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數日,零零散散又有十餘人來到山前,大多徘徊陣法外,想要等待陣中之人走出打探一二,不過亦有藝高人膽大之輩或是結伴、或是孤身,毫無畏懼地邁步入陣,身影消失在霧氣中。
陳嶼對來人一視同仁,由於已經有了幾個一流武人,故而剩下的有無武藝傍身在他眼中大差不差,都是樣本。
對於這些人他不會去刻意殺戮,肉眼難以看見的血肉骨骼在元神映照下分毫畢現清晰無比,實在沒有妄造殺伐的必要。
在精神演化與氣血研究兩方麵,活體遠比屍體有用的多。
隻是陣法有範圍、有大小,不可能來者不拒敞開了收,同時間覆蓋人數過多會導致運轉時的消耗急劇拔高。
布陣所需的天石手頭不算拮據,不過能省即省,餘出的部分大可以用去培育靈土,供養靈植。
何況人一多,元神之種分化出去,需要分出的心神便少不得,這些種子乃精神力構造,與陳嶼關聯,時刻都在反饋各種信息,數量上不得不有所把控限製。
故而在不久前,陳嶼趁著夜深人靜之時披上幻身術,在大陣邊緣灑下了一圈符牌,在幾個頻繁進出的口子上布置小一號的迷幻法陣,用以簡單篩選。
關於進出之人他其實要求不多,老弱病殘便算了,氣血不說鼎沸旺盛,至少不能太過於頹敗,連常人都比不了,這不利於實驗。
肉身作為一切的根基,虛弱的氣血往往會拖精神力後腿,影響後者的凝結。
幾日來通過不同的個體進行依附,陳嶼在成功得到了第一縷[灰撲撲]精神力量後,又緊接著在另一人身上凝聚出第二縷,色澤一般無二,甚至更要灰沉許多。
兩道精神都顯出不那麽純淨,這讓他不禁聯想到當初自己通過熏神靜境香蛻變出精神力時的場景。
色澤、純度、強度、堅韌程度……全方位的落後,或許是意識的緣故,又或者凝聚手段出現偏差,使得嶄新出爐的精神力成品品相要差不少。
不過這對陳嶼倒也不算壞事,正是從這些迥異的精神力與自身凝煉出的力量作對比,他找到了意識凝化的關鍵。
“以前,一直覺得意識凝化出精神力在於壓縮、在於純度的提升,最終到達極值後再由靈性點綴,產生玄妙變化。”
山林中的一處,角落中,大朵雲霧盤踞,與周圍相比顯得更加濃鬱。
霧氣內的陳嶼正眉頭緊鎖,看向眼前漂浮不定的半透明光華。
這是他從已有的兩個產生精神力的樣本所積攢的精神力量中提取而出。過程並不難,無論意識強度還是精神質地,都遠超對方,故而萃取很順利,雖說反複洗滌中耗費了部分力量,但最後得到的卻是兩人滋生出的精神力中最為精粹的部分。
唯獨因為過於駁雜,最後得到的不過原本十分之一。
陳嶼目光來回打量,一團銀光被元神從眉心拋出,與半透明光團並列。
意識化精神這一步從最初便伴隨他修行一直到今日,可如今看來,往常認知中的凝化似乎有些遺漏。
“真正凝化的並非意識,或者說不單單隻有意識,有更多東西參與。”
否則眼前普通人精神力的精粹不會是如此形態,而應該更加飄渺且難以追尋把握才對。
掌指觸碰,溫涼在掌心傳遞。
陳嶼神情一動,與旁邊出自他自己的精神力不同,普通人凝聚出的力量在駁雜混亂之餘,似乎更富有實感,哪怕觸及時的感受同樣虛假,但從另一方麵來說確實要比更加純淨的銀芒‘真實’許多。
虛與實乃精神領域繞不開的兩麵,當下發現普通人凝聚出的精神力反而具備更真實的特性,一時間讓他有些意外。
於是這段時間幾乎集中在上麵,想要搞清楚到底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直以來,自己不斷淬煉、提升質地的做法是否有誤?
還是說,精神之種的凝實與精神力的凝實有本質區別,不可同一而論?
