身上的粗糙紗布,變得真實可感!


    先前不到如此程度,短暫片刻之後便有了迅猛拔升。


    陳嶼落回山頭,注視著腳下空無一物的坑洞,如此看來,碎片對奇景有不小作用,能夠輔助其成長。


    青朧山無疑是個大胃口的,如今找到了小念世界碎片能有效凝實,對他而言算是個好消息。


    一時間,感覺未來能節省下不小數目的靈液靈石的他心情好上不少,元神擬化的麵龐上勾起明顯開懷神色。


    “還得再觀察一陣,若真的沒有副作用的話,以後大可以多多搜尋些碎片,投喂給奇景吸收。”


    越過這一念頭,思緒又不禁開始漸漸發散,想著小念世界與奇景的關聯,以及內景地、天外天,乃至於早已碎裂不在的下丹田。


    一個個想法接連浮現,靈光閃動,陳嶼似乎隱隱抓住了什麽。


    良久,收起念想,他長吐口氣。


    猜測終歸隻是猜測,需要更多的碎片試驗。畢竟在很早以前,這地方便有過被淬煉的事跡,說不得這回便是受了當時的影響,碎片隻不過是個引子。


    到底真相如何他尚不清楚,不過心中也是做下決定,假若真有需要,或許一個奇景已經不夠用了。


    “最好的觀測和實驗是從頭到尾,複數的奇景存在更能比照對應。”


    不過如何凝聚新奇景,這又是個令人頭禿的問題。


    “上一次是運氣,加上意外破碎了下丹田才稀裏糊塗搞出來,這回可沒有下丹田來胡搞瞎搞。”


    腦袋裏倒是還有一個半虛半實的泥丸宮,可如今他還舍不得。


    “車到山前自有路,往後看看再說。”


    冥冥中,陳嶼有所感應,奇景融入碎片的變化遠不止凝實兩三成這般簡單。


    或許,自己的破境之路就要著落在這上麵了……


    大概?


    且不去想這些有的沒的,他現在雙手空空,麵上浮現無奈。就在剛剛才恍然想起,碎片既然能與奇景產生反應,那麽本身就可以作為凝聚奇景的材料也說不定。


    可惜沒能事先嚐試一二,直接給喂了青朧山。


    ……


    五月走過大半,日頭漸漸散去了和煦溫涼,變得多了幾分火熱。


    風浪滾滾,咆哮山頂。


    遠邊的山野中,一片片森林隨風刮動蕩漾,葉冠搖曳不停,連綿之下宛若有無數漣漪此起彼伏。


    蒼翠鬱鬱,林海狀如澎湃波濤,廣闊無垠,令人望之頓生豪邁。


    陳嶼攀至山頭,回顧腳邊山崖下。


    “這地方還行。”


    他邁步向山中走去,準備好生考察一遍,摸摸這座山的底細,省得往後布置了陣法再突然出些幺蛾子。


    腰際,掛著不少布袋,裏麵裝的卻非符牌,而是臨摹了玄壤空感術的浮空土。


    那些被輕空草浸染的靈土在經過數日的研究後,陳嶼從中弄清了不少東西,最主要是尋摸了一套關於改造後土質的測驗方法,以及掌握到這些靈土的多項信息。


    包括那些土質更佳,那些靈土更適合種植,最好一等的靈土需要多少靈石蘊養改變,最佳的浮空尺度下又得消耗多少輕空草汁,如何更有效結合以上幾點等等。


    過段時間待到更多靈草長成,便能直接照搬這些,從而依著最合適的規格培育改造。


    避免走彎路與不必要的浪費。


    浮空田造好前,一寸一絲的草汁都顯得格外珍貴。


    至於幾經試驗而靈性溢散、被改動得麵目全非的靈土,本想著扔回藥田裏,但如今被他廢物利用,借著布置巨大陣法的時機,作為粘合劑與核心融入其中,憑借改造後靈土對術陣的契合特性,進而提升陣法隱蔽性和維持時間。


    而所謂的巨大陣法,卻是來源於近幾日中一個突發的奇想。


    覆蓋範圍,便是腳下這座山。


    ……


    自五月中以來,石牙縣各派各門聯合剿匪的行動漸漸停下。一是因為如今的縣內牛蛇混雜,不少外縣外府乃至其餘大州的武夫散人匯聚,各家都忙著維穩,實在沒精力和人力再去和出入山林的匪徒捉迷藏。


    另一個則是現在的石牙其實也沒多少匪患了。


    鬧騰最凶的都在之前被剿了不少,加上‘道祖顯神威怒劈惡徒’的說法近幾日廣為流傳,許多匪賊打聽,發現都是些罪孽深重的,雷霆之下隻剩焦屍。於是心存畏懼的他們不說放下刀兵自縛雙手去官衙自首,多少收斂了些作態,短時間內不敢再為禍鄉裏。


    石牙武人與道門鬆了口氣,地頭上的百姓也跟著放下了堵在心口的石頭。


    甚至有人意外發現,平日裏作威作福的地主老財、達官顯貴們,宅院中時常傳來吟唱頌賀,一把接一把的香燭熏得是久久難以散去。


    連帶著這些人上人對底下的態度都緩和了不少,有不少大戶都放出話來,說是今歲的佃租田租削減,更是連夜抹去了草料錢、河錢、赤腳捐、丁漢銀等雜稅。


    至於令當地勢力戒備不已的外來散人們,則同樣沒有過於鬧騰。這些人雖然未曾親眼目睹所謂道祖顯靈的過程,但多少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同樣很少與本地人結仇。


    各種緣故交織下,局勢依舊紛亂,但位於大梁偏僻一隅的石牙縣,難得恢複了幾分安寧。錯過許多的春耕也有繼續開墾的跡象。


    不過這些都隻是表象,實際上,對於傳言中的道祖顯靈的說法如今已經開始漸漸不得勢,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些添加了更多個人臆想的猜測——譬如此間山水有數百年前的道人隱居至今,終於得道,留下傳承無數,有緣者自取。


    又比如有好事者言之鑿鑿,稱說自己得了仙人托夢,以及偶有獵戶傳出更加離譜的流言,說是山林中多了一頭怪物,高逾數丈,動之則山崩地裂。


    三人成虎,胡言亂語的人多了,一開始最接近真相的話反而沒了人聽。


    於是乎,繼道祖顯靈之說後,石牙出現仙家福地的故事開始盛行。


    陳嶼也有所耳聞。


    給奇景投喂了碎片後,又去到天外天尋摸了幾日,但都一無所獲。反而偶爾下山幫著青台石牙一帶‘鋤草’時留下的事跡越傳越離譜,到了現在更是出現十數個不盡相同的版本。


    偏生還有不少人信,一群人先是在縣城附近翻來覆去找尋仙人來曆。而後又去到被崩山術炸掉的幾個地方,哼哧哼哧挖了幾十個大坑,依然不放棄。


    最近一次去查看,發現他們屁顛屁顛兒開始搜山檢水!


    已然快到青台一片。


    簡直閑得慌!


    陳嶼無語凝噎,照這勢頭發展下去指不定過兩天就挖到青台山上來。不對,在此之前估計蔣道士會帶著一大幫子人先來踩踩點。


    麻煩!


    話說回來,那些外地來的對當地情況不熟便也還罷了,幹脆混在裏麵一起熱火朝天的石牙縣人又是怎麽回事?


    都信了?看著一個個幹勁十足!


    想了想,他還是覺得找個法子分散下這群求道之心過於旺盛的家夥。


    直接打殺自是要不得的,謠言傳得太廣也很難根除。思來想去後,陳嶼靈機一動,既然想要一個福地,那幹脆就給你們整一個出來。


    不過到時候吃了苦頭可別後悔。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上種田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物皆可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物皆可種並收藏山上種田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