一邊在處理精神力方麵的變化,氣血上同樣沒有鬆懈,借助元神之種依附在血肉中,哪怕不能直接幹擾筋骨皮膜髒器等內外組織,但通過影響個體意識,輻射部分念頭,適當迂回的處理,照樣可以達成所想,不過成效上會有些延遲與削弱,比不上親自操控。
陳嶼對提線木偶不感興趣,他如今更多還是在間接影響,想要試試看常人在自我意識被輻射放大的情況下,能否有一些奇特的變化。
與此同時,元神之種的依附,也為以後天外天錨點的建立有所幫助。由於包涵他的意識與一絲靈性,即便相隔兩個世界亦能夠給予微弱反饋。
這一點在之前他已經在青台山鳥雀身上做過試驗,雖說這種關聯會變得十分孱弱,不耗費力氣捕捉的話很難察覺。
一如當初他在天外天中釋放出精神海浪,聚合神魂似石杵般攪弄時候那樣。
唯一的區別在於捕捉的對象從天幕之上的小念世界牽引之力,變為了元神分身間的羈絆。
“現世與天外天有所對應,等到他們離開大陣返回後,說不得那片漆黑界域內將明亮許多。”
實際上他也曾想過直接去山下拋灑一些分神,天下廣袤,有著乘風化虹術的他毫無疑問有如此行事的底氣。
隻是思來其間所需時間與精力,山上的田地還得照料,奇景也即將具現,精神再度強化……一切都在進步,故而關於這點便暫且放下,準備瞪大了浮空田打造完成後再一齊施展。
到時候他自然是要帶齊物件,去遊曆山河,路途中不會缺少樣本。
話說回來,這段時日見過不少山下人進入陣中,原本布置的零散植株被誤打誤撞發現和摘采了不少,剩餘不多,讓得陳嶼又從道觀移植了部分,不過正如不久前那支四人小隊一樣,大部分人宛若蝗蟲過境一般,靈土都被挖掘帶走,讓得他不得不將本就不多的靈土庫存再度分出部分。
“一些人對靈植的感應較為突出,雖未凝聚精神、覺醒自我,但天生靈性似乎不弱。”
他想到,這些人裏身份複雜,武功也高低參差不齊,不過靈性本就說不準,如饞嘴鹿,一頭傻鹿野獸,厚重驚人。又如於啟猛,數十年清野修持,甚至連座下男女道僮都比不過。
而這一次的數十人裏,雖未見到有小鹿那般令人矚目者,但尚且有幾人小有天賦——隻可惜靈性厚重與修行關聯不大。
如今想來,陳嶼自己的原初靈性也一般般,此時能夠結繭化囊完全靠著之後不斷提升。
在他看來靈性的多寡最為明確的影響僅有一個:對天地靈性的感知。
而天地間靈性怠惰無比,隔著無數世界層,難以觸碰,常人可望而不可及。
“不過等到真正修行有成,這個天賦倒是可以輔助對道境的臨摹。”
就像他不久前在麵對第三道境時做的那樣,天生靈感高的人,這方麵或許會具備一些不太明顯的優勢。
(本章完)
陳嶼對來人一視同仁,由於已經有了幾個一流武人,故而剩下的有無武藝傍身在他眼中大差不差,都是樣本。
對於這些人他不會去刻意殺戮,肉眼難以看見的血肉骨骼在元神映照下分毫畢現清晰無比,實在沒有妄造殺伐的必要。
在精神演化與氣血研究兩方麵,活體遠比屍體有用的多。
隻是陣法有範圍、有大小,不可能來者不拒敞開了收,同時間覆蓋人數過多會導致運轉時的消耗急劇拔高。
布陣所需的天石手頭不算拮據,不過能省即省,餘出的部分大可以用去培育靈土,供養靈植。
何況人一多,元神之種分化出去,需要分出的心神便少不得,這些種子乃精神力構造,與陳嶼關聯,時刻都在反饋各種信息,數量上不得不有所把控限製。
故而在不久前,陳嶼趁著夜深人靜之時披上幻身術,在大陣邊緣灑下了一圈符牌,在幾個頻繁進出的口子上布置小一號的迷幻法陣,用以簡單篩選。
關於進出之人他其實要求不多,老弱病殘便算了,氣血不說鼎沸旺盛,至少不能太過於頹敗,連常人都比不了,這不利於實驗。
肉身作為一切的根基,虛弱的氣血往往會拖精神力後腿,影響後者的凝結。
幾日來通過不同的個體進行依附,陳嶼在成功得到了第一縷[灰撲撲]精神力量後,又緊接著在另一人身上凝聚出第二縷,色澤一般無二,甚至更要灰沉許多。
兩道精神都顯出不那麽純淨,這讓他不禁聯想到當初自己通過熏神靜境香蛻變出精神力時的場景。
色澤、純度、強度、堅韌程度……全方位的落後,或許是意識的緣故,又或者凝聚手段出現偏差,使得嶄新出爐的精神力成品品相要差不少。
不過這對陳嶼倒也不算壞事,正是從這些迥異的精神力與自身凝煉出的力量作對比,他找到了意識凝化的關鍵。
“以前,一直覺得意識凝化出精神力在於壓縮、在於純度的提升,最終到達極值後再由靈性點綴,產生玄妙變化。”
山林中的一處,角落中,大朵雲霧盤踞,與周圍相比顯得更加濃鬱。
霧氣內的陳嶼正眉頭緊鎖,看向眼前漂浮不定的半透明光華。
這是他從已有的兩個產生精神力的樣本所積攢的精神力量中提取而出。過程並不難,無論意識強度還是精神質地,都遠超對方,故而萃取很順利,雖說反複洗滌中耗費了部分力量,但最後得到的卻是兩人滋生出的精神力中最為精粹的部分。
唯獨因為過於駁雜,最後得到的不過原本十分之一。
陳嶼目光來回打量,一團銀光被元神從眉心拋出,與半透明光團並列。
意識化精神這一步從最初便伴隨他修行一直到今日,可如今看來,往常認知中的凝化似乎有些遺漏。
“真正凝化的並非意識,或者說不單單隻有意識,有更多東西參與。”
否則眼前普通人精神力的精粹不會是如此形態,而應該更加飄渺且難以追尋把握才對。
掌指觸碰,溫涼在掌心傳遞。
陳嶼神情一動,與旁邊出自他自己的精神力不同,普通人凝聚出的力量在駁雜混亂之餘,似乎更富有實感,哪怕觸及時的感受同樣虛假,但從另一方麵來說確實要比更加純淨的銀芒‘真實’許多。
虛與實乃精神領域繞不開的兩麵,當下發現普通人凝聚出的精神力反而具備更真實的特性,一時間讓他有些意外。
於是這段時間幾乎集中在上麵,想要搞清楚到底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直以來,自己不斷淬煉、提升質地的做法是否有誤?
還是說,精神之種的凝實與精神力的凝實有本質區別,不可同一而論?
一邊在處理精神力方麵的變化,氣血上同樣沒有鬆懈,借助元神之種依附在血肉中,哪怕不能直接幹擾筋骨皮膜髒器等內外組織,但通過影響個體意識,輻射部分念頭,適當迂回的處理,照樣可以達成所想,不過成效上會有些延遲與削弱,比不上親自操控。
陳嶼對提線木偶不感興趣,他如今更多還是在間接影響,想要試試看常人在自我意識被輻射放大的情況下,能否有一些奇特的變化。
與此同時,元神之種的依附,也為以後天外天錨點的建立有所幫助。由於包涵他的意識與一絲靈性,即便相隔兩個世界亦能夠給予微弱反饋。
這一點在之前他已經在青台山鳥雀身上做過試驗,雖說這種關聯會變得十分孱弱,不耗費力氣捕捉的話很難察覺。
一如當初他在天外天中釋放出精神海浪,聚合神魂似石杵般攪弄時候那樣。
唯一的區別在於捕捉的對象從天幕之上的小念世界牽引之力,變為了元神分身間的羈絆。
“現世與天外天有所對應,等到他們離開大陣返回後,說不得那片漆黑界域內將明亮許多。”
實際上他也曾想過直接去山下拋灑一些分神,天下廣袤,有著乘風化虹術的他毫無疑問有如此行事的底氣。
隻是思來其間所需時間與精力,山上的田地還得照料,奇景也即將具現,精神再度強化……一切都在進步,故而關於這點便暫且放下,準備瞪大了浮空田打造完成後再一齊施展。
到時候他自然是要帶齊物件,去遊曆山河,路途中不會缺少樣本。
話說回來,這段時日見過不少山下人進入陣中,原本布置的零散植株被誤打誤撞發現和摘采了不少,剩餘不多,讓得陳嶼又從道觀移植了部分,不過正如不久前那支四人小隊一樣,大部分人宛若蝗蟲過境一般,靈土都被挖掘帶走,讓得他不得不將本就不多的靈土庫存再度分出部分。
“一些人對靈植的感應較為突出,雖未凝聚精神、覺醒自我,但天生靈性似乎不弱。”
他想到,這些人裏身份複雜,武功也高低參差不齊,不過靈性本就說不準,如饞嘴鹿,一頭傻鹿野獸,厚重驚人。又如於啟猛,數十年清野修持,甚至連座下男女道僮都比不過。
而這一次的數十人裏,雖未見到有小鹿那般令人矚目者,但尚且有幾人小有天賦——隻可惜靈性厚重與修行關聯不大。
如今想來,陳嶼自己的原初靈性也一般般,此時能夠結繭化囊完全靠著之後不斷提升。
在他看來靈性的多寡最為明確的影響僅有一個:對天地靈性的感知。
而天地間靈性怠惰無比,隔著無數世界層,難以觸碰,常人可望而不可及。
“不過等到真正修行有成,這個天賦倒是可以輔助對道境的臨摹。”
就像他不久前在麵對第三道境時做的那樣,天生靈感高的人,這方麵或許會具備一些不太明顯的優勢。
(本章完)